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888 年,乔治·伊士曼(George Eastman)注册了“柯达”商标,第一台自动照相机“柯达一号”问世,一种新型的感光材料——柔软、可卷绕的胶卷开始大规模商用,拍照逐渐成为了一种日常廉价的活动。现在,唯一一盒现存的 1888 年产柯达胶卷,https://www.eastman.org/two-rare-rolls-early-kodak-film-acquired-george-eastman-museum。, k X3 R9 | N8 X
博物馆位于柯达公司的老家——美国纽约州罗切斯特城,由创始人伊士曼的故居改造而来。这周一,博物馆宣布买到了这件拥有 128 年历史的未开封胶卷,和一卷目前已知只有三卷的 1889 年产的柯达透明胶卷一起,加入了博物馆搜罗的老相机、包装盒、老照片样本等馆藏。8 `8 n- q+ v# W6 D
: ]8 r% W7 ?# J5 A- k
根据博物馆的介绍,1888 年的胶卷是这样用的:花 25 美元买到一部里边已经放好 100 张底片的柯达相机,拍完之后,再花上 10 美元,把相机寄回柯达公司,柯达会帮客户冲洗印制照片,装入新胶卷,连同照片一起寄回来。因为这样的商业模式,胶卷很少单独售卖。, L5 y# b/ J9 ?# A" b P W
1880 年,伊士曼利用自己研制的乳剂配方做出了干板胶片,而过去,人们用湿漉漉的玻璃做胶片,重且易碎。五年后,这家公司又研制出了感光胶卷。因为大部分人都买不起摄影器材,也不知道怎么使用照相机,胶卷还是个很小众的玩物——直到柯达推出第一款盒式相机,“你只需按动快门,剩下的交给我们来做”的傻瓜相机时代到来了。
1 K& G- m: g0 P! s 柯达 1890 年在 Lawrence Gazette 刊登的广告。1 v% _' g( I9 l* w: W% X
现在,除了不死心的摄影爱好者,胶卷这个辉煌一时的发明已经离我们很远,柯达公司也成了大公司赶不上时代变化而没落的著名案例。
4 `2 n+ w$ O" a! m7 A1 p3 C像今天的苹果和微软一样,柯达也曾一度是家喻户晓的大品牌,它的产品曾经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在巅峰之后,柯达则因其变革缓慢,成为了科技公司的前车之鉴。2015 年,柯达公司在全球只剩下了 8000 名员工,而在其巅峰时期公司共有 14.5 万名人。. }, D* c$ J- t' M8 [1 g: ~/ t$ j. y
如果对柯达公司破产故事感兴趣,可以看《纽约时报》去年的这篇http://www.qdaily.com/articles/7642.html。
0 s% `+ L4 g1 L 乔治·伊士曼博物馆。
6 {" U6 B7 C4 W) }' x; K$ S1949 年,在伊士曼去世 17 年后,纪念这一大众摄影时代先驱的博物馆对外开放。花上 14 刀,观众就能在伊士曼住过的房子和花园里,回顾那些装在小小黄色包装盒内的柯达胶卷,开始改变人们记录重要时刻方式的历史。
6 D' i' c% j2 ]" [5 o4 I图片来自:乔治·伊士曼博物馆、http://www.theatlantic.com/technology/archive/2016/07/the-last-known-roll-of-kodak-film-from-1888/490787/
8 v8 v) K8 M. A- d& G
' ~. J5 W9 K# H* P# L- p
% A2 K% b: I: o" N; b/ A7 u: T内容采编自好奇心日报, 不代表北美生活网观点, 除新闻外如有著作权争议, 请联系本站编辑,将立即处理。
, N, k" G; G: U. m# H, \4 E+ f" a
# I9 y" o. X' Q L( ]8 S( l谢谢欣赏,开放注册,欢迎加入北美生活网。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20073-1-1.html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