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家园
群组
手机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注册
搜索
快捷导航
切换风格
01
谈天说地
02
飘在海外
03
炎黄子孙
04
休闲健身
05
旅游玩乐
06
时尚精致
07
天下美食
08
影视音乐
09
各有所好
10
金融房产
11
学习工作
12
子女教育
13
留学移民
14
生活功略
15
创业投资
16
摄影天地
17
车行天下
18
曲艺文娱
19
心情随笔
20
亲情友情
21
婚姻家庭
22
文学天地
23
艺术创作
24
海外收藏
25
娱乐灌水
26
市场广告
27
城市地产
提示:
登录
之后才能保存选择的风格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
注册
当前位置:
»
论坛
›
城市八卦
›
炎黄子孙
›
媒体选读
›
帖子
返回列表
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中国人
彩云之南
艺术家
老朋友
设计师
有骨头的人都在云南,最柔软的人也在云南
[复制链接]
0
回复
1049
查看
楼主
电梯直达
发表于 2016-8-2 05:25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注册
x
《新周刊》创刊20周年文化沙龙昆明站。本场摄影/阿灿
云南,中国真正的远方。
文/郑依妮
2016年,是《新周刊》创刊20周年。6月24日,一直关注中国人的诗和远方的《新周刊》,把创刊20周年文化沙龙系列第二站放到了彩云之南的昆明,《新周刊》与云南的故事,见证了20年来中国人关于诗和远方的追求。
《新周刊》创始人兼名誉社长孙冕、执行总编陈艳涛、《新周刊》副主编周可、唐元鹏,以及《新周刊》的老朋友们:设计师兼收藏家聂荣庆、自由作家兼诗人野夫、艺术家叶永青,一起来到昆明大象艺术中心,和现场的上百名读者们一起聊聊《新周刊》和云南的渊源,以及中国人的诗和远方。
下午一点半,面对现场将近两百名观众,周可说:“在《新周刊》所有做的将近470期杂志中,涉及到云南的期刊,至少有20多本。所以对于《新周刊》而言,云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存在。云南的独特价值,越来越被中国人所认知、认同,很大程度上和我们《新周刊》所做的专题有关系。”
现场观众正在阅读《新周刊》第406期“大理让人变小”,刚好读到《大理是新生活的起点》这篇文章。
云南是失败者的天堂吗?
1990年代末期,很多艺术家都跑到云南来,孙冕第一次见到叶永青也是在这里。孙冕说,从没有见过这样的艺术,到哪里都是拖儿带口。没想到在后来,孙冕带着《新周刊》的同事跟叶永青他们一起去大理时,也都带着自己的孩子。孙冕说:“云南真的改变了我的人生。我的福地在云南,因为我的小儿子是在云南怀上的。我对野夫说过,有骨头的人都在云南,最柔软的人也在云南。“
在快速变化的当下中国,《新周刊》找到了云南这个相对缓慢、还有着文化多样性的地方。在这个远离成功学的所在,一群看起来“无所事事”的文化人和生活家聚集到了这里。
这是否就意味着“云南是失败者的天堂”?叶永青这句话曾经刺痛很多人。他在讲座现场澄清了这句话的语境:“当年在重庆,我们感到我们这个艺术家群体和城市没有关系,我不知道和城市的关系在哪里。”回到云南后,叶永青以一个失败者自称,但云南治愈了他,他还在这里成立了创库社区——一个由艺术家自营的社区。云南给了他新的艺术生命,所以这里确实是失败者的天堂。
艺术家叶永青。
诗人野夫倒是带着自嘲来看待“云南是失败者的天堂”这句话。从云归派,到云居派,野夫在云南住了十年多。他说:“我在北京待了10年,做了10年出版,也办过杂志,都失败了。对于北漂10年来说,我就是一个北漂失败者。”
“到了北京10年,变成了一个40多岁的中年人,突然想自己究竟想要过什么生活?不是北漂挣小钱,不是打牌,不是去卡拉OK……我不想过这种生活。那么去哪里好呢?第一个念头就是云南,中国真正的远方。云南虽然是边陲之地,却有着丰厚的诗歌土壤,中国56个民族云南就占了20多个,活跃着很多诗人。“
野夫回忆说:”我2006年到大理,在这10年里,我在大理创作了我的第一本书、第一部电视剧、第一部电影……我现在拥有的东西,全部是云南给我的。“
所以周可说:“与其说云南是失败者的天堂,不如说云南就是一个让人能够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地方。”
《新周刊》副主编周可(前)与创始人孙冕。
