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大多数人的焦虑来自于和“标配人生”的差别,但是值得一过的人生,一定不是“标配人生”,而是“私人订制”。7 }& e! @: I9 o9 G& V* O
2 \6 i& ?) Y' w7 W- k# B9 D0 e文/吃饱了睡 来源/吃饱了睡的小窝(sanqinyuanchuang) 0 q" {& I7 n }% l
1 ; |& }5 ]# |6 [$ z
) M7 Q0 N; e4 K$ ?在中国人的意识中,每个人生阶段,都会存在一个“标配”的人,迫切成为这个“标准件”,是多数人焦虑的根本原因所在。7 {$ u3 u3 |5 Y D' @$ m
$ p& u6 p2 w0 Y# m1 s6 F7 c. K
8 Y; U) P. w- ~$ R' h# A对于年轻父母而言,生孩子的“标配”就是生一个“别人家的孩子”,听话懂事,学习成绩又好,年年拿奖状,给父母长脸面。
8 M* w; ^9 W& c! Z
- J u/ }( V$ Q6 B
8 L( k8 U7 b( l4 E$ s2 q3 @如果生了个调皮捣蛋、不爱学习的孩子,父母就会时刻拿自己的孩子和隔壁家的“标准件”去对比,在对比中越发觉得自己家的是个“残次品”。 x$ v# ?; z j. E! G% n& k: d
% i$ s# V# s- z- V* Q' k
: }2 C: X$ q2 `8 O! m: R: T
被父母和隔壁家的“标准件”对比久了,孩子自己也会慢慢觉得自己是个“非达标产品”,自信心受到剧烈打击,最后沦为破罐子破摔。
' A+ l E1 `& S! x5 |2 J
+ `. Z) G* S; t. n- j! o
% l2 d* B: ]8 D一些刚毕业的学生,他们认为“标配”人生,就是在两年内有房有车,三年内结婚生子,如果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了这些事情,就会被周围的人称之为“人生赢家”。
0 |/ q. B+ x8 X5 G3 D) ]) W, d
! ?2 e( v6 T& i5 Q: j* q' d. v; Q+ N) S) J
一个读者,女孩,26岁,当她看见同学和同事都纷纷走向婚姻,结婚秀娃,她十分焦虑,焦虑到失眠。
5 X( i3 u |! K# h+ W* Q- e- ~( H* k* H4 o' k( ]& T; z+ d
3 f& i- t" K, b3 W) v8 P3 X因为她妈妈说过,作为一个女人,就应该在24岁之前把自己嫁出去, 28岁之前生完二胎,然后相夫教子,这样的生活才是女人的“标配”。
% w p" C- ]7 D, v9 ]
! n$ M( Z- V/ p4 h$ X5 u/ u
2 L" v5 X; |* N: v这个女孩看着身边的闺蜜一个个都成为了“人生赢家”,尽管自己事业节节攀升,但还是觉得自己“失败极了”,因为她走的路不是女人的“标配”。
- R& n4 s x1 u6 Z
5 [0 Q- P6 o/ m2 q$ D5 Y% w# l( i+ F
2
/ q6 n; c0 F' c7 W/ g7 ~ m' f# g1 @! p; x2 `
我曾经和朋友讨论过,什么样的男人算是相对成功的男人。& P& w. ]0 `' z, S! Z% A; u
" V' N" z2 ~1 a+ `
/ K) }* x* Q/ i' B几个朋友都认为,30岁之前买房买车,结婚生子,事业蒸蒸日上,还有一笔不少的存款,这样的状态才算是30岁男人的标配。
6 P! [# J2 I }/ s: _
3 l1 R2 O% @% |" M) p. l* ~7 _7 y0 X: m
如果男人再优秀点,房子住200平,车子100万,这比“标配”升级一点,算是人生的“豪配”。 M) p5 Y; W' @: a" t7 v; t
( M% y) p# n% C3 ~) ]: X0 T" q- Q
. c, j5 |4 l/ I$ d) {! O4 e2 d多数男人,为了达到“标配”,成为一个“标准件”男人,焦虑不安,整日忧心忡忡,总觉得自己活得“很窝囊”,感觉自己没有“男人尊严”。' F/ S( [ p0 p* w
