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开启左侧

华裔歌星陈美龄:我如何把三个孩子送进斯坦福?

[复制链接] 0
回复
2146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11-4 02: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 Y: x1 j; r1 q; `$ Q: e

- o- S6 ^) t1 J. _

" q0 q7 Z5 ^9 i" G( T6 D+ o
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陈美龄这个名字很陌生了,这位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火遍大陆、香港、日本的香港歌星,自从远嫁日本,退出歌坛之后,就淡出了公众视野。
/ ^( K3 G4 ~. s
# X! p) V$ Q; w5 D9 M( R

2 _' a$ U" b5 ^# S% Q
隐退后,陈美龄并没有像普通日本女性那样在家里做家庭妇女,而是又留学又工作,她的第一个孩子还在吃奶的时候,她就带着他去日本电视台上班,她的第二个儿子出生时,她正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攻读教育学博士学位。虽然很多日本人都认为陈美龄太贪心,工作、学业、家庭全部都要。但陈美龄对于事业和孩子教育的兼顾,都做得非常出色,特别是她的三个孩子,全部在她的培养之下进入了斯坦福大学。
2 d1 f* I9 L$ Q6 Q7 q' g. m; x/ A6 g8 F
6 N+ R4 c* s  h& c: N0 t& n
她自己本身就是斯坦福的教育学博士,结合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方法,总结成了一本书——《50个教育法——我把三个儿子送入了斯坦福》

' h$ t% _' s* w# a! f2 n* R+ L6 `. @
! ]8 n% l4 B" L, e/ X! q

6 b$ i3 V. A2 V% Q% y* l
1 L! [$ R2 u% K' g+ l( F
本书中陈美龄阐述了自己对于教育的8个观点
  N6 x" n3 W& U$ k7 R

3 _& k1 i* B  K4 S2 |6 o4 Y7 I1 c/ c8 u/ Y  ~. a
1、关心教育的妈妈,不妨承认自己是“虎妈”
( ~0 M2 J5 R6 t% L
2、教育大事件,要让爸爸参与进来
. C% E7 b) x. F* a
3、孩子人格发展,家长要承担全部责任

" ~5 R2 @/ T& `
4、让孩子知道你对他无限的爱
, I! u8 @: w5 {) X2 i" T
5、永远以孩子优先,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
  M2 x7 W9 u$ M) S; M; `& {; }4 i
6、不斥责,要会正确表扬
  ]! s# J/ B  e9 O6 \3 v! I
7、绝对禁止体罚,深度谈心让孩子知道错在哪里

( E" U6 |) M4 l3 E; j
8、寻求亲密亲子关系,但不可以放任孩子不尊重父母
; r  R5 W1 D2 t6 x5 y5 L. V

3 f$ Y6 D. M5 F( D" V$ R. M' ~$ u- o6 \+ B* T
不妨承认自己是虎妈
% N. s* J+ m8 E" Z" N; x
在日本,热衷于让孩子上各种补习班、督促其学业、对孩子寄予厚望的母亲,通常被叫做“教育妈妈”(有点类似我们这边说的“虎妈”)。这个叫法或含有贬义,一说认为其教育方针过度,是无视孩子意愿的一种家庭教育行为。
' o- C1 g  Q- v, v  m! O
为什么我会变成“教育妈妈”呢?我想这和我的成长背景有很大关系。
" R" ]5 A* T) P" Z& c: r
我父亲生于香港。鸦片战争以后,香港沦为英国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被日本占领,战后又再次为英国统治,直到一九九七年回归中国。我母亲则生于中国内地。

( d# e8 S  O. M( u+ y/ R. c  t7 h/ l
生活在那种状态下的父亲,有几句话经常挂在嘴边:“钱财、名誉如流水。一旦出事立刻会被夺走。但是,知识一旦记入脑子,就不会被人夺去,它会成为你一生的宝物。所以在你能学习的时候要珍惜机会,好好学习。”
  }! L8 Z: u2 P- Q# M7 h! H/ `
无论生活有多艰苦,父母都拼命工作,把家里六个孩子都送进了学校读书。对于教育,父亲始终抱着一个坚定不移的信念:“孩子们身上拥有着美好的未来。但有一个前提——好好接受教育。”

