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奕䜣:机智如我,却与皇帝宝座擦肩而过

[复制链接] 0
回复
1418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7-26 03: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文 / 嘉非
前言:
我出生于皇室贵族,却有一个上班还穿打着补丁衣服的老爸;我有志气,有理想,却也有九个性格迥异的兄弟;我生下来奔着皇帝宝座而去,只可惜时运不齐、命途多舛。我这悲伤,想说来给你听听。 他是一位有着传奇色彩的大清王爷,周恩来曾多次到其王府参观,并将王府的开放列入遗嘱。他绰号“鬼子六”,是晚清洋务运动的领导者,被誉为“中国第一次近代化运动”的领导者。他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内阁总理,大刀阔斧,锐意进取,推进改革,执政期间大清国政治外交生机勃勃。他有着如何不为人知的人生。他就是恭亲王奕䜣。奕䜣:我那节俭的老爸谈奕䜣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他的老爸道光皇帝。道光以艰苦朴素而著称,是清代历史上(可能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穿着补丁裤子的皇帝。

道光皇帝(1782-1850年)和他的父亲嘉庆帝一样,都是守成之君,没有康熙、雍正、乾隆几位帝王的雄才大略和长袖善舞,只是想老实本分的把祖宗传下来的江山打点好,不出什么差错。偏偏他遇到的却是风雨飘摇、内忧外患的现实,因此在历史上留下了一个窝囊废的形象。其实早年的道光文韬武略,雄姿英发。10岁那年他随爷爷乾隆皇帝去打猎,居然打到了一只鹿,乾隆非常高兴,赐给他黄马褂。嘉庆十八年的时候,天理教徒进攻紫禁城,宫内大乱,道光处乱不惊,从容镇定,拿起火枪击毙了两个暴徒,老爸嘉庆龙颜大悦,封他为亲王。不过这些光辉事迹逐渐淹没于历史之中,后人熟知的更多的是一个平庸的道光。他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节俭,他可以称作是有史以来最抠门的君王。他不仅把节俭看成是人生的乐趣和目标,还以此作为衡量大臣能力和品德的标准。道光对皇后非常敬重。有一次,皇后生日,他决定为皇后祝寿。于是,满朝亲贵重臣献上寿礼,拜完寿,自然留下赴宴。开宴后,众人发现每人面前只有一碗打卤面。皇后很高兴,因为道光这一次算是破例了,以往过生日打卤面也没得吃。大学士曹振镛的抠门程度不亚于老板道光,他奉行“多磕头,少说话”的为官之道,深受道光宠信。每天这位曹学士都被召进宫长谈。太监们还以为皇帝和曹大学士商量国家大事,谁知留心听时,君臣两人津津有味谈的原来都是家庭琐事,柴米油盐酱醋。自古以来宠臣都是最善于揣摩帝王心事的人。话说有一天,曹振镛穿一件破套裤进宫,两只膝盖上补着两个崭新的补丁。道光老板见了非常惊喜,大臣中还有如此会过日子的人,便问曹爱卿这两个补丁要花多少钱,曹振镛奏称须三钱银子。皇帝听了十分诧异,说朕照样打了两个补丁,怎么内务府要报销五两银子呢。曹学士忙推说皇上打的补丁,比臣的考究,所以价格贵。

道光也许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穿着打补丁裤子的皇帝了。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老板衣服上都是补丁,大臣岂敢衣着光鲜,所以当时大清国旧衣服店的生意特好,经常有达官出入其中。每天早朝的时候也很壮观,朝堂重臣们衣服上都多多少少有几个补丁,不知道的还以为丐帮在开大会。道光皇帝在节俭过日子外,还倡导节俭治国,节俭治军。他不但平时俭以律己,俭以律臣,就是赏赐有功之臣吃顿饭,也抠门到家。此后,在鸦片战争中,道光帝急于妥协,与其节俭的意识不无关系。在讨论诸如海防、边务、黄河治理等问题时,只要一有大臣提到拨款,道光皇帝立即面露不悦之色。近人评价道光:“徒齐其末,未揣其本,省衣减膳之为,治家有余,治国不足。”这个评价很有道理,作为一位帝国的一把手,不能大刀阔斧的锐意革新,应对变局,为国家埋下了很多隐患。

