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P. ^8 s- j' Q4 v3 B
你发现了吗,其实在“我很忙”的抱怨背后,隐藏着拽炸天的炫耀。精英阶层通过超时工作,获得更多金钱回报,提升升职几率;上层人群,通过超时工作,获得更大的收入提升和隐性回报。
" @4 W' s& ?6 q
& E4 H3 h) b5 o6 S! f4 ~- V2 R由此来看,越来越闲的穷人,与越来越忙的富人之间的差距,真的不只是钱这么简单了。
7 l8 A, n5 [" O& Y/ C7 V" t4 N文 | 子非鱼 授权发布
: `( q9 x% t' }5 n6 d/ K* j! L+ @不知你是不是也一样,工作日期待着假期,而真到了假期时光,却又没法好好享受闲暇、心无旁骛地陪伴家人,不是担心有未回复邮件,就是拿着手机不停刷。
" h! s1 j4 c* O# F即使是刷朋友圈的同时,也要强迫自己去读有营养的干货文,好让自己的闲暇时光过得更有效率。1 ]4 m/ u- J5 f
- H _/ w9 t4 R% G" B, |尤其是和我一样的职场父母。 4 m( [' ~$ t! c1 K: ?6 h
他们在工作时对孩子满心愧疚,而到了真正有时间的时候,却依然无法完全放下一切,全心全意陪伴孩子。
# v5 u: X: P1 C$ V9 A于是,就连难得的亲子相处时间,也变成了父母一边看着手机,一边心怀焦躁地想着未完成的工作,全然无法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乐趣。 , a/ \ x8 k; m. R5 C) @- `
结果,对孩子的愧疚丝毫没减轻不说,自己的心情,也被工作焦虑和持续惭愧弄得乱七八糟,而假期时光,也就在这种纠结和拧巴中悄悄溜走了。 ' q' `2 p0 }' b4 T
我也清楚得记得,当我刚进入大学一年级,开始初步接触经济学原理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人们会通过追逐闲暇而获得效用,也就是闲暇让人快乐、令人满足,而相反,工作就使人劳累、效用降低。 s* s. M+ ~$ t( m' d2 A! a; ?
可似乎也就是在几年中,人们对工作与闲暇的偏好,好像完全不同往日。 ( C3 w$ b6 s1 X1 n C
即使大家嘴上说自己最喜欢闲暇,而实际行动上,却似乎更喜欢不停忙碌的状态。哪怕手头没什么重要的事做,我们也会千方百计为自己找一点事去忙。
' g, g# T' B* @( k: k) T在这个你追我赶的时代,即便职场中无处不在的竞争和压力,让我们痛苦不堪、焦虑万分,纵使大城市快得让人窒息的节奏,使我们时不时想逃去闲适安逸的桃花源,但我们依旧对忙碌和快节奏趋之若鹜,人人都不肯真正停下来,细细体味闲暇。
4 N! \5 F; ]( H: {. X. j* z" U ]逃离北上广喊了无数遍,真正走得人也寥寥无几,更不要说那些逃出去后又灰溜溜逃回来,继续在又爱又恨中,心甘情愿被大城市虐的人们。 ! k! d) b$ G9 W
忙碌让我们感觉自己真正活着; 而闲暇,才更容易让我们陷入无边的焦虑和恐惧,仿佛自己一停下来,就会立刻被社会淘汰、被他人赶超。 5 A# a& `# n( o3 O
仿佛在这样不停奔忙的状态下,我们才对得起自己,才能心安理得地告诉自己“我尽力了”,才会让别人认为你处于很重要的地位。 % }. ^3 T Q" M$ R* e+ y
1 C; Z# e% o: t$ u& w- P我们不仅喜欢用忙碌来麻痹自我,就连别人询问近况时,我们也巴不得让人家觉得,自己天天都忙得脚不沾地,两天飞三地、300天出差才好,所以几乎每个人,都在半抱怨半炫耀中,唠叨着“我要忙死了”。
% ~9 u3 S [" B2 U+ |而社会中的歧视链中,忙碌也似乎成为了高阶层、高地位的荣誉象征。
' J# V2 W& S. z! |( Q1 r. z5 q- s于是,我们对王健林一天飞两地的生活状态仰慕不已,也对生了五个孩子、拿下哈佛学位的日本妈妈心服口服,可我们却丝毫不羡慕摇着大蒲扇,整天躺在舒服的摇椅上晒太阳的老大爷。
. }) t s* o, d7 v7 }$ U# q% x不过,我们这么享受忙碌,如此羡慕周围的大忙人,究竟是真心喜欢工作,还是我们实则在享受忙碌背后,被人认为“你很重要、有价值,你的社会阶层高”的快感呢?
