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九章,番外(一)+ ~) D6 b$ z+ m" V. m
& m) p* l7 N# K/ X 端午前的一个早晨,天蒙蒙亮,十五岁的福慧郡主坐在镜前梳妆,丫头画桐手捧着一盘子新摘下的花儿进来,站在福慧身后,然后笑盈盈:“郡主戴上花儿,花儿也觉得失色。”1 i8 m2 [' g7 U' P
( i- I, [! E7 Z, I8 k5 R2 ^ “小油嘴儿,先放在那里,一会随我去送给母亲。”福慧郡主在镜中抿嘴笑一笑,对着画桐手上的鲜花盘子看看,园子里各色的花卉都摘了不少。$ \8 E: t) M- R: \
! X K" F8 ]3 T ?+ ]7 f {5 F 镜子里还显示出福慧郡主的绣房,半间是绮罗绣幔,高几上或是花插或是玉瓶;从绣幔看过去的半边房间,又是一种气象。/ D6 w7 e3 _( t: I% Y
9 r# [+ k6 x" q1 x1 H) S, X8 \5 o
这房间是三间打开,只以绣幔为遮挡,另外半边是摆放着一排排书的金丝楠木书架,墙上挂着一柄崭新的长枪,这是南平王的家传,福慧郡主房中也有一柄。
; ~2 G) E: b% J1 |6 o6 I' Z5 Z, v; H" s) @2 P) ]
“等我去了,又是父亲先在那里,”福慧郡主是一身的武装,袖口也是方便舞刀弄枪的束袖口。往外面走的时候,还在笑盈盈:“怎么三嫂今儿晚了?”
$ g5 h7 {, l7 O, P7 L' T4 w/ T4 F4 k1 X2 K' t7 F
三嫂康宁是福慧郡主的一个好玩伴,她不陪着习武,却是陪着早上起来玩。往外面走的福慧郡主让人去问问:“今儿她晚了。”
* P+ g5 N0 o% A2 L) v4 ?* D0 Q! x' k! j0 R+ v2 D# e; F( [/ H& E
出院门的时候,遇到走来的三个人,一个是小于福慧郡主几岁的晴姐儿,是康宁郡主的长女,她对着小姑姑行过礼,笑眯眯告知母亲在作什么:“早上僖哥儿闹,母亲不得出来,我一个人陪着小姑姑去。”
% U' f$ M. K* w( v9 v
6 ^$ G# ^4 X$ L( _ 福慧郡主掩口笑一下,三嫂膝下三个孩子,前面晴姐儿和为哥儿都是母亲帮着带大,僖哥儿没有出生,父亲就说过以后自己带。% O, @6 @7 M0 K# y8 ]
2 {9 d5 R- B E9 u; d+ O2 O2 d
大哥膝下是四个孩子,二哥膝下是三个孩子,父亲开始觉得嘈嘈,早就说过这话:“以后自己管吧,过来看看祖父母就行。”( w, u0 d7 C8 \9 W
1 _/ Y: b ]" P8 L 掩口而行的福慧郡主再想想四哥四嫂,一直没有动静,四哥从不着急,就是父亲问他,四哥也有话回:“家里这么多孩子呢,胖妞儿不生,我们就过继一个。”然后依然是不担心。; c1 q( m! T( z- _3 E$ p
7 }/ O% M% a6 P& A( G “小姑姑,”晴姐儿在身边喊了一声,欲语又止。福慧关切地问一声:“你怎么了?”晴姐儿红着脸好一会儿,又走上几步才悄声道:“我有话对小姑姑说。”
/ t% g/ D: c4 p9 P
: c* } w7 g+ Q- u$ }! R 身边的丫头们看到她们这样亲密地靠在一起说话,就自觉地往后面退了几步,晴姐儿才低声地说出来:“早上我给父母亲请安,偷听到他们说话,母亲说,”晴姐儿原本声音就低,这一会儿声音就更低了,几乎细若蚊喃地说出来一句:“母亲要我留在家里,父亲要给我订亲事。”
/ @. V" L5 |4 H: E- H. R& h7 Q) S _
清晨只有几声鸟鸣,几丝白雾在花林间,算是幽静之极,福慧郡主这才勉强地听到这一句,这就再笑一笑,低声问道:“你要我做什么,你是要留在家里,还是要出嫁?”/ \2 [ S4 P+ A! z& m
8 D- k5 C8 S8 _8 [ 晴姐儿只是面红耳赤,白玉一样的面颊上红晕反而盖过胭脂,低声问道:“我只是想问问,在家里好吗?”" U2 b; k8 P) J5 `! M
$ ]7 D8 d% L7 I2 g
原来是问这个,福慧郡主虽然诧异却没有表露出来,她要先弄明白晴姐儿的意思才行:“你是拿不定主意才来问我?”
. g& C9 W8 Z+ ^4 Z8 ^6 E" y+ T+ H( _8 m. @
为着说话,两个人脚步都放慢了,晴姐儿是犹豫着:“母亲背后对我说,留在她身边,象小姑姑一样留在祖父母身边,可是父亲却说我年纪大了,要我订亲事呢。”
/ z; R8 x( N" [7 e/ j
! u3 {& x* v5 T( e; ? 在家好也,出嫁也好,晴姐儿都不觉得父母亲是不疼自己,可是……晴姐儿对着小姑姑低声道:“不是只能选一个,选错了又不能回头,小姑姑教我,是怎么才好?”
