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 r- d/ q* V) |) `, u* l5 S3 O
詹尼佛曾是个好孩子,她聪明、刻苦、听话。可后来,她却雇了三个人去杀害自己的父母。谋杀行动一切按计划进行,唯一意外的是她的父亲没有死。(译自Toronto Life)世界华人周刊专栏作者:辛上邪; ^$ s) ~/ h4 D. L! N* G2 r
# t: s. c1 @: T# z3 G. Z9 D3 q; w 0 d# j; C$ E. ^
詹尼佛·潘( v, L4 `7 ?- E% f4 B4 u& z2 p
2010年11月8日晚上10点多,加拿大多伦多地区一个中产阶级居住的小区内发生了凶杀案。三名歹徒从前门进入住家,将户主夫妇带入地下室枪决。母亲当场毙命,父亲因子弹射偏侥幸未死。24岁的女儿詹尼佛幸免于难,被绑在楼梯上,挣脱捆绑后用手机报警。# G# {4 G0 Q# Z
![]()
2 b. F) X$ ?6 p) g% ~( c' g詹尼佛·潘的家
- i7 I9 q' O% T警察很快发现了漏洞。经过四年的调查,十个月的审理,真相大白。原来是詹尼佛和她的男友丹尼尔雇人预谋行凶,计划杀死父母后,继承遗产后共同生活。认识他俩的人都很吃惊,詹尼佛从小就是“乖乖女”,对父母言听计从、为人友善,而丹尼尔开朗热情,属于阳光男孩。随着调查深入,更多的真相让人大跌眼镜。
! i" O; a4 _. U i5 r6 P 0 v- S! d7 v2 C. g, o
警察在办案7 H; Y( X; ~0 d1 f4 W' U
詹尼佛4岁开始学钢琴、花样滑冰,从小获奖无数,如果不是韧带受伤,原计划要冲击2010年冬奥会。上了中学后,学习成绩从A降到了B。因为怕父母责骂,高中四年她都假造成绩单。谁知12年级微积分不及格,她连高中都没有毕业,原本录取她的大学也撤回了录取通知。还是因为怕父母失望、被责难,詹尼佛继续撒谎,她每天去公共图书馆伪造笔记,做些零工,晚上“放学”回家。直到她谎称去上班,才被父母揭穿。# J* p8 ]6 j% S# X
![]()
- K% @+ i; M) |6 v. l: }, }% ?詹尼佛·潘的父母
n/ H1 z8 r- n( }发现真相后,父母对她严厉制裁,没收电脑、手机,让她和男友断绝来往,计算她汽车的里程数以控制她的活动路径。加拿大允许未成年人16岁开始打工,18岁可以独立生活。很难想象22岁的詹尼佛竟然不敢、也不愿意离开家,不能像其他同龄人那样独立生活,宁愿默默承受父母的管制,偷偷地和男友联系。! D2 P& b' Q. X6 E3 D& p6 m$ k( H
男友在劝其独立生活无效后,主动提出分手。这就更加深了詹尼佛对父母的恨。最后,詹尼佛动了杀心,男友也跟随加入到计划中。当她的父母被歹徒用枪指着时,父亲用广东话问母亲,歹徒是怎么进来的?母亲说不知道。他们根本想不到,是他们多年对女儿“爱”得太深,而招来杀身之祸的。在被歹徒处决前,母亲还恳求凶手,不要伤害他们的女儿。+ o( h; c- I+ m( K$ A8 u6 R
其实,是他们自己,一直在用爱和希望伤害女儿。0 @+ }3 A2 J! B& D7 N2 C6 d ^! }
![]() 母亲的丧事,詹尼佛·潘和弟弟走出来,当时警方还没有拘捕她1 x4 l6 ?$ F/ k9 N6 ~
詹尼佛的父母是越南华裔,多年前移民来加拿大。通过努力奋斗,买房置业,日渐成功。他们对詹尼佛姐弟的教育也很重视,总希望孩子能更上层楼。
6 _: n7 Q! `9 |6 [. d/ I1 i+ X小的时候,詹尼佛训练、学习压力大,晚上10点多才能睡觉,假日无休。于是她学会了用自残来解压,经常割伤自己的前臂。
1 ]$ M/ h6 a& N$ b& Z![]()
5 d* B! S# u; Y$ P' r8 v$ p詹尼佛·潘小时候
) | H" k E) Z% K初中毕业时,由于未获得优秀奖章、没有被选中作为学生代表发言,詹尼佛开始厌倦学习——父母和她都不习惯“失败”。为了不让父母担心,她学会了假装高兴。3 a! g% [7 |9 D. ?/ x
女同学都化妆,她不会,也不被父母允许。她也不许随意外出和同学玩儿,不许去同学家里,更不许谈恋爱。22岁之前,她没有去过夜店。* ]# C- D; ^% [/ Z
父母把她禁锢在他们理想的轨道中,用过度的爱和保护筑起牢笼。% a& x. f& W( Y5 L( u# x" k. @. l
她不会抗拒,而难以消散的怨气令她挣扎、发狂,内心越来越分裂。; U* d5 l- K2 w( C$ |3 r4 [2 x
詹尼佛的境遇在亚裔、尤其是华人家庭中非常普遍。
4 a" z8 K) J8 V+ I9 u( X家长往往对孩子的努力缺乏肯定、赞美,唯恐孩子骄傲。" R; m6 Q4 L% Z5 q$ Z
给孩子设立的目标总是勇往直前,战无不胜。
6 T3 e% S- E3 J$ K功课要好,才艺要突出,各种竞赛都不能落下,还喜欢拿孩子去和别人比较。5 U& p, o8 ~& V7 ~' f+ n/ ]
课外班就是补课,孩子不擅长什么补什么,而且非让他们上家长喜欢的课。7 a% V" V* F4 ^* ~4 v3 Z
无论家长自身的状况如何,孩子的培养目标一律是“精英”。5 E$ l* J2 E& u9 I% O/ N
孩子没有时间成长、享受生活,而是在被用各种手段尽早催熟。
0 r ]6 p6 n% L" n“我感觉自己就像轮子上的仓鼠,总是在忙于满足完全由他们决定、也总是无法达成的各种期待。”; L, R- q- G; O" z! T
