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开启左侧

[鉴赏品味] 传承千年的竹编之美,无以言说!

[复制链接] 0
回复
207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8-4 03: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 g' ^/ d/ j! q! H( H2 ?0 l+ F野水平溪桥,波翻蓼花乱。* {: P7 k& A/ z
斫竹编青篮,门前开蟹簖。3 Z8 C: \, T4 O8 o& H
——王叔承《雨后杂兴三首》
( P' Z) H- ^4 E5 t6 e% S+ R
6 j6 ?% n6 k) \8 r5 w) g+ q竹编,指用竹条篾片编成的造型各异的工艺品,是我国传统的手工艺。传统竹编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富含着中华民族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结晶。
- U  T. a% h9 x) c0 c' R3 _6 G% c: q8 J- g
7 z) O9 g# H) [$ V+ F* x
历史源远流长  Q% \" B9 r0 O8 r2 d4 Y

, g6 n9 _# U# V: N! i0 G早在新石器时代,先人从事简单的农业和畜牧业生产,所获的米粟和猎取的食物在有剩余后,为了不时之需,便就地取材,使用植物的枝条编成篮、筐等器皿。
+ [7 U1 [# L9 N2 s他们逐渐发现竹子干脆利落,富有弹性和韧性,而且能编易织,坚固耐用。于是,竹子便成了当时编织器皿存放物品的主要材料。
8 b. I$ H6 V- C7 b$ b* h$ ]# y* ?  y4 V$ }, B
8 M9 O0 _' a5 x* [
后来,发现涂有黏土的容器在经火烧过后可以盛放水,于是以竹藤编制的篮筐作为模型,在篮筐里外涂上糊泥,制成竹藤胎的陶培,在火上烘烤制成器具。
+ Q- |+ c8 m+ M5 J有了黏土制成的胚坮,就不再使用竹编编织。但是由于对竹藤几何图形十分喜爱,便在陶培半干状态时,在其表面拍印上模仿篮、筐、席等编织物的纹样作为装饰。
) ^8 ~. x  p5 }- p
. ^( E) L0 p. ?7 _
. \9 [5 P$ w( L- g5 ^
& H, Q# P& q2 C- j2 ~4 f在殷商时代,竹藤的编织纹样丰富起来。在陶的印纹上出现了方格纹、米字纹、回纹、波纹等纹饰。
: t: j4 @( j; b/ e% t到了春秋战国时代,竹编图案的装饰气味越来越浓,编织也日见精细。战国时期还出了一位致力于竹编技艺研究的人,他就是泰山,因为他还出了一句有名的成语。: r. x3 k. s5 U( J1 `% |0 Z, t  t. Q
相传泰山是鲁班的徒弟,因为长久不见长进,被鲁班辞退了。几年后,鲁班闲逛集市,忽然发现一个货摊上摆着许多做功讲究的竹制品,技艺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 t9 w5 I) f* Q  v- h& W2 e2 b) `- f& _鲁班很想结识一下这位竹器高手,当人们告诉他这是泰山所作时大吃一惊,想起当初错辞泰山,不由叹道:“有眼不识泰山!”
6 L4 D8 t7 F  ^, U
  ?$ A- O  a+ z$ m' f. I2 e0 c0 r7 d% V. k+ t: o
* A( ?6 F% d" M* `: Z% ]# ^$ }
特点厚薄均匀,粗细一致
% q" w- V# a. Y, n$ g5 Z# ~+ E1 s; M
竹编所用竹丝断面全为矩形,在厚薄粗细上都有严格要求,厚度仅为一两根头发丝厚,宽度也只有四五根发丝宽,根根竹丝都通过匀刀,达到厚薄均匀,粗细一致,观者无不赞叹其难。
% X2 u$ w/ [# }* n5 [" p
9 a3 [) _2 L: n+ s7 T; R+ ^  G8 X0 E* Z
制作工艺以经纬编织法为主
) ?! O' G- _% V8 k7 j; N1 O
$ L4 a8 N, r3 m* h9 A. `) o! j竹编工艺大体可分起底、编织、锁口三道工序。在编织过程中,以经纬编织法为主。在经纬编织的基础上,还可以穿插各种技法,使编出的图案花色变化多样。) |3 U* R& b4 s
需要配以其它色彩的制品就用染色的竹片或竹丝互相插扭,形成各种色彩对比强烈、鲜艳明快的花纹。" E% Q9 l( [' ^3 }8 Q9 b( {