0 i' K4 s9 b: D& j6 q, Q
' m/ f9 \/ o# \% w% _+ Z: P一个朋友说,自己曾经成绩碾压一切学渣,毕业后,留在了北京,工作也不错,但是距离在北京买房,还差一点。1 f% j& ^9 I7 \' P; a
' A5 z A n- ^% {2 O' l% I H9 U2 g S; R& j8 G. n; s$ t
而他的一些同学,在三四线城市买房买车,结婚生子,达到“标配”。看着别人晒娃秀恩爱,全是岁月静好。而自己一个人在北京苦苦努力,觉得很失败。
, Q) r5 n4 {8 c% l3 A" \3 |
4 l5 p4 r9 q _! f6 M$ [1 `5 ^! L; |: s" H
“人生赢家”这个词,似乎成了褒扬一个人的最高标准,而评判一个人是否符合“人生赢家”,最重要的两个条件是“有房有车”和“结婚生子”。: @3 c( C1 b& p8 o( q+ j' D! z
4 Z. S8 [7 s# B2 L/ r
, _1 I: v+ m( ]" J( _2 k然而,人生不是一场赌博,哪有什么“人生赢家”和“人生输家”,只不过是走的路不同罢了。" P8 |' `2 w: d$ q) h9 Z- [5 H
( d+ T7 w: l# x3 C( \3 G- H0 y
5 d% W/ h" x+ X) `# B& o& d
每个人的起点是不同的,从农村出来的孩子,他们要想在城里买一套房,可能需要工作好几年,才能付得起首付,而城里的孩子,还没有毕业,家里早已经备好一切。4 i4 K" i2 |/ K% D0 p. k, b* e7 F
9 Z0 c& `* c& P9 a2 C* S; _8 X% {. }
% I# @9 j7 |/ ~" W* D' r8 [/ j
距离“标配”的生活,农村的孩子还需奋斗很久。* l& u" {6 A. @6 ^6 d8 I2 {2 ^
% _( p5 p" e6 R$ b7 P' {3 W
- b# t/ z7 b$ r2 P" V& Y4 K; o) n8 Y3
4 ^' W/ f- P# ?/ k' _
. m& ]- l: ~: C' I5 {不同的人选择了不同的人生轨迹,有些人大学一毕业就参加了工作,然后结婚生子,让父母早日抱上孙子,不但自己成了名副其实的人生赢家,让父母也成了人生赢家。
. Q+ \$ i3 r5 p, H* R1 B) k/ T* Z7 R! R* `% `7 l7 b+ H) L* _# R7 F
( f- \8 ^+ p& h4 A+ u3 O( w7 P+ k9 y, n: K& Q1 i' A; m4 r
还有一部分人,毕业后,会选择继续读书,或者创业,去追求自己心中的梦想,因而他们的“标配”人生就被延后,甚至到40岁都孤家寡人,租房过日子。7 R; }3 Z+ H% Q' h' o/ Q% m
; Q8 w5 S" R* i4 d0 j! c, H8 X% X& l' Y9 o
除了一些人自己着急过“标配”人生,中国的父母,更是着急让孩子尽快过上“标配”的人生。6 y0 _8 X4 E/ u$ Z2 u" O
3 D ?" Z* S# K& \9 f2 Q0 U% V B& u7 ^" K! {6 ~) Y6 _2 M* m
多数父母认为,只有生一个“标配”的孩子,才足以证明了自己的“繁殖力”是很不错的,也会沾沾自喜自己的优良基因。9 s$ n; p% ^2 H
U+ I% ]( C+ {9 ~/ M2 r/ k3 y% v( z* B: q4 v8 T" h
不仅如此,孩子成年以后,父母也会给孩子设定一个“标配”的人生,24岁前结婚,26岁前生一胎,30岁前生完二胎,然后自己享受“抱孙子”的预期计划。只有这样,为人父母才觉得自己的一生过得很“标准”。
3 U* |2 G2 K2 U9 }
6 ?1 S/ {: @. ^+ J" P
. c: x! t& j7 J+ y事实上,层次越高的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越低。但结果往往是,对孩子期望越低的父母,他们孩子的成就越高。/ i& }1 \6 E# h ^$ O
