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开启左侧

[鉴赏品味] 齐白石笔下的怪老头,其貌不扬,却个个风流!

[复制链接] 0
回复
4468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8-2 04: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0 N+ A' O5 b$ v
不倒翁6 ]  p5 v  M4 h6 s
齐白石画人物可谓亮点频频!乍看其貌不扬,细看来笔墨精湛简约,传神生动,功力深厚、意趣盎然。他曾为画人不像而急得满头大汗,也曾为能画出纱衣里透出的袍上花纹而得意。注情于笔墨纸间,故画出来的那些形形色色的人物,无一不反映着自已的生活感受,虽用笔减省,却不乏善良、朴素、睿智、幽默;虽怪是怪,可和老人一样个个活得真实、活得风流!
% V' V" g4 y8 k1 `1 ]; k( [亮点一:百变铁拐李,不一样的神仙气儿9 I( @- a0 x5 [! j& U4 r2 d

; ?$ ]4 ^  f0 Y. Q. {: y8 H6 A% Q铁拐李2 ~$ ]$ K: M" h4 @
铁拐李,是汉族民间传说及道教中的八仙之首,精专于药理,并炼得专治风湿骨痛之药膏,恩泽乡里,普救众生,深得百姓拥戴,被封“药王”。铁拐李也是白石老人最喜爱的人物题材之一。他依照民间传说塑造铁拐李形象:垢面蓬头、手执铁拐,肩串葫芦,亦丐亦仙。但不同姿神配上不同题跋的铁拐李,总能表达不尽相同的寓意。
, Y0 n, G; \2 Q, A/ c
. T6 J, r$ }! B  z& x6 g* ]1918年作铁拐李2 I4 }: C6 {) ~  `
《铁拐李》题诗
& {$ [+ t4 n$ R焚躯归魄急无依,误投跛丐丑囊皮。
+ h1 H* m+ {, s& ^: \能为千门除百病,自家足疾总难医。7 r8 K- v# v2 ]$ B
这幅《铁拐李》为白石老人年过半百所作,画中半丐半仙的老头,平和而慈祥,手支下颚,盘腿而坐,无法分辨出此人有仙人之出尘脱俗的逸气。用笔稍微较多,行笔也较晚年为慢,对五官的描绘也较细腻和讲究。和晚年行笔迅速、从简的风格迥异。
" l! |6 j4 x/ ~  r/ Z但据白石老人的题识,本幅是应索画者所求而作,绘毕后却未能满足其要求,所以存以自赏。题识中打油诗直抒胸襟,后题中对世态的揶揄和嘲讽,和晚年老辣的画作一样,有一种令观者会心而笑的机趣、幽默,发人深省,其可贵思想性,实在入木三分。
2 \0 K, E1 r9 d4 V
5 v1 W4 y) Q  k" @+ u9 o1951年作铁拐李
6 T) C1 t4 t+ O4 @) s) I6 r《铁拐李》题诗
5 d. h" X; R! k. V: \6 D) A形骸终未了尘缘,饿殍还魂岂妄传。7 Z; `' {, Z, w" N- G+ h4 e
抛却葫芦与铁拐,人间谁信是神仙。
6 _# o$ M% t; t- @+ T3 `' X5 w他早年画铁拐李多持杖站立,夸张强调他“拐”的特征,颇具天真之趣;晚年所画,则多坐姿,有的背着葫芦,有的抱着葫芦,多蓬头垢面,少了几分天真,多出几分世故的苍老,着重刻画的是人物亦丐亦仙的特征,以此喻事喻理。. O9 H' B7 y8 r7 D

6 ?) h- ?- `) J" Q4 h4 W1 Y应悔离尸久未还,神仙埋没却非难。! a1 A9 A# i/ I5 p: Z! g! ~
何曾慧眼逢人世,不作寻常饿殍看。
. S! A: f4 Y3 I& L1 J; o5 D% p3 W1 ~1 y$ y, x# B" Z( t4 g% j
《铁拐李》题诗
: H% K: I8 c( r. a形骸终未了尘缘,饿殍还魂岂妄传;1 I, ?, D: R; U6 C0 k5 Z% s2 }
抛却葫芦与铁拐,人间谁信是神仙。
5 M. [$ A2 E* q+ X7 C) C( d! e意指借“饿殍”还魂的仙人,如果不是拿着葫芦和铁拐,谁又相信他是个神仙呢?这是说世人多只看外表,而少能追究本质。& a+ _/ s' ], O

