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移民故事] 资深媒体人,移爱新媒体 – “今日加拿大”的黄运荣

[复制链接] 0
回复
4796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10-3 01: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资深媒体人,移爱新媒体 – “今日加拿大”的黄运荣



                                                                                                                        媒体网站逐渐也占据了半壁江山,但最近2、3年风云突变。移动平台/智能手机迅速成为加拿大华人获得媒体/信息的主要方式。微信已经俨然成为华人信息交流的中心。

我们推出“我是新媒体创立人”系列人物采访报道,希望以个体出发,描绘加拿大新锐数字媒体的创办人们的集体画像。

“今日加拿大”微信公众号的创立人黄运荣先生原来是我们加广的老同事,现在是温哥华著名的专业媒体人。恰逢他来蒙特利尔参加侨界欢迎中国总理李克强的活动,我在演播室采访了他,和他一起谈谈一位资深华文媒体人眼中的新媒体。

新锐媒体人物 – 黄运荣



人物扫描:
黄运荣,来自加拿大西岸的温哥华,资深华文媒体人。

人物印象:黄先生是访者的老同事,虽数年未见,但依然可感知他在谈起媒体的前世今生时的热度。

人物经历:暨南大学学的是历史,后来做的是旅游业务开发,在法国获得工商管理硕士。2001年移民加拿大后将对媒体的兴趣变成了专业的工作,此后十几年,从平面到移动,一直未能放手。
数字媒体项目:今日加拿大、Canada Today、纽威评论微信公众号。
项目阶段:从平面媒体主编到微信媒体/新媒体创立人,一切都是新的,培养加拿大新一代媒体人才是终极目标。

“中国社交媒体发展非常快,加拿大相对滞后”

采访者:黄运荣先生是我们的老同事,也是资深媒体人。您的新媒体做法和看法肯定对我们的读者很有价值。请你简单介绍一下你的新媒体发展概况和团队?

黄运荣:首先谢谢有这个机会和大家一起探讨新媒体的问题。我本人是做传统媒体出身的。移民加拿大之后一直做报纸,报纸遇到危机后,我们开始做杂志类别的专刊。作为平面媒体的延伸,专业性的杂志比综合性报纸更有生命力。

然后就是网站对平面媒体的冲击,但网站对平面媒体的冲击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但是等到“社交媒体”出现的时候,我们就体会到社交媒体对平面媒体的冲击才是更厉害的。
其实,中国国内的中文社交媒体,像微博、微信发展是非常快了,加拿大是相对滞后的。
采访人:这一点几乎每一个受采访人都这么说。
黄运荣:笑。像多伦多在加拿大使用微信媒体还算早一些,温哥华来说,使用微信公众号我们还算是比较早的一批。

采访者:您是去年开始(微信公众号)的吗?
黄运荣:我们是2012年就开始的。属于第一波的微信公众号。当时是一个叫“先锋资讯”的公众号,是和我们的一个出版物结合起来的。但后来我们发现,微信公众号的影响力超乎我们的想象。
2005年10月20日,黃運榮等採寫的“總理馬田訪華”系列報道榮獲第19屆傑克韋伯斯特(Jack Webster Awards)新聞獎“最佳中文報道獎”。

采访者:微信除了社交还有移动的加持,更加强大。
黄运荣:你可以这么说,但是当年QQ也有移动,却没有达到这样的影响力。我觉得关键是它是点对点的、内容可以到达具体的目标受众。
你看传统媒体,我们现在把网站也看成传统媒体了,我们很难了解受众的数据,但是社交媒体你可以相对具体的了解Follower的情况。