) o# |1 U) E6 G2 v
1 ]4 D- T( X2 a6 t+ H% P# w) B 福慧郡主觉得自己一个早上,就没少用袖子来掩口。家里就这么几个女眷,大嫂是日日忙,二嫂常在京中,两年往返一次,今年是刚回来过节,四嫂多在军中。平时所伴,就是母亲,三嫂和晴姐儿,可以说是无话不谈。
. P; G% w; Z$ F) L: H+ y* Z$ V
0 u3 G* H7 D7 P 而晴姐儿对着小姑姑藏在袖子后面的面庞,从她露出来的一对眼眸就可以看出来笑意,袖子后面的唇角一定是往上在弯。晴姐儿拉着那掩面的袖子不依地道:“帮我拿个主意,我看着小姑姑在家里,祖父母多疼爱您,一天都离不了,再看看父母亲平时吵闹,多是母亲和父亲在嘈嘈,也觉得好……我怎么办才好?”0 J3 |' |; k2 {; k2 H# e
; c% [1 ~" i, j
袖子再拿下来的时候,一边儿还扯在晴姐儿手里,福慧郡主已经是一脸的正色,只有眼睛里那笑意泄露她其实还想掩口笑一回。
0 O/ `9 k1 c; W2 O5 b9 W/ N0 q# D$ E4 G7 X3 o `* K# O9 i
想想父亲最爱说的一句:“女生外相,我们福慧从不这样,只在家里陪着父母亲。”福慧郡主忍住笑,这话听到耳熟能详,是父亲从小对福慧郡主的教导之一。$ H$ G2 B' v; |! q, X/ E, c
; ~ g7 R& Q/ x0 c3 r, H3 |; a
不过父母亲也另有打算。福慧郡主想好了主意对晴姐儿道:“你就出嫁,也不受欺负,留在家里,都是自己家里人,当然也好。”
8 x) p) S$ l+ ~& r
+ `4 t/ @% P: W7 a2 P2 V+ \6 n 晴姐儿轻轻跺了跺脚道:“您这是什么主意,跟没有说一样。”福慧郡主笑容满面,用哄小孩子的口吻道:“这主意呀,是你父母亲来拿,你想的可没有用。”
! K/ e2 {% P- |6 D% K. x/ D$ f3 E1 T# C- u* N
“可是,父亲和母亲不是拿不定主意。”晴姐儿眨眨眼睛,钻了一个空子。福慧郡主拉着侄女儿在白雾中往前走,面上笑盈盈,心里也是笑盈盈。
u: j& [+ d( k' |8 {5 u
; U- F& P4 F; P; p T; P8 T 父亲和母亲给福慧在外面置了房子,在京里也有房子,父亲说:“父母亲百年之后,你还是出去住吧,没有父母亲在,你就不必在家里。”
( z- q9 S1 D; t7 N# I7 _* g5 }
+ ^3 S) [: z' J 哥哥嫂嫂好不好,至少到目前没有不好过,福慧郡主微微笑,看一看身边颦眉还有想心事的晴姐儿,小小的年纪,就为这个发愁,这是传自于三嫂的顽劣才是,玩心太重。这亲事的事情可不好玩。0 ^1 s4 m) g! B: z0 i+ U
! R4 ]' A" L8 O, J4 w# N* ?% H% D 一对姑侄行过演武场,前面就离父母亲住的院子不远。演武场上这个钟点儿已经有了几位小将军在,远远看到福慧郡主行来,都是躬身施礼。福慧郡主想起来母亲的话,母亲说,找一个对你好的人,可是这人以后还好不好?& S! k( _. Q* M% u! n5 y, H& k6 ]9 \8 @
! j" o- Y' a& ~) C 父亲说,找一个人不错,你喜欢的人。父母亲不同的话,代表着他们不同的心思。正眼儿也没有看那几位小将军的福慧郡主,其实都明白早来的几位是谁,到吃过早饭从容再来的几位是谁,还有隔上几天才来一回的人又是谁,他们是坚持来了这些年。- A2 d. ]" Z3 i8 x; L9 z* P
2 Q( L6 I9 {/ Q8 \# y- q4 `. O
晴姐儿听着小姑姑轻叹一口气,对着自己说了一句:“只要自己喜欢,父母亲喜欢就好。”姐姐出嫁在京里,依然是四时不断地往来寄送东西问候家人,福慧留在父母亲身边,是时时的陪伴。- w( ?2 `0 V+ k0 t5 g' O4 b/ q
& ]$ g( b* E& a4 z/ l1 J 没有听明白的晴姐儿陪着小姑姑进了院门,有几分羡慕地道:“明年我就可以自己有一个院子了吧,小姑姑陪着祖父母住上几天,再在自己院子里住上几天,我晚上和你做伴去。”9 O [$ k5 G/ X+ Q: R
) |& d, ?5 C- r( a “晚上我就搬回来,一个人住着无趣。”福慧郡主对晴姐儿道:“我自己挑的那地方,离着有些远,以为听松涛有趣,听的我要落泪,不好,还是在这里好。”. u3 s1 V# C `7 t. P; M) L
! A) Z6 h6 \$ k% M2 v5 z6 k 院子里传来拳风声,然后是贤哥儿和防哥儿等几个哥儿嬉皮笑脸的声音:“小姑姑又晚了。”又晚在我们后面了。福慧郡主不慌不忙:“我住远了,今儿晚上我还回来住,明儿看谁早。”这才走过来对着廊下坐着的父亲行礼:“父亲早,父亲昨儿晚上睡的好吗?”
" Y8 r6 r: }" Y1 y
, A3 ?/ P) ]6 v# E 廊下坐着的朱宣在看孙子们练武,六十多岁的他看上去还似五十多岁时一样,日日早起从不间断。朱宣一看到渐长成人的福慧就要满面笑容:“我早了,你倒是没晚,自己住一晚上,这就不习惯了。”
9 O$ |- Y. n ^$ l! r4 O) [" Z* j( V' }0 Y$ S% o& q% B( R' R: _
“可不是,”福慧郡主在父亲身边坐下来,拉着他衣袖扯一扯嘟起嘴:“今儿晚上回来住,晚上加上母亲,我们三个人抹牌吧,父亲的彩头儿先备好在。”$ f0 s/ L8 G0 V) ^9 C
: n& Z& }" u+ r/ i
朱宣听得就要乐:“你们两个人是没有输够,先把你输的东西备好等我来拿。”这才拍拍女儿的手:“去看你母亲吧,你那一盘子花不会是给我的吧。”7 y6 L; ~9 _5 p8 z1 q) r5 R7 l" Z2 Y
. {, O0 `/ |0 r: `8 P" a “怎么不是,”福慧伶俐地回答一句,站起来亲身从花盘子里取出一朵大的,给父亲簪在衣上,再端详端详,笑逐颜开地道:“真好看,”这才往房里去见母亲。( z' _* _% Z7 ?/ D$ A
