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f/ u# s+ E0 m6 {7 [: i* {7 v
1 ~; ]+ ^3 g3 m6 p
作者简介虹姐:双硕士美女学霸,UniCareer特邀专栏作家,拥有芝加哥DePaul University金融/金融数学双硕士,CFA持证人,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MBA。现就职于Morningstar Investment Management任职Senior Investment Analyst,主要负责资产配置和投资组合管理。美国华人金融协会主席。业余时间热衷于辅导国际学生求职,拥有个人原创专栏“虹姐说”,话题涉及美国商科金融市场,求职,文化融入等。 / G- e, h+ s; N, l: _; _% f" U( D: w
虹姐承诺要写中美职场文化差异,今天先来第一篇: 3 J! B% ~( }% c4 ?' A P, |4 w7 @4 `
, |6 b" p- r3 y# c# p6 |
在咱中国文化里,埋头苦干是美德。不信你看人家雷锋,被树成典型就是因为人家做好事从来不留名。你再看新闻联播里那些得五一奖章的劳动模范,全都是默默无闻的在岗位上奋斗了几十年,比如在鸟不生蛋的边疆荒野种了30几年的树啦,或者照顾非亲非故的孤寡老人好多年的啊,无意中被媒体发现才树立成典型的。采访到人家,都是一脸低调,对自己的付出淡化淡化再淡化,最后来一句,这是我应该做的,背景音乐里《红旗颂》一放,这感觉才对味儿。0 Q. w1 p/ G* n! [
[: S5 \; I4 a ?4 N# I
% Q. y, o6 {2 p I& O8 i I: J在这种文化熏陶下长大的俺们,来到美国的环境工作一定会经历巨大的水土不服,因为美国人都非常会表现自己,他们的职场字典里完全没有‘默默无闻’这四个字。虹姐曾一度很鄙视一些美国同事,动不动就跑到老板面前扯些有的没的,例如自己做的项目遇到了什么芝麻小的问题,自己怎么想的,然后虔诚的问老板有什么更好的建议。虹姐边侧耳朵偷听边在心里骂娘,这点小问题自己都搞不定了,纯粹耽误老板的时间,太无能了。你看咱,石雕一样雷打不动的干活儿,从不去打扰老板,到时候交活儿完事,多利索!要我是老板我肯定喜欢这样的!
$ o6 |9 X c2 o7 B/ T i; I2 ^0 J' T$ @: N3 L
, y* F( u) `; w. y+ c! {3 C
$ R/ K8 m( e, P. U) W& A* z9 M+ W直到后来虹姐开始带2个刚入职的分析员,才发现自己又图样图森破,sometimes naïve了。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C! I( r+ f S6 w2 y( t; H
% i; w1 V% r: H1 N( g9 Q! U5 c3 y0 k& H- T
$ \0 f0 H$ R$ h1 C8 @# g% N
分析员A跟菜市场的鲜鱼似的,活蹦乱跳的,有问题就问,有新的想法也没什么顾忌就跟我说,每天来来回回能沟通好多次。我以为我会烦,但是居然没有,因为他每次来沟通,我都能知道他做到哪一步了,有困难能立马帮他解决,做错的地方立马可以纠正,这样他可以继续下去,而且能感觉到他做工作的热情,这让我很踏实很放心。分析员B呢则是闷葫芦型的,八棍子打不出一个P来,交给他一个工作之后,感觉他就闭关修炼去了,自己闷头做。我以为我会享受这份清净,但事实上我是很担心的,担心他到底有没有在做,会不会做错了但没有意识到。最后虽然他同样能把活儿交出来,但是我发现我更喜欢跟分析员A合作,因为他及时沟通,让我更踏实,也让我看到他产生的价值,我更能感受到他工作的能力和激情。
3 q/ C* h' |5 u) h, c5 Q0 D