( _" Q( h5 a( n) o8 C, M/ ~0 X
之前我一度辞去偶像工作到加拿大留学,也是因为父亲的这句话说服了我。当时实在太忙,连大学都上不了,朋友都交不上。眼见我如此糟糕的生活状态,父亲提出建议,希望我去留学。

+ X6 i% y3 T6 Y4 {: v
我在多伦多大学学习了两年时间。正是这段时光使我的人生发生了巨变。不光是学习,关于唱歌的意义、自我身份认同等方面,都有了非常深入的思考。之后,我在斯坦福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从此,人生又迈入了更广阔的天地。

  Y7 }: s* P6 \1 J. {
“能学习的时候要珍惜机会,好好学习!”
* T( N+ _# `! X5 i! W: ], i
父亲的这句叮嘱有多重要,至今我在感谢的同时,也时常琢磨吟味。父母能给孩子最大的礼物,就是教育。我曾在心里发过誓,有自己的孩子后,一定要赌上一生,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 E4 k5 E+ b, Q2 M" m
我对自己“教育妈妈”的身份很有自信。也许有人会说,“老是这样喊‘学习、学习’,孩子怪可怜的。”
5 Z0 N4 O) ?" F4 }; N2 x7 L) M  j
但是在我看来,“教育”并不等同于“学习”。
1 x8 o' I; V) E+ h
“教育”这个词,具有非常丰富的意义。因此,我对自己是“教育妈妈”这件事一点都不觉得羞耻。

6 L6 W5 y% J6 [
我在育儿方面一个比较大的目标,就是希望孩子们处于最好的环境中,身边围绕着优秀的老师和朋友,接受着许多刺激,从而能够自发地学习。
- q) W) w! F  j
为此,自认把能做的都做到位了。结果我们家三个儿子全都实现梦想,考上了斯坦福大学。
" E: [$ s. t4 ]8 ^  a
' u4 B. J( n$ }) l3 ?
陈美龄和自己的三个儿子
  L. n1 Y9 g! V& K( T5 l

$ f, i& j1 J. Z) B4 {
4 D/ g3 |+ ~! G9 ]
教育大事件,要让爸爸参与进来
; ]$ i. {4 R7 {5 _
关于孩子的教育方针,夫妻间必须达成一致。

7 t3 l6 P4 r; b/ J6 Z$ H  ~. _, }
在我们家,丈夫对我表态,“即使我们之间有各种意见,关于教育方面,最后还是由你决定吧。”
  O$ V6 l& S2 W5 @" V
虽然他经常说“是因为我不及你那么关心教育啦”,但现在回过头想想,他总能在关键时刻提出非常棒的意见。从结果上来看,似乎大部分也是采纳了丈夫提出的。
0 ^+ ?# t+ ?. j( S. v- u
修完斯坦福大学的博士课程,我回到日本一边写博士论文,一边慢慢恢复工作。

/ o0 X6 q. I! M. s! ^# v( R, @) l0 j
那年是一九九二年,正要决定我家大儿子读哪所小学。我一直有在关注东京都内某家著名的私立小学。这所学校可以自动升学晋级至大学,只要能入学,作为家长也就安枕无忧了。当时从“前辈”妈妈那里,获取了不少关于考试的建议等。
4 F$ h- i5 T- A, C3 f  z
但是某日,丈夫参加完这所小学的说明会回来,突然对我说:“孩子他妈,我们还是放弃考试吧。”
4 n6 u0 J% X& r* W
原来在说明会上,老师说了一段话:“由于应征者人数众多,请确保面试那天孩子绝对不能感冒。那是影响一辈子的日子,作为家长的责任,请把健康的孩子带过来哦。”
7 O' }' z3 ~" T% R# |
丈夫很是愤慨,“孩子感冒不是常事嘛。说这种话,证明他们不会为孩子考虑。那种地方不去也罢。”
- Y% F" t# q8 n- R4 Z
听他说完我才顿悟,想把孩子送进名校,也许只是父母的虚荣心作祟罢了。我为追随“世界名牌”而随波逐流的自己感到羞愧难当。
1 O4 ^3 e$ R( T3 v. Z
另外还有一家中意的国际学校,我觉得把孩子送进这里上学也挺好。可是呢,那所国际学校在当时没有得到文科省认证。也就是说,孩子即便在那儿毕业,也无法保证是否能进入日本国内的大学。

