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家长管孩子要做到收放自如,才能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复制链接] 0
回复
1779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11-23 02: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有时候,我们常常关注的别人家的孩子,成绩好,还会很多才艺。人家家长只说一句,他自己乐意就好,我们不怎么管他的。很是羡慕这样的家庭,孩子学习似乎不需要家长操心,还能这么优秀。
/ o$ W- r# x/ N3 m
据美国幼儿教育专家莉莲.凯茨研究发现,很多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因为某些原因逐渐产生对学习的无能感,并因此而丧失自信心,给别人的感觉是,这些孩子什么补习班都上,却越学越不好。

2 d/ c& L2 S4 s# t. y8 s

; k2 e- ]& T; q! k" Z
0 x, m% P6 y) p" o3 w! X* Q
其实,孩子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密切的关系。
/ b+ }9 B0 X. A, D0 i
家长的过分关心让孩子紧张
; m7 J$ D, ?# E! N, }& e" H) J
很多家长一味关心孩子的成绩,大脑的弦就整天绷着,思维和眼睛的焦点就不停地落在孩子身上,不停地寻找孩子身上各种可能导致“输”的弱点和缺点。而正因为害怕和高度紧张,他们的判断和思考神经就很容易会出现偏差甚至盲从性,孩子学习上的每个细节都要干预,从而给我们的教育智慧蒙上阴影,让家庭教育陷入盲区甚至黑暗区。

- [, l) u% r. A$ C7 A; P! H
! g& q$ Q, A! S- k8 A7 _9 k* y9 n) H
1 v6 E- l+ O3 v( H9 O* @% G
孩子成绩不好,作为家长你是否有以下这些行为:
. ?. T$ j3 G6 _/ ]

1.唠叨式

$ {2 T& J7 `, {8 D0 ^$ I3 ~: Z! r
很多孩子说,一听父母唠叨他就烦。做父母不妨自己想想,如果夫妻之间对方老唠叨,那你们烦不烦?作丈夫的唠叨,妻子烦,作妻子的唠叨,丈夫烦。因此,唠叨式是愚蠢的家教方式之一。

# G( S3 D. i0 H4 @5 X8 C, ~

2.数落式


5 K" `- s# p% H6 l1 X! x5 Q# c
有的唠叨式同时就是数落式。总是数落孩子,你怎么不用功啊?你怎么样啊?总是在那儿数落。数落比唠叨更恶性,因为数落常常有谴责性质。数落式家教往往破坏孩子的学习状态,把孩子学习的积极性给压制住了。

2 s" B9 s3 p" g2 e1 n: X6 L+ o9 a/ ^

3.训斥、打骂式


" e7 R5 A' f5 K& k6 J, ?/ f% E5 D' p
训斥打骂都可能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其结果有仅不会使孩子成绩提高,而且会使孩子更加厌学,甚至逃学。父母因为几次考试失败,反复地揪着孩子的缺点不放,认为孩子的问题只要严厉点训斥,就能改变结果。结果却是孩子听得恐惧了,不但把耳朵关闭,也把房门关闭了。
- P: k  F2 o- R( c- [. z

4.达标式

- K5 o/ G5 b) k) n3 X( z
规定孩子下次考试平均成绩必须达到多少分,各次要进入前几名,这叫达标式。达标式也是伤害孩子积极性的一种家教方式。先给孩子制定了一个标准,使孩子心理上特别紧张,而孩子往往是越担心越达不到标。

; r% B/ p$ T1 _: z6 S" m

5.疲劳式


- t! z% @, u6 K9 e$ A) ]
学校搞题海战术,家长再增加学习时间,学习题目,这就是疲劳式教育。孩子的精力是有限的,超负荷学习会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伤害,最终只能是欲速不达,从而导致孩子越来越学不好。
0 \0 N4 \* x/ c0 L

6.包办、陪读式

. Q/ q% m6 ^4 }4 [
对于孩子的学习,家长都替他操心,问长问短,没完没了地辅导,一天到晚陪着孩子学习。这样孩子的学习自主能力没有了,另一方面,很容易让孩子误会学习并不只是他个人的事,依赖性大。
0 s6 h. W4 ]. P1 ]/ Q7 |

7.催促式

8 x1 C  N  V+ J/ j, ~
"你该做作业了,你该复习了",这样的催促很多妈妈喜欢反复地对孩子强调,如果孩子听烦了,他们可能会说:我本来想学,你一催我反而不想学了。孩子的逆反心理也越来越大了。