8 s6 @& D" ]0 u ~, p0 r* G, p+ E, M5 W. |, O
' b" @$ K8 j9 n( J% T
虹姐不是老板,但是这个理儿是一样的。每个老板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你以为你夜以继日的默默耕耘老板能看到,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但大多数老板的精力哪儿在你这儿啊,做不到这么火眼金睛。所以你能不能让老板看到你创造的价值就很重要,因为你要让老板知道你的能力,在未来升职的时候老板才会考虑提拔你。不是说出活儿不重要,而是说在出活儿的同时,咱也该花一定精力去思考如何能和老板,和团队有效的沟通,让他们看到自己工作的价值。
8 v9 D% ~1 D% _+ }' z6 R9 V l& Q
7 E6 u* @1 Q' H8 d [/ n7 [. P
. \! M) r* g' K那如何有效的沟通呢?6 f9 {& G( j5 Y" x! u+ t6 u
这里虹姐又有个亲身经历想跟大家分享。虹姐刚来美国读书的时候,曾经帮一个教授做一个研究项目。研究项目听着挺酷的哈,其实那活儿很苦逼,就是从公司的财务报表里摘取一些数据,整理在Excel里。虹姐接到这个活儿的第一周,对美国财务报表完全不了解,而且发现不是所有公司都公布这个数据,公布的话也不是用统一的格式,虹姐在图书馆里泡了整整3天,都快找对眼儿了,才收集了不到5家公司的数据,直到和教授见面前的5分钟还在疯狂的找数据,想着能多找一个数就多找一个数,完全没有过脑子应该怎么跟教授去呈现我收集的这些信息。
3 l+ ^1 R' c: u! x: U- i1 n1 p% h
' U. B# F6 I! M2 V
, O+ ]1 l# l' T: D" k. [( Z& L1 w% v- _
$ t* s& J0 z7 x/ ~/ Y) }% P [然后当然就悲催了。当我气喘吁吁的坐在教授面前把收集的乱七八糟的数据丢给他的时候,教授显然不是很满意。我试图跟教授解释那些收集的细节有多繁琐,可是由于事先完全没有准备,说的乱七八糟,教授听不明白,眉头就皱的越来越紧了,完全不能理解为什么3天只出了这么点活儿。虹姐从教授办公室出来的时候觉得很委屈,明明自己做的很努力,结果因为没有沟通好,反而给自己落下了个没能力没效率的印象。
" }/ w7 ]: m" [4 `5 P0 \6 y9 Z9 |* y9 }- r# X# r5 b4 p1 X g
, C, Y- d+ P) r& H
" T2 E D" u# M$ x2 U) Z
第二次再跟教授见面的时候,虹姐就学精了很多。首先,我把收集好的数据整理好,并且根据数据结果做出了一两条总结,这样教授一眼就能看出我收集的数据的价值;第二,我把几个数据不明晰的公司的财务报表截取了出来,用来跟教授解释在收集数据的时候遇到的困境,有了这些辅助的文档,教授很清晰的就理解了我工作中的挑战,并且给了我几条建议。第二次谈话的效果明显好很多,原因就归功于之前花了时间思考过如何和教授进行有效的沟通。/ X/ I7 q& z4 R1 T1 S; i
! ^! y- s6 t# f; A7 [: s
, \0 c9 G/ N9 j3 r回到刚才的那个问题,应该怎么跟老板呈现和沟通自己的工作呢?这件事之后,虹姐总结了一下。. s& i! t6 L% X7 s* ~
' f( M; G s( L1 e4 D3 F
+ r. \. U' c6 V9 n: A! |在沟通时应该注意的几点6 A0 S1 d7 B; H' V; `" d
1. 事先理清思路,不要觉得是自己做的就一定能讲清楚。0 c2 g0 k. M* d
2 ` t, j0 J+ A6 r8 ~! n) |