从“新”出发,比远方更远
聂荣庆跟《新周刊》的点点滴滴也是一个诗和远方的故事。他说:“我非常清楚记得,那年我在报刊亭里一堆小报小刊中,看到一本很大气的封面,好像是毛泽东和邓小平的封面,觉得中国终于有一本像《时代》周刊的杂志。那是我第一次读到《新周刊》。”聂荣庆说的那本杂志,正是新周刊的创刊号。
聂荣庆说:“昨天大家刷朋友圈,可能也看到《我爱我家》的余大妈不在了,我每年都看《我爱我家》,正如我每期都看《新周刊》。《新周刊》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所以我想我们跟《新周刊》的关系,《新周刊》跟云南的关系,和我对于《我爱我家》这种关系是一样的,会一直看下去。”
陈艳涛说:“这期《新周刊》做了《巨婴传》。其实我们讲的“巨婴”不是原本意义上的巨婴,而是说他要保有一种童心,跟随自己的内心,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
《新周刊》执行总编陈艳涛。
“今年是《新周刊》创刊20年。20岁对一个人来说是青春年少,但对于一本杂志来说,20年很漫长,尤其是在当下中国这个环境。而这20年来《新周刊》不变的什么?我认为就是童心和孩子气。”
20年,《新周刊》从“最新锐的时事周刊”变成“最新锐的生活方式周刊”,和云南有了更紧密的联系。陈艳涛说:“我、周老师、老爷子……都会一天一天变老,但我们这个杂志,我想可以永远保持20岁,像云南的诗人和孩子一样活着。”她指出了当下《新周刊》的趋势:20岁的《新周刊》是一个成年人,不应该永远只有愤怒的姿态,我们要找到它更深刻的气质。这个“新”是要保持新锐,锐度永远都在,正直和勇气也永远都在,有成人深刻的一面,也有孩子气的一面。
《新周刊》副主编唐元鹏。
《新周刊》新媒体公司创立之后,既有孩子气的“新周猫”微信公号,也有依旧新锐的新周刊大号,以及诗意的旅行公号“九行”。唐元鹏说:“《新周刊》在20年的旅行中,始终保持着对远方的好奇心,所以它找到了云南这个中国人的远方,‘九行’也将带着这种孤独的好奇心去发现不同的世界。”
最后,孙冕以他在云南写下的一首诗结束今天的活动。
视频加载中...
拍摄者@莫比了了。
《七级台阶》
才跨了七级台阶
天就那么近了
可以摘星
可以揽月
可以抱着枕头做梦
就是不可以抱着昨天和明天
喝了五碗南瓜酒
醉眼遥看
天和地做爱了
尖声的风婆婆骑着毛驴
远远的叫喊
你慢点生
让孩子在浪漫的声音中诞生
月亮一声呼天唤地
落下了满天星星
满天浪漫
宇宙也开心了
穿过黑的夜
飘落在七级台阶
举起天大的杯
要与熟人共欢饮
熟人醉了
宇宙也醉了
我们也差不多了
《新周刊》创刊20周年文化沙龙
下一站即将起航
内容采编自网络, 不代表“
北美生活网
”观点, 除新闻外如有著作权争议, 请联系本站编辑,将立即处理。
谢谢欣赏,开放
注册
,欢迎加入北美生活网。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
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23443-1-1.html
谢谢
收藏
0
喜欢
0
踩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照妖镜
你喜欢看
简约风的家才是王道!
什么样的窗户更适合你家,看完你就知!||国外的都是定制好的,好不好
2018早春服装系列报导:Marchesa 以细腻花绣与晕染色系带来梦幻之作 ...||挑款师
【摄影】一个日本人在80年代“偷拍”的小朋友 纪录了最纯真的中国
北美有种生活方式叫full time in RV,你有胆量么?
对难民的歧视 暴露的是这些中国人的自私!(图)
21句比「我爱你」更撩人的情话||二更食堂
他曾因中国人的身份而受尽欺凌,现在成了最帅的超级英雄
极品钢笔画,个个是大神!
女人最大的底气,不是经济独立,而是……
返回列表
使用
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快速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写好了,发布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Copyright © 2008-2015
北美生活网备份站
(http://beimeilife.duckdns.org/)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和你在一起:
北美生活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