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0 A/ a! V- d |6 B8 r( ]% u" O2 S& X1 Q作者:陆JJ
1 h2 @6 M7 z" W( K" V/ F$ p
9 W1 j, p8 b- \/ ]
+ K' t8 J: V% }# m- t“内心强大”几乎是衡量一个现代人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了。你一定曾经在很多社交网站、Ted演讲、名人传记里听说过这个词。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对此都有不同的解读。
, |+ j7 P, l/ b. e% b( v9 p4 u$ D罗曼罗兰在《米开朗基罗传》里写道:“生活中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j( z9 @3 L4 m$ a
海明威在《永别了,武器》里说:“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 ( k- K1 J0 F4 @6 k: n7 d, F. M
龙应台在《山路》里说:“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 E8 @' K8 Y3 c) v! ~6 V
![]()
+ [9 ]( m& p& L* f4 _他们都在试图传递一个讯息:生活艰难,但要挺住。讲真,“内心强大”这类词,都快听烂了。我们也的确见过太多内心强大的人。他们看上去温柔、积极、阳光,不仅能治愈自己,也能治愈他人。好像什么都困不住他们,什么都锤不倒他们。
1 M' N4 K& D# }8 b4 Q但是,他们为什么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背后是不是有什么东西在支撑着?我若想变得强大,该从哪些方面入手?这些其实都值得深究。毕竟内心不受遥控,不是说强大就能强大的。那么这些人背后的共有特质,到底是什么?
2 r& [: z+ b& V y! Y/ [ ! Y) c1 p9 t: E8 P9 i
1、目标导向型思维![]()
4 O" p3 f, x& ?; o+ J蒙田在自己的随笔集里曾经讲过:“没有一定的目标,智慧就会丧失;哪儿都是目标,哪儿就都没有目标。”从小学到大学,一路走来,你会发现一件事:内心强大的人,都知道自己要干嘛。当我还迷茫得像只巨婴时,他们已经在规划了。当我好像知道要干嘛,他们已经在跑道上起飞了。
9 F2 v& |9 i: b+ v& W% I4 h5 F我一中学同学,初中开始就已经在读《红楼梦》和《战争与和平》,那时候我最爱的是《读者》和《睡前小故事》。他受文学的影响,初中便立志将来要成为作家。高中时参加新概念比赛,拿了个二等奖,成为XX公司旗下作者。大一我在外面做兼职,他就已经出版了个人的短篇小说集,那一年他19岁。+ y3 j% g' r8 T0 l$ }
还认识一女同学,高中便善于梳妆打扮。爱留长头发,被学校领导批了很多次,高中她就说将来要做自己的时尚品牌。前一阵她把她淘宝店的地址发给我,我才知道她的确算是实现梦想了,那店卖的女装的确是她自己创立的品牌。* K- |" u' u4 P* L0 n
有两种思维主导人的行动,一种是资源导向型,另一种是目标导向型。前者是根据手头上现有资源的实际情况,设定目标。后者是先凭空设定一个目标,再一步步倒推出计划。内心强大的人,往往具有目标导向型思维。这种思维更接近内心的真实愿景,远方的目标是他们最强大的驱动力。内心强大反义词不是内心虚弱,而是迷茫。迷茫的人,容易散架。它是一场看似不痛不痒的慢性死亡。
" F* d) W* D* l% W# c% f. A上文提及的两个人,想当作家的那哥们儿,数学经常不及格,但也从来不在乎,因为他确信将来所走的路,和数学无关。那位女同学,也被老师常常嘲讽“妖里妖气”,她也常常一笑了之。我想他们算得上同龄人中内心强大的那一类。强大源自目标,而人的脆弱,大都源于无事可做的恐慌。真正找到目标的那些,早就兴致勃勃地往一个方向冲了。内心自然一片晴好,少有脆弱。% Z: x/ o8 ]. P; ?: G" u
9 V2 e+ }# c" `5 ^
2、独有的生活体系 & H$ {+ M8 i, ]8 \' D; @- p