; O5 @. }# r: [! N# u8 H

8.愁眉苦脸式

; n3 p7 ~+ Z" Y
老为孩子操心,所以也叫操心式。父母的情绪对孩子是有很大的影响。当孩子回到家里时,如果面对的是一张数落自己的脸,一张训斥的脸,一张打骂的脸,一张愁眉苦脸的脸,孩子也许会从根本上失去在家庭中学习的乐趣。
7 J6 l+ q# t+ \9 z/ H! X! e

( w* V1 q! d9 N/ ]& t* {" K. z3 a如何放开手,帮助孩子提高成绩
, P/ c- }2 I) ^( }  q) w8 \! v

4 i( n1 U/ Y2 g4 s0 `2 X* n: U

% `' a" e5 U. S/ m唤醒孩子自主学习的意识
6 M5 o- {9 Q& D8 [  s& p/ k
父母都希望孩子能积极主动地求知,而不是在督促下学习,但是很多孩子都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只是在老师和父母的督促下被动地学习,这就需要父母放弃监督,唤醒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

+ \, k* D$ a' R4 t
世界上任何一个取得成功的人都不是靠强制逼迫培养出来的,所以要教育孩子学习时不依赖他人,不受他人的控制和干涉,自己判断,自主学习。父母要重视培养孩子的主动性、自信心、自律性和责任感,这是自主学习能力所必需的。所以要学会让孩子懂得怎样自主支配自己的学习时间,自主完成预习、听课、作业、复习这四个完整的学习步骤。
9 B8 \& c4 u: \' D
用赏识促进孩子主动学习
, ?" T! n+ n+ N5 y
孩子学会自主学习,既能使孩子走上成才的道路,又能减轻父母的负担,这是两全其美的事情。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成功的体验极其重要。孩子有了成功的体验,会把寻求这种愉悦感内化为自己的习惯,所以父母要创造机会给予孩子鼓励和肯定,让孩子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

$ @/ d8 ^, i, E# B" z" G
比如可以在孩子自主学习之后及时给予夸奖和鼓励,赏识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孩子自己完成了家庭作业,自己完成了预习、复习后,都可以给予积极肯定,孩子会在家长的赞赏中更加主动地学习。

8 ^2 @' g0 W  w, i相信孩子自己能够学好
7 v+ J  v; m1 b9 d% `$ x

( V- m) g! o6 @2 v7 ?

' T) M; `0 }* L9 \9 t
每位孩子都有巨大的潜能。父母的引导和启发能够使孩子自觉主动地学习和创造性地探索,主动地进行自我潜能的开发。想要真正把孩子强烈的求知欲激发出来,就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首先要相信孩子有能力学好,接收到父母的这种心理暗示,孩子会受到鼓舞。
( q& W4 [/ C9 o0 H
在相信孩子的同时,也要和孩子建立民主平等的亲子关系,在日常生活中要经常鼓励孩子,让他们对自己有积极的评价,促进其自信心的建立,孩子对自己充满信心了,学习起来就会干劲十足。
6 D7 _! h4 H2 f9 f# ]$ i) W* ^8 I
不要让孩子滋生依赖心理) N  S. W+ b. F! h2 {0 v9 ]4 C
有些父母坐在孩子身边,看到孩子有不会做的题时急着把答案告诉他,这种做法是极其错误的,这样会使孩子养成不独立思考的坏毛病。在以后的日子里,当他一碰到稍微难点的题目时,就会不动脑子坐在那里等待着旁边的人给他帮助。这其实就是依赖心理的产生。

& E6 f- }+ }  d给孩子自主学习的自由, a  Z! ^# Z  k! I% F! ~
不少父母出于对孩子的溺爱,会为孩子包办很多事情,比如上兴趣班,上补习班,都不征求孩子的意见,无形中孩子的自主意识就被抹杀了,学习中也会缺乏自主意识,不敢面对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而是选择逃避或求助于他人。

: w# g4 W' e2 [4 C# y
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首先是独立的人,所以父母要大胆放手,鼓励孩子积极地去决定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把跟他学习和生活有关的事情交给他自己来选择,逐渐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意识。独立自主的意识是自主学习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孩子具备了这种素质,会在以后的学习中有更多的帮助。

2 f/ P& `# n9 @
总之,家长在孩子的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家长“不管”并不是一味地让孩子放任自由,相反,摒弃一切事无巨细的“管”,有目的、有成效地“管”,才是父母们科学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在学习中学会吃苦,懂得坚持,帮助孩子建立学习目标,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掌握必要的学习技能,使孩子在家长的帮助下能够更自主学习,这才是众多父母心中神秘的成功教育秘诀!
8 q# Q/ U2 O2 c9 r
本文由北美家长帮独家发布与整理,转载须注明来源- i! x6 k7 ~9 J% _8 d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36399-1-1.html 谢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