: u. F; l- a2 n1 f$ M+ W
即便如此,我们夫妇俩还是一起去了说明会。

% ~) q$ `1 M7 u% _) j( g! x
“面试当天,如果孩子感冒的话,请立刻通知我们,学校会另行安排面试日期。校方想看到孩子最佳的状态,所以请一定不要勉强自己的孩子。”这次,从老师那里听到了这样的话。

2 M  N( k' I- t# V" n7 n
那一瞬间,我和丈夫互看一眼,同时点了点头,决定“就选这里了”。
3 H2 c; t$ {- ?5 c8 E. J) T* `$ U: ]* {
我们都觉得,能从孩子的角度考虑事情的学校比较好。这所学校就是“西町国际学校”。
  o6 K; M, z+ C, p5 B! {
孩子进入西町国际学校之后,我嘱咐丈夫,希望他尽量参加所有的学校活动。而且,我有什么困难、迷惑,一定会和丈夫商量着解决。
4 l* D* j- d( G* A: ^
在育儿、孩子教育上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夫妻间的通力合作必不可少。大儿子提出想去美国念高中的时候也好,决定选择斯坦福大学的时候也好,丈夫都给予了我和孩子们恰当的忠告。
6 G9 ^- {  J( O  z- f$ N- x& E+ ~
让孩子进什么样的学校读书,这是件可以左右孩子一辈子的大事情。为此,必须预见未来,做出明智的选择。

! T8 b  ?  F. _, _7 z
有的朋友会说:“我家那位才不会这么帮忙呢”,但我想说的是,世界上没有不疼爱自己孩子的父亲。即便两人意见不合,花些时间,慢慢地多交流沟通,这很重要。

9 \4 r6 ^5 I2 S% Y# \, E
教育方针和升学相关的问题,夫妻之间要经常商讨、达成共识,这是最最基本的。
# E+ b4 B% ?0 I, m; @" k5 `

0 m: G! Q. r; r( [

  O0 l" O) t2 A' ^& W* v
' l: f  @5 Q0 E9 P, G9 y" J
0 ^) I0 r' N. L9 F0 v4 j
培养孩子独立人格,完全是家长的责任

' }# i: ?9 x' Z( h" i6 \
即使选再好的学校,孩子人格形成这么重要的工作,也不能扔给学校就不管了。

, e) m" H& N* _  X
我始终确信“教育的全部责任在于家长”。学校和老师只是重要的伙伴,孩子的教育,基本上所有的责任都应该由家长承担。

0 _/ }. O9 X+ T! Y+ O, `1 k- ]0 M
小学、初中教的是读写、算术,高中、大学教的是在社会上必需的专业知识。但是,老师的生活方式和对事物的看法,并不一定全部正确。其中,也有一些不希望孩子学习的部分。
7 t# I3 i/ `0 a
这是我去参加二儿子的小学参观日发生的事。某位老师以“人类都是卑鄙的”为题,让学生们讲一讲平时在家,觉得家里人或自己卑鄙的一些事例。

+ D4 _4 V9 z* ^0 q0 \  o
当下我非常吃惊,但还是决定静观其变。

4 z; l0 g/ u# S5 g' W
轮到我家二儿子,他说道:“我觉得人类并不卑鄙。如果身边有这样的人,我会和他好好交谈,帮助他改正。”

$ w* Y: Z3 i0 l7 O2 e
而老师听完之后竟说:“你好像没有完全理解这个主题的意思。不管怎样你也努力做发表了,大家拍手鼓励吧。”
2 p1 F; ^: I3 c# A, q" @% f& ^
听他的意思,似乎认定我儿子说的观点是错的。其他学生们演讲的内容,也净是在拼命挑别人的错一样。
2 n9 P3 m; f$ S
事后,我去找了那位老师,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他:“我并不认为人类都是卑鄙的……”
! n' ~4 w8 w1 P; C1 z
他解释道:“不不,我认为明白自己卑鄙的小孩,更能原谅他人。所以说,让孩子记住自己也是卑鄙之人比较好。”

' E( l& x" ]+ [- D# ?& P1 l3 ]
反正那位老师就是坚持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丝毫不肯让步。

