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轻描淡写 于 2016-12-2 03:04 编辑
# S1 |1 u# @- f* o" F2 Y5 M' u, \) M6 g& [# y& R- ?
4 q6 V9 W. ]7 P8 R, Z8 i
+ X' A) V" @! @4 U- e8 R5 O# P
$ T) ^! |4 S; Z / f- Z9 c9 [8 H% s3 K7 V
j. Q0 t( {! p# Q
他在书坛独树一帜,
7 B' |6 B, P# k( ?9 n* i 有人说他的字毫无章法, 是不折不扣的“丑书”,, E" X( E9 q, Z6 u
有人说他的字是归真返璞“孩儿体”。 蒋介石曾前后共豪掷5个亿, 买他写的文章, 毛泽东更是大摆筵席, 亲自接见他,还留下了亲密的合影。 他是近代著名诗人、 备受争议的书法家 ——谢无量 2 e- u: F1 U' p
谢无量 : C, {1 R4 N# H- Y; C0 P
) A% U A: C; y1 L
谢无量的坎坷一生
6 U/ W0 Y: K* ^- B9 I) R书法家谢无量生于四川乐至县,自幼便勤奋好学,诗书皆耳熟能详。他三岁就会背唐诗,六岁就可以独立作诗,九岁便读完了五经,在当地甚至有“神童”之称。
( D% \' @, I8 T. I6 A无量一生经历坎坷,少年时代第一次出游,行程数千里,不巧遇上义和团起义,亲眼见识了北方的民生疾苦,面对大好河山的日益支离破碎,少年气盛的他,就产生了挽救民族危亡的抱负。 ) |9 H% [! k+ L0 x8 J6 F
谢无量,行书“睦邻体物”对联,24×6cm×2 4 O8 w; V; g6 c
1907年,他重游北京,为京报馆主笔,当时的他年少气盛,出言更是无忌。 + H% y$ b3 E1 r6 O! f
北京有3位著名的八旗子弟:荣庆、那桐、端方;又有5大名妓:金凤、玉凤、魏大姐、魏二姐、万人迷。他将他们8个人的名字糅合在一起,撰了一联:“六部三司官,大荣小那端老四;九门五名妓,双凤二姐万人迷。”
6 o7 o0 ~; Z9 g- T% w$ |5 C这一巧联被发表在报纸上,看得人无不佩服至极,皆对这位20来岁的小伙子的高才赞叹不已,并亲切地称他为“小谢”。
1 Q' g! M+ H& U$ i1 \- m* G) g) a1 w谢无量,行书“帝孽中原”对联,27×8cm×2 . ?5 H" a i1 u/ |
那时的谢无量毫不畏惧得罪权贵,更是以犀利的文风,第一个撰文揭露了清廷陆军第三镇统制兼办天津巡警的段芝贵买官的丑闻:庆亲王奕劻(kuāng)的公子工部尚书戴振,最爱声色犬马,成天花天酒地,段芝贵便投其所好,用1.2万两银子重金买下歌妓杨翠喜,献给戴振,以此谋升为黑龙江巡抚。 ' i3 w+ J6 ~5 O" j; Q
此事一经披露,立即引起震动,最后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下,慈禧大怒将段芝贵和戴振二人革职,此时就已当事人的辞官而了事。
8 h( x, F; H& L4 d但《京报》也因此遭遇了灭顶之灾,被勒令停刊,谢无量旋即去上海中华书局作编审,整件事儿下来,谢无量对于公正的求索,也让他获得了大家的认同和赞扬,从此声名大振。
: z, ]% M- F! g9 Q
/ L' Z: o/ }2 F谢无量 书法对联 ! P& ], D( d+ C
除了干过编辑,谢无量还是位颇受人尊重的风云教师,他曾在四川大学讲《庄子》,在人民大学讲《文心雕龙》,彼时的他讲课慷慨激昂,剖析入微,深受学生欢迎。