7 w2 w8 k; N5 N a" p8 b0 ~* l虹姐第一次跟教授见面就栽在这儿了。有童鞋说,俺英文不好,讲不清楚没办法。这其实跟你英文有多烂一丁点儿关系都没有。冷不丁的让你拿中文讲一个故事你还不一定能一次讲清楚呢。事先捋清思路很重要。这也是为什么准备面试的时候要把自己的经历提前说熟说顺,即使那些经历都是你亲身经历过的。其实都是一个道理。; V/ `& l9 l/ X
/ d5 e j$ d. ~: y" C* r+ D
2. 要从老板的角度想什么是他最想知道的,对老板最重要的信息不一定是你花时间最久的。
. {5 Y% H& ^' x2 S7 L3 _9 y6 @- V) v4 q$ S9 `4 ?1 l
* `6 Z. T9 U+ n就好像之前的例子里,虹姐花了大把时间去找那些不完整的信息,所以上来就想跟老板吐槽数据有多难找,可是老板其实最在乎的是你已经收集到的信息是什么,对项目有没有帮助。所以要能站在老板的角度把ta最关心的事情说清楚。$ Y3 E( ^9 z" R: J- g- Y
$ e! y0 E& S8 Q8 q8 P- r
( \$ I9 s, @! ]# ~6 F3 P1 w' {
3. 知道哪些技术细节是可以忽略的。
: L, J- z' a! R: V) c
3 m: c k6 |/ R) |& G3 {4 I# y5 p( w; H. i2 ^# O; @* d
这点虹姐在跟程序猿交流的时候深有体会。作为一个编程盲,我最怕的就是程序猿开始滔滔不绝的跟我讲一些技术细节,不断的往外蹦那些我完全听不懂的词,到最后也没理解ta到底想表达什么意思。很多时候我们要考虑交流对象的技术背景,省略一些没有必要的技术细节,而是主要focus在大局和结果上,这样的沟通反而会更有效率。
( @2 f+ y0 @2 \& r
! W% F& s+ A6 J8 x5 @ |% E9 I+ U7 y/ p; z. L1 M
4. 如果你需要老板的帮助,要及时提出。/ `# d* G& `$ g& z \% ~9 y
$ w p" u7 n8 N6 N4 R3 W
; H7 _; P: H3 l& `+ f. i2 k# G不要觉得寻求帮助体现了自己的无能,其实这能反映出你对工作的思考,老板也能明确的知道怎么样才能帮到你,能帮到下属的感觉也是很好的,老板也会更清楚你的工作进度,ta也会更放心。- R, c* ^9 B* J3 y; h
9 u$ h9 c$ m5 v9 G* O" ^. U$ y; x
% i3 {4 \2 e7 ?4 j. Z7 ~/ o) @
5. 沟通要及时。/ y" K4 e( u) p" p6 C+ i f
5 e6 K7 }- y1 \5 @( E1 H+ _
) F, q# b( P) W! C( O0 \4 I3 u
默默耕耘是美德,但不见得是最有效率的工作方式,及时沟通很重要。当然,及时沟通并不代表时时沟通,不要有问题不动脑子就问,或者5分钟跑去烦人家一次。每个老板都有ta最舒服的沟通方式,比如虹姐的老板就是话唠型,一天没人理他他能跑出去挖个地洞把想说的话吐出去那种。对付这种老板一天多次口头沟通就可以;有些老板不喜欢当面不断被人打扰,但是邮件沟通效率更高,那就可以一天用邮件沟通一次。总之,根据你老板的风格掌握一个度。/ a7 | d9 H- S5 c$ F% ^) L
f5 @4 w e% \+ c X: O
0 c& b5 B8 e- [, u
本文作者虹姐,转载自原创专栏“虹姐说”,话题涉及美国商科金融市场,求职,文化融入等。(微信公众号:hongjieshuo123 | 知乎及简书专栏:虹姐说) UniCareer授权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需引用或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37066-1-1.html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