0 C) }; l" K& R1 K Q+ \而你每天不停的忙忙碌碌,究竟有多少才是高质且有效的呢?
2 @% m- X* e& [/ _: n所以,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来探究一下,21世纪的人类,为什么会这么喜欢让自己忙碌,以及怎样的忙碌才是真正高效的。 8 G- J8 Q: d/ X @$ R* v; Q6 o3 Q
" m/ W+ d) s8 d* Z0 A
1 忙碌——让我们欲罢不能的春药 3 I! M# l: T: Y; j% M+ _
我们先来看看,人们是不是普遍都喜欢忙碌,而排斥无所事事的状态。
! e) n' E- `! V% L$ S5 ~忙碌让我们快乐 H7 m) t9 G4 T/ K5 I! j# i' ]
一个2010年的国外研究,就对人们对忙碌和闲暇的偏好,作了一番探索。 9 `9 ^; \, {" r* x& V! i. S
在这个研究中,被试学生收到了一份调查问卷,而他们可以自行选择提交问卷的地方。一个地方,是在隔壁房间,但需要在门口等待15分钟以后,才可以进门提交;另一个地点,在离他们15分钟步行距离的房间。 % Y' x+ W$ O7 H8 j4 m' N I
这些被试,需要做一番权衡,到底是无聊地等待15分钟,还是让自己走15分钟的路。
1 n7 v# j) ]( E& ?. h. j刚开始,被试毫无疑问选择了在隔壁房间门口耐心等待,而没有去选择不必要走的路。 * d7 {" f. V6 l
也就是选择了闲暇,而不是忙碌。
; f# ]6 P" R+ h2 u' a不过后来,研究者告诉被试,走15分钟的人,可以得到一份很有吸引力的礼物作为奖励。而在这种情境下,绝大多数被试都选择了走路,而没有选择15分钟的无聊等待。
; {) k7 l4 s2 M( U, |; w% W' Q为什么被试的选择会出现变化呢? e" K8 y) b: _' ~/ v
原因之一在于,人们会厌恶不必要地消耗能量。 ! N; b$ {2 {$ n7 G
而这种厌恶,可能深深植根于我们作为进化动物的先天基因中。因为在原始社会,如果将可以用于寻找食物、躲避天敌的能力白白浪费掉,那么生存就会受到威胁,从而让人的存活率降低,这种人更容易被提前淘汰。 % L7 m6 Y$ u2 B( b3 P
因此,为了能提升自己的存活率,我们会明智地使用自己的能量,这也就是最初被试不愿意白白走路的原因。
+ E5 u. P3 A4 g7 t- S原因之二,就是人们都喜欢自己的所作所为有目的、有意义、有正当理由,而不喜欢去做没有原因的事情。即使我们做的某些事情没有特别的原因,我们也会刻意去找一个令自己信服的理由。 3 }' }* O' ?) j1 ~
尤其在一个选择万般无聊,另一个选择看起来稍好一点的时候,我们更容易为自己寻找理由,去选择后者。 , ~' t1 h5 a/ y% ^
在这个实验中,如果有了一份足够有吸引力的小礼物,那么走15分钟的路,也就比无聊等待更有趣、有意义了。而“得到礼物”,就是被试让自己在15分钟内保持忙碌(走路)的理由。 " B" X7 o) n' L- M
回到生活,如果有一天你并没有特别的事要做,但又不喜欢无所事事的感觉,你可能会选择出去走走。 - E( w; I* E# V8 a6 i
而假如只是漫无目的的走路,好像依然很无聊,所以你可能就会在脑海中为自己寻找理由——“消耗热量、锻炼身体,再顺便吃个饭,或许还能看场电影”。
U( p2 ?: K8 l$ U. c这样想的话,出去走走就有了目的、意义和正当理由,我们自然不会再选择在家中无聊度日。 4 \/ L$ j( K7 W5 p
除了这个例子,你也可以回想一下,自己在吃饭、坐车或者等待某件事的时候,是会单纯干坐着,还是拿出手机打开朋友圈呢?
