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开启左侧

[金融法规] 不再担心上当受骗,加拿大投资防骗技巧全在这里!

[复制链接] 0
回复
2476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10-13 14: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咖啡沾衣 于 2016-10-13 14:41 编辑
' M" G! l% t' b
; I" O9 V; @8 j$ D( ], v9 I(约克论坛综述)加拿大作为移民和留学的首选国家之一,加之其名校云集以及良好的生活环境,每年都会吸引着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投资者前来投资或居住,但是在人才济济的加拿大想要想要淘金不但要有独到的眼光和魄力,更需要万分注意下防骗与法律冲突等问题。) O! ]' ]4 U% a& |% l% r
/ ?. {3 _% a9 u& C' Z0 P

9 L) b$ G5 l  i! s' Y

, R- X4 u3 q0 W+ S2 i

+ i2 _( F6 B% O& {$ l) ]
2 i/ }1 w) U) }' _: i( S+ s. ?轻信人言,华裔夫妇险血本无归
7 q  U. {; F: j& Y3 }7 B% J
3 ~* \) ]4 I8 @% J7 {! A, P$ J2 m6 K1 r) n4 P& Q
黄氏夫妇在投资讲座认识了Anna Wong的同事,另一名张姓保险经纪(Kalano Jang),并在张男的建议下于2005年3月抵押房屋,以30万元在Transamerica开设两个投资户口,并签署授权书(power of attorney),容许张男透过与道明加拿大信托(TD Canada Trust)的协定,运用黄氏夫妇的户口款项,增加一倍资产。
" ?* g. a3 w$ V5 g2 U8 f) j: E) y1 c1 w; |

/ R+ }) M6 ]1 P4 a* x: r: W作为投资计划的一部分,黄氏夫妇在Transamerica为自己和两名儿子都购买了大额人寿保险。在2005年9月,为了提高拿来支付保单的投资收益,张男再建议黄氏夫妇抵达人寿保单,将资金投资在一名范姓越裔女子(Minh Ngoc Pham)的律师行,获得的利息收入能支付保险费。
2 n9 F. C. U  x5 i8 f+ A- L3 K6 [" n! x' l2 W: T1 r" Q8 R- C

3 F( n& n" l1 o

2 Q3 ]0 i) ?2 S

6 Z8 i9 [% P& |2 K8 Y5 k* q8 O
5 ?5 @% F# J* ~' ~黄氏夫妇在2007年,6次收到利息后,律师行再也没有付钱。结果两人因此损失了30万元投资额度的一部分,包括保单本金和借给律师行的款项和利息。, l" q3 c+ O: b1 \

' |( F$ C% Z3 g  m4 V2 U9 l: @+ I, f5 Y: n# n: a
最后经审讯,法官认为范氏的证据薄弱,加上范氏曾向黄氏夫妇支付利息,合约上又有她的签名,证明合约有效,范氏及其律师行需要为借款负责。法庭裁定范氏和张男,需向黄氏夫妇赔偿他们损失的49万3千多元。# G: Y1 d2 d0 |

( `7 N, g/ ^0 _' r0 |; M4 `
+ }3 r6 [$ m- w在加拿大最常见也是最容易出事儿的投资类型有两种:一种是房产投资,另外一种就是投资企业或并购。
8 w9 n) G3 a5 u* B% z* X* l2 x! \+ D! S, W) D

$ G8 R0 k2 a8 H  z/ U. |
1 L5 k' q# ]- f# v1 X: z
, s" ?* E- V( K7 d1 y( A
第一种:加拿大房产投资
2 c2 o( f$ @' o& f4 f8 c/ J( o; k: T# h1 h% O0 b' n

5 C  M4 [2 M6 x) g( k8 @2 v, o中国和加拿大早在2009年底就签订了“特许旅游目的地协议”(ADS),使得更多的内地买家来加拿大买房投资。那么,在投资房产时要有一些注意事项要考虑。
5 b  Y7 G' ^' r- R1 Q2 O4 R" F
" n1 w3 L% }) J, @
; B. D4 O1 k2 x% d) G) i- H1)了解相关法律规定) g9 O1 Z2 E- k8 P3 x4 _! {; J

6 {- b! {4 q7 f3 m3 L! t- g
" \6 w7 ^( u8 ?# h7 x$ B根据加拿大联邦政府公民法,非加拿大居民亦能购置、拥有和出售房产,只要其遵守规定与条件,然而法律在开放权限的同时,也对非居民购置土地的权力进行了限制。在安大略省,虽然法律规定非加国公民拥有持有或出售房产的权力,但是按照《外省公司管理法》,非居民必须在取得许可证后,方可在安大略省以外的司法管辖区内购置房产。置业之前不了解法律知识会吃大亏。
. F4 K! Y) P7 v" {* t: x3 b4 y- t8 |
! U9 {) e, p- {