- h5 G' j3 u; ^8 v1 C8 Q
我回家后,重新和二儿子谈了一谈:“没这回事哦。你也好妈妈也好,都不卑鄙。”

2 N4 x6 x5 A+ W7 P! A1 ~
“我就说是吧。”二儿子这才露出放心的表情。
5 ]7 a5 ~* P% v* k( X2 B5 _' r# u
有些老师的观点确实会像这样有失偏颇。在国际学校里,有歧视亚洲人的老师,也有只认规章制度、以自己的权威使学生服从的老师。而避免孩子受这些观点影响,就是家长的责任了。
; Y; ~' g( N! ?, _* v
曾经有一年,有位无论如何也和我家孩子合不来的老师做了班主任。那时候,我安慰孩子:“尽可能多看到老师好的地方,把注意力放在学习上。如果实在对这位老师喜欢不起来,也就这一年嘛。”

4 Y; q4 r2 S/ m; X
并且,为了不让孩子成绩因为老师的好恶有所下滑,我也更加谨慎地参与孩子的学校生活。
! i8 V4 H+ O2 @8 s# K+ q
在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孩子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里度过。在这样一个狭小的世界里,被拿来和其他孩子比较,通过学业成绩和体育表现来评测价值。

& f8 P' C) D+ `( s1 q' W4 F
真是残酷的环境啊。有的孩子能够顺利融入学校生活,乐在其中;有的孩子却在学校被彻底“击垮”。家长要非常清楚其中存在这样的风险。无论孩子被放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有责任让他们相信自我并拓展自己的潜力。

( g7 Y6 v$ R: P2 D
对孩子教育承担责任的,绝对不是学校和老师。“孩子教育的全部责任,由家长承担。”家长必须得有这个觉悟。
8 J( L2 V# K. h7 |% p  L* d

, C* K  {& E6 A5 T) {- ~* ^
6 ~# _$ d" \+ g% \0 U
“说教”比体罚更有效

" k7 x- L% U3 U+ o) C6 z( _
当我的孩子做了什么不该做的事情,我会一直和他们谈话,直到他们接受、认可为止。在我家,把这称为“说教”。
& a' H2 z& i- @. m
我家的基本规则,首先就是“不说谎”。
6 }  n+ X: b/ h0 ~# n. n
只要说了一次谎,为了掩盖这个谎言就得不断地继续说谎,这样下去只会导致亲子之间、兄弟之间产生嫌隙。因此,我坚持教导孩子“无论做了什么事,绝对不能说谎”,直到嘴巴都讲得发酸。

: J  V3 m' J; D  h4 `" K" H' n9 Z
第一次发现大儿子说谎,是在他上小学低年级的时候。因为之前看他为了汉字测验一直在复习,所以很在意他有没有考好。
( r7 I0 f: Y9 d1 K5 [% [/ r
当我问他“考试成绩下来了吗”,儿子回答我“还没”。

9 x+ k# L2 ~3 X1 D& G
后来,偶然我在整理大儿子背包的时候,在书包最底下找到了考卷,纸都已经皱巴巴的了,上面写着七十分。

0 A& h& b9 x/ j8 r
当我拿着卷子问“为什么要对妈妈说‘还没’呢”的时候,大儿子解释道,“因为我考得不好……”这句话让我的心像被突然戳了一下。

$ f6 q# v/ E$ W# s$ t5 z  f
原来大儿子一直觉得我希望他考出好成绩,而且认为考得不好很难为情……他大概是想只要不让我知道考得不好,我就会认定他是个好孩子。
9 e: A& q) b! R4 R- s
但是实际上,无论儿子考了几分,我对他的爱都不会改变。不会失望,也不会生气。但这样的心情并没有传达到大儿子那里。

6 `- O; ?, v  |- D
于是我给大儿子一个拥抱,同时问他:“为什么你不相信妈妈对你的爱呢?”

! P* J1 u% P  S. L5 B
大儿子一开始一副不知所措的表情,似乎完全不明白我在说什么。
% i% t) m. b" L( l
接着,我开始了我的“说教”:“妈妈真的很爱你,你知道吗?”