8 x0 C) v$ l& ^2 @% b+ T7 C q3 ?相信绝大多数朋友,都会选择后者。 ' @+ g' t; m: a* l
为什么?
: ^1 y# {- X4 |( w. _5 i+ b" @因为干坐着让我们感到无聊、焦躁,而在手机上查查邮件、刷刷朋友圈、看看新推送,时间就变得更好打发了,而这种忙碌的状态,也让我们更快乐、更充实,你可能也会因为读到了一条新知识而觉得这几分钟时间没有白费。 ( u. n7 X/ d. v8 [8 G" I) R
所以,这就是忙碌的力量。
+ g; F( b$ F# v1 J2 a4 q' W而的确也有科学研究表明,适度忙碌的状态让我们更快乐,也难怪我们如此喜欢让自己忙起来的感觉。
! U( Z9 ?2 Y8 j; r- d2 ]为什么人们享受忙碌? 5 J; |' ^7 A; L' @5 y
人们喜欢忙碌,不仅由于我们会在感觉上感到更加快乐、满足、充实,忙碌状态背后的一系列社会经济原因,也让我们更愿意将自己包装成一个大忙人。
4 S4 p$ h+ R) Q; R! `1.时间越来越贵,我们不敢不忙
# P0 P* k! w5 y其一,就是时间变得越来越值钱,让我们被动地追求忙碌状态。 . q7 J: J9 |9 T
在过去的农业社会,时间的使用总是有诸多限制,因为你总不能在农作物还未成熟的时候急着收割,有限的时间只能做有限的事。因此在特定时间内创造出的财富,也是有一定限制的。
) y- b1 \* W) v( T而如今是知识经济的社会,每个人都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发挥出无限的创造力。创造财富的途径和方式多样化,大家的时间成本和时间产能,都出现了越来越大的差异。
! @$ B6 s2 n) N' r有的人一小时只能赚几十块,而有些人,一秒钟就能创造巨大财富。 ( d r( \3 G+ i$ a, Z* [
不过,即使人与人之间在单位时间内的财富产能不同,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每个人的收入,都比过去更多了。 ) c& K8 u% k0 ^0 A
在日益增长的经济形势中,虽然人们的收入都在以不同速率增加,而一天的24小时内,能进行工作的时间依然毫无变化。
# J7 V0 N R8 T* z/ B, X- e所以,每个人的时间都越来越值钱了。 1 W' H# U& x5 d. h
相应地,一小时的单价增长,而浪费一小时的成本也就增加了,时间越发稀缺,闲暇也就越来越贵。
3 n6 \4 @* ]1 t8 A6 S# n为了让财富创造最大化,我们不得不最大化利用自己的时间,绞尽脑汁提高效率、节省时间,也越来越舍不得浪费一分一秒,因为浪费的机会成本是巨大的。 0 X, Z8 U1 o" W& W0 U
所以,在高效用时的压力,和充分利用时间创造财富的激励之下,我们的工作用时越来越长,要处理的邮件、电话、会议,要跟进的项目、想法和议案也源源不断涌来,手机、电脑的日渐智能和随处覆盖的WiFi,也意味着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进入工作,无论是在家中、户外,还是健身房、咖啡厅。 1 _# Z. e( L* q7 P0 e
时间就是金钱,我们不敢怠慢。
1 Q1 N- @5 N3 @4 a( h( [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增加和科技的进步,反而让我们一步步沦为了工作的奴隶,被时间的成本与价值,弄得焦虑无比。 " P6 [- D3 b5 F9 _
而时间、金钱与焦虑三者之间,也就这样形成了一个关系链。
: @9 j7 G) J$ |2 e9 N& i# u) U' v( ~这个关系链,早在美国战后繁荣时期,就已经被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Gary S. Becker发现了。