, ]7 c! q6 ~ I( r& @" R谢无量,行书川剧唱词条幅,70×29cm ) m, W' o9 f: s; Q, W4 M2 y% E
从政,对于谢无量来说,无疑又是个最大的人生转折点。 : Z+ l( y7 p* a+ p+ g
1917年,无量结识了孙中山先生,从此投身革命,当时孙先生正草拟孙文学说建国大纲,无量参与其事,许多意见都被采纳。他也成了孙中山大本营的特务秘书,与孙中山共同商讨国事。
' C i. w- {) o9 n5 h' |$ d此时的无量,本以为自己可以从此奉时而骋绩大展鸿图了,但孙中山一去世,北伐胜利的果实又被蒋汪篡夺。无量无可奈何,只得又转向文艺,寄情山水,借诗歌和书法来抒发他的满腔悲愤。 " ] g4 R9 J/ Z) D$ m( H
谢无量书法 & T9 P1 I& i+ u- l& L
抗战期间,无量为了逃出蒋帮的魔掌,去了香港,准备投奔缅甸的弟弟万慧法师。可到香港后,谢无量穷愁潦倒,无奈又大病一场,当时青帮大佬杜月笙严密监视他的一举一动,香港政府也有一次几乎把他逮捕,内地甚至几度传出谢无量已在港逝世的谣言!
! r/ ]9 u" u1 Q4 z + o+ n- }2 s& A* b
谢无量书法 ' t3 `, h; y& r- O& `
1941年,杜月笙奉命将他送回重庆并叱令解散他的办事处,次年,迁居成都,继续遭到监视,谢无量心脏病更重了。他与妻子只得去山间疗养。三个月基本康复后,又回到了成都,在市中卖字糊口。 ' ]* Q: ?3 z" c6 B$ s3 e L, ~
2 C4 Y. D9 H% b9 R/ P' Y2 p
谢无量书法 ; y: Q$ g3 f5 Z0 c: v! W6 k, F
1946年,谢无量在四川大学城内部先修班任教。翌年当选为行宪国民大会代表,赴南京参加大会期间以患心脏病为名,很少与会偶尔参加也是一言不发,闭着眼睛装作打瞌睡,于是人们便戏称他为“睡诸葛”。 3 z6 Q+ D9 u# U! ~) Y
更叫人吃惊的是,最后到了选举总统时,谢无量只投居正一票,竟未选蒋介石。
$ V7 d+ U8 s9 P8 a) \4 F 1 s: p+ n4 g' s+ V( u
谢无量书法
+ @' ]! s# I2 C' ]0 C) g: M. `事后,居正还苦笑说:“我这辈子也算没有白活,竟然得到半个社会活动家的一票。”此言一出,谢无量有得了“半个社会活动家”之名。会议未结束,无量托病到沪,仍赖卖字维持生计。 . u' _# v" H s7 p+ w" S4 O
1949年2月,谢无量回重庆,应人之邀,担任了中国公学文学院院长。
9 |. @" T0 A3 H' I) N) {+ I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历任川西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川西博物馆馆长、四川文史研究馆馆员、省政协委员等职。 9 M* z" ?0 d( M
1 b+ ~+ q4 Z; U ?' y1 |谢无量书法
4 Y: P0 q% f$ P8 }9 P! x9 O
0 A8 w8 I6 {4 @) H0 K蒋介石前后花了5个亿,买他一幅寿文书法! 3 s! Q5 P( g: Y
谢无量学识渊博,研究范围覆盖了文学、史学、哲学、经学等众多领域,除此之外,他还是位出了名的书法家。
! h1 B! G4 ^5 s$ f O2 F他的书法南北兼收,碑帖并取,筋骨不露,锋芒尽韬,这都是他潜心研究历代名家碑帖,兼取各家之长所得,所以他的字看似稚拙,实则博大精深,既有汉魏碑的刚健,有含晋唐帖的秀媚,非常人所能企及,世人称之为“孩儿体”。 % e8 V+ q! M' @3 k2 ]5 h