道光是典型的守成之君,他当政30年,留在历史上最值得一提的是勤俭,绝非昏聩、贪婪之人,但是他治国毫无方略可言,只是一个平庸的皇帝。这样的皇帝在承平时代尚可,在内忧外患的时代就显得有点力不从心了。有的历史学家这样评价道光:“宣宗之庸暗,亦为清朝入关以来所未有”,道光执政39年,大清国政治每况愈下。作为皇帝,他最大的失误还有一个——选错了接班人。奕䜣:我有兄弟九个老大奕纬非常不受道光待见,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奕纬的老妈是道光做皇子时的丫鬟,出身非常卑微,后来被咸丰封为妃子。嘉庆非常喜欢这个长孙,道光却感到和丫鬟生了个儿子有点在众皇子中抬不起头来,因此不喜欢奕纬。奕纬在冷漠中过了20多年。结果到了道光九年,奕纬突然感到父皇对他异乎寻常的好,为什么呢?原来当时道光有三个孩子,而次子和三子在这一年接连夭亡,奕纬成了独子了!因此老爸对这个唯一的接班人开始嘘寒问暖,但这个时候奕纬已经养成了游手好闲、不思进取的性格,很难改变了。一天,老师给老大奕纬上课,奕纬不好好学习,老师就说,阿哥以后是要做皇帝的人,一定要好好读书呀!奕纬桀骜不驯的说,我要是当皇帝,第一个把你杀了!老师气坏了,去找家长道光告状。道光气急败坏,命人传奕纬过来,把这个不成器的老大骂了个狗血碰头,完了还踢了两脚。不料,这两脚有点重了,结果奕纬一命呜呼。道光后悔莫及,一个独苗就这样呜呼哀哉了。好在道光还年轻,生育力颇旺盛,才没有绝后,老四、老五、老六接连出生。老四奕詝,后来成了皇帝,就是咸丰。老五惇亲王奕誴(cong),此人没有什么见识,曾经和翁同龢一同参与“云南报销案”的查处,主张扩大范围,一查到底,最后被翁同龢等人否决。此人没有大的才华,缺乏敏锐的政治眼光。老五性格粗鲁、性情粗鄙、大大咧咧,整天在街头闲逛,爱和小商小贩闲聊,平民气十足。道光十分不喜欢老五,最后将他过继给敦恪亲王绵恺。咸丰上台后,也不大喜欢五弟,经常以“无礼”的理由申斥他,有一次老五和四哥皇上在说话,不知那句话得罪了四哥,四哥拿了一个东西砸过去,将老五的面部打伤。到了咸丰五年,咸丰竟然下旨免去老五所有差事,将其从郡王降为贝勒。一年后才恢复爵位。

“鬼子六”奕䜣
与“鬼子六”并称的是“败家七”醇亲王奕譞。道光第七子奕譞才智平庸,却因为和慈禧的关系更近一层(慈禧的妹夫)而一度大红大紫。奕譞做人比较低调,也不贪腐,算是个好人。然而此人政治上极为保守,第二次鸦片战争打醒了老六,却没有打醒老七。老七后来成为保守派的中坚力量,身边聚集了一批保守的王公大臣和官员。他和老六相反,主战,主张强硬外交。
1884年甲申易枢后,他成为新一届军机班子的领导,导致国势愈发不可收拾。奕譞被人称为“败家七”是有道理的。老七水平不高,他这一脉却风生水起,后代出了两位皇帝(光绪和宣统)、一位摄政王(载沣)。奕䜣:我没当上皇帝
奕䜣自幼聪慧好学。后来娶大学士桂良的女儿。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留在京师帮助奕䜣议和的就是桂良。桂良后来成为奕䜣的坚定支持者。老丈人桂良也给恭亲王出过馊主意,就是让奕䜣收门包。结果奕䜣也落得个“好货”的恶名。

