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拿大女生在华感冒就诊记
" c) F: M" | P$ ?: i7 L4 l
$ r0 R7 B: k* h% X本文叙述的是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一个女大学生在2015年3月21日魁北克中文演讲比赛中提及的内容,听了,甚至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理性思考。中国式“科学”中是否有许多不确定、不严谨的东西,并且反映到中国人日常的生活之中?许多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其实有时是经不住推敲的。
2 e7 G* ~5 T+ _: m9 d
& a& z0 I, u% Q. p' l8 n
5 s3 r4 `2 o: G' D$ [7 N
8 F1 G6 O) j' g1 X, e6 B Maya去中国做交换生,住在一个北京人家里。患感冒,这个中国家庭的储柜里存有不少药,许多甚至是处方药,而在加拿大人家一般不像中国人那样储存药品的。女主人问她: “你吃药吧,吃中药还是西药?”Maya惊讶, “没有去看医生,怎能知道是否该吃药或该吃什么药?”女主人一再坚持Maya该吃药,于是,Maya只好说:那就吃中药吧,她想感冒是在中国得的,中药或许更能对症下药,更管用吧。0 i2 m) y0 N6 S; `# y9 m$ ]
9 [4 M, X( a0 K2 j$ w- l, k “吃多少?”,药包上写着:“每天2-3次,每次2-3片”。又该她糊涂了,”究竟该服多少?若每天2次,每次2片,一天就是4片;若每天3次,每次3片;一天就是9片, 9片的药量可是4片的两倍多啊, 中医的用量一贯就是这样不确定吗”。
# B; G ~& |6 i) w* ^. u0 \
- b/ S" K5 z4 X) A F1 I+ l: Z Maya没有服药,中国女主人建议还是去医院看医生,最好挂液。 w- D# E! p: P9 N+ ~& H$ W' R
% i+ x; I6 N- X “你有什么病,需要吃什么药?”医生开口问Maya。
, L6 S: [* y7 a- j7 R# {$ J* m& v9 M- v6 q8 g v. O4 ]4 G
Maya心想:“我又不是医生,我若知道,还需花钱花时间来见你这个医生”。“你先去楼下交费,然后做个X光胸透、再化验血,之后吧片子与化验结果拿来再看”。" b' \9 h% [, ~% x! V: P9 X
2 H. m: }$ I( {2 `! z
“怕挂液吃点西药吧,见效快点”。服了一周药后,Maya的感冒好了。
+ z4 h1 F k+ p& m: a7 [% ? b, v/ j' H
“可是,我在加拿大,每次感冒,医生对我说,多喝水,不要服药,也是一周就好了”,Maya说。花钱吃药治感冒与不花钱喝水,原来效果是一样的。% d8 r4 ?3 j4 a
7 P( Q h \2 s) ^! S 在西方国家,例如加拿大,医疗卫生是国家开销最大的一块,远远超过国防、维稳及其公务员工资等支出,而在中国却与之相反,国家对医疗资助严重不足,医院靠向病人高价卖药与过分医疗所获利润发放部分医务人员工资与福利以及筹基建款等。过分医疗,例如,一感冒就用抗生素,病人花了钱,这既没有必要,又减低身体的抗病能力,所用药物还会伤及肝脏。7 v9 k9 V8 y; T" ]
' q3 U$ K8 d. o8 \, }- E
小资料:
0 z- L$ D, M0 W3 b% }$ [# P
3 E: z9 H$ m+ |0 W “以药养医”在公立医院药品购销和处方行为上主要有以下体现:(1)医疗费用中,药品费用所占比重很高,全国平均在45%左右,从能够找到的资料看,中国是世界上药占比最高的国家;尽管医疗总费用占GDP的比重只有4.7%左右,在同等发展水平国家中属于偏低水平,但药品费用占GDP的比重在2%左右,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之一。(2)药品价格越高,购销量越大。(3)药品供货商针对医院的返利现象普遍存在,其中药品采购款回款周期长达6个-12个月,相当于药品供应商长期向医院提供一笔无息贷款,这实际上是一种隐性返利。(4)回扣现象普遍存在,由此导致的过度用药、滥用药现象很严重。
( x/ c% H" j7 r/ r; W- F5 E/ D% K/ X" Z4 k) F& V n
科普;
1 Y6 Q2 r+ c# m( M; S( A0 z, d$ C3 T( ?) G: p
方舟子:感冒要不要吃药?
