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开启左侧

[街坊邻居] 一座住满失忆者和骗子的小镇,却成了全世界最有人性美的场所 ...

[复制链接] 0
回复
2653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7-4-4 03: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l' M% k% i3 W/ J4 R
如果有一天,
你失去了记忆,
不记得自己是谁,
不知道自己从哪儿来,
认不出自己最亲密的人,
你会选择怎样的生活呢?

7 n" M/ q! j# T- ^6 `% ]7 s
温暖照护小镇
: e1 M: m  c1 h4 T1 C2 Y& O" X8 m
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 d, C. Q! a+ i  l1 ]
有这样一个神奇的小镇。
居住在这里的多数老人,
他们每天都在遭受欺骗,
却过得比谁都要幸福。
! S; P$ A+ Y/ d. @+ S

8 c* @* V8 k& s) c
阳光盛开的广场,
物品丰富的超市,
小资情调的酒吧,
60年代风情的咖啡厅…
从各种建筑、设施来看,
占地10个足球场大小的镇子,
表面上并没什么异样。
3 C% X. n6 D6 {1 V
! e6 o3 L8 @/ G7 n0 a" l" x

, r0 O9 F+ K& Z$ @: L- O& X/ D' o) {0 a
晨光或暮色中,
有老大爷在街上遛狗,
有老太太在广场上聊天。
温暖的阳光落在草坪上,
大家喜气洋洋,满脸幸福。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过去,
都是那样的温馨。
" c8 s/ R: Q" Q1 E2 U" i0 `5 w7 D& y

/ r; F- _: H* p; I6 r/ ^+ t
可这一切都是假的,
超市的收银员,
咖啡厅里的咖啡师,
广场上的保洁人员,
甚至来来往往的路人,
全部都是“角色扮演”。
- y% t. o- F. x8 R4 u4 U6 W. ?
8 \" C; J7 X( Q5 [- V3 n
原来居住在这里的老人,
他们的记忆早已模糊。
有些已忘记自己是谁,
有些忘记自己从哪儿来。
没错,他们都是失智老人,
多数是阿尔茨海默症患者。
" Q& A: r6 X: J8 A  L0 U! a2 R; ]

. O$ M, G' B; m7 z+ |/ A9 o8 a( [
这个名叫霍格威的小镇,
其实是一家大型养老院。
这也是全球第一家,
专为阿尔茨海默症老人,
建立的“温暖照护小镇”。
除了失智的老人以外,
其他人都是专业护工。
6 ?9 l3 n5 R6 k( Z; C1 Y1 j

% c, |# K* V$ {
没有高耸的院墙,
也没有冰冷的病房。
老人们6、7人住一间房子,
每间房子配有2名护理人员。
从做饭到组织社区活动,
从洗澡到个人身体治疗,
老人们享受着无微不至的照顾。
9 a; n9 h3 _* I: t1 n) X
" M7 \( A- P. l1 e$ S
而这些护理人员,
都不用穿死板的制服。
尤其是医生和护士,
他们变装成邻居、店员、家政,
全天24小时守护着老人们,
和他们建立亲密的关系。
9 ?$ y% n; ?7 }! k% ^
. [- d: z0 r  V  I7 Q0 h
在传统的养老院,
护理人员通常会说:
6 J4 b& V# c" t6 u& @, g; h“你又忘记这个那个了,
你的身体情况又不行了,
你该老老实实地吃药了…”
这会对老人的身心造成影响,
尤其是隔离化的环境,
会给他们带来压迫感。
) F" |- \: k5 _2 Y( A
# n; S* r( }; E# S
失智老人都倾向于,
居住在熟悉的环境中。
所以这里的23所公寓,
都被赋予了不同的风格,
以满足不同心理需求。
3 E* ], V2 A8 n0 l" o8 z: E( }1 Y

