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家人与奸党
1 Q. x7 F ]3 J8 f" D( [( g
; \5 ]+ W$ Z( s p自从隐约知道自家处境之后,郑琰就开始认真考虑各种“奸臣家族奔向光明未来”的方法。
3 S- e" _, s; h1 \1 t% \6 D e, q9 U5 K; m
未果。
/ `) R5 P* T9 A# Q1 s1 N! U% B* s" E& v" F; j2 u
想也知道,如果奸臣一家子随便找个办法都能有好结果的话,这个世界真就是没天理了。
3 N3 E& }( I# W& d8 q" q
/ c' q4 J. t5 D" c, G3 O俗话说得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未报、时辰未到,时辰一到、定当还报。 W% A1 V: v) y+ _( a
, }2 H8 C% E+ O/ Y- F5 c. r眼下是时辰没到,等时辰到了,那就是全家死翘翘。
* T/ X) i7 q. s4 [) r4 @
/ @2 }% f( { O! A最好的避祸方法就是让她爹转型,问题是,型,是那么好转的么?. j& }* n' h2 C
( j! p" D/ @ C6 ~2 U( k3 q4 M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如果政治转型真有那么容易,这世上哪有那么多“奸臣”?; I$ h7 i, C5 u
" X9 ], h6 S/ i: a" p
又或者,培养家族之势力,营造良好的家族氛围,形成一个诗书传家一类的大家族。清贵、无害,为国为民,皇帝都不好意思对你家下手。然而,郑琰面前从来就没有出现过自家(专指家庭)成员以外的亲戚!( q+ f7 Y: C- k5 g- [
: T3 k7 a# z1 h
家族就暂时不要肖想了,亲戚都没有几门,还是现结的,门第也算不上太高——这也是郑靖业被世家诟病的一大伤处。& L9 j# _# `- ^2 X# P, i, P
& X0 W! C8 t1 ^. v" d B" e, U真是前路漫漫,满眼黑暗啊!
& Z v, y/ U' j/ F
" @- l5 Z* s7 J0 }; D最可恨的是她的年纪,也太萝莉了一点儿,有办法也没有执行力。古人当家立业的年纪早,也没有早到七岁的,尤其还是女孩子,这会儿也不是母系社会,大环境是相对宽松的,还没到她能够随便说一句话就能让全家听命的程度——她爹再疼她也没用。
6 m+ h: w8 d! Z4 V$ V; V! r4 Q( b+ T7 ^% T- v8 Y
郑琰现在的首要任务是平平安安长大,并且祈祷在她能作为成年人发言之前,自家不要出什么无法挽回的差错。7 P$ W& R# s+ O% g# A2 W
& J1 ` L. T0 Y) Q7 a
阿米豆腐。
, n+ J1 L7 \) ?$ ?5 _; W# z/ Q `
+ z2 X3 i% @) N4 b多想无益,她现在应该继续没心没肺地生活,愁眉苦脸的样子可没人会喜欢。如果人见人厌,她的后招就算是被废了一半儿了。
8 V2 l% h+ B3 G* I
) B' R5 X& q& A8 u) M: ~( X——————————————————————————————————————————
# s( t* ]/ L$ l) l8 Z
8 p: _9 w. ^9 t; d' B“七娘、七娘。大喜事。”杜氏那里的一个老妇笑盈盈地过来向郑琰道喜,“三娘有喜了,七娘又要做姑母了。夫人使老奴请七娘一处说话呢。”1 P, C) R2 E4 y+ s, a U$ E
+ Y, V6 b+ `' {* y; q郑靖业与杜氏育有五子二女,排下来郑琰正是老幺,用的是男女通排的大排行,郑琰就行七,人称七娘。唯一的姐姐郑瑜行四,人称四娘,余下的都是哥哥,从大郎一路排到了六郎。* n+ P* b3 U4 O) w
$ c! h1 }5 }# w- K7 i2 B
对于这个时空的称呼问题,郑琰只能庆幸她爹不姓武,她妈在出嫁前排行老大。杜大娘比杜十娘好听多了,而她爹是她祖父的独子,年轻时很做了不少年“大郎”。
0 A) [7 x8 X3 [/ S
" L9 M" F! j# K有儿有女,还有了孙子辈,郑靖业又已拜相,郑靖业与杜氏在府中仆妇口中的称呼也更具有的敬意。杜氏恰巧是有诰命的邢国夫人,仆妇们自是尊称她一声“夫人”。
7 g5 x! s2 F' `3 {1 t. p3 h3 q5 b2 {
+ Q1 ?! Q. @, A7 z. t* L哦,扯远了,她五个哥哥分别名为琇、琦、琛、琬、瑞,头三个已经成婚,三个嫂子在家中的称呼也是跟着丈夫的排行,唤作大娘、二娘、三娘,各人在娘家的排行却不在这府中叙了,倒是自家房里关起门来称呼也渐渐少了,只有回娘家的时候方能听到旧时闺中称呼。+ V* \6 q; p3 o9 f6 ?
