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开启左侧

[技巧综合] 【摄影技巧】人像照拍摄中眼睛的重要性

[复制链接] 0
回复
2355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10-5 04: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g6 S* u/ J" o) ~- l' K夺人眼球的眼睛
# _: U+ h6 w7 E4 {: z0 @; h% l
( S0 l) {& C+ \* R; i& l2 `- b对于每一张人像照而言,若其面部可以得到清晰辨认且占据了足够大的照片篇幅,那么双眸便是这张照片最重要的区域。原因在于,眼睛是人类脸部最具交流能力与表现力的一个要素。当与他人交谈时,我们能够从对方眼中获取大部分信息:我们可以考察刚才对方说的是事实还是谎言,也可以从中读出情感与额外的信息―没有说出来的弦外之音。所以,常言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一句话并非没有道理。我们观看一幅肖像照时,总是不由自主地把目光首先聚焦在人物眼睛上,期待着这一区域的成像足够清晰,从而可以看到其中充盈着的细节内容。因此,你在摄影过程中应尽量精确对焦于模特双眼。若是将焦点置于鼻子、双耳或仅仅是睫毛部位,所得的照片都会被人或有意或无意地看作是有缺陷或失误之作。* s7 T/ Q( D2 [9 z% |3 s5 {
3 X  `  c- ?! K% Z
另外,对于一双极富表现力的眼睛,仅仅将其全画面地拍摄出来,都会极富张力。这样表现的双眼足以支撑起整张画面,并引导观赏者自行想象出面部的其他部分。6 [. L; R, o* [( \9 G
聚焦于哪一只眼睛?, v0 P% j# Q7 C

