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4 ?; K7 i# g) F$ w: w. v1 m
) w, D% r4 w+ h) T; D3 D/ ~ 长宁脚步虚浮地回到了西园。$ F& f) [0 d$ y, f2 w
1 p! S1 ^. y( \3 }. F9 M* \
她的大丫头香椽见她脸色不好看,立刻迎了上来:“爷,怎么的了?可是在外头受了凉?”. m" V' h: y& W r
) l; d# Z2 q1 r- ]1 F6 j
赵长宁摆摆手,叫她给自己端了杯热茶灌下去,又冷静了一会儿。只是这整件事情想起来还是觉得有点……玄幻。她问香椽:“可看到七小姐去哪里了?”! t9 B% W/ v6 q: g7 h
: O5 M0 l. I) m% q$ l 香椽道:“方才见着是出去了,好一会儿没回来的。可要奴婢去找找?”2 ^% ~2 o/ k, `2 j2 [4 O! O
% s* U% ]- x) S% p" i$ ?1 B/ B& w0 [ 赵长宁又喝了好几杯热茶,才把这股寒气给压了下去。“不用,去把我朱子集注的《春秋》拿过来。”
3 w, J# ^1 ~' V ?9 d+ I( t7 ?. G% g2 h" f6 ]
香椽去书房给她寻了书过来,长宁则摊开了纸笔,继续默写朱子集注。
4 ]+ z7 c9 q. S. V/ F, p9 v' J
$ W, B {* q- B, i; ?' i. x 明朝科举考试考八股,这种考试比较泯灭学生的创造力,不过倒有个显而易见的好处,那就是标准,规范。只要写通了句式严苛的八股文,其实写别的诗词都是手到擒来的。, [1 |, H" ?% L5 u. E: S- ~- c n& Q
8 e# F d0 S6 ^0 Z1 q' n( g9 b
八股文的好处其实可见一个故事,清朝已经衰亡后,陈独秀在北大遇到蒋梦麟,两个人都是前清的秀才,但陈独秀考的是‘八股秀才’,而蒋梦麟考的是‘策论秀才’,含金量远不如八股秀才。蒋梦麟知道后肃然起敬,连连作揖道:“失敬,失敬,你是先辈老先生,的确你这个八股秀才比我这个策论秀才值钱。”
* Y4 k) R0 q+ E! I& u0 p0 _! C, {/ R* x
8 c, g9 K0 f4 `1 e& Y8 c( D 幸好长宁是学法律的,严苛的法律条文她也能背得分毫不差,学八股还不吃力。想到这个以前听过的小故事,长宁怔而一笑,现在她不仅是八股秀才了,可是八股举人了。谁能想到自己会有这么一天的。: i e6 ]2 n O \
. Q) P5 n4 I7 p9 Q3 U+ J4 j; f5 u 她在屋内默写,长房的几个庶女便守在门外,不敢进门去扰了她。+ p3 t) B ^5 x5 Y) s
! t. i* Y- J0 `" Y 赵长宁抬头才看到站在外面的女孩们已经等了许久,就让她们先进来坐着,这才发现两个姨娘也跟着过来请安了。两个姨娘穿着素净花样的夹袄,戴着对银丁香,也不怎么年轻貌美了。给她请安喊了声‘大少爷’之后,便站在一旁不敢作声。; N7 e# L8 w% X' D& r( ^ @' v
& k0 e* t# c8 d 长房现在有三位庶女,最小的就是茵姐儿,母亲已经死了。大的两个庶女,一个是香姨娘所出,一个是秀姨娘所出。其实这两个姨娘长宁也没分开过,只知道都是从窦氏身边的丫头提起来的,出身并不好。" V2 g8 E" M. F1 x/ a# H
2 z' N" u" y% `5 d1 D 由于姨娘原来都是窦氏的丫头,家里环境就异常的和谐,什么主母姨娘乱斗的戏码长宁是没有机会看到了。赵长宁一开始过来的时候,看到母亲窦氏和和气气地跟两个姨娘说话,拉着她们一起做针线,还目瞪口呆了好久。甚至问过窦氏:“您和几个姨娘都这么要好?”1 J* p5 N& ]4 ^$ f4 _3 g
?6 b7 L5 F' z0 s6 J
窦氏连带宋嬷嬷都笑了,窦氏就说:“一家人哪里有仇的,她们都给你父亲生儿育女的,为咱们家绵延后代,不过是姨娘而已。我为难她们做什么?”4 _; @$ U9 f# m1 V* ]