  T, H7 F: F  v0 M! q" W
/ G: @: ^) ?, l6 o, X6 P

5 v3 E! Y: Y, H: M: `2)客观看待自身资金续航能力/ f$ R, X. x0 x; d0 a

, A4 o$ R" Z$ k) |& q
. J0 v- e& x+ [+ k8 i: L! I, S" d投资房产之前首先应该了解自身的资金搭配和续航能力,以及房产的增值情况,当然也要考虑另外一个因素:地段和价格的性价比问题,选择地点就是选择社区,社区的好坏直接会影响到将来投资房的收益。# O. D( ^  v0 x
% f  ]+ b) y  `
9 p. ~; H) k# k0 }; d, ?
3)客观看待自身资金续航能力
) q) M* H( b* d; K
# [7 R; G& ^& K1 D' @/ y. }- P, L* ?2 ~/ y4 ?# y
投资房产之前首先应该了解自身的资金搭配和续航能力,以及房产的增值情况,当然也要考虑另外一个因素:地段和价格的性价比问题,选择地点就是选择社区,社区的好坏直接会影响到将来投资房的收益。
# u1 i+ Q7 J2 Q
4 U6 }: g1 g, [& h; E) M7 Z; g6 n. J" b
, M8 `" j2 [1 i* Y: e
" i. D0 D' E8 T8 @
2 a. ~1 ]7 L/ l! F) b# ^& f
4)了解税务事宜
8 m- W: j$ ]' ]. m
) r) ~, _9 x2 V$ [6 K% V) [, b0 S& k4 O( Z5 g/ I& @, ^: r3 }
购买房地产时,非居民与居民所涉及税务是相同的,对于非居民购买物业的数量也同样没有限制。但在出售房地产时,非居民与居民的税务则是完全不同的,居民如果符合有关主要居屋的条件,则房屋出售时资本增值可以免税,而非居民则不能享受这一优惠条件。7 c5 o. }7 R+ V
% \( {4 |$ c) V3 B# _
% k/ E* L: N+ e7 B4 _7 e
第二种:企业投资或并购
, R- ]  [- ~5 B4 Q3 |# [! c# d( @% d! M+ L- n5 [. q/ J

7 }5 \# l7 |+ g# G- O( O) V5 l赴加投资或并购需要关注哪些劳动法问题?如果没有签署劳动合同,企业可能最高面临多少个月的赔偿金?接收被并购企业员工需要特别注意集体合同的哪些条款等等,看似很多其实在加拿大开展业务时,其实只要注意劳动法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就行了。& f. |7 {. z% v0 b
5 K* C' K) [! R  }; l3 f8 c0 Z7 D

$ K! g' }$ Z  l7 A
$ T: C6 ^" i; r9 B9 D& k4 v

( H1 L2 B; o+ H
7 [; @0 a, p$ S+ ^6 w! {+ S
1)确定管辖归属
- l/ ?% z) O+ k  n

2 \) z+ f( }8 Y0 K; F  Z无论新建企业还是并购企业,在加拿大首先要确定业务范围属于加拿大联邦还是属于加拿大10个省份的范围,因为每个省都有不同的劳动和就业法规。企业由联邦还是各省管理是由企业业务性质决定的。
( v$ r& N5 x4 D- F' t: V
# q7 I- L! h, n; b& |& L) o$ G& @: ^1 M6 [* p* K
有一些行业,比如银行、核能、省际交通、电信和航空等领域受联邦司法管辖。如果不是受联邦司法管辖,大多数商业活动则是由各省来管辖。; G6 J' c0 ~7 A" k' D) x" O

7 B8 L  q/ H& z" w5 V# P" o- X9 F3 H
2)了解业务领域是否有工会- Y0 G2 Y, l( y: C! |- G! K: c
( @% O6 ^# q- [. d/ D

) j6 L: v" W  Y# m. l7 z. l) p在加拿大,虽然工会的活跃程度在私有部门中正逐渐下降,但与美国相比还不算低。如果工会里面有条款是关于集体协议的,集体协议适用非管理层员工。
. a0 u7 A$ f4 `+ G8 ^8 z3 x, R
1 }6 m9 a$ `3 B. p" M% |! p: `3 _
如果这个行业里有工会,那么它要受到双重管辖,一个是受集体协议管辖,另一个受它所在的司法辖区,比如省或联邦的管辖。& {$ i  Z8 s2 D6 {0 F
( L6 |+ ^! }- j( j% h" T- t

: q5 S; e% v$ N% h+ Q% B3 A

* t9 I5 g* i9 f- o2 i& O; k

/ u6 m7 h. j4 D# v' c* S9 z% _9 i  R/ I, }) {$ r
集体协议非常重要,不仅可以涉及到员工的薪资、福利,工会也可以通过集体协议处理关于劳动争议的事情。集体协议一般包含劳工健康、安全、劳工假期、病假、怀孕期产假、劳工申诉、投诉、仲裁、裁员。其中会说明雇主在什么条件下可以裁员,什么条件下这个工作要转给第三方来做,什么条件下可以停止劳动合同。
! J  j/ j- }  K
  A: n! G# J; K5 N! Z+ o' w7 H3 F' d- X- G9 @) l
如果员工没有集体协议作为保护,或者是管理层,这个员工的劳动条款往往受一个单独书面合同的约束,或者受加拿大的省或联邦法律的管辖。
( K- Y1 ~% A/ J. g0 T/ u- m: R: o$ J" @3 P; L9 j$ n

