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 a' }$ y1 ^7 w 4 g0 k& N# C; z
7 _! K1 w0 |+ N9 w( J
摘要:我们常以智商来决定一个人聪明与否,但再聪明的人也有其短,再笨的人也有一长,但实际上,凡事都是学习而来的,只要肯花功夫学,一定能在某一领域有所发挥。不过,聪明不是错,更不是罪,聪明地利用好自己的聪明,才能为自己的人生锦上添花,而不会让它成为美丽的包袱。 4 v$ `7 Q: B6 @9 f
有傻瓜的地方才会发生奇迹
& B; A" e0 f6 e0 Y, L印度有一位知名的哲学家,气质高雅,因此成为很多女人的偶像。某天,一个女子来拜访他,她表达了爱慕之情后说:“错过我,你将再也找不到比我更爱你的女人了!”
7 Z! P. H: p# Y0 c( r- m哲学家虽然也很中意她,但仍习惯性地回答说:“容我再考虑考虑!”事后,哲学家用他一贯研究学问的精神,将结婚和不结婚的好处与坏处,分条罗列下来,结果发现好坏均等,究竟该如何抉择?他因此陷入了长期的苦恼之中。
2 j8 {. x6 C8 t, \2 F最后,他终于得出一个结论──人若在面临抉择而无法取舍的时候,应该选择自己尚未经历过的那一个。不结婚的状况他是清楚的,但结婚后会是个怎样的情况,他还不知道。对!应该答应那个女人的请求。 ( s$ K" }) T( I$ I( @5 k/ ^
哲学家来到女人的家中,问她的父亲:“你的女儿呢?请你告诉她,我考虑清楚了,我决定娶她为妻!”
2 [8 h; P2 F' _) x6 E女人的父亲冷冷地回答:“你来晚了十年,我女儿现在已经是三个孩子的妈了!” , Z! g& H# [' _! l/ n
哲学家听了,整个人几乎崩溃,他万万没有想到,他向来引以为傲的精明头脑,最后换来的竟然是一场悔恨。此后,哲学家抑郁成疾,临死前,他将自己所有的著作丢入火堆,只留下了一段对人生的批注—— / [$ n, B2 L* n+ C; O
如果将人生一分为二,前半段的人生哲学是“不犹豫”,后半段的人生哲学是“不后悔”。哲学家死之前终于明白,聪明的狐狸为什么常常落不到好下场了,因为他们经常“聪明反被聪明误”。
# \& K2 l9 u# ^! }! x4 H; x聪明人往往忘记了高贵的头颅也是由双脚来带动的,他们太自负太依赖于自己的思想,往往因此忽略了其他的因素,比如行动,比如他人。有首耳熟能详的老歌叫“傻瓜力量大”,适当的“傻”如同恰到好处的“自卑”,那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智慧。
9 r' e( H0 y$ o7 c1 ?: U如果漂流到一个荒岛,只能带三样东西,你会带什么?许多人回答:一棵柠檬树,一只鸭子,一个傻瓜。为什么不带聪明人而带傻瓜?因为聪明人会砍掉柠檬树,吃掉鸭子,甚至最后害了主人。只有傻瓜,才能执着地拼命努力,最后能种瓜得瓜。傻瓜是一种天分,有傻瓜的地方才会发生奇迹。 : i( X- W5 f, R% c. D# p$ [
![]() 0 @7 {7 w) k4 ]( g i+ B
要把“聪明”转化为“智慧” 5 q9 B/ m3 c! `+ k9 {9 F2 q
有句老话叫“知易行难”,懂得道理很容易,付诸行动却很难。聪明人喜欢“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的潇洒,但是,他们往往只限于“头脑风暴”,而不善于与人打交道,刚愎自用,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 9 S3 I6 W1 e$ T$ k r
历史上的周瑜何等聪明,但结局却是悲剧。现代企业管理中,无数次商场上的起起落落,似乎都证明了这个朴素的真理:很多人,他们有着最聪明的头脑,有着最敏锐的商业嗅觉,一拍脑子,点子就来……但是,有了这些素质的人,却往往不是最后的成功者。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但事实却真的如此。
' Q/ R( }2 V# w: |' G) _有人这么界定“聪明”的含义——一个人的智商高出普通人的正常值,这样的人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说的聪明人。顺着这个逻辑,我们会发现很多成功的企业家并不绝顶聪明,相反,他们可能还曾是差生。 - O7 D( Q9 A4 V; Y2 l1 {0 E
有个统计数字显示,他们中最多只有不超过10%的人智商超群,其余90%的智商绝对只是普通人水平。但是,他们成功了。我们或许还能够回想起中国企业界一些流星般的人物,他们嗅觉灵敏,脑筋活络,甚至可能是中国改革开放后企业界最聪明的一拨人。 : m8 q9 a% p6 d) r