5 ^* T! X' h$ ?) P 房中坐着的妙姐儿隔着竹帘对房外父女看的一清二楚,看到福慧进来,故意抱怨道:“我又落在后面,难怪你父亲要早起,坐那个房门前,先拦下来一个才是。”
5 n6 B, r# K( W, p
) d( w5 M. b! y X 福慧扎一朵花儿,先给父亲还是先给母亲。这个问题从小福慧郡主就听到不少次。父母亲时常坐在一起拿着福慧开开心。小的时候福慧郡主挺为难,先给谁呢,再大大就会回答:“父亲一半母亲一半,你们从不分离,凑在一起还是一朵花儿。”5 ^, ?9 Y+ @2 r6 ^
6 ?' m; |9 w- u2 t4 J' d& ~5 I 现在人更大了,福慧郡主从盘子里选出花来给母亲簪在头上,然后伏在她肩头笑:“先给父亲,母亲也高兴,我给母亲,父亲看着也说好。”
3 L8 Z- |+ w3 l: n; r% t
' j' Y3 f6 v9 Q1 ]" {6 k1 O “你这个孩子,学会了一个甜嘴儿。”妙姐儿看着女儿的笑脸,再看一看长孙女晴姐儿,这才想起来,福慧今年要订亲事,晴姐儿也要订亲事才是。 @/ e4 |; F8 @
- m; Z9 M4 `" n( [+ _+ P; I" s
先把福慧打发走:“陪你父亲去练武吧。”这里妙姐儿才让晴姐儿坐在身边,有一句没有一句地和她说话。安乐侯请母亲为晴姐儿择配,康宁却背地里求着公公婆婆,也要让晴姐儿如福慧郡主一样留在家里。* @0 i1 u$ w4 d# F- K4 ?3 C
0 Z) O1 O* E! |+ Q “晴姐儿和祖母最好是不是?”这是妙姐儿哄孩子话时候的伎俩,对着自己的孩子们每个人都用过一次:“有话不能对父亲说的时候,就来对母亲说。”当然对着母亲说过,最后酌情经过修改措词还是要往父亲那里去。; N: k% a5 M6 Y) E0 ^* B
" K/ }; o6 u2 r" u" G' } 此时又用一次的妙姐儿想听听晴姐儿是什么心思,祖母祖母,就是和孙子们玩乐的,为他们犯过错时遮拦一下,说个不大不小的情儿,听听孙子们的童稚幼语以为乐趣。
8 S7 p: L% x; C* r# A
3 {" w/ N, W: r" g 晴姐儿忽闪着大眼睛,和小姑姑都说了,也正想对着祖母说一说:“我自己也不知道,是听母亲的,还是听父亲的。”家里的女孩子少,个个都是宝贝,前面有例子,后面的就惯的也是自己想事情。
/ N; n2 c; W0 H' `! H
/ f4 I, ^2 M8 O) [( x9 q7 J “你要是从父母,就由他们来拿主意,”妙姐儿对长孙女儿道:“你要自己拿主意,你得先有个主意才行。”& p+ O! y, I9 a2 K0 O u- F
. j6 r) l9 s6 w3 a2 e; n6 q0 B 晴姐儿垂下眼敛:“我不是小呢,我不知道,不然小姑姑是怎么做,我也跟着她一样就是。”妙姐儿失笑,家里孩子个个疼,可是跟福慧一样的孩子,还会再有吗?8 a) n$ i) k3 q0 |, _5 W9 I
8 x6 i+ p* ]5 t1 M; ^2 b" f) n: e. Q
丫头们进来:“老王爷和郡主在书房时吃饭呢,老王爷说,姑奶奶应该是今儿到,请老王妃用过早饭备些姑奶奶爱吃的点心才是。”% _# V# Y6 t' L% @* b
. N' t- Y! ]; |5 X6 q 端慧郡主今年是难得的可以回来过端午节,朱宣疼爱**,也心念长女。妙姐儿听过这交待就道:“昨儿我就知道了。”等丫头们出去,再对着晴姐儿说一句:“看看祖父,他忘了事情还是我忘了事情。”
% S4 c" N0 S1 X9 `4 t/ }% G6 \2 a9 Q7 H- j& h0 o' ~% ?
晴姐儿再眨眨眼睛,对祖母道:“我陪祖母吃饭,再告诉祖母一句话,我就要象祖父和祖母这样过日子就成。”3 M' j! s9 j, W/ M$ H
- ?3 j' z* D7 T$ ~ ~6 F4 o
妙姐儿让人传早饭来,看着才只有十岁的晴姐儿,心里埋怨三儿子和康宁,这么小的孩子,这是跟谁学的,就开始想这件事情,不过也难怪她想着,大约也听到风声,要给她订亲事。这年纪订亲,不算是订的早。
/ f0 \% d8 q1 r g3 M5 R& B) G& s) u' _
书房里一对父女相对吃饭,也在说亲事。朱宣接过女儿为自己盛的一碗细粥,举起筷子来就要开口说话:“你姐姐从京里来,一准儿是回来说父母亲不好,你的亲事今年是不能再拖了,福慧,家里来的这几个人都是不错,你到底挑中哪一个?”8 R) r- ?) K$ f! }, y9 F
4 q" `8 x2 j5 s/ ]
端慧郡主来以前就频频有信而来,认为父母亲拖延妹妹的亲事,明年就十六岁,留在身边也要成亲才是。朱宣先告诉福慧:“你姐姐来了,你自己揽着,可别往我身上推,也别往你母亲身上推,是你自己在这里看来看去没看好。”
7 w) L9 }0 X% t3 Z8 M4 U1 `+ v, e
7 u; y0 x% N6 `* O! q- r “我又没有挑花眼,”福慧郡主单独和父亲在一起,就是振振有词:“只是他们的优点怎么一个人一个样儿呢。”朱宣就要笑:“那当然是不一样。”# {! G" N; t1 q# G
3 q+ o6 @; ~, T( \9 X+ T
福慧郡主再对着父亲说一遍:“小郑将军会玩会说笑话,小田将军又弓箭精良,小吕将军有些嘴笨,却是人实在,对着我他就说不出话来,我听着他见了大哥和父亲,话就多的很。”朱宣点头表示说的很对:“你说他嘴笨,我就没有看出来。”# p2 n% g3 ~0 E- G0 _' Q! A' _
$ K* P' u: R ^" m3 f" E: w6 M. @" r “看看我难挑的很不是,”福慧郡主对着父亲噘嘴:“父亲帮我挑一个吧,不然请母亲挑。以前还拿主意,现在让我自己拿主意,我可拿不好。”1 h. ^1 e7 t2 x: m G% V
' Y6 k& Q8 V, M" l( `