$ N* k) [1 N" h$ ^ a他发现,尽管经济增长、收入增加,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可以利用的省时工具(洗衣机、洗碗机、吸尘器、汽车、保姆等)越来越多,但我们的闲暇时间反而没有增加。
1 A9 J; ?5 G- G; t! o+ I: s1 q. w( i用金钱买到的时间,并没有被我们用来休息和娱乐,而是将其继续投入了工作之中,从而努力创造更多的财富。 2 u$ G4 x. ~: H, q6 t ~9 o6 b6 S+ S# T
GaryS. Becker还发现,人们收入越高,就越容易超时工作。 1 K4 \* L" H2 c. i" w% [: g
因为工作相当于时间利用效益最大的方式,而休息和度假,则意味着不少钱白白溜走,人们会在惶恐和不安中,怀疑自己是否在明智利用时间,况且有很多人是闲不起的。
/ B4 l8 b1 T3 {- a' N- [ z于是,超长工作的强压力,和时间分配的高要求,以及浪费时间的高成本,直接增加了人们的焦虑程度。
+ z, A l+ t, m; y; F& ^这种对闲暇的焦虑,有两个研究就将其体现得淋漓尽致。 7 u {0 e# x, s9 s
在多伦多大学的一项研究中,被试者分为两组,他们都被要求听一段歌剧。而不同的是,研究人员会在一组被试听歌剧之前,询问他们一小时可以挣多少钱。 8 F% c+ ?2 o/ v0 q& A
而也正是这一组被试,会在听歌剧的过程中更加烦躁不安,也显得更不开心,还会不断要求快点结束这个实验,好让自己去做一些对赚钱有益的事情。 5 N& ?% ?7 w4 ?; m l) J6 M9 w* H
当你想好好坐下来喝一杯咖啡、看一部电影时,想起自己可能在这段时间内损失掉的金钱,以及别人可能取得的进步,无疑是最扫兴的事情。 ' u8 I' u6 x5 g6 y! ]3 N. m0 g R
另一个研究,来自韩国首尔大学的教授Jungmin Lee。他发现,常抱怨时间不足的人,大多数来自于富裕家庭,收入越高,人们就越容易因为时间而焦虑。 / V, T0 ~0 N( ?2 s
所以,当人们每小时赚得钱越来越多,闲暇就成了负担不起的稀缺品,也变成了焦虑情绪的触发源。
% M# i' u+ J/ ^9 n2 |/ g金钱上的富人,却成为了时间上的穷人。
2 R j$ t! S3 k) o以上这一点,是人们在竞争激烈、时间越来越贵的知识经济下,被动而焦虑地选择忙碌的原因。
! T: \: d3 S2 ~2 t2.忙碌,是高阶层的荣誉勋章 9 m$ [. O0 k. l+ n
还有一个原因,会让人们甘之如饴地主动选择忙碌,并乐于享受忙个不停的状态,因为忙碌是高阶层的象征标志。 4 p! S# @( N) b# d F
在过去的时代中,闲暇才是高阶层的象征。
" @# l4 o! P7 ^) `. K3 `+ U因为如果你足够富有,就有足够的钱去支付足够多的闲暇时光。当时的媒体,也喜欢渲染“富人都可以躺在泳池边晒着太阳,挥霍时光”。 8 R5 t) E; R8 h/ h
而现如今,高阶层的人们,似乎都是马不停蹄的空中飞人。
9 v% _2 w: v& |+ s g3 y闲暇和享受与他们无关,取而代之的细化到分秒的日程安排。而媒体的口风,也变成了对忙碌富裕阶级的赞颂,比如对王健林密集出差行程的刷屏报道。 , H2 Q) A: d; j5 l. B0 d7 }/ U1 C
而这种闲暇与忙碌的地位转换,并非空穴来风,而是由数据支持的。 / l& e1 G3 {9 a+ O
高收入、高学历的人,确实要比低学历、低收入的人更加忙碌、闲暇越少。
* E/ ?3 {4 H0 l9 S哈佛商学院的研究者,就曾对1000名专业职业(医生、律师等)的人进行了调查,并发现有94%的人,每周工作至少50个小时,几乎有50%的人,每周工作长达65个小时。
! o1 z$ d7 ^8 {8 B$ k9 D* J b: y* e其他研究也显示,大学学历的美国男性,每周工作时间超过50小时的比例,从1979年的24%,已经上升到了2006年的28%,而2017年的今天,这个比例只可能更高。 * r, y2 C% a6 M1 m8 ]! F
