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鉴赏品味] 铁壶为什么会这么贵?一把铁壶达近十万元 !

[复制链接] 0
回复
1810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8-8 15: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东北亚国家商品馆的日本展台上,一把把灰黑色的茶壶吸引了参观者的目光,有的人拿在手里仔细地端详,有的拿着两把壶相互比较着,有的人则专注地听工作人员的讲解。这到底是怎样的一种茶壶,引得人们这样好奇地欣赏和耐心地了解?工作人员介绍,这些都是由日本匠人纯手工打造的生铁壶,日本铁壶工艺已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保护。
8 c$ x  l) z) D& J0 _, o9 v( k9 O
# X, h. i. M. j( K+ G一把铁壶售价达6万多元 ; v0 F; v$ P, h" g$ V
在日本的展台上,记者看到,一些手工铁壶造型精美,风格独特,与平时常见的紫砂壶差别很大,一把壶的造价都在6000元以上,有的甚至数万元,最贵的达到6万多元。铁壶为什么会这么贵?工作人员解答了记者的疑惑,日本铁壶以生铁为原料,采用铸造工艺制成,由于整个过程都需手工完成,制造出来的壶具有外形的唯一性,绝对不会出现两个一模一样的。 2 q" R! J( [) ]# M/ F" B5 M
日本铁壶用料都是日本原矿铁,也就是白口铁,这种铁更软、更薄。一把好的日本铁壶,能产生对人体有益的二价铁,有改良水质的功能。工作人员介绍说,“铁壶煲水的好处就是让水温不容易迅速降下来,小火慢慢催动,水不会永远都开着,含氧量不会一下子就丧失了,这样煮出来的水是活水,这就是铁壶的妙用。”
) ]- n  D( {* |' V! N
* J( R# ]7 W- A0 a( S! z除此之外,铁壶还具有集雕塑、绘画、书法、镶嵌工艺等于一身的完美,所以铁壶具有很大的收藏价值。手工铁壶都有自己的堂号,“堂号”就是相当于作坊或是公司,堂主相当于公司的董事长,堂口里的釜师,就是铁壶的制作者,在壶的底部有釜师的落款,大师级的作者制作的壶价格上自然就高。据了解,著名的日本京都铁壶的名堂有龙文堂、龟文堂、金龙堂、金寿堂等。
& e5 v* X& j9 o4 o7 M, ?8 m7 g. a6 `3 ^6 P/ I# N' ^- Q* y
铁壶源于中国历史悠久
2 v/ `  Z& e/ P) d+ W1 m  }* T这些手工铁壶手感非常沉,壶壁也相对厚一些,壶的造型各异,壶身的花纹也非常丰富,有花鸟鱼虫,也有山水楼台,非常精美。据了解,目前日本有100多家作坊能够制作铁壶,有一部分是用机器模具制作机制壶,另外一部分就是全部手工制作铁壶。现在日本只有100多位能够完全手工制作铁壶的匠人,基本都采用“师傅带徒弟”或者世代相传的形式将这门技术流传下来。 7 S; p2 m+ [* @7 ^  M
爱壶添加微信:hushuo8090 (多交流)5 x# q9 K6 \9 G1 D* m+ J  A' X( N) d
其实铁壶在中国的制作使用历史也很久远,最远可追溯到秦汉。后来在唐朝时才从中国传到日本的,在日本发扬光大,在日本的制作历史已经有400多年。随着近年来国人对手工铁壶的青睐,大陆和台湾地区也有手工铁壶的制作者,但是在工艺上还是与日本铁壶有所差距,所以在市场上,依然是日本铁壶更受欢迎。
; G* m7 K* y- A) @, k3 b2 ?- w
$ J3 F( _' m# h2 U4 C中国部分“非遗”面临“人亡艺绝” 9 d; G: f* Y* r7 A) B
资料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分四批共认定了1986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耄耋之年者占到1/3。许多非遗项目后继无人,甚至面临“人亡艺绝”的局面。不少手工工艺的从业者或者学徒都是中老年人,年轻人并不愿意从事这类工作,原因很简单,通常“非遗”传统手工业的收入并不高,远远不及外出打工的收入丰厚。所以一些非遗项目“收徒难”,后继乏人,而那些有学徒的项目学徒总体年龄也偏大,富有朝气的年轻人偏少。 # Z/ H4 c! y1 R3 ~* N5 a
其实,曾经日本铁壶在二战期间也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衰败,战后铁壶也远不及工业生产的水壶受欢迎,并且不少手工匠人都因为年迈过世,很多工艺也随之消失。直到近年来在文化市场上的认可,才令其又重新活跃起来,从事铁壶学徒的人也逐渐多了起来。
5 g7 N3 P* R) g3 i) n% }+ t  A5 O
5 j5 F1 |8 |  ]: Q& L近几年,国家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并对一些“非遗”项目发放保护经费,对传承人发放补助经费,但是这部分资金仅能起到导向作用,要使一些非遗项目获得发展的动力,进而通过发展重现活力,还需要政府多方面扶持。
) w) {- n. z: ]8 d% P) O采访中专家建议,尽快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投入与监管机制,制定有关社会捐赠和赞助的政策措施;增加经费投入,加大对各级传承人的经费补助力度,解决其在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在加强传承人保护的同时,对于濒危项目的学艺者也要有一定的鼓励措施。* q; ^+ ?8 F% S4 h6 w/ l# W, q; N
爱壶添加微信:hushuo8090 (多交流)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25536-1-1.html 谢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