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开启左侧

人生最重要的是一颗善心By林语堂

[复制链接] 5
回复
197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5-8-18 20: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人生最重要的是一颗善心2015-08-14 林语堂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OTMxMTUyMg==&mid=208066457&idx=4&sn=5fe0733b5257a82f095dc306ab41ab5b&scene=0&key=dffc561732c226517584a1804be35f44780f89fb2889774b6e375ae437171d4b349641e241384525f19fd76d018a7fda&ascene=1&uin=MTU5NDkyMTg2Mg%3D%3D&devicetype=iPad+iPhone+OS6.0.1&version=16010014&nettype=2G&fontScale=162&pass_ticket=amAYmhExv5tiCJipEIoKNg2G3j1PZY6MeGJq3AM4ocvON37QoMAsFIOUYUeCxHlX
: `- s5 J, r$ W; K! ^) _( s; L" f  X! c0 e; o7 X5 q9 V
一位哲学家有一次曾问他的许多学生:“人生在世、最需要的是哪一件事?”答案有许多。但最后有一位学生说:“一颗善心。”“正是。”那哲学家说:“你在这善心两字中,包括尽了别人所说的一切,因为有着善心的人,对于自己,则能自安自足,能去做一切与己适宜的事,对于他人,则他是一个良好的侣伴。可亲的朋友。”一颗良好的心,一种爱人的性情,一种坦直、诚恳、忠厚、宽恕的精神,可以成为富翁的区区财产,与那种丰富的财产相比较,简直是不足挂齿了;怀着那种好心情,好精神的人,虽则没有一文钱可以施舍给人,但是他能比那些慷慨解囊的巨富,行更多的善事。假使一个人能够尽心努力去为国人服务,他的生命一定能有可惊的迅速的发达。最有助于人的生命的,莫过于从早年起,就养成善心善意,与爱人的习惯一事了。我们尽管大量地给予他人以我们的亲爱、同情,我们的鼓励、扶助,然而那些东西,在我们本身是不会因“给予”而有所减少的。反而,我们给人愈多,则我们自己所得的也愈多,我们能把我们的亲爱、善意、同情、扶助给人愈多,则我们所能收回的亲爱、善意、同情、扶助也愈多。
; n# {7 U3 ]' K0 w7 ~4 v# T* T- M9 l$ K1 }
  人生一世,所能表现和得到的成绩、结果微乎其微,此中有一个原因,就在亲爱、同情的给予上我们不很慷慨。我们不太容易舍得给予他人我们的亲爱、同情与扶助,因之别人也“以我们之道,还治我们之身。”我们不是轻易能获得他人的亲爱、同情与扶助的。 8 N( M) j6 [" P" D0 }& b7 H# b

6 i4 z# K( T6 ?) F5 {  k' d  几句温和的慰藉,亲热的同情鼓励的话,曾经使得J·B高夫恢复勇气,而于日后成为大演说家,成为世界上行善势力的中坚。常常向别人说亲热的话,声常注意别人的好处,说别人的好话,这种习惯的养成,是十分有益的,人类的坏处,就在彼此互相误解,彼此指责,彼此猜忌,我们总是依了他人的不好、缺憾、错误的地方而批评他人,假使人类能够取消这种误解、指责、猜忌,能彼此相亲爱,相同情,相扶助,则地上的天国,怕不久会来临吧!
& m! V  f; X: y2 b, r5 p6 I+ R4 d1 F$ [2 i
  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因为贪得无厌,自私自利的心理,以及习惯于那足以硬化人心的、无情的、冷酪的商业行为之故,以至于目光狭隘,只能看到别人身上的坏处,而看不到他们的好处,假使我们真能改变态度,不注意去指责他人的缺点,而只注意到他们的好处,则于己于人,均有益处。因为由于我们的发现,他人也能自觉到他们的好处,因之而得到兴奋与自尊,更加努力。假使人们彼此相处,都有亲爱互助的精神,这种态度,一定可以使世界文化产生一大革命。
9 Y" n9 }' ]" X1 x5 A: f4 s; U* A& V' f: U' c  ]0 E
  世界上到处为那无私的、肯爱人助人的人建立纪念碑,这种纪念碑不一定是用大理石或铜来做成,而是建立在他人的心灵中!
  a3 H* j  |' ^: P9 A  _5 X% s) c
2 m) O  y( l  V& f/ K7 C  在进行“善意与善事”上,人人可以得到胜利。宁可在职业上失败,在财产上失败,我们却不在这点上失败——在亲爱同情及助人的态度这一点上失败!
3 `7 d# g5 {+ n8 h