4 W/ A5 E) G) c" F! r& n3 T老妇人说的就这个三娘,就是郑琰三哥郑琦的妻子赵氏。# O3 h, Z' M4 ~7 I0 k
) Z' l# D' W9 ^+ r
哎哎,这真是一个人丁兴旺的家族啊!
* T E! j0 T: H% I* n4 Q8 B7 I0 n# f
杜氏自己生育了五子二女不说,三个儿媳妇也各有所出。; i: k8 \% o% O7 ^
2 p# Z3 d8 f( s; ^/ e' D长子郑琇与妻子方氏育有三子,分名德兴、德安、德谦。郑琇是长兄,郑琰是幼妹,两个足足差了二十五岁,他的长子德兴今年十二岁,比郑琰这个小姑姑还要大。就是德安,今年也有十岁了。
& Y9 L& E* K. X5 K' ~& P7 n; j; M3 A: P, k: d
次子郑琦比幼妹大了二十岁,比哥哥小了五岁,却比哥哥还能生。他与妻子关氏生了德平、德良、德俭、德芳四个儿子。3 f. f, [- }; W. G
6 z4 H7 D( X9 }9 @8 T三子郑琛长郑琰十七岁,与妻子赵氏成婚四载,这已是第二胎了,两人长男名德恭,去年过的周岁生日。
$ y6 d1 Q# m: \- N* m1 e' A& D4 W$ k- y
大家族讲究个人丁兴旺、聚族而居,这大概也是农耕社会的一大习俗了。
& r/ F- j$ x, T; Q2 R% y7 F
: g. h6 r+ X3 `; D6 i杜氏今年五十了,妻凭夫贵、子孙绕膝,好不快活。+ K# D' O7 @ Y. H1 o( J; h7 P& c2 g* V
+ i$ ?% L3 x9 U G. S+ g6 J
她老人家是当家主母,理所当然地居住在整座府邸的中心地带,院子也比别人的更加宽敞。郑琰赶到的时候,她正在屋子里被三个儿媳妇拥簇着说话。怀孕的是赵氏,大家的恭喜却多半要冲向杜氏。; x2 [0 m' K0 A; `
5 j5 w9 C; s, g _- |& O
杜氏正说着:“开枝散叶总是喜事,不好闹得太大,免得有人说闲话,亲家那里还是要使人去说一声的。”
( Q n& r1 \5 n3 E! n5 s
" K F0 C7 m# j9 n) e奸相不是一天炼成的,郑相大人虽然仕途亨通,也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绝非侥幸,否则他就是个“倖臣”而不是“权奸”了。因是一步一步爬上来的,家里这一堆孩子的婚事也是后来者居上。
; R+ Y1 i2 J9 A; v7 `& d* o: ~% x0 w# V7 F9 w2 N
这倒不是说方氏出身有多低,而是弟媳们的家世更耀眼。郑靖业不是个肯吃亏的主儿,自是不会亏待了自家的孩子,结的亲家也是当时条件下能够结到的最好的选择。" h# s8 L9 X ^
6 e) o! s4 P, _; @3 D0 x
十五年前,郑相已经是一郡之长,还任职于最肥的地界上,从这里你就能看出他有多会做官了。那时候给长子挑的媳妇儿,当然也不会差到哪里去。方氏也是官宦人家出身,家中为一方旺族,虽则其父方延龄混了个官身之后不久就办了离休手续,还有四兄二弟都有着六、七品的品级。$ [1 s% D4 m I& @) L# Y
$ A+ [: H1 _ R
已经算是挺不错的家族了。
5 m3 d; u1 d! l1 a7 {/ T W& j
c8 t& r. @; u K# v& k8 B两位弟媳妇来头更猛。
/ z7 o0 m6 o6 L; {
/ n2 F t) L( s' w/ F0 L8 i' O; o! ^9 Z方氏入门五年后,杜氏的二儿子已经可与勋贵之家结亲了,娶的就是宁远侯关正彦的女儿。# B) ^) {& f B6 i" c