朱宣笑的筷子上挟的一块点心差一点儿掉下来,对着如花似玉的女儿道:“你到了自己拿主意的时候,我和你母亲还指望着你帮我们拿个主意呢,等我和你母亲西去……”
3 S% L7 q# L( N" `* o/ X, W1 c4 R! ^2 W( @& C. E
“那我也一起去了,”福慧娇滴滴地把父亲的话打断,觉得他说话一到这一点儿上就不中听:“福慧不爱听。”
* w* R5 H( a4 F6 m# `* ^! [) U
* S8 K, i6 I2 \9 X 吃过饭,小厮们收拾家伙走,朱宣和女儿站在外面看梧桐树荫,这才缓缓道:“其实挑哪一个都行,生的都不错,功夫也可以,嘴皮子我听着一个一个滑溜,最重要的是你自己事事拿主意就行。”
; R- k [! L* w; p @% I' z9 A( Y- S
最后剩下来的这几个小将军,是朱宣和儿子们左看过来右看过去的,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朱宣对着女儿微笑,以后事事自己拿主意。又不指着别人花钱,父亲还在,不管是谁娶你都不敢欺负你。等我和妙姐儿不在了,几个哥哥是靠得住的,不过也还是出门另过吧。
( [% R% V8 i. _! S3 e) H+ t) i- l2 L" `% }3 l |; q4 m2 a( \8 J
朱宣为小女儿一直是这样打算,打算借着这个节,对着儿子们说一说。长兄或许如父,长嫂未必如母。我在一天,媳妇们是好的,等我不在了,以后好不好还不知道。以后贤哥儿成了亲,防哥儿成了亲,哥儿们都成了亲,朱宣想一想,我们家就这么厉害,一点儿不好的地方都没有。到那一天,福慧还是出去另过,爱去哪里去哪里,还好有端慧,可以疼爱她。$ K- x2 J" S! i# Z. x" d+ k% w
3 m) \' } N1 l! u 对着梧桐树荫想心事的还有福慧郡主,父亲经常说这一句,自己要学着拿主意。福慧郡主想想自己的亲事,真的哪一个都不错。
6 J# k% o* W7 v2 `3 ]: _) r# J
! ?4 L9 i& Q% n, m* I" i 小郑将军送来一件珠花儿,小田将军就要送一件珠挂……福慧郡主眼面前可以看的,父母亲是日日相伴,冬日寒风,多在房中相伴着看书说话,偶然性起才踏雪去;夏日天长,多是往外面茶馆里听书去看街上热闹,要找一个象父亲的人,这是福慧郡主的想法。
5 J: M% w c/ `& U/ j E& O, c. }' G9 v
对着父亲仰起脸来,福慧郡主对父亲道:“哪一个象父亲,就找哪一个。”朱宣哈哈大笑起来,笑毕才道:“好好,你看看哪一个象我。”7 J3 `$ h) ?9 V! R
4 v( D& {: Q j9 }( C, K9 n “个个都不象,”福慧嘟起嘴,就是家里也没有一个人象的。长兄朱睿算是英武,要是与大嫂雪慧还是隔着一层。大哥见人越来越有威严,只有在房中承孝对着幼弟胖倌儿和幼妹福慧,才会笑容可掬。
! ~5 ?' j6 n( V" `! f6 R
9 i4 F2 u0 h3 F 他和大嫂更是让人看不懂,大嫂见到大哥就是乖巧之极,大哥有时候是和气的有时候就不和气,福慧不愿意过那样的日子,有时候心里也感激父母亲留自己在家中,在自己父母亲面前和在公婆面前,那是两回事情。
1 r/ B$ b* p3 E x2 p$ [, @
5 k- R, ~; E* N/ x) ? 二哥朱毅对二嫂,福慧郡主觉得更不用说,二嫂生了三个孩子,前年他们一起回来,好生生的只为着一件小事情,二哥半夜里一把拉起来二嫂让她跪到地上去,一直到惊动母亲前去,才把这事情平息下来。福慧郡主再摇头,二嫂和家里人仿佛都隔了一层,看到二哥就觉得依赖之极,和二哥呆久了,就要被二哥骂。8 \. _, G5 j3 S1 a! S+ Y
' M: {/ r' k( _9 ~/ D( V
眼睛里看的是父亲,福慧郡主顺理成章地往父亲身上想,找一个象父亲那样的人。朱宣在廊下抚须,看着女儿还在想着,这就一笑道:“等你姐姐来给你拿主意,你自己也是拿不好,父亲么,不愿意你出嫁,可是你大了,你还是要嫁人才行。”6 h- E/ R. _! m
! ~9 f! K+ |2 g9 c c 一声长叹引的朱宣又要笑,福慧郡主装模作样的道:“只有等姐姐来了。”朱宣笑过,也叹一口气:“你姐姐回来,要有一篇话才是。”
% v# \( f( B( Y. w( J
' c4 _5 G7 e) W9 g5 h8 M 父女两个人站在廊下说闲话,再让人打听端慧郡主的船几时到码头上。打听的人刚出去,院门外走进来康宁郡主,福慧郡主的第三个嫂子。康宁郡主把僖哥儿哄好,这就过来。
' i( {8 S% l1 u8 C2 M1 F
3 u" z- j* \2 Y; _: F 在廊下对着朱宣行过礼,康宁郡主就问出来:“端慧要回来,父亲再带我们去找猎好吗?我刚学的烤兔子,不多烤几次就忘了。”: n. ?6 h: M7 m. h
1 R4 Z u4 \1 P+ c; g9 N 家里媳妇们唯一敢对着公婆这样说话的人,只有康宁郡主。这个提议让朱宣兴致勃勃,一口答应下来:“等端慧到进家,再订下日子来。”5 R ]* O' C: I C
* } f* T9 ~! x' _) X& d# S 这是第三个嫂子,福慧郡主笑眯眯。三哥对上三嫂就是哄小孩子:“康宁,你又淘气了,看看晴姐儿,都比你老成的多。”
6 w$ H( y s2 l" C. R$ P; M7 [: O; Y
朱宣游兴一起,多是带着福慧和康宁郡主出去打猎玩上几天再回来。从他上了六十岁,妙姐儿再不让他去军中,朱宣闷极就是这个法子出去散心。问妙姐儿,她还不肯去,膝下一堆孙子,妙姐儿深刻明白自己这一阶段的责任就是祖母,伴孙子比伴外面野地要好。& r3 M1 P! ^* ]% b, p9 R- r
- {& x+ q- e; d2 \2 J4 x
康宁郡主很喜欢这样出行,从来说比在京里有趣,看过不少民情,这才算是长大一些,朱宣带着她们出去,为着让福慧见识,也为着让康宁了解外面的疾苦。康宁郡主以前从不知道,一个铜板也是有用的。
