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开启左侧

[经验体会] 别说我卖国贼,去美国留学几年真的叫醒了装睡的我!

[复制链接] 0
回复
193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7-1-4 05: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环境塑造、影响人,它的过程是潜移默化的,力量更是不容小觑。知乎网友分享的他们的留学经历,留学在外的你们是否能产生共鸣呢?

本文授权转载自知乎。




作者:李趴
从十一年级来美国上学,已经快六年了。这段经历给我带来最大的影响是:无论如何今后要把自己喜欢的事当事业。可能这件事对有些人来说很自然而然,对我却相当于一次觉醒。

出国以前,我都生活在一个大家“讨厌工作”的世界。父母家人经常抱怨工作枯燥,认识的长辈也没有谁是热爱自己做的事情的。于是从小我就认为,大概工作本身就是一件不让人开心的事情吧。



这种认知其实很恐怖。它让我觉得做任何事都没有动力,让我觉得学什么都无所谓,让我觉得人是可以没有任何喜欢的东西的。在那时,我并不觉得这种人生是无望的,反而觉得人生可能就是这样。

后来我高中出国,住进寄宿家庭。寄宿家庭是一位奶奶,Donna,60岁,在当地小学做老师。那两年是我人生最重要的改变发生的时候。

Donna是我见过最热情的人,而且精力充沛,每天蹦蹦跳跳,和我在国内见过的老奶奶不太一样。每天放学后Donna接我回家,在车上就会开始讲她今天在学校又怎么和小朋友斗智斗勇。

有时候她会主动带家人有事的小朋友回家,替家长照看一会。晚饭时我们一起分享各自白天发生的事,然后一起收拾碗筷。我上楼写作业,她在楼下接着研究明天的安排。

她太热爱她的工作了,以至于每天沉浸在其中也不觉得累。谈起她的工作时她满脸自豪,就像在做着世界上最伟大的事。也是因为热爱,她把工作完成的比谁都好。学校里的小朋友们都最喜欢她。所以这形成一个美好的循环:做着爱做的事情,完成得很棒,受到鼓励,更加热爱。

Donna带给我的影响是巨大的,我开始觉得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才是理所当然的,做不了自己喜欢的事情是悲哀的。于是从那时起,我就开始有意地去试各种不同的事情,有意地留意自己喜欢什么。

大学选择了自己那时认为喜欢的专业,很开心地过了两年,后来发掘出新的兴趣点,现在又在努力向新目标靠近中。对我来说发现兴趣追求兴趣本身就很令人兴奋。



除了Donna,大学里的经历也让我坚定了这种认知。上大学后接触的人开始多了起来,当然最多的是教授和同学们。几乎很少有例外,教授们谈论起自己的工作都充满激情,手舞足蹈,不论是做教学还是研究。

有时学长学姐回学校做演讲,都会分享他们有如何热爱自己的工作,曾经为了找到自己热爱的工作走了哪些弯路。

所以现在的我仍在不断试错的路上,而且从不觉得气馁,因为知道自己在越来越靠近那条“向别人谈起自己在做的事情时可以手舞足蹈”的路。


作者:覃超
要说留学对自己改变最大的,与其说读的那两年书,不如说留学前心里的挣扎和付出的汗水。


2006年在母校同济大学参加了苹果举办的Mac开发大赛,然后收到了一张苹果 WWDC 2006 的现场邀请函。而这张邀请函,是我人生的一大转折点。

参会之后,深刻感到这种世界一流公司带给我的震撼。还参观了斯坦福的校园,和很多美国的开发者用蹩足的英语交流。然后坐在从旧金山飞回国的飞机上,自问:“我是不是该来读个书,或者是工作?”

可我的成长环境,所接触到的人、事,让我从来没有一个要出国的观念。于是澎湃的心慢慢冷却。我继续老老实实地上课,刷高我的GPA,还在Topcoder上挣了一些钱。



后来Topcoder认识的牛人推荐我去了Google北京面试,在那里我的留学激情逐渐复燃。再后来,因为几个月没去同济上研究生课,便从同济辍学了。为了全力准备出国,也辞掉了Google的工作。

感谢清华的自习室,让我找到了准备留学的氛围,准备工作逐渐变得事半功倍起来。当我拿到留学offer的时候,我一下从椅子上跳起来,大喊大叫地踢倒了一个垃圾桶,发泄近一年下来的积郁。


作者:即成
  • 认知的改变


到澳洲前了解过很多相关的信息,大多数是说国外环境好、生活悠闲。所以刚来时,我十分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