" C; }$ d% |- g* N
眼下怀孕的这个赵氏更了不得,人家家族“世代为官”,已经混倒了两个朝代,如今这是第三个,她们家依旧是全国知名品牌,呃,错了,是全国闻名的“世家”。保守估计,赵氏家族已经兴旺了四百年。
0 E& P0 g7 O" k9 G0 T: l2 a9 ~# w& a; U, j
别看郑靖业已拜相,能给儿子娶上这么个人家里的女孩子,虽非本宗,也是高攀了。跟人家比起来,郑家就是真·暴发户。
$ q" F& Q$ U' t' \. F& w- ~1 F+ X u' e; V2 B
饶是杜氏身为宰相之妻、一品夫人,也会给三媳妇更多的尊重。亏得世家女孩子教养好,赵氏也不很敢在夫家拿大,虽然从小到大的教养摆在那里,也会露出一些与这个家庭的不同来,与婆母、妯娌、小姑子相交倒并不凌人——稍有不习惯也是难免。( x! b6 q, o! k' l
7 N$ C! p6 D0 e& ^. o) S& r( i似这般特意提到亲家的事儿,杜氏也是下意识就去做了。
6 @. e# y1 O8 o$ s/ s) E+ [+ ^0 N
# ?2 d$ @4 p5 V5 J f郑琰进屋之前估计是已经有人往里禀报过了,等她迈进门槛,屋里已经没有说话的声音了,杜氏招手对郑琰道:“七娘过来坐。”杜氏独在一张长榻上坐着,媳妇们在底下坐塌上分序坐定,郑琰很习惯地跑去与杜氏对坐:“阿娘,我又要添侄儿了?”
" ?/ H" g G9 V9 v5 A2 ]* h- `: T' `8 V( |3 O0 G7 k H* n% c' o
杜氏笑道:“快见过你嫂嫂们,”指赵氏道,“还不贺过三娘?”
: J% F- ?3 ^, S5 k# z1 p6 M
" \/ \) T: x# A% ~, |郑家这三个媳妇儿都是比较标准的“贤妻”相,就是那种看起来好生养,实际上也好生养,慈眉善眼。相较起来,郑琰倒觉得她这辈子的亲妈杜氏,眼睛里隐着更多的果敢。
# z$ b' P# p% u6 h' x. S* O% q! s% ` U% ^
方氏比郑琇还要大上一岁,儿子都快能博个荫官了,这两年来力图持重,衣服也不穿带过多文绣的,首饰也不肯插满头。她的家族不是全国知名,也是一郡之望,自己又是这一家的宗妇,更不肯在赵氏面前显得不堪。
' G; B6 k9 s: L+ L1 w1 ~; q
7 J; V8 m) K/ Z; m! r关氏原就出身不坏,倒是三妯娌里最显活泼的一个。方氏、赵氏两个人的话加起来也没有她一个人多,偏偏她话多得并不令人讨厌。这里面关氏那副好嗓子也是居功至伟。: C3 D. i5 M$ B3 H, _1 @( W5 o0 j
2 Q$ ~0 O: @) o* G0 N& m赵氏最年轻,还没有显怀,一身天青色的衫子,上面绣着暗纹,是低调的华丽。! A, A4 V# H" o/ A7 ~9 V; R E
& p6 e7 C. D3 J7 i2 E
姑嫂二人厮见一回,杜氏搂着女儿道:“可惜四娘不在家。”郑瑜已嫁,因嫂子有孕这样的“小事”专程去报信还把她弄回来,即便是奸臣宰相家,也略显嚣张了些,何况郑家是绝对不会承认自家是嚣张跋扈的奸相之家的。6 b* d o& J- R9 p) M; i
: S6 O, P+ C2 G6 @% E+ e4 E" a
又说:“过一会儿你阿爹、哥哥们就该回来了,三郎怕不要乐得飞上天去。”
: b* G: [0 l, g9 \9 X: \& L/ s0 x; c5 H
女眷们一处说些闲话,因有郑琰这个小姑娘在,大家又拿捏着不在赵氏面前显得俗,话题倒是很有分寸。
, ^9 V3 l; L# H8 K# E$ S4 u+ ?* B7 M3 I' H
光看这样儿,谁会觉得这家会败啊?!
