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 c: j4 B) W2 H& I6 @: b. ^) y2 @; f
摄影既要考虑传达,又要考虑构成。
5 E$ f% z( w. P X, l' e1 S 一切艺术莫不如此,设计、绘画、音乐……重要的是,摄影也是。因为摄影是“超写实”的具象艺术,它所面对的材料多数不具备天然的抽象性。; j) E3 S) o6 S6 I% O4 W: ]
但人类天然具有抽象的能力并从中获得审美愉悦。这是审美的身体性。两个黄鹂鸣翠柳,翠柳之间的黄色来自生存意义上的自然选择。
3 y, E, k g, C: _1 m* u/ b* ]) Y一行白鹭上青天,白鹭排队飞行是群体性的“涌现”。 天地有大美而无言,自然界的和谐从来不是从美的立场出发,能感知色彩和线条的人类才使其具有美学的意义。; f4 v. E t# m7 t; |. n4 g
所谓具象艺术,在构成的意义上,就是在具象中考虑点线面的构成关系。; C8 D# l6 ~) e
▼
+ i' V* |/ c3 `# e5 N (拉菲尔《草地上的圣母》是圣母的大三角形嵌套圣母圣子视线和头部构成的小三角形)
# j3 X1 k. Y( B8 `所谓抽象艺术,在构成的意义上,就是在抽象中考虑点线面的构成关系。
! b( y% h! n" m: M' n& U, B▼- E+ w3 d' c7 s7 V- L) I
![]()
( v/ H5 X6 M; m6 ]' b0 C, M7 g7 d(蒙德里安的格子画,把绘画材料限制在直线、方形和色彩并以此来结构世界。)
5 k6 r0 Q6 ]2 C& K( U. A5 w6 E( r5 Y人体内悬挂着愉悦的钟,使之震荡并共鸣的构成方法,只有两点:1、对比。2、相似。
. i" ]$ g H$ z3 o- [即设计中所谓的“ABA”原则——AB为对比,AA为相似。我的某位写作朋友创作谈所谓“对峙与均衡”,简要方法是每一个自然段后,要用下一个自然段与之对峙(口吻、调性、节奏、松紧),并用其后的自然段完成“均衡”。
5 T" B! d* w8 `. p5 w我不同意按照任何分类的方法,把构图分为什么“S形”或者“交叉式”构图,这种教条式的分类也许对于培养初学者的感觉有启发意义,但阻碍了人去发现构图更为本质的秘密。5 H+ Q! G, u# {3 ]3 { U
我也不同意参考国内任何所谓摄影专家对于任何所谓摄影大师的、传播学意义上的介绍分析,他们普遍素质很低,无非是靠制造光环和比拼谁离光环更近来售卖二手教材和畅销书。最佳的方法是购买大师的画册,或者到网上搜索他们的作品,没有任何先见的观看。
+ O8 F' J2 b* j& C5 a0 j我不相信这些所谓专家,是发现从他们身上不能获取任何有益的营养(净介绍安塞尔亚当斯这种二流人物),相反,凭借自己的本能和实践,所收获的远比他们介绍得多。比如构图,我就从来没见过靠谱的定义,如果让我根据我的经验和理性来总结一个,我以为:
2 ~$ o* p- e3 R& S3 o, p; s ]: H构图是线条、几何图形与裁剪框图形之间的形式关系。) X! V( G* B1 N
9 [& }3 R3 k U5 U& S1 U
- 裁剪框图形:
$ ^- e0 O& q1 l H" y) u! S # T4 ~, r8 s3 P4 g0 ~" ^3 q4 a
- g2 A/ {2 _+ \2 H# X- 横线、竖线与裁剪框图形的形式关系(所谓的九宫格构图):
q2 Y9 H Y6 {9 s% D* ~. w6 T
![]()
$ ?# W* M. J% }9 f" q/ A/ g' m {
+ E. N0 `; i" z1 B$ I- 对角线、三角形与裁剪框图形的形式关系:: K- }# n. ~$ w2 Q$ ^
我是拍人像的,具体说是拍时尚人像的,所以更愿意找我熟悉的例子来参照上述定义——
4 U3 b4 l0 x- C7 S7 ?' `+ R+ i0 J , C' i" E& L/ d, r2 V
其中,左图的三人的竖线以及裁剪框的边线构成了相似和对比关系,右图的垂直线和对角线构成了对比关系。! P, N/ u# n3 Z* M0 S" ^* d2 F8 N
但我不认为发现这些关系是理性原则指导下的结果,有经验的摄影者都清楚,在按下快门的瞬间,这种形式关系的把握多半是直觉式的,理性当然可以参与其中,但感性往往要快于理性,眼睛和手指要快于脑子。
5 S3 j4 |/ L: R我强调要拿起相机多看多拍,是因为眼睛要习惯于取景框的存在。
) j7 }# [) F [. I! S S/ t5 g1 N; ?让相机成为身体的感官,或者说,让身体被相机改造,后者的说法尤其适用于不同焦段,每一种焦段就是一种新的观看方式,对于构图的影响是本质性的。鉴于此,我打算多谈一点焦段与构图的关系,并让三个时尚人像摄影师来以他们各自的构图风格现身说法。" W3 Z/ W0 d) H1 O# H5 N
![]()
0 ]; u, V6 A1 H# P1