6 ?  D  G2 F: h5 S/ t9 t- a' @1927年作铁拐李
! [& k$ k& }, y& h& T1 R  W1 [
8 r1 v# R3 A6 }+ _8 J1928年作铁拐李) q5 ?2 z7 _% {% S5 x$ g9 Y

4 y. f- }0 A8 K# L# \1950年作李铁拐像2 ^  O4 V8 S/ `  A# B% Z, W
9 |" S1 z( Z* k: a( R& v( [: `
1955年作铁拐李 题款:抛却葫芦与铁拐,人间谁信是神仙。
: v! |- Y, @5 |0 f  x3 x+ K: _+ v  B
铁拐李
2 e% Z, O6 |# }8 X  p1 N) }# y; S
铁拐李: j! s$ v  z" O5 z8 L; R! n

' d% A. o2 K$ O! |+ J) [- K铁拐李6 X7 E5 h' {/ {( b
/ {6 }3 H" G6 m7 {% b8 q6 y
铁拐李
; [$ E- H1 |  \& _- K2 Z: C* r1 l" H- l8 p
铁拐李炼丹图- U+ o) U' a- R) O5 C
《铁拐李》题诗; E+ G" W( R, ~4 [+ |+ r
尽了力子烧炼,方成一粒丹砂。
* k2 F/ B7 S- h* I尘世凡夫眼界,看为饿殍身家。
# o- r* h- Z' p# Z3 H/ v这是批评俗人俗眼不识仙身,只把李铁拐视作乞丐。世间一切只看外表、不究真相的人和事,不都这样吗?
3 o  L# L" a& c( w% X( z
- `3 W# p6 u) f铁拐李
9 a9 J; E2 v$ f1 F
7 q6 ~( N& x/ O, m3 M铁拐李4 ~. d3 s9 O6 p& ]9 B, I

. o+ r) r( D3 R, {齐白石 铁拐李  T( @  F- R/ [  K2 z; r
齐白石笔下的铁拐李褪去了原本高高在上,脱离尘俗的神仙形象,看似俗气简单,其实耐人寻味的寓意表象随处可见,每一幅画都蕴涵着深厚的传统底蕴和文化意味,透着白石老人的幽默和深刻的人生智慧。
2 i4 ^4 B2 R" A, L- Q1 ?" N/ X& B亮点二:活力十足的自画像,人老心不服老!
9 I, o" v: t5 a! f# k3 E/ G$ C( ?) k4 k- z, e
在众多人物画中,也常常出现齐白石自己的影子。白石翁把自己定型为白眉白须,不图形似而求神似,以此表达自己的思想境界,这也是一种“我写我心”。
% u. c1 l( w3 {, [4 |+ l0 A
! @  `2 K" b9 S! L+ y4 b也应歇歇/ |. s9 k# t! n( J5 V7 |( i
齐白石七十岁那年,得意弟子瑞光和尚意外圆寂,让老头白发人送无发人。其拜祭之时痛哭了一场,回家依旧难过。老头认为自己“也应歇歇”了,可是不知为何他终未息肩,依旧马不停蹄,好像也身不由己,欲歇不能,于是又提笔画了二十余年。据说,白石老人曾按照著名摄影师郑景康给他拍摄的相片画过自画像。白石老人那时虽已年迈,但在绘画肖像时手不抖不颤,笔画精细舒畅,用笔透彻浑融,肖像仪态传神,炯炯有神的双眼、银白的长须生动活现。
3 h9 x/ ?4 o* |; R& ^' S
! u! P+ V+ @$ P" r6 }) h$ L老当益壮
, G3 @- u9 j# Y2 J0 U白翁的这幅《老当益壮》表现了其生命的另一面:积极向上,不服老,不认输。画中老人挺腰举杖,一副“英雄”样。但其姿情和年龄的矛盾,又让人哑然失笑。生活中的白石老人沉默寡言,画中的自我充满活力和情趣。人是丰富的,白石老人也是丰富的!  d4 [' y; A  w0 R( _" T
( p4 X+ {, {1 p1 [: O7 f% z
齐白石画自己,除了表现不服老的一股儿倔气,有时也借画表达自己的原则。齐白石家中壁上挂有一幅画,一老人手持酒壶,一手招另一老人来饮酒,持笔老人一手却之,且面带怒容,而这一脸傲娇样儿的人便是齐白石自己了。此画便是借来,告诉那些想用其他东西讨好自己的买画人:我什么都不要,你只需照价给钱即可!& j4 X; x, |$ D5 {' c
亮点三:百变偷桃图,细节刻画极致入微!
  @# D' I& z4 }0 n2 C6 x0 f/ S! |& L4 A
偷桃图
4 {1 L$ H+ f, }4 M0 S中国有祝寿的传统,祝寿的文化,祝寿的艺术。松、柏、鹤、石、桃、灵芝等多种自然景物,都被视为长寿的象征。它们进入画面,成为祝寿画经久不衰的主题。齐白石爱桃,求画者也喜欢请他画桃。而《偷桃图》也是齐老喜欢的题材之一。
; P) N, k" a6 x8 N5 O
  r& C8 y: x0 {! ~9 P2 b偷桃图/ t; P; f" W% u7 D* r( F
齐白石的《偷桃图》或表现画中主人翁从仙界偷桃后,胡须和飘曳的衣裾,显出疾走的动态,或描绘手持偷摘的蟠桃,回首环顾,面露窃喜之状,偷桃得手后的得意之情和担心被仙吏发现的微妙心理被齐老刻画得惟妙惟肖。8 ?+ _4 N' }' F3 Z