) b3 H4 W0 j. Q' R
$ [- N5 M$ X: L 感冒在中国是被严重地过度治疗的,这是患者的无知和医生的牟利相互作用的结果。多学一点医学知识,不仅可以少花或不花医药费,更重要的是,避免因滥用药物带来的健康风险。
4 n F9 r4 \! }$ K/ q" s8 I
; Z* V1 c, L# f3 d; W% E ■方舟子(科普作家)
1 `; c- b# w4 }" r4 h# u6 v% E; S$ e& n4 d8 F
春节前网上有人指控在中国使用人数最多的某种儿童感冒药对儿童有肝、肾毒性,引起了很大的风波。那么婴幼儿得了感冒怎么办呢?有没有必要服用感冒药呢? ?, z( o! r* P$ u! f' S; w
, w/ l1 q4 T2 |& A 感冒是病毒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由流感病毒引起的称为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由其他病毒(多达一百多种,以鼻病毒和冠状病毒最常见)引起的称为普通感冒。流感和普通感冒其实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但因为症状相似,经常被相提并论。要治疗感冒,就要能杀死或抑制引起感冒的病毒,也就是使用抗病毒药物。但是目前并没有能针对普通感冒病毒的抗病毒药物,针对流感的抗病毒药物倒是有,例如磷酸奥斯他韦(商品名达菲),但作用也很有限:如果在流感症状出现的早期使用,可以缩短流感病程大约2天并减轻症状。所以一般也用不着。而且达菲是处方药,患者自己在药店是买不到的。
9 p( `) @4 {; d$ N, {5 H- p
6 R: R, x, x4 d( i/ n8 Y% B 患者自己能买到的非处方感冒药,都不能“治本”(抗病毒),而只是“治标”,缓解感冒症状,让患者感觉舒服一些,并不能治愈感冒或缩短病程。感冒药的品种虽然繁多,但是有效成分都不出这几种: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也叫扑热息痛)用于退烧和缓解头痛,抗组胺药马来酸氯苯那敏(也叫扑尔敏)或苯海拉明用于减少鼻黏液分泌和缓解鼻塞,伪麻黄碱用于减轻鼻黏膜充血,右美沙芬用于止咳。
3 f& b) e( L/ y+ L1 b" ?. L+ d) R
. x: R2 o; K% V5 ^, v" m 中国比较特殊的是还有形形色色的中药感冒药,除了麻黄能够减轻鼻塞(西药感冒药中麻黄碱最早就是从麻黄提取的,但现在都改用副作用更小的伪麻黄碱),并没有哪一种被证明了对感冒有疗效。如果中药感冒药有些效果,是添加了上述化学药成分。中药感冒药尤其喜欢添加对乙酰氨基酚和马来酸氯苯那敏,有的注明(例如“维C银翘片”),有的没有注明,但经常被香港、台湾和外国药监部门查出偷加了西药成分。' C4 t) Y+ A, i1 x5 y8 _. U6 b
( A. O* T/ }$ b 所以你在药店买到的感冒药其实没有一种是真正能治愈感冒的。但感冒是自限性疾病,过一、两周自己就好了。如果忍受得了,完全没有必要吃那些缓解症状的感冒药,注意多喝水和休息即可。忍受不了,吃点缓解症状的感冒药也行,但这些感冒药并不真正治病。
) j3 e- i! h2 Q6 G7 d4 r2 A: B
d I. `& ^; J5 i1 v0 b9 q" F* h' _ 中国医生治感冒时还喜欢开抗生素,“吊水”、“打点滴”治感冒,是只有中国才有的怪现象。抗生素只能抗细菌,而感冒是病毒引起的,抗生素抗不了病毒,所以使用抗生素是治不了感冒的。: [+ {) _8 {* e3 l6 g3 t
! c1 E4 q/ ^& }3 r
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警告2岁以下的儿童不能使用感冒药,美国非处方药行业组织自愿在感冒药上标注“4岁以下儿童不能使用”,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专家委员会和澳大利亚药监当局则建议6岁以下儿童不要使用感冒药。这包括减充血剂(例如麻黄碱、伪麻黄碱)、止咳药(例如右美沙芬)、祛痰药(例如愈创木酚甘油醚)、抗组胺药(例如马来酸氯苯那敏、苯海拉明)。这些药物对儿童没有效,反而有导致严重不良反应的风险。在1996~2006年间,有54例儿童因服用减充血剂死亡和69例儿童因服用抗组胺药死亡的报告。9 `' [' S E6 B) m% D
, F; k. f5 Q: b. c 如果儿童得了感冒,不吃感冒药,怎么缓解症状呢?有这些办法可以参考:要退烧、缓解疼痛可以吃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中低度的发烧其实是不用退的)。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如果不过量使用,是非常安全的,所以要注意用儿童剂量的,例如“小儿泰诺林”、“美林”。但是不到6个月大的儿童不要用布洛芬(“美林”)。任何年龄的儿童都不要用阿司匹林解热镇痛,因为阿司匹林对儿童有引起致命的雷依氏综合征的风险。减轻鼻塞可以使用盐水滴鼻液。多喝水也可减轻鼻塞并防止脱水。鼓励儿童咳嗽,咳嗽能帮助清理呼吸道。吃冷饮能缓解咽喉疼痛。多休息。如果空气干燥的话,使用加湿器。密切观察儿童症状的变化,如果发现不寻常的状况(例如持续高烧、呼吸困难、排尿不正常等等),即时就医。如果过了一周感冒还没有好或症状变得更严重,去医院查一下是否并发了细菌感染,例如鼻炎或耳朵感染。+ t) @. w7 d5 z* a1 a
+ D' l; u- e2 f; k' a3 u- o
有的中国医生吓唬患者或儿童患者家长说,得了感冒不治疗、不吃药,当心演变成肺炎。感冒虽然有时能并发肺炎,但这和治不治疗、吃不吃药没有关系,并没有哪种感冒药能够预防肺炎。感冒在中国是被严重地过度治疗的,这是患者的无知和医生的牟利相互作用的结果。多学一点医学知识,不仅可以少花或不花医药费,更重要的是,避免因滥用药物带来的健康风险,对儿童尤其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