1 U( @# R7 I6 u$ p) f3 z
“无论你是怎样的小孩,妈妈都最喜欢了,你完全没有必要隐藏自己。要相信妈妈的爱。为了隐藏一个谎言,就得撒第二个谎。这样下去,妈妈和你的心会越来越远……”
: \1 ^2 A2 V2 H' q# y" f; D
我和大儿子聊了很长时间。过程中,抱一抱,哭一哭,还中场休息一下吃点东西、上个洗手间什么的,整整谈了八个小时!

# L6 f9 ~5 \" N, k5 r- g$ C# d) v
最后,我对孩子说:“把至今为止向妈妈撒过的谎,全部写出来吧。”于是大儿子动起笔,一桩一桩写了下来,写的字可爱极了。“有一次忘记交作业了”,“便当盒落在学校里了”等等,都是些很小的事情,两个人边笑边读。
; `( S5 [) x, U* v9 T
从此以后,大儿子再也不对我隐瞒任何事了。我觉得他一定是理解了,妈妈的爱不会因为任何事情而改变。也许也是觉得,如果再让我给他说八个小时,就太不好意思了吧。
/ r6 l- a; u4 W$ `  H3 w( p7 N' Z
同样的事情也曾经发生在二儿子和小儿子身上,他们都各自体验过我那“冗长”的说教。虽然过程总是充满笑与泪,但每次都能感觉母子之间的感情变深厚了,互相都有所成长。

* d' m3 o$ v6 Z. [/ [
如果能好好地和孩子交流,让他们从心底接受,那么这次教导就会一直留在孩子的记忆里,再不会忘却。

! G: p3 }3 H7 \! Y6 Q: J
体罚或者口头训斥,也许孩子会暂时向你道歉。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多数情况下还是会重复犯同样的错误。这,就是孩子没有从心底接受你教育的证明。

! }, D# G" w9 D/ F; i
不管花多少时间,和孩子好好交谈,他肯定会明白的。我始终相信这一点,花足时间并且仔细彻底地与孩子交谈。我坚信,这才是真正的母爱、真正的教育。
& H8 Y  T8 \- @% n5 H
4 D0 t9 y" J) B& r3 I7 K
被爱,才会信任他人

. Q1 @! U% H3 l; V. ~
  o/ M& |9 L4 ~) t
人类在成长过程中感受到爱,才会信任他人。相信别人,也就会相信自己。为此,特别是在婴幼儿期,我给儿子们几乎倾注了所有的爱。

1 Z' W9 u1 Q) q# q7 [( a+ U6 _$ Q
处于婴幼儿期的小孩,总是由固定的人来照顾、疼爱的话,会让他们信任别人。肚子饿了就会有吃的,哭了就会有人安慰,累了就会有人来抱。如此循环,孩子就能够安心成长。而这个人选,妈妈、爸爸都行。就算是托儿所老师或者奶奶也可以。
) a, s9 z$ J- h. K$ p
而相反地,据说孩子如果在这段时期没有被重视,没有接收到足够的爱意,沟通交流能力就会变差,容易不信任他人。
0 S$ O* [# E, R6 l8 m' r0 M
* A1 X6 v# i3 i# U" f+ a: Z
关于如何表达爱意,我一直以来最重视肌肤之亲。我家三个儿子,都是母乳喂养到一岁零八个月为止。还是小婴儿的时候,经常抱抱、背背,使他们感受母亲的体温和气味,让他们安心。直到孩子自己提出来想独自睡觉,我都保持着和他们同睡一张床的习惯。
# E) A6 k! a8 [8 v2 [; a7 [) D, a
3 O5 I7 D& G2 N
同时,我也有意识地表达出更纯粹、直接的母爱。孩子小的时候,我会做这样的动作。紧紧抱着,说一句“下亲亲雨(kiss rain)咯”,从额头一路亲到脚底。孩子就算不怎么喜欢,也会咯哧咯哧开心地笑起来。

% q4 ^6 u' ?% `9 y
) Z2 Y* o0 K2 B* h/ J/ A" q" F* x
每天工作完回到家,我一定会把孩子们叫到一起,紧紧拥抱他们,“serotonin 1, serotonin, serotonin”地唱着我自己改换了歌词的歌曲,对他们说“快给妈妈幸福吧”。没错,serotonin就是幸福的荷尔蒙。和最喜欢的人待在一起,头脑中会分泌出这一物质,是一种可以让人开心的激素。