8 @' W4 |9 p: ^1 l2 @7 u! [8 v- ?& g9 n( y

" N% T- a0 a! Z0 \$ `( Z$ C' f9 j' ]" |  c7 _0 B1 R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1230-1-1.html 谢谢
沙发
发表于 2015-8-18 23:41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因为贪得无厌,自私自利的心理,以及习惯于那足以硬化人心的、无情的、冷酪的商业行为之故,以至于目光狭隘,只能看到别人身上的坏处,而看不到他们的好处,假使我们真能改变态度,不注意去指责他人的缺点,而只注意到他们的好处,则于己于人,均有益处。
板凳
发表于 2015-8-18 23:42 | 只看该作者
人生一世,所能表现和得到的成绩、结果微乎其微,此中有一个原因,就在亲爱、同情的给予上我们不很慷慨。我们不太容易舍得给予他人我们的亲爱、同情与扶助,因之别人也“以我们之道,还治我们之身。”我们不是轻易能获得他人的亲爱、同情与扶助的。
地板
发表于 2015-8-19 00: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东风 于 2015-8-18 21:31 编辑
1 C$ U5 ~6 F  [9 Z( E
/ p2 d6 ?' ^8 ?7 t3 U8 P2 g, J, _% c俺想就您的帖子延伸捣持点随感?
: T4 R7 ?' R. V1 P2 L9 k1:完全赞成为人以善为德为美, 但分明感觉为善在对人对事上, 真的不是那么简单可为的, 简单说如对待坏人坏事以善待之则可能如东郭先生。
) P& y9 E; u9 s( \( n% d
% U+ @$ ^# b5 Q6 Z% e3 Q1 `$ W2:人之初, 性本善, 还是性本恶, 我都不认为对, 就在于那个“本”字, 做人相对于各个环境而评判, 做事相对于各个标准来对比。有了个”本“ 字就失去了社会中各个个体的实际意义了。一个人祖宗八代都善德善行, 与下一代相对于此,木有半毛钱关系。
& f% a9 _% ^! ?4 y# N
: D% C* G( k8 f% N# ~8 C5 t, S9 W" j& [3:一时一事为善容易, 难的是久而恒之,怎么说?世事难料, 人心难测。. n4 n) w( C$ ~! n1 p
' Q; J! o8 V; g$ C+ R
参照最近的中国政坛, 完全脱离了善恶的范畴,说错话可以站错队,断了人生的历历在目; 说政治险恶, 但谁真正离得开政治?' H5 I! A- D3 w- Y; {
$ e' k5 p' E* r/ P0 J8 j( }
随着中国的经济稍稍崛起, 我倒处处感觉的是危机, 尤其身居海外的华人, 反华排华暗流涌动, 不得不保持警觉。他们的脸上决不会贴上标签, 相反还总是笑眯眯的可亲摸样, 可手里攒着的都是刀子。
* y+ ~. D( u& Y) X: d; L/ z3 \2 R) T) h! d
移民十余载, 虽身在政府部门, 且年富力强, 只想做个最地层的, 记得多年前领导找谈话, 我礼貌地打断, ”leave me alone, I just wanna a generic techie"  至今想来不知道那时哪来的勇气......踏踏实实干工作却也并不见得就是个瞎子, 所闻所见的是西人掌控的社会里政治角斗的险恶龌龊; 即便厚黑如八面玲珑,但这里,深层次的文化传统底蕴,我们皮毛不沾。总会想着民国时候那么多的传道士踏足中土, 只是我们不传教,只给这里带来一种现在还称不上文化的模糊的东方概念, 也给于我们观察/感知周围的界遇。在这里说成“模糊的东方概念”, 因为至今华人给这里带来的,在我看来负面的远多于正面的-----这个房屋的建造是华人干的,你看油漆只涂表面.....等等不一而足。。正因为负面的多, 因而做为个体的我们,要保持警觉。
. q  r& J8 C9 `# @0 b
0 x3 f# n4 O+ ?1 f# L" R, u却独独相信,周围一定有万千的华人, 彼此一样, 默默无闻地干着最基本的, 因为踏实,因为勤劳,因为认真而多一份替别人着想, 收获的一定会多余希翼的。. f8 r. C4 ~$ }: U1 b

" w4 ^" g) m1 p; @" Z& b' V
! M, ~, Z+ n9 r2 H" e6 y

) y; Y5 X/ t: c2 i/ U' [* L& N1 j  X
. ^( \* d/ D. ?0 i: M
5#
发表于 2015-8-20 05:13 | 只看该作者
http://beimeilife.duckdns.org/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472&ptid=12308 N( S" x! M' e4 \
俺想就您的帖子延伸捣持点随感?3 G% w6 r: f" Y4 N3 t0 `9 g
1:完全赞成为人以善为德为美, 但分明感觉为善在对人对事上, 真的不是那 ...

# t" |3 V- R: X" d' _8 ~* N2 }谢谢分享你的感受,世界在变,防人之心不可无!
6#
发表于 2015-8-20 05:13 | 只看该作者
http://beimeilife.duckdns.org/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472&ptid=1230
6 y6 a7 l# G6 g$ T; M' P$ C俺想就您的帖子延伸捣持点随感?3 z5 I$ J2 Y6 |
1:完全赞成为人以善为德为美, 但分明感觉为善在对人对事上, 真的不是那 ...

  d; t" [% s$ ]/ t谢谢分享你的感受,世界在变,防人之心不可无!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