但是后来慢慢发现,鬼佬根本没有我想象的那么遵守交规!别人都是左瞟一眼又瞟一眼,一看没车就直接穿。烟头都是直接往地上扔,有时心情好还会顺便补吐一痰。



在国外,特别是白人为主的国家,大多数人和你见面都会彬彬有礼,但是也总会透露出比你有色人种高一等的感觉。

晚上一个人上街,时常会有local对你辱骂挑衅,这是我在国内待了近二十年从来没见识到过的羞辱。

总结:国外的月亮并不比中国圆,我们中国人要想过更好的生活请努力改变我们的国家,而不是移民。因为在国外,无论你多优秀,在他们眼里你始终不是自己人。

  • 社交的突破

在国外,第一次主动张口和一个local搭话是非常困难的。于是我整日和一堆同胞混在一起,他们也是耿直,每次打游戏、出去挥霍都会叫上我一起,约个会还得让我做电灯泡,总之我不知道他们的思维和定位是怎样的。



但是既然到国外来,如果不趁此多了解一些当地的文化、接触点当地的朋友,那留学和在国内有啥区别?

第一个外国朋友是我抽烟时认识的,我称之为‘抽烟社交’。一天我看到一外国佬一个人在那儿,嘴里叼这烟却没点燃,我估计八成是没带打火机,于是我主动上去问:你需要打火机吗?就是那一句话打开了话匣子,之后什么都聊。

渐渐的越来越熟,然后终于发展成了兄弟的地步!就这样我认识了第一个讲英语的人,从此口语一路飙升。再也不怕去local的店里不会点餐了!



总结:不要老是依赖,不要沉迷于安逸!要尝试独立自主的思考!更要尝试突破!逼自己一把才知道自己有多大能耐!

作者:violadw

在大天朝做什么都可以找点关系,有时候还会抱怨社会的不公。但是到了国外,一切都要靠自己。

出来留学的大部分都是家庭条件不错的孩子,或者自己奋斗个几年攒足经验、学费来海外镀金的知识分子精英。这部分人里最大的差别还是家庭教育带来的品行和人生状态。

留学人群也不外乎如下这几类:

  • 超级有钱的富美富帅,眼光开阔,在最贵的学校读资本主义顶层的专业,往往非常优秀还努力。
  • 留学代购狗, 大部分是不怎么专心学业,就算学习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往往没有什么人生目标和原则,觉得时间太多又不想读书。
  • 学霸, 整天泡在图书馆向着各个领域的尖端不断探索,是少数真正利用国外教育资源优势的一群人。
  • 社交达人,交友广泛,世界各地旅游,永远是朋友圈里的红人。


  • 老老实实上课,社交网络上比较活跃,偶尔出去旅个游。容易遇到靠谱的对象,最后还是能按时毕业回国娶妻嫁人结婚生子的。




以前我总以为自己能清楚而客观的看到事物的本质,但出国后面对各种声音让我开始意识到:别人的观点虽然不同,但也是清楚而客观的。“立场决定观点”,开阔自己的视野接纳更多的可能性。

刚出国会觉得自己与众不同!然而正视自己后,发现不论是留学还是在国内读大学,只要你是学生,你的社会地位并不会随着国家改变。

留学的人不能忘本,父母给你提供的平台并不能作为你个人能力的体现。结束留学生涯你自己独立的人生才刚刚开始,然而很多人出国以后连毕业这一步都达不到。



出国留学,不能只满足于校园教育。还要不断重新教育和塑造自我,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以免被社会淘汰。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出国这一番折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海外环境里收获的更多。

面对不熟悉的未来,首先要建立自己的价值观与方向。让自己的人生真正符合自己的意愿,而不是随波逐流。



留学是起点,毕业是终点。意味着要带着清晰的方向和价值观来扮演自己的角色,不论是学生还是工作者,要为自己人生的第一次负责,为改写自己的人生剧本负责。

以终为始就是需要在做任何事之前,都要认清方向,防止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误入歧途。见过多少人明明来留学,但是却在代购打工或者玩游戏的路上越走越远,导致学业半途而废。



很多人觉得踏出国门就算成功了,对比留洋大军中成功的人和失败的人就能发现:没有正确的生活,就没有真正卓越的人生。努力探索你自己的心灵,因为生活源自与此,而不是沿途的风景。

留学在外,务必认清自己的现状,规划好自己的将来。君君看好你们!

源/北美留学生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40188-1-1.html 谢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