6 G( k% h; B0 {, M/ H 宋嬷嬷继续说:“哥儿哪里来的想法,怪里怪气的。哪家的姨娘不是这般的?”
; c4 e3 _4 B7 j& V, F r) K
0 E( X" u% D5 d; X; d 赵长宁那时候才意识到,这是观念上就有的不同。不仅是大房,二房、三房、四房也有姨娘,除非是哪个姨娘太狐媚不懂事了,会被主母发卖之外,基本都是不管的。而主母就是主母,天生是姨娘的主子,身份在那里摆着,姨娘永远别想越过去。
d4 v7 [6 r, `5 Y8 |
" f' o! C& E+ R) e- N4 f “你们坐吧,不用站着。”赵长宁指了指圆凳。
/ g8 h5 b! i# k0 \: L) x( ^) g9 h- U8 X) N! m$ g
两个姨娘就很惶恐:“大少爷您看书便是,不必理我们两个。”
1 _* t* E1 t" k, u$ d; E4 t; A! V! C) p+ ^7 a/ a
赵长宁见说不动,也不管她们了,姨娘是靠母亲窦氏生活的,而窦氏是靠她的。对于两个姨娘来说,赵长宁是上级,她们还盼着她中进士,庶出的姐儿也能跟着她沾沾福气,谈婚论嫁的时候能嫁得好一些呢。4 ?6 k8 _2 k/ |
" A. n$ o9 F8 }& y5 x; s. O" e 不一会儿赵承义才和窦氏一起回来了,屋内点起了炉子,姨娘和庶女们请了安,才缓缓退下。
4 p" A, m6 u; j; K& `' a
, Z o# G1 Y* W' L$ U0 ? 赵承义歇了口气,跟儿子感叹道:“那杜大人当真是个人才,听说他当年写过一首诗得了圣上青眼,殿试的时候点了探花,十年功夫便官至礼部侍郎了。当真风光,我们家比不得。他这三公子的学问也不差,竟然和长淮差不多的。”+ z) Y ^$ _9 D$ L& L4 {
% L4 G, d: A+ P% Q 赵长宁听他提起赵长淮,沉默了一下,倒是心里有桩事想问许久了:“父亲,当年长淮究竟是怎么被祖父抱去养的,便是他姨娘死了,也该养在您这里吧?”这亲弟弟跟他就如仇敌一般了。
' r1 Z$ z2 P: Q: C& e
- r! N1 H$ u$ T) N( F 赵承义不太想提的样子,脸色微冷,窦氏则咳嗽一声,说去看看玉婵,便走出去了。
: W/ a! b7 v* P: @; O" n u9 R3 A6 @' U& n" ^* ~
赵承义才说:“当年他生母去后,你母亲养他不尽心,养到五岁那年他发了高烧。这孩子在屋里坐着热炕,也没人知道他发烧了。叫人发现的时候已经高烧得差点昏死过去。你祖父那时候就知道了,他大发雷霆,把我和你母亲都责罚了一通,这毕竟是个男孩……不是能随意处置的。后来,你祖父就把长淮抱过去养了,因此他才一直恨你。”* `5 {4 [6 h! c$ s6 v: t
! V3 f5 {7 \) O7 @ 赵承义看了长宁一眼:“那时候你母亲带你去了你舅舅家,正好顾不上他。”