还有研究说,在日常工作之余,还会用手机工作的人,有60%会花费13.5小时的时间,在手机上处理工作所需事宜。 ; \. V# u% ^0 K: c1 o' a
而普林斯顿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的联合研究还发现,在1985-2005年间, 高中以下学历的美国男性,每周的闲暇时间增加了8小时,而大学学历的美国男性,在这20年间,每周享受的闲暇时间,却减少了6小时。
7 W- J' ?, K G而由于越来越多女性开始参与工作,但家庭的育儿和家务依旧主要由妻子承担,因此,美国大学学历的女性,不仅比1965年有更少的闲暇时间,她们比高中以下学历的女性,每周享受的闲暇甚至也少了11小时,比男性更加忙碌。 $ d! Y# s8 }7 ]3 X
低学历人群闲暇增多的原因,不难理解。
9 c# k( {8 y( s7 P( g7 ? & k6 r. l) c( f8 I( a% O2 \" ^
我们在《读不读大学,如何影响我们的一生》一文中说过,现在的高中学历,会比以往的处境更加糟糕,不仅收入越来越少,失业率也只会比过去更高,而且高中学历者得到全职工作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少。 & S0 O2 }/ \* x! m6 u
因此,低端手工业和制造业的劳动需求大幅减少,大学学历以下的人,整体的工作机会都减少了,低学历的人群就这样越来越闲。 7 j9 d8 Z0 L. ^, [6 k% _
而高学历人群的闲暇普遍减少,有四个因素。
0 [2 a" T3 f8 K9 D/ r9 I. z! ?4 m P% {: B+ t
* A) l& E/ D' V c4 V3 s6 \( p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用时间换更多金钱,也是桩划算的买卖。 % @0 S6 X& s& d: ^0 ?( C
$ f7 b6 ^/ H5 L( w+ ^8 J' X7 V
+ \5 C3 Y. r& f6 J" t5 G这一点很好理解。 高知妈妈深谙教育理念,以及陪伴和亲身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就不甘心忙于工作、忽略孩子。
8 k g( v. W+ Y: R' X为了在处理好工作的同时,陪伴好孩子,她们就只能牺牲睡眠时间,尽力去达到孩子与工作的平衡,努力去做世俗意义上的“好妈妈”,所以也就有了“职场妈妈对孩子发展没有负面影响”的结论。 @7 v/ i4 I/ M4 T
而高学历爸爸们也一样,有大学学历的职场爸爸,要比上一辈的父亲,拥有更多男女平等的观念,也愿意花费更多时间与孩子在一起,而他们与孩子相处的时间,也要比低学历父亲多出105%。 4 C) G" X3 ~5 P3 C ^. S0 |: ^
这种趋势存在于每一个国家,尤其是相对更加富有的国家。
5 q" Q, R0 U8 ~% f工作时间原本就已经够长,还要花费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高学历父母们的个人闲暇时间越来越少,也是自然而然的。 + a- w* g7 t# g& u8 @
所以,在社会激烈竞争、经济不平等,和对后代、晚年的忧虑之中,即便是精英阶层,也会在巨大压力中拼命工作。 ; z7 H( ?) q2 {+ v! O( z# }
那么,超时工作,到底有没有回报呢? / l" Q& T/ W* C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就说明,对于知识型工作者,由于产出的衡量标准比较模糊,所以他们在办公室的工作时长,往往容易被看作高效率和高忠诚度的反映指标,那些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的人,也就更可能得到升职和加薪,也比较容易在整体裁员时幸免于难。
* c# [1 {7 ?1 h这项研究的数据表明,这种“超时工作溢价”,就让许多爱加班的人,比不加班的同事多挣了6%。 " F+ y3 {- \' F, @4 s$ u
