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高承勇究竟是什么样的人?|面孔

[复制链接] 0
回复
183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8-31 03: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犯罪嫌疑人高承勇(中)被抓捕现场
"

我们的经验习惯建立简单的等式,比如,杀人者必然残暴,残暴的人必然打老婆、虐待小动物或者性情急躁
"


网上有过一个挺没意思的讨论:为什么中国没有连环杀人狂?


有人抛出结论,中国没有嬉皮士和叛逆的一代。


这种答案用来解释文艺作品倒很合适,一群cult影迷喜欢把电影里的杀人狂当成反主流英雄,为了艺术,这些杀人狂要高智商、高颜值、风度翩翩,还要肆无忌惮承担着反思现代性的多重角色。


影片《天生杀人狂》里,一路走来一路杀的主角成了全国非主流青少年偶像。对这部在全球粉丝无数的电影,我的影评只有一句,活得憋屈的人太多,杀人倒成了政治正确。


甘肃白银28年前始发的连续杀人案近日告破,疑犯高承勇成了令人百思不解的人。



●警方曾经公布的嫌犯画像



与其他曾名爆一时的连环杀人狂相比,高承勇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他没有显而易见的动机,团伙作案杀死77人的彭妙计是为了抢劫图财,杀死64人的杨新海则是仇恨和报复女性。
而高承勇呢?


在照片里,在儿子乡邻的记忆里,高承勇最多是一个性情有些古怪的底层中年人。打工、赌博、打老婆(这还没证实)、沉默,这些标签可以贴上任何一个我认识的中年打工者。不够富裕,但没到赤贫,夫妻感情不好,但并没有破裂。


有个看押过刑事重案犯的狱警跟我讲过连环纵火犯的故事。家庭和睦、子女懂事、经济还算宽裕,谈吐正常,为人宽厚,从任何角度看,这都是一个没有动机的人。我朋友一度以为他的案子是意外。



●犯罪嫌疑人高承勇



只有一次,提到放火时,他突然眼神飘渺起来,“有一次我遇到一个人家门口的麦垛,特别适合点火,我每天等啊,等到那个麦垛越堆越高,然后呲拉一下……”


这起纵火,烧死了房里的一对夫妻。我的朋友总结说,用常人的思维对待他们,你压根不可能了解他们。


从日常视角来解读,常常面临着无从下手的局面,这也导致连环杀人犯成为日常生活的谜。


日常视角的介入有两种路径,寻找动机,或者寻找性格。



●高承勇家



前一种,我们默认杀人必有目的,杀人动机这回事才在各类警法节目里成为了破案关键。


而性格呢?我们的经验习惯建立简单的等式,比如,杀人者必然残暴,残暴的人必然打老婆、虐待小动物或者性情急躁。


媒体把高承勇的经历翻了底朝天,至今为止,高承勇唯一能和变态杀人狂联系上的行为,只是打了一次老婆,和人发生过两次激烈争执,此外的细节,只是验证了案情:处变不惊,阴沉冷静。


1963年,精神病学家约翰·M·麦克唐纳提出过著名的连环杀手“麦克唐纳三要素”:尿床、虐待动物和纵火。这一度是美国大众分析连环杀手行为动机的公式,但这一原则本身已被经验推翻,从虐待动物、尿床和纵火发展到连环变态杀人,中间的因素实在太多。



●甘肃省白银市水川路。九起凶案中就有两起发生在这条长度仅约200米的路上



唯一可以确认的是,反社会性人格是一种病。所以,高承勇为何杀人这样的问题,媒体恐怕很难回答。一个犯罪者的人生是黑白两面的,黑的一面潜藏在人性和日常的背后,一个人悄无声息地作恶,又若无其事地回到地面生活。媒体和普通人一样,只能尽力挖掘他日光下的那面,然而,能分清这两面,本来就是连环杀人犯的入门技能。


解释不清,却又要尽力解释,这是媒体的困境。影视剧作品为杀人狂赋予文化意义和使命担当,媒体则把社会矛盾和公平正义的议题往凶手脖子上套,两重影响之下,就成全了那么一群不知天高地厚的杀人狂粉丝。


高承勇究竟是什么样的人?这个答案,很可能是一个谜。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文|胡涵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29095-1-1.html 谢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