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开启左侧

梁启超九个子女皆成大才,就因为他这10句话!

[复制链接] 0
回复
1312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7-2-2 03: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荠菜 于 2017-2-2 02:44 编辑 0 Z6 \2 `7 [+ @! [6 }
6 D* b( V* L$ ^% `$ n3 _4 \9 M* a
9 e" `. i/ B" Y* p" o! [/ g; d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同时是一等一的教子高手。

- c( c4 `# F8 N% v8 j, K
他有九个子女,个个了得。长子梁思成、次子梁思永、五子梁启礼三人均为中国院士,三子梁思忠是毕业于西点军校的国民党军官,四子梁思达是毕业于南开大学的经济研究者,长女梁思顺为诗词研究专家,次女梁思庄为著名图书馆学家,三女梁思懿为社会活动家,四女梁思宁是新四军早期革命者。
9 @$ B- e% Q0 a, t3 n
小编为大家选择梁启超家书中的十句话,分享梁启超的教子经。
; [% a3 C# Q5 f% q0 C
* ]0 e' Z' Y0 Q" B! h$ O: f
1、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 q2 ?- {: l0 Z5 {  h8 l' }
“至于将来能否大成,大成到什么程度,当然还是以天才为之分限。我平生最服膺曾文正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它作甚?着急它作甚?

' Q" U% F. h2 H* r; R
一面不可骄盈自满,一面又不可怯弱自馁,尽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里是哪里,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而于社会亦总有多少贡献。我一生学问得力专在此一点,我盼望你们都能应用我这点精神。”
1 x$ H" L" t" k; t, V' q
——1927年2月6日
* w3 T# }7 V" p( q
感言:梁启超用曾国藩名言教育孩子,“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句话意在说明,我们做事,不能只想着回报、酬劳,更要想着把事情做好,耕耘好自己的一片天地,自然会有好的结果。
8 u  Y4 d1 ~8 F' q0 S- ~

  V) x1 T) n) `, S+ D0 q
2 g; |7 F4 _$ o/ J! Y
2、不要填鸭式的教育
# H! ~' H8 E, l" K
“学习不必太求猛进,像装罐头样子,塞得越多越急,不见得便会受益。”
7 |2 O6 B7 L8 Q2 `( U
8 K- A- a$ I8 C) P
感言:梁启超反对填鸭式的教育,他在书信中说的最多的是安慰、劝解的话,很少给孩子们提出什么具体的学习的目标。
3 V# g% v* n$ C! z# c4 \: t
! l. _. F6 h1 t& q
3、与子女做朋友
( ^% d7 J6 K, k% |$ N# m8 V
“我晚上在院子里徘徊,对着月亮想你们,也在这里唱起来,你们听见没有?”
9 Q5 @8 o" ^2 Q6 Z0 }  g3 b
感言:100年前的中国是什么模样,怕难于想象,从那些旧照片中我们看到的是长辫子、三寸金莲、长袍马褂和那无一例外的呆滞的眼神。而此时的梁启超在给儿女的信中称呼自己的孩子“宝贝”、“baby”,梁启超教育孩子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与孩子们做朋友。
6 G$ g  I' U; V- k& C
梁先生给儿女们的信比孩子给他的信多很多,作为父亲,亲自给孩子们写信,亲自与孩子们交谈,与他们谈学习,交友,恋爱,生活,政事等等,梁先生将每一件事娓娓道来,没有家长作风,又与今日的家长拉开多大差距。

  `- K  M" g+ P4 l6 |' n% D8 y

% ~( r7 b, K  o& G

) u3 j1 ~- v& x. h: g2 ?- O
4、做家长要有趣味,养出的孩子才能有趣味

6 B( J; w/ m' ]+ C
“能做成一部“审美的”游记也算得中国空前的著述。况且你们是蜜月快游,可以把许多温馨芳洁的爱感,进溢在字里行间,用点心去做,可以极有价值的作品。”
  D/ h* D, X& E0 i- c, s
——1928年5月24日,致梁思成、林徽因
感言:梁思成与林徽因结婚后,去欧洲度蜜月。他们的蜜月之旅浪漫而温馨,他们每去一个地方,都是有目的考察。欧洲的经典建筑,让他们体会到了建筑艺术的博大精深,这是一次空间的穿越,更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学术游历。这种结婚旅行,比当下单纯为了新奇和时尚的观光旅游更有意义。梁启超书心里指导他们写游记。

( Y( Q& d! ^5 M, P( n$ E6 T6 [: m" I  c
4 V# A" g2 d" X- b9 d0 v
5、做人要有几分“孩子气”