0 F. S% f! ~- a0 X* [广角(Anni Leibovitz)& f) I$ _4 W) q F4 h2 ~! p
广角的透视会让构图强调线条的汇聚和几何图形的构成。
+ Q# X# r' ], w y R2 Y请注意下列图片中三角形、对角线,多人人头构成的连线。
$ I3 q- g% {6 G& l, u![]()
! M1 Q3 Y4 h7 o" D 4 V% ?/ H, ]7 ?" b6 V
![]()
J) w3 R0 W2 q0 s2 Q![]()
5 `& Y6 _; B: P3 U( ^0 r& E 7 f, X* C1 b- }% x
2 C3 f; q2 f' R# s% H9 U
![]()
9 i" v" }% k' d9 P' N. {2 F 3 t% o' }0 X# `! ]/ ^
2
3 J4 E8 A( a" ?" O长焦(Peter Lindeberg) \5 s7 }8 V/ Y" q$ S3 Q) S; Q9 J# o: @
同样是拍Vogue群像,Anni和Peter是个有趣的对比。! k, N3 m! C- U! w8 [0 T% G; x
前者强调高低的构成关系,后者的画面内根本放不下那么大的景别。+ l( C% t! O. u. `) Z- V
![]()
- _! \. H) P5 B/ b % K+ }" X: ^' y' {, x: e# c
让我再延伸开来,这是Patrick Demarchelier拍摄的Vogue China创刊封面,我记得刚面市时很多读者觉得姿势普通构图平庸,但我觉得很恰当,因为长焦的透视有利于表达上海主题(背景更近、更大,容易看见,但又足够的虚来避免干扰主体。)
5 g9 n$ s9 Z: f( I ) ]- o! S& @3 B' K1 e
长焦的透视会让构图弱化线条,并转向前后景和主体的虚实与明暗关系。
c7 o( V5 c, C5 @+ \) H在Peter Lindeberg的世界里,虚化的前景(墙角、窗框甚至用纸巾塑料布等临时物体部分遮挡镜头)是必要的构成元素,它与清晰的主题构成对比关系并平衡了画面。
: @; D7 C# [ @5 E: J; m; l ! i: H! L' p/ k" ?* X2 a- i
![]()
1 ]9 L0 ]7 P$ r5 c# x 8 P: P$ e1 q" P4 r& ]8 \9 C1 Q
9 D' f! c4 `( G% E8 T( L2 m* [1 [
![]()
5 Y# C" J2 c- ^% A5 X; I![]()
$ a: t* [6 v9 J$ X! r3 I3
) }+ f8 b% q1 L8 }中焦(Mario Testino), R1 R- ~1 N) W0 t: R1 p; G
中焦的透视会让构图同时获得并不强烈的线条汇聚和虚实关系。/ E$ S X* ~! x8 z1 O+ e& F
我有阵子在固定使用85定焦(Testino用哈苏645,焦段应该是120)的时候,强烈的感受就是“甜蜜”,因为一切都是刚刚好,不极端,但又什么都有。85被称作“人像头”不是没有道理,比较适合拍摄女性。
* [ c! R! I: k* G* N. ]1 P 4 `, X+ M# G" @, G1 W8 n
; w$ d. D* q) K5 K. X; {# z2 O" \
最后以我发过的一条微博作结:英国雕刻家亨利莫尔说:“对设计敏感的观察者应该把形状就简单地看成是形状,而不是看成一种描绘或理念。比如,他必须把鸡蛋看成一个简单的固体形状,撇开它作为食物的意义或它将变成一只小鸡的想法。”──我觉得摄影也是,摄影首先是平面构成。 作者:马骥
* z8 M! T( J' K1 O1 v原文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113705/answer/17727866
4 P) N0 |8 |' c& ?% }4 p; m: r编辑:佳琦
0 C7 m* p3 {: _/ j ]& Q' l之前分享预设收到了影友们的支持
0 A8 M9 O" V5 h1 d作为资深资源党,影像君这次决定拿出珍藏多年的...
]; G* W) E4 y0 Q" l, F8 U+ e2 k& D6 N( C3 J+ h
9 r7 X8 H* l4 a! Y* O) G
使用方法请参考' f% I3 W0 ]* ^7 ]* b( i$ p5 S
▼3 O6 k4 Z6 l$ v, {
$ G# D. q" \3 k* e4 N4 w8 |& F- Z5 S. ?
内容采编自网络, 不代表北美生活网观点, 除新闻外如有著作权争议, 请联系本站编辑,将立即处理。; a; w% z2 n0 ]7 n
# @! K! L6 U" y& m& ~% C/ M- s1 I
谢谢欣赏,开放注册,欢迎加入北美生活网。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23060-1-1.html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