2 D2 m( L. E2 G8 |% b
9 i# r8 o! L6 m) u9 Y——————————————————————————————————————————
* E' }- j9 y( H! V% R- D5 G; i- m3 o0 w' U* S
如果看另一处场景呢?
& e8 j/ i& b' p+ |9 t) l
1 B I% }: X- i作为一个国家的宰相,郑靖业并非一家独大,真要这样,不用等郑琰有什么念头,这相府也到了不想篡位就等着被收拾的时候了。这坑爹的大郤朝的官制发展至今,光宰相就有五个,只不过郑相比较嚣张比较讨人厌却又不讨皇帝厌罢了。) O( F% W* z m6 I3 Z9 b6 W3 F
$ d4 T L9 F+ W+ |; \ c得皇帝喜欢,又有能力,还嚣张,郑靖业就非常忙。
. S h+ T* ^# C' y3 u6 k4 p; a9 F4 t3 T$ m% F
早起五鼓、晚睡半夜,天不亮去上朝,在单位食堂吃饭,直到傍晚才回来。回来了还不得安宁,这位奸臣的家门口早早地围上了一堆的官员,送礼的、请见的、打小报告的、来拍马屁的、汇报工作的……应有尽有。( H3 z$ T: z* `6 h( h- M
/ m# B; k3 |# o. T. Y- m: u2 b
既有五相,郑靖业拜相方五年,又有勋贵、世家、宗室等在朝,他就不能太过放松了——他的地位还不算太稳。) {: M6 h- l+ N% J9 U5 B
" h8 o' I# ~" [; `/ J2 J4 w. o+ y
并非郑相太无能,他拜相的时候才四十五岁,四十五岁的□常委,“年少有为”当之无愧。拜相之初就遇到前任留下的烂摊子,还顶着一个已经登基二十七年,年近六旬,宠爱新进小老婆苗贵妃的皇帝,旁边还有一群对他的相位虎视眈眈的同僚们,哦,皇子们也在四处活动,千头百绪之下,他能站稳脚跟、还混得让人想骂,功力确是非同一般的。1 a7 I3 N/ I+ e# I0 `) L
! u. T" b( q9 ^) Y W6 |
须知郑靖业既非世家出身,也不是勋贵子弟,没背景没后台的,混到现在,真是不容易得很!
1 p: v& X2 e, \0 C
6 ^7 O S# @ R; i& o+ G1 r1 t5 x郑相的书房里,几位标准奸党在与奸相密谋,意图谄害忠良。# w* [9 \6 o9 ?7 y/ j* Q
! B3 o* g: T9 N. g |; A与想象中的不同,郑相生得相貌堂堂,还带着点儿仙气。此君年已五旬,依旧风度翩翩,修眉长目,隆鼻细须,口角含笑又不轻佻,倚着个隐囊,问:“还有为难的事情不成?” S- o( ?6 @# r5 V- i- G/ E
% L% B) t, R& i. V. |. D& D
奸党甲(抗议,我好歹是吏部侍郎,你就这样用个代号代过去了啊?):“袁曼道还想为傅含章鸣不平呢。”冷笑。9 T" N4 x6 ]* G7 \7 T- S
. U% I0 A( Q* D2 n0 [! f/ m# k/ F奸党乙(举手,我是中书舍人啊,位置很重要的):“圣人最恨有人生事,他这不是找死?”5 a, g" X( n5 b$ H5 X$ q$ M
& W' i' n" k7 h4 e. {
奸党丙是个慎重的家伙,身为御史想得就多一点:“傅含章这一回是解了边患,要不是他手下有脑子发热的失了手,叫我们做成了文章,也不至于是现在这个样子。然而傅含意此番确是有功的,如果引起清议不满,就不好办了。且袁曼道素有清名,还是个认死理的愣子,人是可恶,却没有人说他不够公正啊。”1 f" G& M7 k5 T- I2 F3 ~0 T