# j& m2 e5 t: @! e! X G6 w) A! B4 ^, V- ]
听到有人来回话:“姑奶奶进府了,”朱宣才带着福慧和康宁一起往房中去,在路上遇到胖倌儿和胖妞儿,福慧郡主再看看自己的四嫂,她成亲这几年,对着家里人,还是拘谨的很。) Z! z E3 {8 k) g* Q
0 f- ?4 N# [6 q, P; X' S 三嫂有三哥哄着,四嫂有四哥护着,家里哪一个人对着四哥说四嫂说不生孩子,四哥就要对着他急。父亲是从来不说这个,胖倌儿一成亲就把话说出来:“别天天对着我说孩子,哪一个哥哥对着我说这话,就过继一个给我。”
6 x ~% Y* x7 Z$ t! d) }9 M6 m1 {1 j) i& T
不想成亲这些年,到现在也没有动静,四嫂看到家里人就更慌张。胖妞儿在家里遇到人就垂下眼睛不敢说话。奉着公公和小姑子康宁先进去,胖妞儿和跟着胖倌儿进来。
3 }: j3 I0 m7 H8 h7 M5 a
5 f5 }6 G) E6 f7 V) {) ?. L 妙姐儿看到他们进来,再看看胖妞儿,现在更不应该是胖妞儿才对,想到这里妙姐儿叹一口气,胖倌儿这孩子,怕人说胖冬天不让她加衣服,也不许她多吃,经常把胖妞儿饿的眼泪汪汪的,总算是减下来了。可是这孩子就没有,减肥会不会减出事情来,妙姐儿和朱宣交换一个眼神,孙子是有不少,为着每个儿子都有孩子,还是为胖倌儿要想一想才是。; L' b; o' I) a+ L$ O% G
5 r% `' x" U9 e, T9 g# [3 Y/ Y
“给你的药都按时吃呢?”妙姐儿对着小儿子媳妇道,胖妞儿更是拘谨,站起来回婆婆道:“按时吃呢。”$ v7 }8 p7 ?+ \2 r+ h% z6 \+ L
' N+ T3 ~, g" ]
婆婆从来是和气:“你多吃些东西才是,别听胖倌儿,他有时候是个傻孩子。”胖倌儿在和康宁说一个街上新看来的古董,听到母亲说话,赶快接上来:“康宁胖了,母亲喜欢她吧。”) c$ j; k/ c: C9 A2 v
; B7 p8 n$ p: W% a& \) w- m& V; j
康宁郡主瞪了胖倌儿一眼:“不仅是我胖了。”生下来三个孩子的自己和二嫂顾冰晶,再就是大嫂雪慧,都胖了。
! I8 ~4 ?2 I4 L. P% O- M7 T u: B4 t4 z( Z/ c7 `# T
胖倌儿一句话引出来的一根竹杆儿,打倒了一片人。胖妞儿低头忍笑,四个妯娌里面,只有没有孩子的自己算苗条。
y' K( r( a) s! W' E. {( G4 I7 N& X- F
“多骑骑马,多动动就能好些。”经历过的妙姐儿不以为然,然后起了疑心,命胖倌儿过来往里间去。
( s0 N! F8 A" i/ b' R" y" M/ K4 b1 d1 {$ }! [0 z
外面的人没有觉得什么,康宁拉着胖妞儿还在说话:“父亲说带我们去打猎,你也去吧。难得你在家里呆着,军中也打猎?那是当然,”康宁郡主悻悻然:“可是和父亲在一起打猎,你经过几次。”/ R) H4 E- g( z7 X: s
" _, Q7 d: ^* Q9 c0 P
房中传来一声胖倌儿的笑声,然后是妙姐儿略提高声音骂了一句:“逆子,”胖倌儿抱着头从房里出来,走到父亲身边去笑:“母亲要捶我呢。”
9 Q+ C, p; A% [ B
) O- f$ A+ ^$ C0 z4 A' B 妙姐儿满面怒容走出来,坐下来继续骂胖倌儿:“你就是个逆子,表哥还不给他一顿。”胖倌儿对着母亲陪笑脸:“儿子知道错了。”" h* C2 @* M* u0 L9 m' D' N. d6 i
3 [) w. _6 G. D' V2 { 房里正在乱,外面丫头们回话:“姑奶奶进门了。”妙姐儿含着薄怒坐下来准备见女儿,不时地瞪一眼竹帘外胖倌儿的身影。4 M$ t/ Z, g2 ^1 k. K/ J+ s t0 V7 t
( Q( P1 w+ D, W. ^& m9 H+ t
端慧郡主是两个年长的兄嫂一起到码头上接过来,两个孩子比晴姐儿还要大一岁,都是英俊少年,先进来看外祖母和外祖父。朱宣和妙姐儿一人揽住一个,拿红包给他们,妙姐儿气色这才好些。
- y1 {% S6 n9 @- U- W$ C# h' x/ l, Z; T2 ?! f& K0 J. A- T# ]
还是看出来的端慧郡主想着母亲有什么气可生?自己回来她肯定高兴才是,母亲在信中频频对自己说福慧的亲事有多难订,让自己回来帮着拿个主意;再想想家里人,没有人会惹母亲生气,父亲还在不是吗?要惹母亲生气,只有胖倌儿。
& F- |4 w( j4 Q. d' E) d8 R1 Y6 R1 J0 E* O
“母亲看到我,还是有气色,难道是怪我一个人回来,”端慧郡主和母亲开开玩笑:“您女婿明天到呢,我没有把他藏起来。”$ Q+ A: n y/ g: c' U% G
5 i- E# n( `" l6 L 妙姐儿这才一笑,再手指着胖倌儿道:“你问问他就全知道。”兄嫂一起糊涂,朱睿问了一句:“胖倌儿又做了什么。”被父亲拦下来,朱宣也是怒色瞪了胖倌儿一眼,转过脸来对着端慧又笑容满面:“路上累不累,给你安排住在原来的院子里,福慧却要你和她一起住在我们隔壁,算一算也能住的下。”8 U% i0 P3 i# y O4 H; ^
8 O" x+ p3 l; k$ t6 I& Q1 b2 ^! Y
端慧郡主归家,家里人是皆大欢喜。只有胖妞儿是一片狐疑,公公婆婆都责备胖倌儿,胖妞儿在家宴上比原先还要沉默的多。" Q" j1 s6 i3 `3 a: ^- l Y0 |
$ k$ k& r. t. B) F" c( p2 X; ] 一直到金乌西沉,这场从中午就开始的家宴才散去,胖妞儿看也不看身边的胖倌儿,只是往房里走去。, {% z/ Y( r: `- S, f9 N* B
/ A: I' j, l" J, N1 o; i
“等等我,”胖倌儿觉得自己今天没人疼,除了姐姐以外,不过姐姐今天更疼小妹妹。胖倌儿没地急宠去,就对着胖妞儿喊:“我走不动了。”