奕䜣奕䜣自幼聪明好学,曾经通读《资治通鉴》三遍。他还是个文武全才。诗写的也很好,是晚清王爷中最有才华的一位。这样的人假若登上皇帝宝座,估计大清的历史就要重新书写了。咸丰去世后,奕䜣和两位大嫂共同发动政变,建立了全新的政权,这个政权高效务实,对外开放,开创了“同治中兴”的格局。恭亲王奕䜣也因此被人称为“鬼子六”。与老七比,老六恭亲王这一脉要弱得多。奕䜣的长子载澄很不争气,是典型的花花公子加败家子。当年经常和同治皇帝到外面鬼混,从而导致年轻天子的命丧黄泉。载澄死的时候只有28岁。奕䜣极其痛恨这个长子。不过载澄也差点成为天子。同治帝去世后,没有子嗣,王公大臣商议的时候,有人(宝鋆)暗指载澄可以承继大统。所以后来和两宫太后汇报的时候,奕䜣突然问了一句:我是否要避嫌?不过他最后还是上殿了。这说明当时载澄也是皇位候选人之一。不过慈禧定的是和自己血统更近的载湉。载湉的老爸醇亲王奕譞听到后当场晕倒。奕䜣听到后旨意后心里也是五味杂陈。

陈宝国饰演的奕䜣恭亲王另一个儿子载滢,过继给弟弟钟郡王,承袭贝勒爵位(一位亲王或郡王的爵位只能有一个儿子来继承,其他人无缘。所以肃顺排行老六,哥哥端华就能承袭亲王,自己只能从基层干起)。后来载滢庚子年因卷入义和团事件而被免去了爵位。奕䜣还有位爱女,荣寿公主,出生于咸丰四年。同治初年,慈禧为了搞好和奕䜣的关系,让他俯首帖耳为自己母子卖命,将荣寿公主接入宫中,认为自己的养女,还破例封为固伦公主。按照清代的宫廷规矩,皇后生的女儿才能封为固伦公主,嫔妃的女儿封为和硕公主。慈禧居然封奕䜣的女儿为固伦公主,可谓非常高的恩宠。后来慈禧和恭亲王的关系一度很僵,但她一直很喜欢荣寿固伦公主。荣寿固伦公主婚姻很不幸,十几岁时,经慈禧指婚,她嫁给了景寿的儿子。景寿也是驸马,奕䜣的妹夫,说起来公公还是姑父,嫁的原来是表哥。哎,晚清的近亲繁殖太厉害,关系复杂的让人头晕,当然也因为近亲繁殖所以慢慢基因就退化了,所以像恭亲王这样雄才大略的人就非常罕见了。景寿的儿子婚后不到一年就死了,荣寿公主只得守寡,回到宫中继续陪养母慈禧。荣寿公主原来很霸道,有一次路上遇到左副都御使的车,对方车夫也很牛,坚决不给固伦公主让道。荣寿公主一怒之下将左副都御使连车带人扣了起来,后来左副都御使知道原来冲撞的是固伦公主后赶紧苦苦求饶,固伦公主这才将其放过。后来性格逐渐变得平和。慈禧想废掉光绪的时候,她极力相劝。

奕䜣为数不多的照片恭亲王一生,政治上几起几落,兄弟间的感情还算不错。老四虽然后来听信谗言,不大待见老六,但还是手下留情,并未如曹丕对曹植般绝情。老五关键时候也力挺六弟,同治四年三月,慈禧想炒奕䜣的鱿鱼,老五、老七坚决反对,慈禧只好作罢,毕竟天下是人家爱新觉罗的,暂时还不属于叶赫那拉。老七虽然后来取代老六主持朝政,但兄弟两人感情一直不错。平心而论,道光的几个孩子都不错,没有大的问题,关键是他选错了接班人。无论德才、胸襟、见识,恭亲王都是道光皇子中最优秀的一个。道光选错了接班人,预示着大清帝国最后几十年的道路崎岖而又坎坷。
图片来源于网络



内容采编自微信头条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22059-1-1.html 谢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