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我国的玉文化历史悠久,作为九五之尊的帝王,自然对玉更是推崇备至,比如有名的“将相和”,两个国君为了一块玉璧上演一幕幕精彩的历史剧。而其中对玉的喜爱达到极致的,要数著名的乾隆皇帝,喜欢作诗的他,留下八百多首和玉有关的诗作,故宫博物院的藏玉,竟然有一半为他所藏,足以说明乾隆对玉的痴迷程度。4 q/ ]% V* y+ A7 }
以玉取名3 F S: e' H( X2 X% u8 s7 [
一个人在给自己的孩子取名字时,往往将自己的志向、爱好蕴藏其中,乾隆自然不会放过这一机会来展示自己的爱好。我们看看那些皇子们的名字:永璜、永璋、永珹、永琮、永璇、永瑢等等,都和“玉”有关,比如“璜”的含义是半壁形的玉,“琮”的意思是用于祭祀的玉质筒状物,“璋”是古玉器的名字,而后来的嘉庆帝的名字叫永琰(后改名为颙琰),“琰”是一种雕饰的玉名,看来乾隆皇帝对玉文化是烂熟于胸。 l. O, u b6 `9 }4 b1 V
![]()
3 H7 V) W2 N0 K7 o# V9 y ' n* P0 Y0 F7 O2 m1 ]
古璜
& Y( o; F8 Y: K7 R ( Q6 R9 Y# \' X
# P. x: }+ @7 L$ L) w, {% `
玉琮
9 C# R: e$ B- h " g7 c/ R8 c! v* H$ Z
( T8 V, b; t( _( [4 k' t
玉璋
8 z2 v2 }: C- ?) ~爱玉懂玉却毁玉$ c2 `( N% N8 X8 y7 E
乾隆作为一个皇帝,却忙里偷闲,一生下的谕旨关于宫廷玉器制作的竟有近万道,内容涵盖整个流程,包括采挖、运送、挑选、雕刻、摆放甚至材料的采买,如果你认为乾隆对美玉的欣赏仅仅停留在外观和数量上,那就大错特错了,乾隆有时候会亲自为制作的玉器画样,亲自去挑选玉石,堪称专家级别。但是爱玉的乾隆却做过这样的事,曾经将自己的诗作刻在一件古玉璧上,他自己当然意识不到这是对玉璧的毁坏。/ S" R. G# P E t1 t
( I- z) \$ ?5 j3 F( s& p
![]()
, F1 ^0 w( K7 {# l3 b$ E, v1 k7 Q![]()
2 a8 z$ X5 S9 L# Q* O![]()
) p6 H- B5 V( |5 {- L7 ` * p& F7 |/ z0 W! a- n* Q
试图引领时尚潮流
, T" c2 O4 z! @( ~( [" Q在乾隆中晚期,风格奢华的玉器镂空技艺发展成熟,但是乾隆对此不以为意,觉得不符合自己朴实的审美风格。收到的进献物品只要有镂空玉器,都会被退回。但是当时的确以此种技艺为潮流,还是有人进贡这种玉器。于是,在退位前夕,这种玉器遭到了禁止。做皇帝的就是这么任性。
- s" V! P' d. E: C' I + l, F* E2 R! g4 | c
' a' D1 C# L/ H( y
9 m- C9 `0 c; m# _' @
![]()
# R1 u1 e8 f, D% t; ^3 f爱到深处方恨少# v3 W/ a& E! h. Q/ g1 p c
乾隆总是想尽办法得到自己喜欢的好玉,在每年三次常贡之外,允许上贡的官员随时进贡,皇帝既然喜欢,下面的官员自然非常积极,有的官员一年进贡多达二三十次。当然,为了面子,乾隆也是要高价回赠的,如果真的有人进贡了极品美玉,乾隆出手也很大方,回赠的钱会超过市场价格。就这样,到乾隆晚年时,其手中的古玉已经接近一万件,宫廷集中了全国最顶尖的工匠,宫廷玉器的数量、做工都达到了极致,集合历代玉之大成,玉雕艺术达到了巅峰状态。
7 H' U, C7 g* y e" ? 5 d; w2 q4 z( Z# O6 N
![]()
: `$ o/ q: t! [+ I+ V, `9 I" T& [ & P c% k; y5 L* z( D" r7 y
免责声明:本文转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T p# N& o3 P9 a
. F5 z5 d9 ]. n4 \/ J( H
5 _0 C8 ~4 k9 R3 U4 W- [1 ~: n& U
- G/ ~9 s8 l( i1 o5 y6 T) ^
4 s) a7 o' t7 L
/ j+ `3 D$ y( T; O9 C& @0 K内容采编自微信头条珠玉在侧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22290-1-1.html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