+ Q# A( p8 \& j' d经过切丝、刮纹、打光、劈细等工序,将剖成一定粗细的篾丝编结起来制成需要的工艺品。
; z9 ]$ u8 f+ ?, r- o7 p1 c从材料的选择到编织过程,每一道工序都要严格准确,竹子搜集时间不当容易造成竹子生虫或者发霉,竹龄选择决定了竹子的柔韧性,从而决定了竹器的编织难度和美观程度,而一件竹器的价值更重要的决定权在于瓷胎竹编织作者的水平。
- q( j" R# [! W# Y* ^. H
, L% [8 k+ M  Y; x& g8 B1 |# y7 }! e. C5 {# r) l- P
《考工记》提出“天有时,地有名,工有巧,才有美,和此四者然后才可为良。”竹编的材料选择的时节、地域,传统竹编的制作工艺、制作水平最终决定了一件竹编是否材美工巧。# `" |) x4 t1 o

; D% x* P6 d$ q3 z+ @; }5 R' @. G0 `2 L7 d4 j8 l
传承意义美观实用! m6 v# d$ [- L7 ^! X# R" |

  x& Z7 L6 \* b0 }1 C竹编经过悠久的历史演变,从日常生活用品到工艺品再到收藏品,它们的造型多变,既有装饰性的美感,又有实用性的价值。
# z" Z) @" O( }( \/ y# H造型圆润平滑,编织纹样严谨美观,图案更是丰富多彩,色泽温和明亮,令人爱不释手。其魅力的外表之下是竹编深刻的文化内涵:天人合一的造物观。
  W5 B2 P% }" K/ k* W, s. M( e2 @9 ~' R! E3 D; Z% s/ H

" y2 k2 e3 j' W& r如今,竹编与现代工艺品结合,逐渐融入人们生活并被广泛认可。7 ?0 B, s4 {6 E
然而,竹编工艺尚面临着后继乏人的情况,对于传统工艺的保护和继承依然刻不容缓。
6 D) P# d% u3 O9 `( _5 q1 p
& A$ h1 G" T  `8 \* O% F. r9 O2 M# M  E5 J9 R
9 J- W, J% I7 G1 P) ^" L4 I, r

4 _; A' e! `' U! Y4 X' G# U" N0 @
- E* h6 G: L- J. W" V

. N. }6 ?0 V0 e( {* k8 y& t  T* _8 B9 c% P
1 M7 q; P* U5 l: W# r9 H) K! ^2 c
/ @. C" W5 s8 K6 ~
% D: A8 D4 {2 N
0 }  O8 P* x* ?( r3 M7 V* i; Y

" L2 o1 x! ]/ @8 [) [
% F7 x% h7 B! C: P% I; ^- L+ \1 g9 L# f( N) Q6 m/ M

5 t- B; s& r( b5 I1 B- X! Q$ \" r
) ?5 w6 \( ]+ ]) H% ~) d
5 m4 b/ i& a" G5 j2 @0 F/ Y

0 i5 c) U) I! n+ O! T
  A3 L$ X8 l; F6 Z5 \; q
  i& ?* P* r6 ?& d- h6 l* d7 S6 K- j7 `7 B
7 |' Q; l# U# T" o  ?

# N  k1 Z3 j2 t+ c1 `! V. u" d+ |) z8 H" q/ u& y6 F0 _5 `: C, @, s& z
壹号收藏官方合作电话:400-60-51580
" v( v+ o/ I' v5 S' J. F7 H客服☞ 微信号/QQ:250955904) B8 O8 @! h9 ~
) S/ `" v) b; c% Z, ?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壹号收藏官方微店”,更多精彩等着您!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23852-1-1.html 谢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