" Y. t) A/ x+ \: c当你从正前方拍摄一张脸时,左眼与右眼到相机传感器所在平面的距离相同,它们在照片中的清晰度也会因此一致。但假如你从前方斜着对模特进行拍摄,你就要面临一个选择:焦点究竟应该对准哪一只眼睛,左眼还是右眼?
2 A0 {; ]7 f- ]3 ?大多数照片欣赏者认为,若处于靠前位置的那只眼睛得到清晰成像,那么整张照片会更显熟悉、协调。造成这种感观结果的原因,一方面在于,我们观看照片时普遍习惯于近处清晰、远处模糊的构图模式;另一方面在于,现实生活中我们与人打交道时,也同样会把自己目光的焦点放于对方更靠近我们的那只眼睛之上。所以,对差不多所有的肖像照而言,更靠前的那只眼睛应得到重点表现。  k" {8 r2 c- k' y% T. V$ G1 G
+ c$ \0 r3 }; Z' l' D
若你有意为之,将焦点放于更靠后的那只眼睛上,那么,这种有悖于平常观看事物方式的成像效果会使得照片观看者感到迷惘而不知所措。他们的目光游离于照片中模特的左右眼之间,他们将花比平时更多的时间去观看这张照片。虽然这样一来,观看者给予了这种照片更多的注意力,但他们同时也在潜意识中对其产生了一种负面感觉。因为,这样的一个构图形式通常被认为是错误或有缺陷的,至少是让人感觉不舒服、不习惯的。1 l- X0 c0 S$ \( M
0 o+ o+ X9 i2 }" J
        要顺便提到的一点是,这种左右眼清晰度的分布原则适用于所有的光圈值。即使在光圈值较大(景深较大)的条件下,被对焦的那只眼睛也能获得更多的观看注意力。在光圈值较小以及景深较小的条件下,这种效果还会强烈许多倍。2 a( U, V- J0 L6 Q2 g( v5 Y! r
精确对焦
' q7 D2 i4 c5 k7 z9 Z, a
$ w) a8 Y8 D' o0 w) K* ]2 s很遗憾,要做到对眼睛的精确对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相机自动对焦功能的强弱,决定了完成这个任务的难度高低以及效果好坏。特别是在较弱的自然光或是工作室较为昏暗的造型光条件下,相机普通的自动测焦功能难以达到较好的拍摄效果。此外,并不是所有的相机都具备一个功能强劲的十字型对焦传感器。. E+ k$ G% |' ^
位于中央的自动对焦点(或对焦区域)尽管具有最强大的对焦功能,但它几乎不能,或只有在极为特定的前提下才能用来对眼睛对焦。当你把中央自动对焦点放在眼睛上时,尽管相机能测量它到拍摄对象上的这一点的距离,但这样眼睛也就处在了成像区域的正中央。出于构图的考虑,在这种情况下你一般会调整取景区域,在此过程中相机会被无意识地稍稍倾斜。因为这种情况下相机的对焦距离已经固定存储,所以原本正处于眼睛位置的焦平面(平行于相机传感器)会略微向后移。如果你的拍摄对象距离较远,那么这种轻微的倾斜、移动并不会对成像效果造成多大影响。但是如果你进行的是诸如脸部特写这类近距离的拍摄,负面影响便会凸显:焦点会一下子偏移到太阳穴,甚至是耳朵上,本应被对焦的眼睛看上去则比较模糊,整张照片立马显得有问题。因此,要在摄影过程中避免这种情况,就不能向上或向下倾斜相机,而只能将相机平行于人脸进行上下平移。4 \3 V! c! _% c  g) o3 `1 m
/ j1 I. V# G1 J
        作为替代方法,你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个非中心的自动对焦点,并将其对准眼睛,从而保证这一部位的成像始终锐利。每次拍摄都这样选择相应的对焦点可能要多花一些时间,但若你在进行人像摆拍,要连续一张接一张地拍摄类似的照片,那么这种时间投入是非常值得的。此外,即使你想将眼睛放在自动对焦点之外,你也应该尽可能选择离眼睛最近的自动对焦点,从而将由相机倾斜而引起的焦平面偏移减小到最低限度。4 D( }. s# f. c( P& @3 l
        如果你的相机有相应的自动控制功能,那么你也可以将对焦这一任务交给它。比如专门的人脸追踪自动对焦模式,就会比一般化的追踪对焦模式精确得多。
: U1 \2 T9 Q+ n+ ?        虽然与自动对焦相比,在对人脸这样的动态对象进行拍摄的过程中,使用手动对焦这一方法操作起来会比较困难,而且耗时较长,但也并非没有可能。一个亮度较高的取景器以及一个高速镜头可以使精确的手动对焦更加容易。某些相机的数码取景器还具备特殊功能,能够通过色彩效果着重表现照片中呈明显对比的区域,从而凸显会锐利成像的图像元素。0 p: x* Y. V# \6 s$ w0 {  C
0 |, j9 q& E! j( W" L
        使用同一套机身、镜头的时候,若你总是发现,虽然都经过有意识的对焦,但焦点总是无法精确位于模特的眼睛之上,那么可能是由于相机系统中有“对焦位置靠前”或者“对焦位置靠后”的问题。手动对焦与自动对焦过程中都有可能出现这一问题。在此情形下,你就需要自己或者是委托专业厂家对相机进行调整。
) s, Q' j6 C) Z' q6 |  q模特应该直视镜头吗?
0 f0 t  s2 R  ?: n7 ]) n- C5 ~* X, J4 \8 H8 ~. B1 M& r" S0 x
        假若拍摄过程中模特直视镜头,那么当这张照片被人观看时,照片中的模特便似乎在直视着观看者。从这个意义上说,你的照片在观看者与模特之间建立了一种令前者几乎不可回避的紧密联系。这就像在现实生活中一样,若我们被某个人直面注视,那么我们便会在潜意识中感到他对我们构成潜在的威胁,从而对此人集中注意力,提高警惕。
( E8 e$ w  b& E5 i' h! E6 U
$ ^7 E: c3 x- R& B3 e1 H% [& i: {* q2 ?        像是在现实世界中一样,照片观看者会立即感觉自己被人关注了,从而被直接拉进这种相互关注的关系中―对模特的注视进行回应,但他并不能过久保持这种目光接触。这就像小孩子们玩的互相盯人游戏,只不过是因为模特的目光已经被静态定格在照片之上,所以此轮比赛必然是模特获胜。因此,若你要求模特直视镜头(或者穿过它看向某种并不在场的东西),那么所得的照片效果会让观看者投注极高的注意力―但停留时间不会太长。; `5 B8 w# j( A/ j8 x
但是,若你的模特并不是直直地盯着镜头,而是看向相机的上、下或是侧面,情况又有了变化。此时,照片中的模特与照片观看者之间并没有一种直接的、不能回避的关系;取而代之,观看者会感觉到,他似乎被邀请来静静细赏模特的面容。他可以避开模特的目光,不受其打扰,从容不迫地细细打量照片所有精细之处,对模特表情进行深入探究。能够长时间地关注一个人的面部,这一点就可以唤醒人们对陌生人的好奇心―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好奇心隐藏于所有社会性动物的内心,它差不多可以被称为偷窥欲。特别是当照片中的人物形象显得非常有趣,似乎饱含故事时,他那避开镜头的含蓄目光更会吸引观看者长时间地细品照片,并在今后时不时地乐意再看一看。+ T9 _) _9 ~- L4 `' M' d

9 Q( V- K$ E: x  x4 F: f: s
2 n9 n, u3 M7 `* J( y$ @

. x' _5 m" p+ x  G7 R0 O& }5 ?" B, x6 j3 {
爱影视爱摄影

6 w+ O9 E# ]5 e- }+ N1 y- u6 q微信号:movie997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32573-1-1.html 谢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