+ e7 E" ^$ k! w, t* @1 W. P$ ~5 t, z1 Q* u3 e
胖妞儿回过身来,看着坐在假山石上的胖倌儿,果然是走不动的样子。月亮看着下面的这一对人,胖妞儿走回来一蹲身子,把胖倌儿扛在肩头上往房中去。
* ~7 W# B- U" S; |* a% Z
/ C ?6 z$ [9 X8 Z3 m3 u 软软搭着妻子肩头的胖倌儿嘻嘻笑着,房中的丫头们看着也是笑,小梅陪嫁过来,更是笑的身子软。
7 w0 l- c1 ~! k5 Y5 F% p5 q, [" p* I* A3 u
胖妞儿来到床前,把胖倌儿往床上一摔,身手灵活的胖倌儿一下子就跳了起来,在床上坐着催水:“我洗洗就可以睡了,明儿还要陪父和姐姐出门呢。”
0 ]' V; H, i2 ] [; A
* ?# n! ?0 z9 f 坐在床前梅花束脚凳子上的胖妞儿对丫头们道:“先不打水,等我把话说完。”小梅送上来一个汤碗:“那喝了这个吧,”这是老王妃赏下来,养身子要孩子的药。
! v0 [7 |& }$ X3 s$ R# q
- ]) o; o! Z% Q# b4 }) I) i0 P; X2 n 胖妞儿接过碗来,让小梅出去。再拿着碗走到胖倌儿面前:“今天你替我喝了吧。”对着送到嘴边儿上的碗,胖倌儿嘿嘿笑:“你也别喝了,明天再喝也一样。”
2 \8 ?6 t( J7 J7 u F3 G& H' G
7 D! t# n; J/ e' J+ o, T “你今天把话说明白了,不然你别想睡觉,”胖妞儿疑心大起:“婆婆为什么骂你,公公为什么晚上要罚你酒,让你一个人一整壶。”1 |1 z) o' m& v: @
+ o4 Z3 g' E' C$ a# `" E4 | 胖倌儿竭力地找理由:“那是,母亲让我陪姐姐打猎,我不肯去,我喝了酒不也是一样要去。”胖妞儿“哼”一声:“不对,我知道不对,为什么我没有孩子?要是我不生,我就给你纳妾,一次给你纳两个,生下来放到母亲那里去养。”/ W2 ^9 }. [: W8 B' o$ F
1 l7 y, S% v; B- {2 Y" a “我们家不许纳妾,”胖倌儿顺嘴就出来一句:“难道你不知道太后有遗旨,原来你不是为着这一条嫁给我,你是真心喜欢我?”胖倌儿瞪大眼睛装惊奇,胖妞儿没有“扑哧”一笑,却坐下来就哭:“我不生,当然给你纳妾。”
. Y0 L& g% g+ \, Y! Z" B9 w
K, K* i u- v 胖倌儿再扯一条出来:“再说母亲说过不带孙子,你得自己带,晚生孩子好,你在军中可以多陪我两年。”
! F6 l* l. y( M# `
: R+ K; |3 T; _9 \! ]" T “你怎么知道我晚生,你怎么知道我晚了一定生?”胖妞儿恨恨地道:“朱恒,你今天不把话说明白了,我拉着你去见父母亲。”胖倌儿咧一咧嘴:“当然生,不是从来叫你别着急。没有赶上母亲带孩子是不是,那也不用急。”6 h$ e1 u8 `& M9 S0 r4 q
, o4 ]* M; J" e+ y9 _6 F9 A" P
胖妞儿再用鼻子“哼”一声:“母亲说过给我带,她对着我单独说过,以后只给我们和小妹妹带,我要生孩子,我要孩子。”胖妞儿放声大哭起来。
8 @! [6 ^4 ^4 [4 j
, J y7 e4 m, `/ U& p- g% F 小梅在外面探头看看,小王爷还是满面笑容,想来是自己家姑娘在闹脾气,小梅又轻手轻脚地走开。
+ u, H) u+ v4 C3 H4 E7 s4 G4 N: b) M# }% h9 a
“你给我吃的什么?”胖妞儿拧住胖倌儿衣襟,咬着牙气呼呼问他,母亲今天骂逆子,胖妞儿也有感觉,想想胖倌儿从来不着急,总是说:“晚些生,在军中可以陪我。”
M4 _& v) q# J* F. I' A3 _- l- e ]' y
胖倌儿还能笑得出来:“我给你出气呢,你最怕别人说你胖,这一会儿你是家里除了母亲和福慧、姐姐以外最苗条的人,看看你得感激我不是,康宁天天闹着去打猎,就是因为她胖了不少。”* u5 f9 A% X: i, A' v7 F; K
* T @- f) N& F5 |& g4 X
得到答案的胖妞儿擦着眼泪:“我要孩子,胖就胖吧,我都成亲了,让人说你有个胖媳妇去。这名声儿是你的。”) t4 a( g/ N" H3 c
5 j: f3 D+ K3 `0 B6 V4 `3 R6 C
“胖倌儿要娶媳妇本来就是要胖的,非胖的还不要呢。”胖倌儿再开一句心,才道:“我还以为你会感激我,二嫂回京去,见到亲戚们一定会说,你最不胖。”, n8 r+ x" M! t) z/ _
# f) |1 q O" j( A5 u1 p
胖妞儿觉得自己应该跳起来:“家里没有人说我,说我的是我的亲戚们。”胖倌儿很有得色地道:“是啊,所以你要熬到大嫂二嫂比你胖了,有人胖在你前面,这就不显得你是个胖妞儿。”
; j* K1 @+ r/ {, |) f' n8 N9 T6 y# t4 O8 ~, Z8 q5 r
这样哭笑不得的言论,胖妞儿只想给胖倌儿一下:“我要孩子,看看哥哥们的孩子那么大了,我也要生至少三个孩子。”
+ a! c! I$ b9 X; E8 |: w) [) a* Z- Y6 Y/ N; q4 a g7 o0 z
“吓!这么多,”二十岁出头的胖倌儿做一个鬼脸儿:“累到母亲,父亲又要说,以后自己带。”找到了原因,胖妞儿擦干了泪水:“你不想要孩子?你不是很喜欢侄子们。”
+ T% I$ ?' ~4 ?; N: E
1 K1 j9 D7 Q! O' y* A- j @/ ^. X+ }* Q 胖倌儿看着这傻妞:“怎么会不喜欢,你生少了我还不肯呢。傻妞你不明白,刚成亲就生孩子,正赶上大嫂二嫂都生,看看我就猜到,父亲要心疼母亲。咱们明年以后再生,最小的僖哥儿也大了,母亲闲着呢,生几个给她,她和父亲都喜欢,你赶着生,你自己能带好吗。真是个傻妞。”2 j- R1 p; }2 c% R
9 T1 l+ j; R) r3 @9 ]* |2 d