# [8 t9 a, B# {9 J4 b东方朔偷桃图
4 N4 ^/ u' Q0 H; ^
( q7 x0 R  e8 Z" K0 f/ C盗桃图
/ Q, W0 @9 [/ a+ [' r7 P亮点四:人物真性情尽显,雅俗共赏!
3 `1 f% y* n; ]2 @2 ]7 ^5 e
( C# r, T4 p& _5 Z洗耳图, `/ z* R! r1 S; `) f
挖耳朵、倒腾鼻子、挠会儿痒痒……白石老人笔下的人物从表情神态、到动作举止皆诙谐幽默、稚拙纯朴、意趣横生,可以说都是“民间味”意涵的具体呈现。原本这些是传统文人画视之为小道的冷门,却让齐白石抬上了文人雅趣的台面。6 W1 D: u# W' C
' c2 M7 T8 m6 v& E* d! j1 j- G1 D
人物
2 F* P- }7 O8 s
( U; h5 A$ X4 b* Y  z$ D( H& }得闲图
  V3 @) J+ j/ z6 ^- \# U6 {挠痒痒,这事儿咋看虽俗,但一经白翁之手一入画,便使人看了心里也舒舒服服、妥妥帖帖的。齐白石不以此为俗,更是表现出了自己心中的那份真实。
2 X" w/ K8 |7 u5 G% R( @1 Z: L
钟馗挖背
2 s) T- W! p: z; f( i
4 K/ ]4 |# c9 |& a" b6 H搔背图; `' d( T+ p& a
( L6 H1 z( i% F  A7 |* X/ Z
醉仙图- h$ H5 d/ Q6 ]( p/ g
他一生坚持“写意”与“传心”,而非“写象”与“传物”。白石老人体会生活,观察生活,于是他的笔下也萦绕着生活。神仙并非那么超凡脱俗,高士也不是一味的洒脱冷峻,醉酒之客、偷桃之人也变得天真可爱起来了。这实在是白石老人的高妙之处!( D' |, y& R8 m4 C- h0 W
齐白石更多人物画欣赏:7 E- r" ], {* D. q$ B