2015年8月9日,在电视节目《挑战不可能》中,作为评委的董卿谈到自己的童年,泪流满面。
( ? E; B! H6 A+ W“每天早上要我到操场跑1000米,而且不许照镜子,要背诗背古文,还不让妈妈给我做新衣服。”. Y( P. a ^ G9 k3 S4 b# I
如果要参加学校的文艺演出,只能和父母撒谎是去同学家学习,因为父母禁止她参加这类活动,最喜欢看到她看书和运动。4 b: m! k& y% _/ u) B% e0 ^
中学毕业由于想报考艺校,遭到父亲的暴打。一度让她想到以自杀威胁父母。, b8 \) z* ]4 E9 s4 p2 h4 ]8 q- t
董卿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是报社总编,母亲是大学物理老师。虽然董卿在节目中感谢父母的培养,但他们的严厉教养给成人后的她带来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
5 r8 H$ t8 k2 P4 g. D 董卿忆童年往事泪崩
( c1 c, Q' B1 ?0 z7 H f: i2 f8 ~从一岁多就被父母带着徒步旅行的江西小姑娘雯雯,经历的是另一种严苛。
2 T& g7 J: u. F; P. I! i9 T& h1 E/ T“从没上过幼儿园,一年中有六七个月都在吃野菜、睡帐篷,每天步行十多公里。”
" A" E o0 D! S: o( h雯雯成了中国最小的背包客,网络达人。7 X6 |' q$ l% x V& x3 [& G: L
有的健康专家说,这个运动强度不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有的专家说,如果节奏适当,还可能承受。
# [; j3 c+ U) y) @父母是一番苦心,认为“锻炼体质、培养吃苦更有用”,计划让她在上小学前完成环球旅行,“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感受一切美好的事物。”
7 w7 x* ~$ ]* I每年舍得花20万带孩子出来徒步,也是蛮拼的,不过他们可能没想过,学龄前的儿童也有权享受温柔、懒散的时光,在屋子里舒舒服服地待着,玩玩玩具,跟小朋友做游戏,学学儿歌,看看卡通片,和家长撒撒娇。3 [6 s3 c" G8 _: u8 |
![]()
! z3 e0 a3 {% B' X+ Q# u4 H0 C中国最小背包客雯雯+ I& _3 A9 n& U3 T3 b- u- t
家长们往往只在乎自己的愿望,忽视孩子的内心感受。
- O7 j L; k0 i5 r以功利为目的的“爱”,堪比利剑。
* v. Z: }+ U" k; X9 ]! h& S+ @给孩子制订一个个无法完成的计划,是用任务来压榨他们的生命。
- o- r/ W: u1 m) v* B+ N0 `对孩子的努力视而不见,是以冷漠浇灭他们的热情。
" k9 J m) Y3 ^& ^- }9 t严厉地责骂、甚至体罚,是拿情绪的怒火烧毁他们的自尊,是在他们稚嫩的心田中灌输仇恨。6 o% T& Z- A. h$ [$ I
把孩子和其他人去比较,是在反复地摧折他们的自信。# u7 J+ h$ g8 s0 H7 o
将一个没有自信、自尊的“忍者”推向社会,他们会收获怎样的未来?
, u$ k _+ P( A) F一个不会自爱的人,又如何能爱别人?
9 _8 I: I) e% S9 g0 Y3 q! j6 I ~1 D其实,培养孩子的内动力才是最重要的。
' x4 D- U+ K% [" h- A: Y让他们为自己的理想去奋斗,让他们明白拼搏是为了自己,他们才能坚持一生。 b5 N$ ^1 ?4 f b1 h
培育品德和爱心,比争取全忧的成绩单更重要。% z( t6 ~* M7 t1 T" J" l4 F
这个过程缓慢、不容易,父母要有足够的耐心。
4 Z \) Y& ?+ f. @" l詹尼佛的案子2015年初宣布了判决。詹尼佛和她的男友都被以一级谋杀罪判处无期徒刑,25年不得假释。她的弟弟和父亲申请禁止与她交流,她永远不可能与他们说话了。弟弟患了抑郁症,搬到其他省份,隐瞒身份。父亲寄居在亲戚家,身体的伤痛和不堪回首的往事终日令他生不如死。1 E' [1 I0 h! j* w4 |: `* x2 U
纪伯伦说:“你们的孩子并不是你们的孩子,他们是对自身渴望的生命的儿女。”0 I" P/ R0 }- P y
如果詹尼佛的父母早知道有今天,他们一定不会让孩子那么拼。$ y# f7 ~; z! t! B0 m
是让孩子作为人去成长,还是将他们打造成冲锋陷阵的机器以便获取未来的成功?
4 ^$ k4 P* L& G8 L4 L& X4 Z! A' U成长对谁都只有一次,不可重复。3 r: K, W/ o1 s- k+ a1 L
数据来源:Toronto Life、中国日报
) y4 f2 S& D5 m+ U
8 ^3 j8 Q# c* C' d" z% X' x/ A% D: S: O 2 E$ Z' X7 F q: W# P r' r, {# S
+ k# S0 P/ o5 c; J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37315-1-1.html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