“孩儿体”之称初始亦褒亦贬,见仁见智,莫衷一是,喜欢他的说他的字返璞归真,超逸不凡;不喜欢他的一些书坛老先生,却一致认为他的书法缺乏传统功力,多以“丑书”视之。 0 Z2 d5 u/ m) J# y
7 P6 B2 [! j8 g1 G
谢无量 行书七言联 释文:林花经雨香犹在,芳树留人意自闲。 6 o- Z! M1 Z+ l" v
谢无量是公认的20世纪中国十大杰出书法家之一,其他几位是康有为、齐白石、李叔同、林散之、毛泽东、沙孟海、沈尹默、谢无量、吴昌硕、于右任。 & R& r' _9 d b3 P) {
虽富盛名,但谢无量却不以书家自称,他觉得自己首先是一位学者,他把书法和诗都作为抒写自己胸襟的一种方式。
! K. f% B; E- R- F$ X7 _抗战胜利后,纸币贬值,物价腾涨,加上谢无量是个嗜赌如命的赌徒,他只要一有钱就去赌场,而且十赌九输,靠卖文字所得,已入不敷出,因而常常债台高筑。 ' J7 B- Q- |: r6 m/ A8 h5 K# y
V; a* Z/ G2 `) _* v( z. @1 W* M谢无量 四尺八言对联 * x& E% ~4 m/ E4 V& l F" o
1946年,蒋介石六十寿辰,示意空军司令周至柔,就近在成都请谢无量为他作寿文。谢唯唯否否漫应之,周至柔乃先敬致润笔3亿元。笔润之昂,高于任何文稿。
+ G& A" m, U2 u谢无量虽视钱财如粪土,但无奈此时囊中羞涩的境地,遂将蒋介石办黄埔军校,北伐之役,及抗日战争三事汇列成文。寿文抄示后,蒋介石大喜过望。
' T+ x- \. D' S9 [: J/ d% v谢无量,行书“蒸郁晴天”对联,25×7cm×2 & P; p6 Q6 n( l0 [* x
周至柔见蒋介石如此看重此文,又请示蒋介石请何人书写。蒋介石说:“谢先生是大写家,就请他本人写。”周至柔再到谢府,转致蒋介石之意。谢以不能作楷书为由推辞。周至柔又敬献两亿元,作为写寿屏的润笔,谢无量笑纳后一挥而就。自获此项卖文字稿费,还掉债务,尚可积余。
9 s9 ]( W5 y* Y谢无量事后对朋友说:“他是出钱买寿文,我是出门不认。大家都在做生意,商场上往来,照例如此。” 2 Z! [4 Q: I8 @5 o! Y% Z% @: J
% t$ k# S( ~: A$ f R( _谢无量书法
# a) u( n9 k8 L0 k0 \7 {4 d* R此外,谢无量写字也有个怪癖,那就是不爱盖印。 7 E5 n5 _$ W1 N
有次赴宴,他喝过了一斤花雕后,已有醉意,人们就围着他,请他写字。于是你也一张,他也一张,有些贪心不足的人,有了一张还求多一张,他照样笑嘻嘻的不拒。这一段时期,他写的字从不盖印章,下款往往写“梓潼谢无量”,有时只写“谢无量”三字。 4 j' U; o2 f0 O( @& _: o {
有人对他说:“写字写画不盖印在作者名下,就好像美人有目无眉,大欠姿态了。”他却说:“字画如果要用印章来证明它的真伪,或用来增加它的优美,本身就有问题了。”
+ E& M r+ U6 p" D4 a1 G1938年他在香港时,为人写字,还是照例不盖印,虽然他身边有好些个名家所刻的印,他也懒得用。 $ U# g) \9 ^5 y- s7 z# G. y6 n
谢无量,行书毛主席词《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小品,34.5×29.5cm
" ?' n ^- b% }毛泽东设宴接见,夸很有学问!