8 _: Z3 \' \) \8 a+ I- Z齐白石 喜从天降 题款“钟南进士真忙碌,移家嫁妹事斩新,重叠今朝犹见喜,当空一发系千钧。戊辰孟冬白石山翁制”
4 ]! T) P" C) |2 K, n. |% f画面上钟馗身穿大红袍,腰悬宝剑,弓背缩颈,正伸手接住从天而降的蜘蛛,人物形象简炼夸张,生动传神。蜘蛛在民间又被称为喜蛛,故此画有“喜从天降”之寓意。
! ^5 }* |% S! u1 e; f/ d, I
, a4 a/ N7 `* R# r清平福来
5 ]9 k1 U/ G* p  Z2 T$ s
1 l* I' i9 D" c8 \" Q休闲图8 L, Q2 h" j: x! K- w

8 f0 c/ u5 n( J$ b盗瓮图( Y; B" w/ v. j! P( N! v
齐白石的这幅《盗瓮图》,大约作于八十岁,画中一个老者,倚瓮而眠,留发髻,面色微红,蓄长须,颇有官者遗风,空酒提横倒在地上,看来他因醉酒而昏睡。上面题道:“宰相归田,囊底无钱,宁肯为盗,不肯伤廉。借山老人画吾自画改稿。”
3 ]- t5 L" o2 b, Y4 U1 w
. H; T$ |/ N5 y/ u6 [盗瓮图
' n4 ~- n3 j  b( V4 m9 v1 S! B这幅《盗瓮图》上提款“宰相归田,囊底无钱,宁肯为盗,不肯伤廉。予每画此图必题此十六字,八十五岁白石老人。”据白石友人胡佩衡、白石弟子胡橐记载,此图画的是东晋毕卓故事。+ E5 F$ T5 S, V

8 `* a6 N: X- p, K8 w6 I1 J* V8 v盗瓮图9 ]3 }( P% ~8 b
$ P! ~6 Q6 L1 p$ o2 R  o" [. o
老者" ]0 P& X% E( p1 _$ b

9 ]. O/ f* m# i; }0 {( w刘海戏蟾图
5 {: m' k; X5 |) R
" `7 _$ M1 X9 B: D* n. \3 o& p8 D& Y  B刘海戏蟾图# x5 F& `5 P+ |

& J/ O6 P6 H! G# c! X刘海戏金蟾
2 B! m0 [5 U' j! a
7 a; P2 j, s1 N+ t0 C不倒翁
. f5 W3 E+ A! l2 c
" R/ [) h! Z' ^不倒翁
' b8 ^- ~/ n! j+ ]
; i- C5 m2 a' I8 S不倒翁: d1 G" J* E# h! S& [$ {

) \" k: m  S7 R3 E) H$ Y得财! T# Z( E8 T* z  }$ E

0 s& \; Y+ j+ E得财: Z5 P) O9 W$ L; w5 k' ~3 \

* n) U. B" R+ I' x采菊图5 S# }6 z  H* j' ?
《采菊图》是中国绘画史上比较常见的题材。来自陶渊明的名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由于陶渊明的诗名甚着,其高洁的品格历来被无数文人赞颂、仰慕,齐白石也不例外。此作画一白发老翁面向左,右手拿竹杖,左手提一篮菊花。人物线条粗放有力,用色沈稳,画风古拙,用笔减而富有意趣,形象简而藴内涵,特别是一些自写性质的人物画更是稚拙而纯朴、凝练而平和。
" f* A* [% W, K8 W! e, S" V, h# F/ k0 R8 X4 B7 m
渊明采菊图; `& k( Q0 ?, R/ D" \

) F0 w0 {  q- K; y& e读书图  A5 o8 g, D+ e  h7 _, h' V& q
焚香高僧图
' K. L) W( m% U7 l8 @呼雷图# O" x! l$ F3 q8 g
降妖图
8 B  Q8 k' @% [- l" c0 X9 ?李逵醉酒! v+ E: _& W6 j  Q
生炉图/ Y0 p) O3 j! F6 m
望福图5 ]9 d6 |7 l1 I4 i- u6 C( i) _1 ]  I
嬉戏图
: {! f5 h* W/ H  H7 c  l3 `# u) [鱼钓图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23353-1-1.html 谢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