3 @$ W; v# Z% M; I6 R/ m) k B
- {8 q9 M* x, g5 c) D" F 赵长宁竟然不知道是这样的。, ]+ Y. Z8 _6 Y5 h0 ?& j r
& Y) b5 g W/ j" s3 I# j7 d# `/ v& ~
赵长淮平常对他一脸冷漠,一旦他陷入困境便毫不留情地嘲讽,他没火上浇油,其实赵长宁都是谢谢他的。
2 L0 _' [' c; d7 `, p. V7 I: t" @& m+ O- V+ k5 G& ?% |; \ P' \0 J
说起他小时候,倒也挺可怜的。一个人,无依无靠的。
. w: l. A6 x3 ^8 C2 v
4 `! F" O, F$ N0 z6 p 赵承义今晚去了香姨娘那处休息。赵长宁听着炉火噼啪的声音,却还记得那个荷包。. ^- r% K7 v; [, N
5 O7 P# K y& z$ H( Z6 } 她问外头的嬷嬷:“七小姐回来没有?”
0 G; x' K$ T6 J5 B7 o9 D
9 e* U" ?. C# p' n/ K: j# ` 外头嬷嬷隔着厚棉帘子答道:“方才回来,许是累了,已经在屋里歇下了。大少爷可要奴婢把七小姐叫起来?”, P: k! c: Y4 V
2 z0 P( R" J' C$ I2 V- p% E
说她怕她也听不进去的,这妹妹性子倔强。又听到是睡下了,赵长宁干脆没让婆子叫她进来。她放下茶杯对刚进门的窦氏说:“娘,我一事要叮嘱你。这些天你记得把玉婵拘在家里,不许她乱跑。叫两个针线好的婆子教她给我绣套被面出来,绣得不好不许出门。”4 y. G( x& q4 {3 Y; j
( k$ \" q- u$ v
窦氏不知道儿子这是何意,但赵长宁的话她是言听计从的。点了点头,然后说:“儿,她又惹你生气了?”9 n5 E; o0 q' n* ]1 L9 I, i8 F
, P1 F1 i# r( p1 ~4 P
赵长宁微一叹气:“便不惹我生气,也不许她这样乱跑了。”她又接着对嬷嬷说,“再把她身边的春绣、夏绣给我叫进来。”" o0 u" m9 e" j: X
2 b5 k$ h E/ x* ^/ |% ^: ?
春绣、夏绣两个很快进来了,这两丫头是自小服侍赵玉婵的,跟着这主学了不少脾气。进来见赵长宁也没有多恭敬,赵长宁问了她们两句赵玉婵今日又去了哪里,做了什么事之类的话,她们竟然答得不情不愿的。/ q* ~- ?7 ~; N3 T, @9 O
: K: e3 Y$ a6 P7 K5 U1 C7 ~
长宁的脸色漠然,其实她心里已经生气了。这妹妹不懂事,何尝不是有这两个丫头坏事的缘故。她慢慢喝了口茶,屋内的气氛一时不太好,春绣夏绣更是不明所以,赵长宁放下手,然后一个杯子就啪地砸到了她们面前,砸得粉碎!' B. S% }: a0 O( F
2 G+ ~4 d0 k2 @( C$ M* _% s
两个丫头连旁边的窦氏、宋嬷嬷都吓到了。8 b! l' n% M% G
& M* |$ Y* @# ~5 D/ y
长宁抬头的时候,秀美的脸竟然有两分凌厉:“都给我跪下!”
- W( D$ _* Z8 ]7 A1 ]0 ?& Y
/ [& o1 b# @- V$ q& E 两个丫头仍然倔着脸,春绣说:“大少爷有话好好说便是,奴婢两个是小姐的丫头,还不知道大少爷要做什么呢。”
8 X$ `8 w/ j5 Y6 \; p( N
( w! Y# T* O$ R$ }. V! ? 赵长宁冷笑:“你们两个是什么意思?你们是玉婵的丫头,我就问不得你们话了?”
) \1 L% y C8 m& Q' w+ d, @9 {; f0 u1 v
窦氏听到面色徒然一变。( F. [+ }( p) l5 I) z2 q
, x' A; m9 a5 `- I 夏绣也不敢违逆,只是道:“大少爷哪里话,您问,奴婢答就是了,何故这般凶横。”她们只当跟着主子横行霸道,有学有样了。
4 @- y3 `( M, c3 {1 ?: i+ J/ V4 j; ?
长宁平日性子都很和顺的,不会刻意为难这些做奴婢的,本来大家活得都不容易了。结果这两个是不是看她性子好,还想来反她了?她这个样子是不行的,管不住下人,她以后还能管什么?