而这个溢价的背后,其实也有性别不公的体现。
& |$ [, Z+ E" u0 H/ y K& F" @因为职场妈妈,总是无法频繁加班、超时工作,因而进一步扩大了她们与未生育女性同事,以及和男性同事之间的收入差距。 0 y$ B& Z# \! J8 | C
从这一点来说,“女性生育后收入更可能下降”的研究结论,也就找到了部分解释。 精英阶层能通过超时工作,获得更多金钱回报,提升升职几率,而上层人群,也能通过超时工作,获得更大的收入提升和隐性回报。 / {: c( |0 b" H" c- L
因此,越来越闲的穷人,与越来越忙的富人之间,差的就不仅仅是钱了。
# g/ J2 J# l' k: W6 J1 o$ @) c5 |: d哈佛大学商学院的研究也表明,当被试被要求阅读两个男性的资料时,更忙碌的那个人,被更多人认为处于高阶层。 4 H' |! l3 I' j2 K( G
而之所以人们更愿意相信“忙碌的人阶层高”,其实背后也隐藏着一个认知,那就是“忙碌能让我们爬上高阶层”,也就是相信社会流动、阶层爬升,来自于牺牲闲暇的刻苦工作。
- }" P# Y8 A9 ?5 a" J这种认知,在文化背景不同的国家,体现得最为明显。 / n* m$ @# `+ `# M& z, S
比如,哈佛商学院的这项研究还发现,美国人更愿意相信忙碌的人是高阶层,而在意大利,人们反而会认为,闲暇多的人才身处高阶层。 * S) T; y4 |1 |
这是因为,美国人比较愿意相信自己生活在流动性较高的社会,情愿付出努力去换取更高的收入和地位,而意大利人,则并不认为自己处于阶层流动的社会,忙碌也换不来地位上升,那还努力来做什么呢?
4 q8 H* q& b- L0 ^) p$ m说了这么多,这下你应该已经明白,为什么人们越来越喜欢说自己忙,因为对忙碌的抱怨,其实也是一种炫耀。 & W! M- W( l6 c: g/ m) c2 c% \5 E
你忙碌,是因为位高权重、能力卓越,对同事和上司来说不可或缺,也就从生活状态上更接近高阶层人群。 : T6 O) Y# u6 @- O: O9 H S
如若一个人的存在可有可无、近乎隐形,那才是要被社会抛弃的可怕征兆。 % p, F, d5 y! m1 ^5 V" @# h
不过,这种炫耀,也只会在说给同事、朋友和竞争对手听的时候,才会让人心生羡慕嫉妒恨,因为如果你和你妈妈抱怨太忙,她不仅不会羡慕你,还会心疼地让你多休息,你自然也得不到被羡慕的快感。 2 f& S5 k; R1 V
还有,对忙碌的抱怨(炫耀),也只有说给比自己闲的人,才会得到期待中的羡慕。
& e& M* d) R j- d0 p. [, l因为如果大家都在一个高强度、高压力的行业,比如投行、咨询,每个人都是一样忙得四脚朝天,那这种环境下,如果能显示出你有多于他人的闲暇,则反而是高能力、高地位的象征,因为你比别人更有能力规划时间、处理工作。 5 [2 c7 r# J8 d6 _- @5 A
因此,这一点,也就和《为什么要好好打扮孩子?因为好看的人挣钱多啊》一文中,“正装带来的比较效应”一样,优越感总是来自于比较和差异,也来自于对稀缺品的拥有。 ! ^7 A+ M! ], p! t7 `
低压行业中的忙碌者,和高压行业中的闲适者,才能被认为是令人仰望的高阶层、高地位人士。 ) D8 e2 K, W4 a0 T( b) \7 O0 c0 p
所以,有钱无闲,和有闲无钱,你选择哪一个? ' l% v7 Y; I! Q% S! X
. E$ c* R' _- K$ w0 g* c) H4 z# j2 适度的忙碌,让我们高效且聪明
& p& K! j) e9 R% m
; l( L5 M6 }# _7 H, j s% X' o说完了人们喜欢忙碌的被动和主动原因,我们再简要说说,忙碌是不是真的让我们更高效。
. `* n9 K9 g5 T7 b( z毕竟,时间已经如此珍贵,我们总不能让自己在虚忙中低效地活着。
0 K! J" M' Z4 w& p0 ^% C5 J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在2016年的研究中发现,适度的忙碌,能让我们的大脑,产生新的有效连接和回路。
