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家园
群组
手机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注册
搜索
快捷导航
切换风格
01
谈天说地
02
飘在海外
03
炎黄子孙
04
休闲健身
05
旅游玩乐
06
时尚精致
07
天下美食
08
影视音乐
09
各有所好
10
金融房产
11
学习工作
12
子女教育
13
留学移民
14
生活功略
15
创业投资
16
摄影天地
17
车行天下
18
曲艺文娱
19
心情随笔
20
亲情友情
21
婚姻家庭
22
文学天地
23
艺术创作
24
海外收藏
25
娱乐灌水
26
市场广告
27
城市地产
提示:
登录
之后才能保存选择的风格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
注册
当前位置:
»
论坛
›
城市八卦
›
炎黄子孙
›
媒体选读
›
帖子
返回列表
其实,你可以不那么累
[复制链接]
0
回复
1007
查看
楼主
电梯直达
发表于 2016-9-17 16:47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注册
x
累的感受,有时候来自过度放松。面对琐碎且充满变数的日常,能让我们生活得更从容的,恰恰是一些不那么浪漫的、反而有点严格的法则。
文/邓娟
这是一个套路很深的
广告
:夜幕下的女主角,神神秘秘,将化妆包、毛巾、装满水的漱口杯、挤好牙膏的牙刷先后藏在回家路上的各个角落,然后带着微笑入梦。
次日,睡过头的女主角大惊失色,起床、穿鞋、拎包、出门,一路跑,一路取出前一晚放置的物件,刷牙、洗脸、化妆,一气呵成。电梯门打开时,迈步而出的她胸有成竹,就连脚上的平底鞋也换成了高跟鞋,整个人容光焕发,自信从容。
此处自然有字幕,广告人神奇的脑洞总算揭晓——“上班打卡,是用来证明人可以跑得比时间快的。”
创意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现实生活中,戏剧性和从容通常不太可能和平共存。能够让我们更游刃有余地面对琐碎且充满变数的日常的,恰恰是一些不那么浪漫的、反而有点严格的从容生活法则。
工作和生活,都应该掌握一点从容法则。
提前15分钟
也许你是个掐点达人,每一次都能在机舱门关闭前赶上航班——在这之前,你慢慢吞吞收拾,慌慌张张出门,望着水泄不通的车流或听着仿佛比平日缓慢的地铁报站声心急如焚,发誓下次一定会早一点。
煎熬中到了机场,拉起行李箱狂奔,争分夺秒的时刻有种罗拉快跑的使命感。又一次跑赢之后,你立刻遗忘了刚刚的懊恼,心满意足地想着:反正都能赶上。
可是夜路走多了,难免碰到鬼;总是刷运气,难免会透支。即使运气好到爆棚,就像那个错过登机时间而从廊桥跳下、闯进停机坪、穿过飞机跑道、遭遇地勤阻止后还是如愿登上飞机的玻利维亚奇男子——但一趟飞往大加那利岛的度假之旅,由一场惊心动魄的赶路开头,接下来的心情也不会太从容。
“赶时间,到底赶赢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把手表调快15分钟,给自己多一刻缓冲,这是某品牌的微电影里提出的“从容时间观”。
提前15分钟,哪怕只是几分钟,却可以减少许多焦虑。时间观念是个老套话题。但最简单的办法也可能是最有效的办法。
提前15分钟出发,无论到哪里都可以更从容一些。
克服强迫症
“你今天终于决定去填写纳税申报单了——这是一项重要却令人讨厌的工作。为了逃避这项工作,你先去查看了邮件,和牙医预约了时间,还跟朋友们商量一起去看那场你期待已久的音乐会。结果,半天时间就这样过去了。”《你可以不那么累》是两个德国人合作的一本自我管理手册,以严谨到可怕而著称的德国人,同样面临着与自控能力作战的苦恼。
理智上,你很清楚要进行某件事,但出于对它的抵触,不断地借助其他事情来转移困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投入工作不到半小时,就跳出来玩手机一刻钟。玩也没玩好,“还有事情没做好”的潜意识像一片乌云。时间已经哗啦啦流逝,心头的焦虑像滚雪球,放纵的结果是越来越累。
面对这样的强迫症,除了对自己狠一点,没有更轻松的方式。趋利避害是人类的本能,但我们往往趋向于悠闲和惬意,而忘记了真正的利害关系。有些累是假象,而有些累,纯属自找。
强迫症有时会浪费时间,导致你忘记了更重要的事情。
掏不空的健康身体
“我是王德顺,地地道道的沈阳人,一场T台走秀让很多人认识了我,有人叫我最帅大爷,也有人说我一夜爆红……”一段励志视频刷爆了微博,视频主角是今年80岁的王德顺。
在去年的中国国际时装周上,王德顺带领一队专业模特走秀,他白发苍苍,却光着膀子,胸肌赫然。这组照片走红网络,给他博得了“老鲜肉”“老型男”的惊叹。
分析自己能火的原因,王德顺认为是“反差”。他说,时尚圈人士的精神状态总体上温柔袅娜,突然来了一个彪形大汉,并且还是79岁高龄,这样反差巨大的身体状态和生活状态,足够让人们惊奇。
王德顺。
令年轻人汗颜的充沛精力,源自他坚持了30年的健身。王德顺“44岁开始学英语,49岁北漂,50岁开始健身,70岁练腹肌,79岁走T台”。他分享了自己的心得:“当你说太晚了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它可能是你退却的借口,没有谁能够阻止你成功。”有人老当益壮,有人未老先衰。网络上津津乐道刷着这条视频的,是一批喊着身体被掏空的年轻人。
关于健身,有人说,这几乎是人生唯一一项付出就必定有回报的事情。适度健身,不只是为了腰线或者腹肌,更为了一个足够健康的不容易被掏空的身体。
在一个人人喊累的时代,“健康”的内涵其实远远多于“不生病”。“一个人能从身体上感受到舒适感,能从身体力行中获得幸福,能积蓄身体的力量并加以扩充,这个人才是健康的。”
健身可能是人生唯一一项付出就必定有回报的事情。
大智若愚的钝感力
哀莫大于心死,而累,莫大于心累。人际相处中的许多心累,其实产生于过度敏感。
日本作家、“写情圣手”渡边淳一,在杂文集《钝感力》中抛开了一贯擅长的情感话题,转而提出“钝感力”——不要太感情用事。
听起来,这是个显得笨拙、不会让人太愉快的词,但渡边淳一认为,现代人过于敏感,往往容易受到伤害,钝感虽给人以迟钝、木讷的负面印象,却能让人在任何时候都不会烦恼、不会气馁,钝感力是一种不让自己受伤的力量。在各自世界里从容生活并取得成功的人,内心深处都隐藏着某种绝妙的钝感力。
87版《红楼梦》史湘云,由郭霄珍饰演。
这个词,或许也能解释在《红楼梦》中得到贾母百般呵护的林黛玉为什么活得那么焦虑,而同样年少失怙恃甚至境况还有所不如、身为公侯女儿还得连夜做针线活的史湘云,精神上却更为快乐——一个“心较比干多一窍”,一个“英豪阔大宽宏量”;一个敏感,一个钝感。
聪明不是坏事,然而慧极必伤,敏感之于艺术是一种才华,之于生活却是一种负担。钝感力其实也是一种大智若愚的“洪荒之力”。
本文首发于《新周刊》第474期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
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30920-1-1.html
谢谢
收藏
0
喜欢
0
踩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照妖镜
返回列表
使用
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快速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写好了,发布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Copyright © 2008-2015
北美生活网备份站
(http://beimeilife.duckdns.org/)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和你在一起:
北美生活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