, |7 p( y: W+ p5 e Q在20世纪50年代,谢无量以无党派民主人士特邀代表身份,参加全国政协会议,应邀赴京。 + D% S# |+ J, ?$ }" V
毛泽东亲自接见他,礼遇甚厚。同样喜欢作诗写书法毛泽东问他:“你写诗是学的哪一家?”“这……”谢无量竟一时答不出来。“写字学的谁的?”毛泽东又问。“这……也说不清楚”谢答。 1 x& X0 c6 @+ W! X8 `5 h) g1 C
& Z9 I v7 V7 ]$ K% i& i谢无量书法
& A9 U; Y; I2 M* H对此毛泽东一点也不见怪,还与他合影留念。照片在《人民画报》上刊登以后,震动文坛。
8 o1 d# {0 l' H5 R+ o谢无量从北京回到四川后,曾对人说:“平生得到两大领袖的礼貌优遇,早年得见孙中山先生,晚年又能亲与毛主席在一起,觉得自己很幸运。”还说:“毛主席问我诗学的哪一家,写字学的谁人,我一时答对不出来,今后真该要好好地专学一家了。” ) ?7 c$ H }* q5 i" q( }
谢无量,行书“乱石危岩”对联,21×6cm×2
8 _# I8 o" e. M1955年,原国民党高级将领卫立煌从香港返回大陆。毛泽东闻讯后非常高兴,不仅写信给他,表示欢迎,还特地在北京设宴欢迎他。当时谢无量正在北京,也应邀出席。 ; R# N2 C- ]* A) q; f
在宴席上,毛泽东坐在卫立煌的右边,谢无量坐在卫立煌的左边。宾主交杯畅饮,气氛十分融洽。后来,《人民画报》还以他们三人在宴席上的合影作为封面。
+ z0 Y; X5 g7 \+ W9 k& w0 s 5 F* K2 f2 M! o1 s$ N/ |) D
谢无量、卫立煌、毛泽东合影 4 m' @" H' _5 \6 v
谢无量曾著《王充哲学》一书,于1917年4月由中华书局出版。他认为王充在《论衡》中说“充于天地万物皆用生物之理推校其本,颇近于唯物论……”这在1900年前妖妄谶纬之学盛行的东汉时期,是非常可贵的。不料毛泽东也曾看过此书。
2 G* p6 D% X* N E+ I8 Q谢无量,行书“自有还依”对联,22×6cm×2
* }8 \" z/ {! g& a1956年,谢无量应周恩来之邀来到北京,毛泽东在中南海设宴招待他时还提起这本书。当时章士钊也在座。 / J. ^9 w4 A( n2 g5 S4 n9 W) Y, X( Z
毛泽东说:“谢无量老先生是很有学问的,对中国古典文学和哲学都很有研究,思想也很进步,在苏联十月革命以前就写了《王充哲学》,这本书是提倡唯物史观的哩。” $ g4 I% m; t& i( T5 V( N
谢无量,行书“题胜概顾厚坤”对联,21×6cm×2
* O G8 K0 Q7 L* X8 k1964年12月7日,谢无量因病在北京医院逝世,终年80岁,葬八宝山公墓。
7 H% h/ K$ Z. U9 D( X挚友马一浮作挽联:“在世许交深,哀乐情忘,久悟死生同昼夜;乘风何太速,语言道断,空余涕泪洒山丘”。
+ n' i. e% |6 Y! q, N% n* \7 E% Y谢无量,一个与众不同的大名士,都说字如其人,从他写的字,便可见其豪迈潇洒的性格! $ C8 a" |' ?' ~9 u6 E5 D
1 P' n( a, j' Y s
2 L; m$ g3 S0 x8 t(文章源自网络 版权属原作者)
/ m0 v0 @! k4 S9 I7 | @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37370-1-1.html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