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电影《飞越疯人院》,“病人”一旦表现得像个正常人,就会遭到电击惩罚。
“不是仪器的问题,是你有网瘾,有网瘾就难受。”所以只有电到你失去知觉,电到你变成傻子,电到你命丧电椅,这种所谓的“网瘾”才能彻底治好。
文/太空猴
一篇传遍朋友圈的文章《杨永信,一个恶魔还在逍遥法外》,以及一篇令人头皮发麻的深度报道《走出“13号室”》,把“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网络成瘾戒治中心”重新扒了出来。无人不感到震惊和愤怒,在中国网民总数已超7亿的今天,这个机构竟然还在使用电击疗法“治疗”网瘾少年。
2006年,以“网瘾治疗中心”为名的医疗机构在全国遍地开花。据法制晚报的统计,2008年至2014年,全国至少发生了11起事故,造成7名“网瘾患者”死亡。他们不是死于医疗事故,而是死于残酷的电刑。在美国,这种手段只可能被用于恐怖分子或死刑犯;在中国,我们用来惩罚那些喜欢上网的孩子。
![]()
中青报《走出“13号室”》,一位接受过电击治疗的“网瘾患者”如是描述电击时的感觉。
1984式的网瘾戒治中心
杨永信的网瘾戒治中心打出的第一个王牌就是“电击疗法”,后来他被曝光非法使用这批仪器,引发巨大争议。“电击疗法”遂在2009年7月被卫生部叫停。
但在2009年8月,央视记者发现杨永信改用新型的“低频脉冲治疗法”,继续治疗“网瘾患者”。而同年11月,接受IT时报采访的出院“患者”表示,脉冲治疗法的“治疗效果”完全不输早前的电击疗法,治疗室内还要时刻准备着氧气瓶,防止“患者”一时喘不过气。
杨永信还开发出一种叫“戒网饮”的中药,擅自在治疗中心内拿“患者”进行实验,还自豪地宣称该神药对戒除网瘾有100%的功效。这不禁让人想起那位用草药和香蕉治愈艾滋病的冈比亚总统Yahya Jammeh先生。既然喝一付药就可以解决问题,为何还需要电击和脉冲?
![]()
央视报道中,学员正在帮杨永信压住“被治疗者”,杨永信则用电流反复电击这位“患者”。
网瘾戒治中心的“13号室”并不是单纯地治疗“网瘾少年”,而是对不服管教的施以惩罚。什么样的行为会招致惩罚?被送去戒断中心内的人,要早请示晚报告,要写治疗心得(必须得写得好),要跳“跪拜操”,点评课上该跪就跪该哭就哭......
哪一项做得不好,就要被级别更高的“盟友”(杨永信让他们互称“盟友”)记录,犯错条目从顶嘴到摸鱼缸,不一而足。网瘾戒治中心设立了层层等级,室长、班长、楼长等等,时刻互相监督。表现良好、洗心革面的“盟友”则组成安全小组,专门将不服管教的押送至13号室电击。进去的时候大吵大闹,出来保管双腿发软,服服帖帖。
态度积极、表现良好的“盟友”则和热心家长组成“别动队”,专门负责抓捕逃跑的“盟友”。由于全国各地都有人前往杨永信这里求助,因此要找一个逃跑的孩子并不困难。一些曾在“别动队”呆过的前“盟友”,回忆起他们坐金杯面包车抓人时仍止不住地流露出兴奋之情。
![]()
一所网瘾治疗机构的学生向墙外求救。
“电击难受,是因为你有网瘾。”
“网瘾”是什么?广为流传的说法是,网瘾最初由纽约心理医生伊凡·戈尔博格(Ivan Goldberg, M.D)在1995年提出,但该说法并没有被心理疾病诊断统计手册收录。而在我国,文化部、教育部等15个部门联合发布的《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成瘾综合防治工程工作方案》中也明确指出:“目前我国尚无符合国情的网瘾诊断测评量表。”
根据CNNIC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中国6.88亿网民每周平均上网时长达26.2小时,网络早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还把“网瘾”当成一种精神疾病,已经极不恰当。
![]()
2009年,柴静的采访已清楚表明网瘾治疗是一种伪科学。
没错,关于何为“网瘾”,国内国外都没有明确而统一的认定标准。那杨永信的标准是什么呢?歌颂杨永信治疗网瘾少年的《战网魔》一书中有这个片段:
“难受吗?”杨永信盯着少女的脸问道。
“不难受!我没有网瘾!”少女够种,明明脑袋有点疼,为了证明她没有网瘾,她却硬说不难受。
“那好,再来一下。”杨永信又点了一下,少女的脑袋有点受不了,颤抖了一下,可她咬紧牙关,不说难受。杨永信在两个太阳穴上同时点了一下,少女受不了了,叫起来:“我难受,我难受,医生,你这是用的什么东西,我的脑袋为什么这么难受?”
“不是仪器的问题,是你有网瘾,有网瘾就难受。”杨永信进入角色,开始心理引导。
没错,电你,你难受,那你就是有网瘾。在这种巫术逻辑下,我们任何一个人被拉到临沂网瘾戒治中心,都会被当作应该接受电击的“网瘾患者”。只有电到你失去知觉,电到你变成傻子,电到你命丧电椅,这种所谓的“网瘾”才能彻底治好。
![]()
2008年,央视《第一线》栏目播出《战网魔:谁把天才变成了魔兽》,以赞扬的口吻介绍了杨永信治疗青少年网瘾的相关事迹。
“加大剂量,电死他!”
2009年8月,央视记者来到网戒中心,看到点评课后很多“网瘾少年”跪在杨永信面前。央视记者问杨永信:“您好像是网戒中心被跪得最多的人?”杨永信反问:“你知道因为什么吗?你知道我为什么乐此不疲,在这么多非议、这么多压力面前继续做下来的原因吗?”
杨永信的回答揭示了他内心的秘密,这些孩子臣服在他的脚下,令其觉得满足和享受。这是一种源自地狱的变态欲望。
他肆无忌惮地对孩子进行电击体罚,得到了孩子父母的完全授权。父母通过杨永信满足了自己的控制欲,也让自己从无能的负疚感中解脱了出来。对于这些孩子来说,比电击更令人绝望的是父母亲手把他们送到了这个地狱,并在他们受苦时袖手旁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甚者不但毫不心痛,甚至在孩子被送上电椅时,歇斯底里地喊着:“加大剂量,电死他!”
![]()
《中青报》报道,一位家长要求加大电量来“治疗”不听话的儿子。
哪怕社会对杨永信和他的团队绑架“网瘾少年”、涉嫌虐待和非法使用医学仪器等行为耳熟能详,还是有许多人选择成为他们的帮凶。每次有杨永信的负面新闻出来,总能看到位置是“山东临沂”的“家长”出来为他刷屏辩护。每次“别动队”去抓人,也总是畅通无阻,连临沂市卫计委都出面为其背书,称该中心对“网瘾患者”的治疗成功率达90%以上。
这个网瘾戒治中心成了一个孤岛,外面隔着一道一道的墙,十几岁的少年正在里面遭受电击。他们的遭遇,他们的痛苦,连同他们的身体一起被关进了高墙之内。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ODMzMDMyMw==&mid=2653160042&idx=1&sn=4baf6107d79854911d1d4ac11075a246&scene=21#wechat_redirect今天发生的一切,都可以在90年代找到源头点击图片即可打开文章
《新周刊》创刊20周年文创产品
点击图片或阅读原文购买 http://weidian.com/s/903132330?wfr=c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28753-1-1.html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