采访者:这就是媒体也需要大数据的分析,你必须得跟上。
黄运荣:没错。我当时2012年创办了《先锋报》,同时开办了“先锋资讯”微信公众号。我们逐渐发现很多人知道《先锋报》,知道我们的内容,但是他们却从来没有看过报纸! 他们完全是通过“先锋资讯”微信公众号来推送了解我们的内容。
我们不得不承认平面媒体越来越走下坡路了。包括市场和阅读习惯都在改变。不是你花钱印刷的数量多你的受众就多,而是要适应受众新的阅读习惯。
平面媒体现在反过来要依赖微信这类社交媒体来传播内容,增加知名度。
我们当时也很惊喜于微信的成绩。同时我们也有和一些商务号、服务号对接。在第一个公众号“先锋资讯”粉丝数达到瓶颈后,去年我们开了一个新的公众号叫“今日加拿大”。“先锋资讯”还是温哥华区域性的,“今日加拿大”内容面对整个加拿大。
无心插柳,“今日加拿大”比我们预想的效果要好得多,突然引起了很大的关注,粉丝数也上得很快。比原来公众号要多几倍甚至十几倍的数量。
采访者:能说一下大概的粉丝数量吗?
黄运荣:十几万吧。现在海外公众号的趋势是粉丝都是跨境的,国内或者世界各地的人关注加拿大的事情。但目前微信公众号的注册还是需要通过国内才能达到跨境传播的目的,还称不上是一个开放的媒体环境。
“培养更多对中文新媒体有兴趣的年轻一代”

采访者:能否介绍一下您的团队?
黄运荣:因为我们原来就是做传统媒体出身的,我们原来就有一个非固定的作者/记者班子。现在我们强调利用新媒体的特点,想培养更多对中文新媒体有兴趣的年轻一代。他们的年龄段是从16-25岁,中学生、大学生,他们有冲劲、有想法。
除了“今日加拿大”和英文的Canada Today微信公众号,我们新推出的“纽威/New Way评论”就是年轻人的讨论时政的平台。

采访者:现在很多的新媒体,特别是微信新媒体刚开始你是看不到清晰的发展方向的。是在不断发展中,逐渐清晰起来,找到商业方向。这在很多国内的微信媒体发展上也是这样。
黄运荣:是的。微信媒体的发展特别在海外,没有人能够清晰地看到未来方向。我们传统媒体的经验是有一个比较清楚的目标和方向的,但是新媒体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有时又突然有惊人的发展,短期内关注度/影响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有时候,一篇不怎么样的文章会有大量的阅读;而一篇你用心的文章点击又不高。
采访者:黄先生是资深媒体人。您新媒体和其他中文新媒体的不同之处。希望为加拿大中文媒体做什么?
黄运荣:加拿大的中文媒体的存在其实很有必要性的。我在和别人谈论海外华文媒体发展时,我常讲其实海外的华文媒体会比国内的媒体消亡速度要减弱,延续时间更长。
我们华文媒体认为,加拿大130万华人需要华文媒体。尤其是在一个多元文化的加拿大社会。130万华人虽然他们并不都懂中文,但这个基础很大。无论你的法文、英文多么好,用自己最熟悉的母语阅读和写作会更容易表达自己。
采访者:这是一种文化的亲近感。
“中文媒体做不了无冕之王,但能做好桥梁”

黄运荣:没错。如果我们希望华人更多的了解和融入主流社会,用最亲近的母语是最合适的。你很难想象要求一个新移民用英文和法文表达对公共事务的关注和观点。这个是太困难了。要鼓励他首先用最熟悉的语言表达你的想法和情感。这些东西就是我们想传达给加拿大三级政府。
中文媒体最主要的职责就是充当桥梁的作用。
中文媒体和当地主流媒体不同,我们没法扮演所谓的媒体“无冕之王”的位置,但我们可以做好将华人的声音表达出来的角色。
其实加拿大三级政府对华人的声音都非常重视。虽然政府官方语言不是中文,但政府都很愿意找人将中文华人声音翻译成英文或法文,作为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时参考。这就是我们存在的必要性和价值。
采访者:大的大的优势,小有小的好处。加拿大中文媒体不要把自己想得太大,也不要想得太小。既不要自己以为是主流媒体地位,也不要觉得自己只能挣点广告钱。其实这个桥梁的作用相当重要。