; W$ X$ }! y; a% J8 n; y- y. k$ t9 o( r' _: w5 W' w) M6 A; ^9 M
4
) }" l h; _4 B# x& n
( s1 i+ U* q% D. X. \( {( c人生不是一场赌博,而是一场旅行,如果把人生当成了赌博、追赶、攀比,这样的人生,注定和焦虑永伴。
" l( S& v- I- `
. U# G7 V% |) P: b! k
) u) J' v4 h9 e6 w不同的生活有不同的精彩,我们都希望活出自己的精彩,因为每个人生都是不一样的。& X/ J1 V& ~2 q* T7 O
8 Z+ j* L2 O! s/ d3 B, d5 j6 g. X, T' a5 N% j+ x& [
我见过急于过“标配”的人,他们给自己定了详细的人生“目标”,对房,车,存款,女人,孩子……都会做出一个精确的时间计划,认为只有如期完成,才能成为所谓的“人生赢家”。- A7 {" |/ \/ H; v/ x
! j6 E0 i/ q- o- |( ?4 ?
* r5 R! A- g' s' ]! m其实,“人生赢家”不过是过上了大众的“标配人生”,对于这种标配模式的生活,其实是最无趣味和吸引力的。
( a' b: b- \5 M8 s& O' _
: B0 K; g' ?' F, Z" }4 ?7 G' G% |- a( H, q3 \- p) H
把人生过成了“标准答案”,成为了庸俗的“大多数”,这样的人生不能算是成功,但也不算是可悲,只是有些无趣罢了。! t- Y7 N& b! [2 S
' e( h" N6 h- R! z W3 O( Q
7 u8 j, e2 z4 P6 x1 f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慢慢靠近自己想要的生活,而不是追赶“标配”,在努力的过程中,享受生活中的美好和温暖,如此,才算没有辜负岁月。 \2 v' c+ _ ^
_0 T0 B6 a. S/ s+ y1 ?1 z; Z
7 n/ G: f0 L1 Q4 S
5 + G( k1 M3 g3 H# r( q
: Y1 X' y! f- U3 [! E. Q不给自己设定“标配”,不给孩子设定“标配”,不去羡慕别人的“标配”,不去嘲讽别人的“非标配”,这是生活的能力,也是最起码的生活智慧。
5 f; \. d! T/ ^6 y6 [. h
% I- f! O4 O# R6 U$ Q+ v7 b" r! s" y7 u! X6 L
* h4 G7 C0 G# C: T! a6 r. L如果世间存在“标配”的人生,那么这样的生活真的不值一过。5 t$ x+ z) m; ]5 b! | t, @7 m; P
, y; p8 D& ~& _# w" o( [, w6 ?
9 L* q9 i7 S+ _3 S0 d+ h, P没有无比正确的生活,只要怀揣着对生活的美好期许,并且一直努力向上,拥抱爱人和家庭,用心工作,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回馈社会。那么你走的这条路,就是最好的人生路。9 ]9 P1 W* r5 f) R
, J5 V3 l7 [+ Z- A7 v0 M$ k V
& ] P! \2 Y& z
值得一过的人生,一定不是“标配人生”,而是“私人订制”。
6 p' @+ M4 g; ^# c8 M! |0 m2 |
( g w7 X8 f/ R/ a$ e) m! `# d) G8 k
END
' k b) R$ O3 g$ o I" |作者介绍【吃饱了睡】,博士,工程师,喜好阅读和思考,文章在《文苑》、《意林》、《情感读本》等杂志发表,文字励志温暖。公众号:吃饱了睡的小窝(sanqinyuanchuang)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44237-1-1.html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