0 Y" {) h# g3 p3 h
我说你“别耍孩子气”,这是叫你对于正事——如做功课,以及料理自己本身各事等——自己要拿主意,不要依赖人。至于做人带几分孩子气,原是好的。你看爹爹有时还“有童心”呢。

% @" H8 e2 Q2 H9 v
——1925年7月10日 《致孩子们》

% ^& u; Y5 i6 r9 |3 @" I* Q
感言:梁启超说有两种孩子气,一种是任性、耍小孩子脾气;另一种就是我们说的童心童趣。

  [8 s4 B- m( Q  e! I( H1 _5 l2 Q

3 @( y- L( }8 }% {+ q
2 W9 h% @- d6 I% r; W3 C% e
6、做学问总要“猛火熬”和“慢火炖”交替循环。
  o. a9 C8 E  O; F# V/ k/ j/ o1 \0 {" C
“凡做学问总要‘猛火熬’和‘慢火炖’两种工作循环交互着用去。在慢火炖的时候才能令所熬的起消化作用融洽而实有诸己。思成你已经熬过三年了,思成你已经熬过三年了,这一年正该用火炖的功夫。”

5 X' t/ X2 j4 ^  d1 X6 E
——1927年8月29 致孩子们

' {$ \- M* z( V. i
猛火熬和慢火炖,就是要我们处理好学习知识和消化知识的关系。
: W" Y9 M  k& G9 h

1 D# q/ I  a! T* D- i1 T
6 i: [: r( g% P3 [
7、做官不是安身立命之所

3 H/ _0 v6 g- M; W; N" [2 l  s
做官实易损人格,易习于懒惰与巧滑,终非安身立命之所。

1 ~% h! U& A  ^# K2 A$ m
——1916年10月11日  致梁思顺
) m$ S" ~$ f6 x
感言:每个家长都有很多自己悟到的人生经验传给自己孩子,梁启超再给女儿梁思顺的信中说,做官容易让自己的人格受损,容易让人养成懒惰和巧滑,不是能够安身立命的领域。梁启超应该很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做官吧。

( z* L6 c/ [6 ^, R4 |+ ~' D
( f- u  c3 N9 u1 N. ]7 H; h- m
8、尽责尽力,就是第一等人物
7 F8 L' L6 ]& F. E9 P6 d7 e
“天下事业无所谓大小,只要在自己的责任内,尽自己力量做去,便是第一等人物。”
. G% p4 B! n: [# r7 A7 m
——1923年11月5日  《致梁思顺》
* q) S7 @/ Y$ G- h7 T. D" [
感言:梁启超教育孩子,尽职尽责就是第一等人物,这个标准看起来很简单,其实是非常高的要求。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干大事、创大业,其实人首先要做的就是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一个不懂得承担责任的人,即便做成大事,也会很快失败。

7 |! d$ p& Z0 Q# m
9、我对于你们的功课绝不责备

! M! D1 Y+ k8 i  B
庄庄今年考试,纵使不及格,也不要紧,千万别要着急,因为他本勉强进大学。你们兄妹各个都能勤学向上,我对于你们的功课绝不责备,却是因为赶课太过,闹出病来,倒令我不放心了。

$ _$ g2 r* }8 W1 {! [5 v8 Q% D2 q; T
——1928年5月13日 《致梁思顺》
2 J+ u  {" T9 r' N$ o5 E& w
感言:当女儿梁思庄刚到国外学习,一时无法适应,梁启超在信中写道:“至于未能立进大学,这有什么要紧,求学问不是求文凭,总要把墙基越筑得厚越好。” 可见梁启超关注的是孩子的基础是否牢固,而所谓的成绩和分数,不过是表面的东西。
5 Y5 N. c9 o( i/ ?. P3 n

1 z6 Q) i* L# x+ t$ C/ n, S
10、通达、健强的人生观,是保持乐观的要诀

8 \3 }% l( J0 C* t
我有极通达、极健强、极伟大的人生观,无论何种境遇,常常是乐观的。

* d4 P; ]7 @0 z" _
——1928年5月13日  《致梁思顺》

5 F+ V  O% m- D# _/ |& L
感言:梁启超认为,教给孩子树立通达、强健的人生观,比教育他们学具体的知识更为重要。这种通达、强健的人生观能让孩子在逆境中保持乐观的态度,帮助他们战胜困难。

1 v% u0 P; K' t8 K: d7 [7 E1 j, t6 k5 B- I5 [! @- Q. X$ J+ u
END
书法思考◎恭贺新年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42232-1-1.html 谢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