0 R- D9 W% L7 C: `他们对300名50-89岁的被试做了四年的跟踪研究,结果发现,最忙碌的人,在认知测试中得分最高,大脑处理信息的速度更快,工作记忆、长期记忆、推理判断能力和知识储备量都更好。
; v5 c! ]* Y+ e* c* B3 n 因此,随着年龄的增加,忙碌之人和闲暇之人的表现差距,可能会逐渐拉大。
+ |. }" c! [! p# ]' K" e/ v& a所以,如果不想让自己在老年阶段陷入混沌状态,不妨在中青年时期让自己处于适度的忙碌状态,而在即将步入老年之时,可以通过学习新知识、新语言、新乐器,或者刻意做一些题目、任务,让自己的大脑保持敏锐和专注。
2 J4 @: {, `7 ?- ^3 }为什么我们要说“适度”呢? 3 s! Q0 T& S1 {4 V
因为过度的忙碌,只会得到事与愿违的结果。 , H1 f& @/ g% W
0 ]0 b0 a; \% n) j
! c* u) h# R) k1 z
3 & e: n8 S; ~8 A7 F# z0 x& L A. `; p
5 ~7 @+ V0 l! z; @
瞎忙,只能让你越来越笨
. r/ z4 L- J4 I U& E( |. ?# N0 d& S* g
美国密歇根大学在2016年的研究就说,如果你频繁进行多任务操作,比如一边看邮件、一边回微信、一边查资料,不仅会让你完成任务的时间,增加25%,还会让出错率更高。
; e. m' ^6 N* \& }. a! I. n7 J微软曾经对员工工作行为的调查中也发现,当人们被邮件、电话或者其他事情打断时,需要用15分钟的时间,才能重新投入手头刚才正在做的事情。
) U* m0 x" p0 `- E4 n+ v2 C/ L$ I讽刺的是,人们浪费的15分钟时间,并没有用在电话、邮件当中,而是在看八卦、刷朋友圈或者聊闲天中度过了。 4 Z" Z: E+ N0 y7 R, \& o
还有神经科学家用MRI技术对大脑扫描的研究证明,大脑并不具备同时专注于多件事的能力。因为在多任务操作时,会让大脑失去灵活性、更加低效率,专注力也更弱。 4 A/ a1 V8 F" f( n( }, N
《稀缺》那本书也说,过度的压力和忙碌,只会占用大脑带宽,让我们失去清醒思考的能力。
5 G+ k' M5 @) a所以,忙碌的行为,只有在一次处理一件事,而且井井有条、件件有序,让大脑有喘息机会的情况下,才是高效而有用的。
+ P: M2 D6 c2 [) P
% I$ `# ]! ?6 ]: H$ E3 V3 L( D- w# E: }$ s) c
4 结语 % G/ y0 }: B# y' d; T- w% n1 f b3 I
' W& e7 t/ I D( C. V. B4 A0 \0 k今天的文章又很长,只是想告诉大家,保持忙碌的状态没错,大家对忙碌的追求,放在充满浮躁、不停快进的社会中,也是无可厚非的。
F% K: y, o' f4 O: K* H只不过,对忙碌的赞颂和艳羡之余,我们依然需要有一颗清醒的头脑,思考清楚自己的忙碌究竟目的何在、意义为何,是否可以得到预期结果,而不要仅仅为了让别人羡慕,就像个没头苍蝇一样,漫无目的地瞎忙,和为忙而忙、自欺欺人地装忙。 0 M1 n. Y* `8 G- B m
低质量的忙碌,只会让心情焦虑、大脑迟钝,甚至影响身体机能。不仅不会让自己晋级高阶层,还会在浪费时间的同时,成为他人的笑柄。
+ @2 a8 z7 E9 E$ P*来源介绍:家长进化论(ID:parentsup),高冷、严肃、名校控。与你一起,成长自己,成就孩子。
! g" f- l* g6 z# d — THE END — , b' N* t. H0 P& A
9 W( h* }3 {# P' E
| 麦 子 熟 了 | 文章百里挑一,不鸡汤不励志,遇见即改变 / M8 n% m7 J8 x4 e n% T9 q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47572-1-1.html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