5 R, U" z1 f5 ^2 w
城市风格、贵族风格、
商务风格、印度风格、居家风格、
文化风格和宗教风格,
采用不同的设计和色系,
以确保老人的居住风格,
与之前的风格类似,
降低他们的焦躁感。
* O& \& A3 R4 Q' @

/ W- W- O7 O( s5 |
由于失智老人的记忆,
通常会停留在几十年前。
房子的室内陈设、装修,
都参照20世纪五六十年代家居风。
如果是外来人员走进去,
还以为是在拍摄情景喜剧,
顿时有浓浓的穿越感。
& S; Z2 K; g; n8 K) R1 f: s
# j1 y% e% r7 a4 v' R9 q
挂在墙上的黑胶唱片,
古典花纹的桌布和座椅,
甚至连窗帘的色调与装饰,
都丝毫不差还原那个时代,
让老人的内心更加安定。
8 I! h, j  N1 K8 ^% G% V4 S
+ B! L+ k1 f& j- V+ u6 `0 v
生活在这样的房间里,
老人对自身病情的认知,
会被弱化到最小的程度。
他们会舒心地阅读、娱乐,
快乐而又有尊严地生活,
一切都像正常老人一样。

* }8 ?0 b* B; s1 V
7 R( P: ]* X# N; s
走出了房间,
老人们也是自由的。
他们可以交谈、购物,
不会受到任何拘束。
可以到门外的超市买菜,
回去做一顿可口的午餐,
也可以去酒吧喝点小酒,
和兴趣相投的邻居聊天。
就算是忘记了回去的路,
周围居民也会带他回家。

' E; n1 I! S6 ]: T! v9 A0 ~* v

- O9 |! Y: G6 O+ u% h. |
镇子唯一的出入口,
是一扇厚厚的玻璃门,
足以保障老人不会乱跑。
天气好的时候,这里对外开放,
许多学生、孩子都来参观,
陪着老人们说说话,
给他们讲有趣的事情。
这样一来,老人们从精神上,
获得了更多的慰藉,
减少对药物的依赖。

+ ?- s3 L  }7 C$ X
- k; T+ b. ], R9 ~
还有各种社交活动,
来活化老人的思考,
给他们更多休闲和乐趣。
虽然老人们非常健忘,
但快乐是没有分别的,
只要有一颗温暖的心。
% [' Y! w) F6 f! O! y

) v5 V6 ~6 z+ m8 \0 {% `
在许多设计细节上,
霍格威充满了人性温度。
比如看似一般的电梯,
采用的都是重力感应,
老人站在门外它就会开启,
感受到重力就自动上升。
' ^- \8 g9 X4 r/ J2 X8 A

8 G8 P* I) O1 b
还有无处不在的音乐。
因为许许多多的失智老人,
已经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
但大脑深处还有相当的记忆,
尤其是对声音格外敏感。
只要记忆中的旋律响起,
他们的心灵还是会颤动。
' e% F7 o+ y0 a5 o. V5 `6 j

2 h# d' T2 B) |  V* C0 ?
来这里探访丈夫的妻子,
会坐下来为爱人弹钢琴,
虽然已经说不出话来了,
但用那美妙而熟悉的旋律,
他们还是能够交流。
从琴键上缓缓淌出的音符,
是他们爱恋的秘语。
+ a4 {/ j5 M: d. L2 k, B

/ {! I* v3 @' z5 Z
虽然不少的老人,
失去了思考的能力,
行动起来极为不便。
但只要在这里生活,
就不会产生被隔离的感觉,
还是像社会的一份子,
活得非常有尊严。
  K7 A. X$ w0 ^
; X# }* L- w+ q- i3 ]
小镇最初的灵感,
来自于一位普通护工,
她叫做Yvonne Van Amerongen。
Yvonne曾在失智老人护理中心工作,
在那里,她看到老人被怎样对待,
作为一个个有血有肉的生命,
时刻被冷漠和厌弃的目光注视,
真的是无比令人痛心。
3 Y7 S) ]1 H1 ?' T
Yvonne
+ B& M* X' N! E% J0 j7 n+ V6 f, S
23年前的一天,
Yvonne接到母亲的电话:
“你的父亲突发心脏病去世了,
他几乎没受什么痛苦,走得很快。”
挂上电话,她竟有几分欣慰:
“谢天谢地,父亲不用去养老院。”
因为她知道,许多的老人,
在身体原本就不方便的情况下,
在养老院活得非常不自由,
甚至毫无快乐可言。