+ ?$ R- I$ r* h, B# x: N
2 T3 K: c0 G7 F4 A) \: N 赵长宁冷笑一声说:“你们可知道,按大明律,你们和主子顶嘴是可判绞的?”
7 l9 u F, q5 O/ }& O5 O
$ \, q$ X! I, v/ p' d+ B 春绣夏绣两个面面相觑,却是怕了几分。- S/ J2 Y( R; ~5 D! U
D* y5 M9 j% O( Y1 C( D9 A 赵长宁再问问题的时候,一个个便答得恭敬了许多。
) W3 e C, v n4 _! y) R4 L- t e2 Q6 R
长宁一时也没有发作。等她们答完了,赵长宁却不再看她们。伸手一招,叫外面的婆子进来:“把她们两个带出去,每人给我打二十杖,叫玉婵房里的丫头过来看着她们挨打,好生学一学规矩。”# o: t( |! S2 u* r
: i0 M( ^, S1 r% O4 x# s5 |+ z" z 打二十杖下去,命都要去半条了。再躺着修养半年,主子那里也别想去服侍了。肯定要赶去厨房灶头,或者去做洗衣之类的粗活。春绣夏绣这才有些惊慌,直到被婆子压在地上,才连忙张口喊小姐,想到赵玉婵听不到,又连忙喊太太饶命。! I4 y; U7 w8 e
/ I9 \1 d, y9 W3 i 但是她们抬头的时候,却看到窦氏看她们的目光也冰冷至极。* x2 T7 w ]* s6 r, X
( Z$ ~2 U9 I- q 窦氏一句话没说,不仅没说,她还气得发抖,想打死这两个敢顶撞她儿子的!! r& |, w. W' c: k+ S+ W y& \
# K5 L9 _/ }7 r 嫡长孙!外头不重视,难道长房里的人还能不放在眼里?窦氏立刻站了起来,指挥两个婆子:“给我拉下去打!”; h; J; Q4 l) u' h6 G* L. M, W/ [
& ]# F* R2 [1 F* N& c, i+ | 杖责的声音和惨叫声不停地响起,窦氏回去安慰儿子:“孩儿别气,娘好生整顿屋里……你本来就是赵家的嫡长孙,该有嫡长孙应有的样子。”5 D9 q6 p6 g0 p9 I$ D1 i5 y; c a
4 x% Z# e) z7 c' \( B; ] 赵长宁静静地沉默了一会儿,她说:“您要是不好生管着玉婵那边,她迟早要闯祸的!我今天把这两个祸精先料理了,您好好教导婵姐儿,否则哪天她要是闯出了弥天大祸,也没有人帮得了她。”$ j8 \" N) J# k( ~/ n' s
8 S. f L4 H$ z3 B9 |- i9 _
窦氏见长宁真的动了气,就道:“娘知道管教她的,你今天累了,快回去歇息吧。”' z: \# x \+ q" k* ~
. ^, n$ Z6 n! n8 v D: k
赵长宁点了点头,面色冷静。只是她的手还是微微地一抖,这是她第一次严厉地惩罚下人。
; e3 {6 w( R, e+ y+ n2 Z( a, r- y
" G' f1 o# F$ B1 d! I( @( N/ H 她不是没有看到过打人的。
. S) z1 K$ S- E0 }" P: Y* q0 V
& }" C( B Y7 L9 S/ N: g 小的时候她就被约束,要有嫡长孙的样子,不得跟下人太亲密玩耍。她记得十一岁的时候,身边有个叫莲藕的小丫头,长了圆圆的脸蛋,最喜欢跟她玩,给她折纸鹤,折叶子。有次祖父看到了,当时笑吟吟的没说什么,却回头就告诉她父亲,她这样玩闹没有个嫡长孙的样子,像那些破落人家的纨绔子弟。
& V; [8 ]& C2 P" I. U2 j3 d3 _
- q+ F i: m- @( ^4 D 父亲回来就把那小丫头拖出去打了。大冷的冬天,她长跪在父亲门前,求他饶了那个小丫头,但跪了一天父亲都没有松口,她看到那丫头被打得半死拖了出去,血迹在雪地上拖出一道粗糙的雪痕,很快又被扫去了。那年她大病一场,从此就越来越懂得掩藏了。因为这个世界不要她多情,不要她天真烂漫。
4 i/ S5 X) V L6 {
) a4 P% b5 r7 ? 这个世界只要她站得笔直,不能虚弱,也不能天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