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修仙 于 2015-9-27 21:40 编辑
# G2 L2 q1 V; u! }
' o6 j2 Y( O7 u3 \今天要说的杯的名字是跟它们的形相联系的,多数是青花杯的杯名,有些杯名也可以用到其他的杯上,茶杯有叫杯,有叫盏,有叫碗,有时它们也可以用来喝酒。
0 Z% q2 q. d* D6 g# {我们今天就先从这杯子的杯型开始,了解它们的名字。
: V: X I. H" M6 O) W
1 P. B" N* D+ i; g6 R7 `
* o% F6 K9 f j N. Y6 p |# g 1 R! W- J* X' g* G" o
1、盏:饮茶用器。敞口、斜身、深腹、圈足,体略小。宋代有黑、白、酱、青、白和青白釉茶盏,以黑釉为贵。天目杯又有叫天目盏,建盏。 9 M$ |! ]% c( _, O
事实上,从宋朝开始,盏成为喝茶的专用器具,也意味着喝 茶这件事开始从生活层面进入到了精神享受层面。 , r3 G$ ?9 l7 o# p) I u7 l
$ O& w# A& f# G6 j4 S# @$ H5 |5 v
$ z. E' X( Z: Y( l
$ h f, g' f3 F- x" v2、压手杯:口平坦而外撇,腹壁近于竖直,自下腹壁内收,圈足。握于手中时,微微外撇的口沿正好压合于手缘,体积大小适中,分量轻重适度,稳贴合手,故称“压手杯”。以明永乐青花压手杯最为著名。
, g- j$ @. g- D6 i$ z0 J% q & n; }1 T# U. T, u- G
7 |/ ^1 V8 _9 z0 }. U+ Q9 M7 x
% s8 l% ^ H( p. C* |# S9 u3、撇口杯:口略往外撇,腹微敛,滚圆圈足。胎薄,胎质细润,这个形状也是最常用和最常见的,茶汤入口的圆润度高于上一个,但比较真实和正常,聚香和聚味的程度高于上一个,总体感觉比较自然和真实。
& [ ?4 C$ m, z$ l9 ?8 Z0 c
( H9 K; `( a! s N
/ Q; f1 E8 b' @8 B$ b4 P! C
7 R. b; `, O' R0 w: k. n8 H8 S' ?- |9 C4、“折腰”杯:是用作屈身事人的典故,出自于《晋书`陶潜传》。在此以后,“不为五斗米折腰”成为有骨气的代称。折腰杯高度大小适中,聚香,聚味,也贴合手部曲线。 " f+ S( b# O- u" X8 R0 p
# i/ }1 t; I7 T* i& D* N2 l
/ B, I, j" K& o! [" `0 m# ?
5、六方杯:任何一个喜欢收藏汝窑口杯之人,应该对六方是没有免疫力的。形状大小适中,杯型耐看,六方形,造型挺拔,线面清爽,棱角分明,施以汝釉,用起来更加圆润。六棱流直而上翘,方中带曲。 % C* l/ h: X; f/ R( M1 f
5 D5 a; y9 h" `
' H, v o: c4 N @# M5 j
4 U. r& W' ~; ?& _) N
6、莲瓣杯:施以汝釉,区别于撇口杯杯型是杯口点缀的小小莲瓣,宛如新生。古朴典雅、光润有度、实用大方。杯体开片如鱼鳞、蝉翼状,久用之后,茶色会上着于裂纹处,形成变幻莫测、美丽绝伦的花纹。
9 ~* b# u! M" h3 h* W$ G
* S( R6 I/ e' ?1 B7 n
+ z/ o% {4 a0 ~+ }5 s) h8 ]7、斗笠杯:斗笠,一种古老的挡雨遮阳的器具,至今在山村水乡仍随处可见。斗笠杯造型如蓑翁之斗笠,口部大,底足小,取其怡然自得之美,线条简洁优雅,烧成难度高,于简洁中见大智,尤显珍贵。取杯品茶,若姜尚之于渭水,于山水间心怀天下,于平凡中窥大智之道。 3 ~3 M$ I- P! S- H4 c* g
7 H* A1 h2 Q/ m8 `, \9 w: ]- S- ~2 f
w* o2 A) C7 j+ d: K* W8、圆融杯:肚子略外鼓,口径略内收,但也比较真实和正常,但其聚香和聚味的效果明显更好一些,综合口感是最好的。
5 a; Y" [; h' z( I4 d
d. }: D" T& u5 n9 D6 }
f8 B+ }& [. S$ [; U2 y9、方斗杯:流行于明代嘉靖时期的一种杯式,因形似方斗而得名。古时制作方形器,不似圆器那样能利用陶车的旋转,直接拉坯而成,其工艺比较特殊,需要将坯泥制成片状粘接而成。由于工艺复杂,技术局限,嘉靖时期方斗杯多不规整。清康熙时期,出现一种提梁式方斗杯。杯内有一横梁,将两侧内壁连接起来,由此加强了方斗杯在烧制过程中的强度,使器形十分规整。
; `: r% ^/ ^$ ]( ?1 L3 y
* S3 k1 I! K3 }8 Q- q' X5 L/ ?
8 e: C& L% C1 o, @5 x( U0 n
10、耳杯:亦称“羽觞”。酒具。系仿汉代漆制羽觞,器身呈椭圆形,两侧有对称的小耳,故名。流行于东汉至两晋、南北朝,品种有绿釉陶、青瓷等。
; ~4 o* z* t# p$ {& |& u, `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2099-1-1.html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