采访者:从黄先生的经历来看,您很熟悉的广播、电视等向大众的媒体形式,但是现在的媒体,微信和手机的形式飞速发展,媒体和观众一对一的亲密接触。那么您怎么看这个现象?例如网络直播。
黄运荣:网络直播肯定是发展和浪潮的方向。当然并不是每一个直播和自媒体都能出来,但有媒体素养和能力的就会获得观众。无论做什么,我觉得最重要的是用心去做。达到一个点,专门做一类,就能做出来。比如说,新闻事件,比如直播交通,就有人看。用心和坚持就会有人看,有媒体价值。
采访者:目前的您主要挑战是什么?希望最后做成什么样的?
黄运荣:现在其实新媒体人人都在摸索。关键是技术如何应用到媒体中,日新月异。所以我们很难设定一个目标。
我们能确定目标的是一个媒体价值,例如传承文化、传播消息、发出声音。另外就是找到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让新媒体能够走得更远、更好。这个商业模式还是摸索中,无法套用传统媒体的广告商业模式。
采访者:现在我反而觉得应该多看看国内的新媒体在做什么,会学到很多。仅仅看对手华文媒体已经不够了。国内的模式和国外的内容优势结合会有好的发展。

谈温哥华华文媒体

采访者:温哥华市华人人数众多,中文媒体可以大致分为港台背景的繁体字媒体和大陆背景的简体字媒体。能否谈一下您对温哥华华人媒体发展的印象?
黄运荣: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好。由于个人的兴趣,我在一直跟踪研究加拿大华文媒体的发展的历史。
最传统的中文媒体是七八十年代之后过来的主要是港台背景的媒体,例如《明报》《星岛日报》《世界日报》。在这之前唐人街都是旧式的报纸,港台报纸的到来将现代报纸的概念带到加拿大华人市场,对媒体市场是非常大的冲击。特别是香港的报纸,几次改版后温哥华报纸和香港本地报纸没有什么区别。
大陆背景的报纸是90年代末以后的事情,特别是2000年代开始,一些大陆背景的媒体人开始创办报纸。温哥华来说,最早是《神州时报》、《中华导报》,开始时也是以繁体字为主,包括我们做的《环球华报》。
到了近5年,随着大陆来的移民越来越多,简体字出版渐成主流。现在来说,比较大的简体字日报反而是《星岛日报》和《明报》。他们也在开发新市场。

谈经历

采访者:现在媒体面对的挑战很多,那么您为什么选择一直做华文媒体?
黄运荣:我对媒体一直都比较喜欢、关注。真正做媒体是在移民到加拿大之后。在国内做媒体主要是参与了一些策划工作,例如纪录片。做下来 十几年,我觉得社区非常需要华文媒体。华文媒体数量不少,但是由于资金和环境所限都不能做得很细、很精。
我认识的很多国内过来的媒体人,他们也都知道这个情况和问题,但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也只有看菜吃饭了。我们在做的时候尽量做到质量第一,把华文媒体做得深些。虽然不可能和当地主流媒体一样为了一篇报道一个记者可以做一个星期,但我们华文媒体在尽力做深度一些,不仅仅是表面的东西。
采访者:我想还是要有媒体的责任感吧。本来很多华人的英文和法文就不够好,再不能从华文媒体那里得到准确的信息,那就不负责了。黄先生的看法是有媒体人高度的。
“不能让我们的下一代还是停留在我们一个“媒体”水平”

谈发展

采访者:无论是国内还是加拿大,现在内容创业很火,黄先生作为资深的媒体人对年轻的内容创业者有什么建议?
黄运荣:我有一个对华文媒体有兴趣的年轻媒体人的团队。他们有冲劲有思想,和我们老一代的华人的想法是不一样的。我尽量只给一些建议,而不是限制他们的发展。他们才是新的华文媒体力量,打破华文原有的格局。
例如,我提及的“纽威 – New Way评论”,他们以年轻人的角度和方式对加拿大时政/事件发表评论,包括以批评的角度看华人价值观。希望大家给年轻人更多的关注吧。
我们不能让我们的下一代还是停留在一个“媒体”水平。
采访者:是的。我自己也有孩子。我们这一代能够跨越从“生存”到“生活”的阶段就已经不易,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够真正开始“享受”这个社会、文化和生活方式。
我不担心下一代的工作和语言文化融入,这些都不是问题。而是我希望他们能够在文化的理解上站到高处、真正跨越两种文化,那才是真正的自由和享受。华文媒体可以在这个跨越上能做的很多。



内容采编自网络, 不代表北美生活网观点, 除新闻外如有著作权争议, 请联系本站编辑,将立即处理。

谢谢欣赏,开放注册,欢迎加入北美生活网。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32369-1-1.html 谢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