6 C- n$ S$ q7 a W奸党小头目:“切~伪君子罢了,”神秘地显摆,“他要真是个守礼君子,怎么会有那样一个放荡的儿子?”
. X' B! i+ a9 {
( R% V- i, ] t2 d9 u9 _袁曼道是个耿介清流,本人虽非世家,其人品却为世家所推崇。据说此人事父母至孝,爹死了哀毁过礼、一个人奉养亲妈、自己日子过得紧巴巴还要周济亲友,弄得三十岁了还没讨到老婆。
o9 }; _7 z; J4 V. L' C2 E: ?5 H( }' D+ G- [
亏得人品好,因为人品太好,小伙儿长得还挺帅,被当地郡守相中做了女婿,依旧安贫乐道。人品实在太好了,贤名远播,被当时励精图治的还很年轻的皇帝召过来当了官。拿着俸禄就继续做好事,亏得老婆会持家,一家子才没像《武林外传》里的吕秀才,自己饿着攒点儿剩饭去施舍给乞丐。1 h( z H( w4 w8 d8 `& R9 w. z N
0 }2 F" J3 K I就是这么一个人,却是大家眼中的大好人。如果他们家继续几十年这样的作风不动摇,也许又是一个新兴的世家了。世家,首重名声啊。$ U" y' C% n) j6 w! n5 i$ S- F/ a
v# T6 [" m2 f* I2 z偏偏他有一个不羁的儿子,也许是袁曼道把袁家所有的稳重因子全给用完了,袁守诚,袁曼道大好人的独子,才华横溢,却是个豪侠任气的。调戏调戏尼姑、挑逗挑逗歌伎、跟流氓打打架、跟奸臣磨磨牙。
, F' O6 h# I7 S
+ V$ x$ s$ r& t- W这位守诚公子还是个帅绝人寰的大帅哥,光看面相就让人生出好感来,他做事也是自有分寸,大家再看他爹的面子,也不好与他计较。毕竟,年轻人打的不平什么的,也是有正义感的象征,如果再有一个端正方严、素有贤名的亲爹,在他那里吃鳖就吃鳖吧。2 C* M( z: M r( O7 X! `! ^
7 ]) {6 l, Q# x# C前两天,丫在路上、遇到一个调戏良家妇女的纨绔,卷起袖子来把纨绔连带着狗腿子一行五人打得亲妈都认不出来。袁大公子称得上是文武双全了。
: x8 |4 g2 g% b$ v4 {4 B
: q: J; N' P0 s" N奸党小头目大理寺卿说的就是这件事情,这样的案子且还轮不到他来管,但是作为司法官员,此类案件的消息是颇为灵通的。此时一一剖析,别管调戏良家妇女对不对,打人就是不对的。你看不顺眼就要动手,要王法干什么?你不会打110报警啊?6 W* x0 ~- H# P2 I4 Z0 N
) ^8 z2 D( a% k" r此风不可涨啊!这小子太狂了,再有理,也不能不守法,这不是……坏你爹名声么?8 Q8 l/ o4 T1 u2 r8 F' i
8 m3 O! N' Y- o7 C! Y& ^5 |那啥,把这事儿捅出去,让袁老头子先头疼儿子去吧!
2 X) G! k3 G- S, d/ U. B- t3 y
1 V9 _: ?" L, e' u0 e: |" D! ~奸党总头子总结发言:“为人父母总是要为孩子操碎了心啊!时候不早了,你们也都回去看看儿子吧,别叫他们学坏了。我也该去教训教训那几个不成器的犬子了。”
9 r' g, y* H) o$ A2 r" | | ]5 }, b: n: H% d3 ]/ s. C, a
众人会意,咱们回去就去拿袁家公子练手去。起身,一通狂拍马屁,什么府上公子一表人才啊,什么府上家教良好非袁家那个败家子能比啊,什么您真是慈父心肠令公子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了啊……然后带着在本朝奸党总头子这里表现了自己最“美好”一面的得意告退了。0 g, u. J* C9 H ?
/ u+ J' R) {% m' M3 g
好一派奸党聚会的典型画卷!(这分明就是被人一勺烩了之前的狂欢的场景嘛!)
# z9 j6 E- ^! `1 b) d2 ~7 i) ^
6 C2 {3 Y" @7 C7 Q- F郑靖业很给面子地起身了,把大家一路送到了书房外面:“恕我还有折子要写,就不远送了。”; I: \, T( [; b, B* ?
; V9 x+ `5 @5 v6 j# g# C* Z0 I奸党们很识相:“岂敢岂敢。”
0 C; [9 h, Q$ d# L+ I- y3 g! _" \; e
/ P H5 r8 e; x) b% I有一帮小弟,哪里用老大们什么都自己动手呢?郑靖业一捻须,找老婆孩子吃晚饭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