. e$ v! n. M4 {0 Q

# ~3 u) T# a# ~; j
而父亲的离世,
也激发了她内心的构想。
能不能创立一所养老院,
让老人们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快快乐乐度过最后的时光?
不用在病床上忍受煎熬,
而是走在阳光和蓝天下,
谛听鸟的婉转,
感受风的气息。

5 E$ d' ^" G  i  _/ r0 N

0 ~: \$ R  P, n$ s# Y
终于,在2009年,
这个想法成为了现实。
霍格威的顺利落成,
让Yvonne感到无限欢喜。
在这个模拟的小世界里,
医生和看护都是邻居,
让152名失智的老人,
一边呼吸自由快乐的空气,
一边度过生命最后的美好。

9 Z; t% v6 g. J: Q; V- M

4 {& U' O2 o9 u* V8 s
当然,这样的小镇,
其建造费用非常之高,
霍格威共花费1930万欧元,
其中1780万来自政府,
其余的来自社会组织。
这个模式几乎很难复制,
但它背后的人性温度,
和对生命的那种尊重,
却是值得借鉴的。

" y3 a! X, @! l
+ }. q  F5 z0 S3 M5 ?; f
《自然神经科学》杂志,
曾发表了一项研究表明,
失智的老人本就会产生,
强烈的孤独和被隔离感。
如果实行隔离社会的治疗,
则会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
当他们偏离了正常生活,
病情将会不断恶化,
出现更多疾病隐患。

" G: w! U  Q5 j: r% o* x6 a/ A
! p6 c/ w% @8 S. m% N; B  C" J; R$ j
霍格威村的治疗方法,
在减轻患者的孤独感,
和被隔离感方面卓有成效。
在中国这样一个,
有着900万失智症病患的国家,
随着老龄化的不断加剧,
这样以人为本的治疗方式,
多少能给我们一些启发。

; d9 `% w* m' Y+ r

  O* n& U- k6 v8 U

$ G1 a1 J: k! t! n& q$ V5 ^) d) |
生老病死是每一个生命,
必须面对的自然规律。
我们无法抵抗时间的流逝,
" Y5 a2 H6 h3 ~' U2 ?
同样无法抵抗衰老的降临。
对于每一个面对痛苦的患者,& q& @! j4 e  f, J4 S9 H9 _
我们应竭力让他们活得有尊严,
至少能够活得体面。

/ g7 Y" F. X5 |

2 Y/ g* `7 C! I
也许我们没有办法,
随便在哪个现实之地,
打造复制一个霍格威小镇。
但尊重生命、减少痛苦的理念,
可以带着人性的美感,
渗透到一些细小的环节里,
渗透到每一个人的心中。
" D1 L9 x: ^$ v
3 f7 B+ Y6 ]  \- c4 G5 \
死亡和病痛,) }" l/ k+ M3 _; ?: d8 ~: I2 x
固然令人感到悲伤。
但更加让人失落的,
是对痛苦的漠视和麻木。
只有将人心的温度,
传递给冰冷的砖石和房屋,
生命中被遗忘的美好,
才能得到延续。

! ^* U3 u, E6 }3 @4 B6 v" {

) b& j' K% ]; _: P  q" [/ y9 Y
# H- [! v3 K' {( v, ?9 E! R
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0 {; S- X6 g7 A" [' y# @, p
“0”感觉内衣

0 v4 d7 A+ I8 p6 k9 ], V) j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ODAyOTU2NA==&mid=2651292577&idx=4&sn=b15e17990aaca414d4588095deee8e40&chksm=8b64f932bc137024cc58c607f56fa75633703823f1d82b4052c068f4151ead0b56ff4e980cf8&scene=21#wechat_redirect
% [0 G8 Y" ]8 s5 v6 J! m0 Z% S: \2 j% E: u  ?
艺 非 凡
| 极 致 生 活 方 式 发 现 者 |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46155-1-1.html 谢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