比如说,他们能够在美国的“伟哥”尚未进入中国市场之前率先抢注中文商标并推出号称功能相似的产品,以此赢得市场轰动;他们能够迅速洞察中国消费者的心理,精心包装各种概念性的保健产品并迅速形成市场规模,然后又迅速消失;他们也能够在中央电视台的广告招标会上豪情万丈,一掷亿金……时至今日,这些聪明人又在哪里?有的失败了,有的很失意。 ( z- V: Y0 e; w$ |) Y
聪明人机会是很多的,可是往往定力不够,最后一个个栽倒在某个美丽的陷阱里。他们很容易自负、浮躁、急于求成,在变来变去中,连自己也搞不清是怎么回事了。 6 Z( i1 P8 G7 s) `$ W, D
聪明本不是坏东西,但它可能坏事,它只是初步的,我们必须通过实践去把聪明转变成智慧,因为智慧而促进实践,在智慧的基础上行动,才能够事半功倍。转变的前提是,你必须身体力行才可以。
3 B5 b( y2 ^! Z4 M0 L![]() 4 \; t4 {1 m0 e, c) B
成功需要阿甘精神
0 q b, o7 Z9 ]; p; _电影《阿甘正传》讲述了一个名叫阿甘的美国青年的故事,他的智商只有75,进小学都困难,但是,他几乎做什么都成功:长跑、打乒乓球、捕虾,甚至爱情,最后,他成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而比他聪明的同学、战友却活得并不成功。这是对聪明的一种嘲弄。
: p+ Y- U9 S- e- c& N. R, _阿甘常爱说的一句话是:“我妈妈说,要将上帝给你的恩赐发挥到极限。”这部电影表达了美国人的一种成功理念:
, G! E6 q* s: y$ F, ^4 ?成功就是将个人的潜能发挥到极限。 " m5 }" c( z- p4 M* R5 E5 ]$ s
个人素质主要包括形体素质、智商、情商(心理素质)三个部分。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决定一个人成功的诸多要素中,居核心与决定地位的是情商,智商只是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常常看见,学历不高的人总是当上了老板,而高学历的人往往只是打工者。具备高学历并不一定就能成功,它只是具备了成功的可能性而已。
/ _0 |, P* S% X' E1 W, q: Z阿甘的成功,从某种意义上说,拜赐于他的轻度弱智、不懂得计算输赢得失。他唯一做到的就是简单坚持,认真地做、傻傻地执行。很多时候企业里缺的不是“聪明人”,而是这样的“傻子”。
# m7 E+ k2 j8 A3 Q聪明人遇到问题总是怨公司、骂上司,算计着要有一分收获才肯一分耕耘,没多少收获便不肯耕耘了。每个决策,每个命令,都要看自己有多少得益,有多少损失,如果不划算,便“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 |' w, N3 O' Y$ ^0 L6 ?. @
殊不知,很多事情前期是十分耕耘,三分收获,后期才是三分耕耘,十分收获。阿甘并不是真的愚者,真的愚者是欺负他的人。他成功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不计成本的努力。他成功的秘诀就在于他的“单纯”或者说“执着”。 ; g0 K, `+ a$ r$ D# V
我们常以智商来决定一个人聪明与否,但再聪明的人也有其短,再笨的人也有一长,例如阿甘虽然智商低,可他跑得很快、会吹口琴、会打桌球、会养虾,可见凡事都是学习而来的,只要肯花功夫学,一定能在某一领域有所发挥。
7 ?8 O& J3 q- [ x: y4 F人生常常面临许多选择,我们在摸索中学习到许多可贵的经验,并且吸收了别人累积的智能,智能才是带领我们走向幸福人生的关键,这与智商无关。我们也许都比阿甘聪明,可是我们都不能够专注于一件事上,虽然做了很多事,却常常失败。阿甘知道自己的不足,所以比别人专心,结果他成功了。 4 [# _% e* j3 \) Q& F9 g, P
话说回来,聪明不是错,更不是罪,关键是要聪明地利用好自己的聪明,这样,才能为自己的人生锦上添花,而不会让它成为美丽的包袱 7 K: b. [9 b/ y% u2 P+ N
$ d2 Y7 F& M0 z6 y8 X2 L7 q: _9 h5 O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30470-1-1.html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