瞪大了眼睛的胖妞儿张口结舌,好一会儿才明白过来,一拳头就过去了:“你这是什么算盘,打的这样精?”+ S8 C. J2 h. c! s" N& F+ ~ c
8 _3 w8 e8 ?0 N+ ^/ ]3 f
胖倌儿面有得色:“那当然,现在大哥二哥三哥都为我急,他们又不肯过继孩子给我,对我说生一个就给不少。”胖妞儿瞪着这位朱恒将军,是几时胖倌儿变的精刮刮。. I E5 N h7 L0 Z
- H7 F4 s, k7 w; t7 e
面有得色的胖倌儿坐下来,觉得自己一箭几雕:“以前你总在乎胖,不能听这个字,现在好了,以后你可以放开的听放开的说。你再有了身子,家里人都拿你当个宝,父亲母亲高兴,哥哥们也高兴,我呢,也觉得可以当父亲了。以前我自己还玩不够呢。” ^9 k" {4 X/ L( a. F* i
( L6 M# G( O; |! E6 B" ` 话都说开了,胖倌儿觉得这就可以结束:“你不用太感激我,放在心里就行了。”胖妞儿总算是忍无可忍地跳了起来:“我还感激你,你有没有想过我的身子,有没有想过我没有孩子,这几年在军中都是抬不起来头。你……”* x. X: n$ M8 z' \6 e* G; ]
" I3 |! }" l/ h/ S! g8 k 房里一通稀里哗啦响,小梅和丫头们再一起探头进来,胖妞儿正在追着胖倌儿打,一面追一面在后面呜咽:“以前你让我减肥,不给人东西吃,再就大冷天的不让人多穿衣服,冻得我脸发青,你还带着我去骑马说是暖和暖和,我就更饿,你……”胖妞儿想一想自己得到这个亲事,也是付出太多太多。
6 g0 d# h. n' A' K
9 x. n4 b. E q. n( H 胖倌儿抱头在前面跑,一面不忘了学话:“胖倌儿,我饿,我我我,我只吃一口行吗?”这学的是胖妞儿以前减肥时说的话,胖妞儿更是大怒:“你这个坏人,朱恒你是个坏人。”
: N3 N: [% }1 [) c8 _! o! i4 j- k4 u9 ]; {* U4 e y
最后追累了的胖妞儿坐在榻上继续哭,身边站着胖倌儿低声在相劝:“好宝贝儿,别哭了,你有哭的能耐,不如一气生个十个八个,天天去祖父那里哄钱花。”
7 R$ W I7 n1 ?
3 F" T) j% b: g! x" U. q 泪眼婆娑的胖妞儿又回想起以前,自己饿的受不了的时候,胖倌儿也是这样哄着,那时候是怎么熬下来的。胖妞儿抬起泪眼来,猜一猜胖倌儿的心思:“你是看到侄子们去哄钱用,你又争上了?”- ~1 a! N1 ?- c6 T6 G9 {5 V [8 b
6 F# O; [) W1 m0 T% P5 n 胖倌儿哈哈大笑中,胖妞儿对着房里的摆设看一看,自己还在抽泣中:“我时常劝你少计较吧,你是叔叔,父母亲最疼你,你眼睛里就不能看到一点儿你不舒服的事情。”除了对小妹妹福慧不争,对上别人胖倌儿这争究的心情和以前一样。5 t! v" j0 k3 ~" M: G) f ?
3 i) a% ?# F: t2 D/ t
月光探进房中来,这一对夫妻已经睡下,胖倌儿想一想胖妞儿刚才的话,和侄子们有什么可争的,小叔叔还往外面掏呢,不过我儿子和哥哥们争,这总是应该的。享受过最小最有理最占便宜的胖倌儿,要让自己的儿子也变成最小最有理最占便宜的那一个。4 P) Z0 L0 S# d
0 a2 l, k# c& A% s$ ^; \( K 端慧郡主一回来,福慧郡主的亲事这就迎刃而解。朱宣和妙姐儿带着两个女儿坐在榻上,这一会儿不是在抹牌,手中传送的是几位小将军的履历和家世。- y' c. F5 C! W# l# N& S
. z, m+ r( Z6 q+ K
“小田将军不行,”端慧郡主先否的就是他,对父母亲道:“这是田家的长子,长子入赘都是不安心的人。”以后未必会对福慧好。- X$ D l9 n1 d4 v% s' r! m# o- e
* X; z( H3 J- X8 V5 V, m K. K, @
朱宣和妙姐儿相视而笑,人老了看着孩子们都决断,比自己决断还要开心。端慧郡主再拿起来小吕将军的履历来看,眉尖挑了一下:“看到福慧就嘴笨,不会是装的吧?”6 Q* P: A; D+ i/ j: h
) V h2 a# u* t' U# V6 r6 _ 她没有注意到父母亲手握在一起又微笑一下,端慧出挑好多,而且也警惕心很强。福慧回姐姐的话,是慢声细语:“我不知道的呀,”
8 q8 w4 [3 u' M* j0 L! x, f6 q4 S7 [# u- f9 f& a- R
“就是你不知道,我才来帮你挑。”端慧郡主说话就是明快许多,笑容爽朗地道:“明儿我见见他,他家里人常来请安吗?我去问问大嫂,都是什么样的人。”+ V( ?' f2 D z8 _
# {/ X( u# \; y, i( _ 一通评论下来,端慧郡主又剔掉几个,最后才问福慧:“你心里总有一个最喜欢的吧,就是觉得他说话中听的那一个。” p' m( e. i0 m4 p2 V
1 D; [9 e( `4 `9 A" X( C 福慧郡主缩到母亲怀里去,用母亲的袖子挡着面庞,还是慢声细语:“个个说话都是中听的。”端慧郡主笑盈盈:“那可不一样,总有一个他一说话你不在他面前,也想伸着耳朵听的那一个人,要是没有,我为你选一个,你以后可别怪我。”) a0 _2 {: |" W6 J
7 \" b4 O' _$ ?- ^& y# f “有是有的,谁知道他这个人好不好?”福慧郡主在母亲的袖子后面对着姐姐做一个鬼脸儿,正好被端慧看到。对着父亲笑的端慧道:“福慧心中有人了,父亲倒没有问出来。”
1 W9 b: y' n" y9 a, M# d; y2 g. B8 z. [+ j. ^5 A
朱宣道:“一问她,就都是好。我知道她心中有数,你又说要来,正好借着你回来,好好问问她,你们是姐妹,说话总比对父亲强。” Y, i* u+ o: p, L! L: h
3 s& ^# [% d$ o9 t D' E. U/ g
这一句话说的两个女儿笑靥如花的对着父亲:“怎么会。”朱宣再看看妙姐儿道:“你母亲也是这样说,她写信把你弄了来,端慧呐,母亲不写信,你今年未必回来看我吧?”