胜间和代被日媒称为“职场新女神”、“理财天后”,19岁时便通过日本注册会计师复试(创下日本史上最年轻记录)。她的一天是这样安排的:早晨6点起来为孩子和丈夫做早餐、7点整理一天待办事项、8点骑自行车去公司(当做运动锻炼)、上午完成一天80%的工作、下午1点开会、开完会参加各类社会活动、晚上为亲子互动时间、睡前1小时看专业书籍。
8 U* M" U6 d* T/ S* x: ?; R![]()
+ f; ~4 ?2 E M: Y这是她的,我再举一个我认识的编剧,他一天的安排如下:中午12点起床,下午1点去公司开剧本会议、4点结束后去街边淘碟、晚上6点在健身房锻炼、晚上9点正式开始写剧本,写到凌晨4点,睡前打一盘游戏,凌晨5点睡觉。* }" d ~0 G' {6 C
我对“生活体系”的定义是“个人经过长期生活经验而总结出的一套最有利于个人发展的生活模式。”我并非想对比以上两种生活体系孰优孰劣,而是想说明,内心强大者都拥有最适应自己发展的生活体系。这个体系,能帮助人类良好地运作自己,不断达成目标。$ i7 |& N2 K+ _" a% q6 p
生活体系从广义上来讲,是个人生活的架构,其中也包含着你的生活哲学与生活主张。内心强大的人,生活都是自成一体的。简单来说,他们都善于运作自己的生活。在自己的生活里,如何治愈、如何放松、什么时候独处、什么时候聚会、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他们都清清楚楚。体系不需要千篇一律,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那种。5 K( K5 U# z$ P0 Z
![]()
* y/ B) r& X5 d4 Z0 A从狭义上来讲,就是对自己实现全方位管理分为四个方面:情绪管理、时间管理、精力管理、人际关系管理。
4 Z) g; T/ P7 j$ [" [ B. y5 o良好的情绪管理,决定了你身上的正能量大于负能量,积极的时刻多于焦虑的时刻。情绪管理的失败者,容易伤害他人,也伤害自己。良好的时间管理,会让你的每一天变得井井有条。自律久了,人便会在一种舒适而规律的惯性中生活。世界上有无数位实践者:柳比耶夫、提姆·菲利斯、卡尔·纽波特... ...他们纷纷验证了时间管理的强大威力。精力管理能保证一个人在体能充沛的情况下,高效完成工作。人际关系管理决定了一个人能否拥有丰沛健康的人际圈,能否在关键时刻被他人帮助或是帮助他人。, \6 W( j1 Y) g
3、固定的输入输出方式![]()
6 \: K) n( w3 m7 f4 b4 m" [在台湾做交换生时,认识一位台大的教授,主讲中国现代文学。他人到中年,却依旧神采奕奕,温文儒雅。课后他邀请我去他家里坐坐,去了之后,发现那里全是书。不仅仅是满墙壁的书,还有好几柜子的读书笔记。他说他有读书的焦虑,一日不读书,便觉得自己面目可憎。读书是输入知识,笔记和讲学是在输出知识。# l. L! U, c) Q; E9 A3 u1 d/ ?0 _6 [
4 @1 J7 c! a0 }
一个人只有在输入和输出等量的情况下,才能维持心理上的健康与平衡。什么是输入?就是知识的摄入,同时也是精神上的营养摄入。像阅读、电影、音乐、绘画等等。内心强大的人,会有自己偏爱的输入方式,为自己的灵感库不断进货。将从外部获取的知识,吸收、消化、最终内化为自己知识结构里的一部分。
; Z* m% b% c& r. C4 F. H- E6 x什么是输出?即个人表达。人人生而有着表达情感的需要,只不过实现的方式不同。作家的小说、画家的画作、舞者的舞蹈、建筑师的高楼、作曲家的曲子,都是如此。倒不是说为了艺术,最基本的,是为了沟通人类最朴素的情感。有一些东西,不表达出来,对心灵构成伤害。内心强大的人一定能找到他的输出方式。这是一种独属于他的,对世界的表白。
/ F: K& {- F$ ?9 k/ f当我们谈论内心强大时,往往会和这些词挂钩,诸如:坚强、独立、乐观... ...但以上种种皆为表象,表象的背后,是目标的内驱、是体系的支撑、是输入与输出的运作。这些,是个人生活里最私密的部分。: W: \: e/ ^# B9 Q3 k. K
- ]- C$ N. {" l0 R) g1 Y作者:陆鸡鸡,一位神经病编剧,一个调皮的撰稿人。专注于分享个人感受与内心想法,不定期更新私人日记。欢迎有趣的人类去他家做客。公众号:个人的体验ID: tiyan818)。
7 g. H0 S, ?( b |3 L2 N! m% `- J5 M8 o1 }3 ]" P& I0 x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36863-1-1.html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