! a0 Z7 r4 _* e+ Z假如雇主和一个员工没有书面合同,雇主想终止劳动关系,要给出一个适当的提前通知或者支付赔偿金。假如员工对雇主的通知存在异议,可以到法院起诉雇主是不当解雇。  |" k! `7 W- O/ z! p+ m* ^# M

2 P! b& E4 Z! g+ p) O. B
- g8 m; f9 B* S7 w: T4 E6 Z+ t: q, `- y
4 V8 z- a. I1 c# z% j2 q# ~+ P
- q& Z1 w0 j4 `9 t

# N9 k# v4 ?9 f+ b: Z' x( c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员工不会强行要求雇主恢复原职,但可以索要一笔数额较大的赔偿金。适当通知的影响因素包括员工的年龄、工龄、职位和薪金。
' o1 J0 w( r7 {' c! ^* P! Q% r' o- [1 [& V0 w+ q
* M) [& e! ^( k! C
在某些案例中,法院裁定给出的赔偿金上限可以达到24个月的薪金。所以作为雇主,最佳的做法要有一个拥有法律效力的合同。# z: V9 }% j8 B7 U% {' M$ G
" _' d' F! Y7 L3 N2 U9 c& k
9 C0 r$ ], N1 z' q8 G' S/ a/ n. v
3)收购和接收员工需要注意的问题' X$ T, ]5 `% ^# O, j' d6 \* u2 j' C
# A+ d3 `! ?$ i

" p* |3 X# z* C8 p3 l$ P( [) I0 Z1 m2 q当买方要兼并一家加拿大企业的时候,要考虑到卖方跟其他方签订的集体合同。此外,要对集体合同下的所有员工承担责任,即买方公司收购卖方公司的同时,也继承了被收购公司的员工之前关于劳动方面的所有内容。3 S5 G, H3 t9 b# Q

' ]% I. }5 s7 W4 Z+ X/ F* |8 f
% u2 t8 r' t/ L* J) [6 m
* `9 H! t  y, s6 l5 Y6 A

/ ^& z8 _1 ^! G+ H1 i4 `, r* i; A: ]/ M* U. ?0 z
案例1:关注集体合同的限制条款) u" n& y" ]& X' S3 _

; B+ U# [# `9 B/ A
7 c" R  L; |6 O; E5 x& c一家外国企业在安大略省有一个比较小的制造业工厂,这家企业作为买方要收购另一家比较大的制造业公司。
6 F4 l5 B( J4 e# a. d# k+ A! `! F- R
$ `* [  v8 j- o' J$ B/ E4 Q" Z" [$ U4 P  ^
当他们合并后,买方才发现,他们要继承卖方员工的集体合同。根据集体合同的条款,买方之前设定的关于提高产能的举措,无法去推行,因为集体合同里有相关的限制性条款。( M# j5 k; Z* D3 b) X( o1 \- h

# L9 A9 z% f" r& }! P
- N% ~( |& P# ]- r. v案例2:劳动合同至关重要
7 z  M- i" h% G3 R8 n, {7 t! ~, t! b4 u+ `6 k: N

" F* e' I$ ?" P  Z5 X一家美国公司要收购一家加拿大公司。收购的时候买方公司同时接收了卖方公司的所有员工,这其中包括一位有20多年工龄的高级经理。
* [$ B  F5 k+ \- {+ p* s8 \$ H1 R

* L. Q# k& _2 S4 N7 t6 `, F$ N买方和这位高级经理没有签署劳动合同,在做完收购交易的6个月之内,买方公司就终止了和这位经理的劳动关系。/ j( C& |$ h. b- R. V
8 a, o7 M0 ]6 y
2 Q: [3 y" ?8 j: z4 u. L! L$ `9 C
2 V/ }5 m0 t; S' G. @

0 {9 X9 Z; x1 R2 R# o$ p& w美国是自由雇佣的原则,可以随时解雇员工,因此买方公司解除劳动关系时不觉得需要支付赔偿金。  x+ f! K: g5 U6 Y0 Y( ?

2 d$ J& h* m8 _% a  E& S
8 [0 p, b2 a; f/ X2 l, N2 {5 ]但是很意外的是,买方公司收到了一封律师信,这位员工索要24个月薪水的赔偿金,因为没有合适的提前通知。为什么索要24个月的赔偿金,主要原因是这位经理工龄很长,他在卖方公司工作已经有25年之久。0 y9 z' v8 K! c% I! E: M2 C

" O8 H1 n. ]* T1 F2 I; S. |
8 o4 z8 z; b. N( z" o; H3 K
8 S- Q# _4 z4 d- q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33538-1-1.html 谢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