$ ]  m/ N6 u) w  ~
我觉得,我的儿子们从小就开始明白自己是“妈妈幸福的源泉”。

; g. J- X2 [% X7 M+ e$ R! e
“只要宝贝在我身边,妈妈就是最幸福的哦。”我从不害羞把这句话说出口。
, n/ o2 v$ ]! x/ i
当然了,像“好喜欢好喜欢”、“I love you”这样的话每天也都挂在嘴边。通电话的时候,最后我一定会和儿子们说“I love you”,而他们肯定会回一句“I love you too”。

6 r6 t* B- T" P4 l. v& f& X% W5 |7 ]; ~/ F% P( O+ T
由于我们家夫妻俩都要工作,因此得通力配合,努力不让儿子们觉得寂寞。像我的情况,工作时间又长又不规律,能和儿子们在一起的时间很有限。所以能节约的时候,我就尽可能多腾出哪怕一点点空闲。工作之外的时间,全都和儿子们一同度过。
; q( ?: m2 Q- k: s
9 M) g, ~7 e& B7 u1 H  ]6 T
买东西的话,花时间出门去超市购物太浪费,我就利用可以把物品送到家里的消费合作社服务。买衣服的话,等孩子们入睡后通过网购购买。就算是去美容院,也只是剪个头发的程度,连吹头都不弄了。

8 V1 W% x! U. Q) e9 ]' q& P* f* s
有了孩子之后,基本上就没再和朋友悠闲地喝过下午茶,或和丈夫出去过过二人世界。说得极端一些,连好好上个厕所、泡个澡、听听自己喜欢的音乐这样的空闲都没有。我如饥似渴地渴望和儿子们待在一起。
2 l& y, j& m$ O+ z* t- O  k) ]6 R0 w
: }+ {# ]. T2 g& f. W
能与孩子们一同度过的时间,只是人生一瞬而已。等他们开始去上幼儿园、上学,一天之中只有几小时能待在一起。等变成初中生、高中生,在一起的时间还要少。正因为此,我才认为在身体和大脑急速成长的婴幼儿期,尽可能多分一些时间给孩子是非常重要的。
, @6 m9 N  c) E9 u

( j; _3 T6 m# d( C/ N0 E
当然,想要倾注充分的爱,并不光是长时间待在一起就OK了。如果只有一点点时间,那就提高时间的“浓度”吧。比如说,因为工作原因,和孩子接触的时间只有一小时甚至短短半小时,也别担心!这段时间里好好开心地和孩子做些肌肤之亲,玩一玩,聊一聊。如果能让孩子从心底感受到“和妈妈在一起最开心!”那么时间或长或短根本不是问题。孩子们都很敏感,如果你全心全意地和他们交往,作为父母的这份爱意一定能充分传递到孩子那里。
9 \0 q( t& _: ?* X$ e& @. v
" N2 n' N. n  p. @9 c. c
现在,我的大儿子会说“我小的时候,完全不觉得寂寞哦”;二儿子会说“我知道妈妈爸爸为我们努力付出了许多”;三儿子也跟我说“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是否被爱着”。虽然那时候忘我地工作、育儿,身体真的有些吃不消;但另一方面,与孩子们接触交流,对我来说也是消解压力的最佳方式。而且,父母的努力,这份无私的爱,我始终确信一定能让孩子们感受到。
3 M' a% A& W1 i; j
3 r$ o2 ]! p: B! @' }: A) e
有人说,被爱意环绕成长起来的人,在主动爱人时也不会有丝毫犹豫。我觉得这不仅限于爱“人”。对被爱着长大的人来说,蓝蓝天空、清新空气、太阳、彩虹、星星,还有自己生活的街道也好社会也好,都能在其中感受爱。在自己周围能体会到爱的人,就是幸福多多的人。
/ M( c$ M  B, {) g
# d6 }: Q7 c( j: U: A9 u, s& O- G
本文选摘《50个教育法——我把三个儿子送入了斯坦福》
) D- o7 @9 P8 d5 q- P: ]6 o/ U
9 h, R- ^  x( K: C
* q1 S) t7 `7 D* b1 b
0 {2 V* [% Z. d( h) ~/ g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34928-1-1.html 谢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