# |- f+ J" E4 T* ~2 c4 J: W& Z; M
( X+ M& F! ~/ F) G+ H& @ 端慧郡主坚决抗住这句话:“怎么会,不信明天您问文昊,我从过了年就开始收拾回来的东西,收拾这几个月,一收拾好就来了。”
( d0 [, `: p* I' n# f+ I* k5 y7 {: @" m" ?7 `& _
在心里嘀咕的端慧郡主在想,这是借着福慧的亲事在说我呢。端慧郡主露出一张笑脸儿来:“看看福慧多好,可以不用嫁出去,长伴父母亲,真让人看着眼红。”( i5 j7 k) W' l0 z3 v2 b1 T
# n+ ~' U9 M. |# m& T2 Q 对着姐姐这样的表演,福慧郡主用一句话就揭了底:“姐姐这话,明天我学给姐夫听听去。”一家子人都笑起来,端慧郡主想绷一绷面孔,还是掌不住一笑,交待福慧道:“你可不许乱说话。”4 i7 |" x/ g6 c, i% p+ \, o
7 j4 C2 t5 Y `5 A; P* n0 O: x
“等我看过你给我带的什么,我再想想要不要说。”福慧郡主往母亲怀里缩一缩,然后突然想起来,赶快让开来笑嘻嘻:“姐姐请,姐姐回来,我应该让些才是。”
: u" |$ i8 C$ a/ [" u# x, p/ G6 Q) A5 X+ O! A
母女三个人坐在榻上,朱宣自己拿了一副牌在抹,听着对面嘻嘻哈哈,哈哈嘻嘻,不时看一眼,女生外相,这句不错的话应该是哪一个父亲所言,看看就回来也是不要父亲的。
: t- [0 T6 F6 G* b3 V2 G9 S6 L& ]: o! ]% ^( U& X
当晚姐妹两个人同榻而眠,头并着头睡在一起,福慧郡主问姐姐:“姐夫说话,姐姐总是伸着耳朵听吗?”
) @+ z! O' K- }) ~+ V
% F: {% f( m* T “那是当然,我说话他也想听呢。”端慧郡主露出笑容来,想一想文昊明天过来。伸出手来为妹妹拢一拢头发:“明天你姐夫来了,也让他帮你相看相看。”
2 C8 J+ n& P& h+ B/ F" c8 j$ ~2 e' m
福慧郡主不以为然:“姐夫相看过,应该还是和哥哥们一样。大哥说,福慧,你喜欢哪一个,有哥哥在,他不敢怎么样。”
* p ~5 G% G8 o5 h( ]( F e
1 C6 `$ b% v& Y9 }& L 听着这话的端慧郡主只是笑,这话极象大哥说出来的,然后是二哥的话,福慧再学给姐姐听:“二哥说,娶我的人不敢不学好。”福慧对着姐姐白眼睛:“姐姐听听这话,还有人敢娶我吗?”
, U6 p9 s. n9 E7 J0 ~, Z
0 `$ E. a# ?! m1 ~# L 端慧郡主笑着道:“三哥是怎么说的?”朱闵对着妹妹道:“不疼你不让着你,那就让他回家去。”* \, ?* D! n. [0 `' C4 J& z
) w, M: Z7 y2 y! ?6 M [& F 三个哥哥这样说话,福慧郡主问姐姐:“我选不好,就是一想到娶了我的人呀,就多了三个岳父似的哥哥。”
; E, r: p0 z( m/ [7 H% {: ]2 p! B
9 M0 F5 {% b8 U0 B c/ j 最后是胖倌儿,相对于三个兄长来说,胖倌儿这一次是一本正经:“家世好,人要好,功夫好,学业好,”最后对妹妹道:“象你哥哥我就行了。”
3 H6 u+ r6 a$ V( E7 c5 p
$ n% N2 C; h# ]3 y, u3 P 听过全套以后,端慧郡主不觉得不象话,反而也有了主意:“象你姐夫那样的人也行,你姐夫呀,最可靠最老实……。”# Y; W- a! ~8 W: S6 G# V2 j3 q
' U5 d5 f. {2 Q% H: ^6 _- {
福慧郡主翻了个身子,把背对着姐姐,这还是福慧的亲事吗?是福慧自己的亲事,福慧郡主到这时候,发现哥哥姐姐全不中用。这事情还是要福慧自己拿主意才行。! v5 n/ Y C$ X- ]- q: ]
I1 @% p! Q, x2 S- {( |9 O 身后姐姐只哄了几句话,就没有声音。福慧再回过头来的时候,发现姐姐已睡着。对着窗外的星空叹一口气,福慧郡主想想自己,她决定好好想想自己。
" A# ?! T6 F' D) u) @6 @% l7 t
4 t9 [) E: S- B- y( d 我是父亲的女儿,父亲威名远播,哥哥也威名远播,人人看到我都要对我笑,对着不笑的人都在背后,只能感觉到却是看不到。
- f) F+ }( a8 ?; x0 ~& i" V' b+ r8 P3 j' B; q
这一切只是因为父亲疼我,母亲疼我,哥哥们姐姐也疼我。福慧郡主自己眼睛里看到,做别人家媳妇诸般苦处。同着两个嫂嫂相比,自己幼年时一起玩到大的闺友们,出嫁后不生气的都在少数。% l9 O5 V3 G) @0 w" n2 Z
$ q- U7 g! A4 p% r, Z$ P, ` 不受公婆气的要受丈夫气,不受丈夫气的要受妯娌气姨娘气。福慧郡主想想自己的日子,在父母亲有生之年,受气的人应该是那一个人才是。( F, R6 X, p4 A7 H a( u
" j1 Z2 N; z" F6 ^8 n( a 有人愿意到我家里来受气,而且是真心的吗?福慧郡主问自己,觉得这问题最难解。这些人趋之若鹜,为的是我的家世,有谁是为着福慧而来?. \: O3 G+ D* w. Q; U6 Q9 P# r
+ g% a' A7 g ?
福慧郡主拿不定主意就在这里。这个问题问过父亲,父亲只是开导:“有父亲在一天,父亲护你一天。”和哥哥们说话一样。朱宣也没办法再弄一个事实出来给女儿看,该考验的都用过,女儿还是不放心。
9 l; V% _; u% t" P1 U! x1 ~1 U, X6 S
看着身边姐姐睡的正香,福慧郡主有几分羡慕,姐姐羡慕自己,是觉得自己长伴父母亲身边;可是福慧也羡慕姐姐,京里来的人都说姐姐在京中很威风,姐姐的威风是她自己挣来的;福慧也威风,跟着父亲出去从来威风,不过这是父亲的。
8 O& {* W* o1 N( }& q" M" ~! R0 L2 C- Q
月牙儿笑眯眯看着备受宠爱的福慧郡主,提起来亲事就为难,因为疼她关心她的人太多了,所以福慧郡主在亲事上拿不好主意。要成亲的人不是父母亲哥哥们和姐姐,任何时候都会对福慧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