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移民到国外的父母为什么会偷偷的哭?

[复制链接] 0
回复
2780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11-24 04: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x- L, b) `9 E2 [( N* d& \
' N% R) |6 i- s4 S8 M) ~* a& A
移民到国外的父母为什么偷偷的哭?
0 P8 a2 U& d5 A( w4 B& V, t       10万澳币,就可以把父母也移民澳洲,远离雾霾、有毒食品、房地产泡沫、癌症。一片孝心,吸引着很多儿女为父母办理移民手续,举家移民海外。碧海蓝天,阳光沙滩,本应是天堂一般的日子,可为何随子女移民国外的父母,会偷偷的哭泣呢?, ~/ S, N8 K" c

6 q: b4 Z* w/ b. S; f
) Z9 K$ M5 g5 k0 M, u  h
' G0 j- S1 V) _) Q: [1 e( {

2 y4 ?- z* i1 ?: X* i
2 o" [6 ~6 X9 H7 E  d6 b  R" X
为父母办理移民,本是一件大好事,然而很多子女却忽略了,老人并不像年轻人,因为语言、生活习惯、教育背景的不同,适应国外的生活往往比较困难,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慢慢调整,这里就容易产生很多的问题 :% q3 J+ \/ ~( I8 K0 V
语言不通% M6 v; F$ Z6 m$ b, S/ S
99%的华裔老人没有英文基础,虽然政府针对新移民有一些英语的课程培训,可稍微复杂的问题,仍然需要子女的帮助。对于那些没有申请PR只是过去探亲帮忙照顾孙子,或者正在等待审批的父母来说,他们更加不会花时间专门去学习英文,即使去学,重新再学第二种语言对他们来说也是极难的事情。* f6 J$ i8 J8 o3 v

$ \/ ^2 x, Z, v" L* ^
* a6 [% A8 ]' ^( N4 F2 T. I, |
语言不通严重影响了他们与当地社会的互动。有的华裔老人由于没有可以谈话聊天的对象,经常是几天开不了口。3 C$ i; L* D6 Y9 B3 A

" k/ h$ R1 ], p7 k% k; S自身性格较内向  E4 T6 G) X  j0 U2 S7 A: z
一些老人本身性格比较内向、孤僻和敏感,不喜和外界交往,也不善于表达。子女往往忙于工作,有时候容易忽略父母的情绪。% j# T2 X2 W; T/ D6 R# G  \

) W. O! v/ w7 g9 P8 T
5 q2 W9 v6 n8 a. b; O4 H
+ X& z- M5 F0 C3 S中国老人又比较为孩子着想,为了不影响麻烦子女,宁可选择沉默不语,这样会将压力和负面情绪堆积在心理,长期如此容易陷入焦虑和忧虑之中。9 Q9 i4 G7 Z+ W6 g
人际关系处理不当. e; ^$ T, L8 f- \& F

, b9 I" h6 s$ k9 C3 E婆媳关系、洋女婿和中国父母、中国父母跟洋父母之间,因为文化背景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生活习惯不同,很多因素都容易引发关系的紧张。
' @6 ]1 M5 @/ d- M' F' s' L# \8 k
& P. Z# d+ Z9 ]) m( m  F

" s* \; w0 y4 Q1 F$ D" e, N比如,中国父母喜欢与子女同住,一来方便,可以互相照应,二来比较热闹,子孙满堂,而国外一般是18岁成年之后就离开父母,独立居住,所以,如果有一方是外国人的话,两代人之间的代沟更容易发生矛盾。
+ a* r8 Q8 ]5 c) h3 Z' w+ s$ R0 S2 v4 K! ?; U& R! o

# C8 N  ?( r+ P  J当这些关系处于紧张状态而又无法妥善处理的时候,也容易引发抑郁。
! E% u) ], H6 ~4 e  S

) E# z; v2 }, D" ~7 y0 S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这三大移民大国,老人抑郁的比例不小。6 Y; g& K( w* C2 z
1 W- H3 m7 q* V+ D$ y

, g2 L- I% N& R8 M- v$ D# q7 h. Y
$ M0 u7 {" ^' t2 |3 k& ?+ [9 j& [  ?+ _4 l5 I; i2 e* `
9 \  {, f( T& c9 o* Y( L$ Q' x, f2 U) c
如何预防移民老人的抑郁症8 t6 G" o; N8 D. I/ j9 P

7 h3 @2 Q/ t: f! \, H8 @- N- B- L; [' i! l% K% U/ }2 t0 Q- @" c

) G) ~- V6 a" K

: T, L% k0 z' A* k2 ?4 q# }

    & O# o2 z$ c- h
  • 每天留出一点时间跟父母聊会儿天,留意父母的心情。4 K" L* p( g1 A" [3 W8 D

    % g7 k+ @  G0 Y- n) S& }
    6 j% f" F2 N) s5 V+ j  Z" g6 ^
    ! B) I9 T3 G# c$ }
  • 如果发现父母话明显变少,时而呆坐,总是叹气,需要及时询问,鼓励父母说出心里的不愉快,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0 z$ @) g  s1 a% g7 \' w
    1 h. p+ k( e: Y6 Z! e4 s# k* D/ V/ m
  • 尽可能多些陪伴父母,介绍当地的文化、生活方式与风俗习惯,让父母有一定的了解,体会父母的各种需求,解释和帮助他们理解,适当改变原有的不适应的生活习惯5 j+ [0 X3 b+ A/ K5 @

    0 i- N6 y; ?# t* Z3 j! s$ V# Q. Q! K1 z( a
  • 可以将自己的适应过程、经验教训,讲述给父母听,让父母能够从中体会,推荐认识的亲朋好友的父母,相互认识,促进交流# i; y# E3 F5 D% ]" X
    + z7 k6 z2 [3 _4 a+ p4 V$ Q

    $ ?% e/ Q' o: N. b
  • 鼓励父母接受中西结合,中餐西餐都使用,待人接物,看人学样。国外人见陌生人也打招呼,微笑相迎,引导父母也学会打招呼,而不是独进独出1 w0 F* x; R" Q
    , O9 |8 [  d) l5 r; |! M

    4 p) B5 `, b2 }0 l0 C
  • 多带父母出去散心和运动,开阔的室外环境有利于老人心情变开朗
    2 J+ j( v: R7 H1 \8 g- b0 E% Q4 g6 p# ~8 y9 h
    * }+ C9 O. a2 G. x
  • 陪父母一起去附近的教堂,可以认识新朋友,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让父母的人生价值得到认可
    8 \3 K. S. }- F4 r% P! k+ q/ E& s
0 q3 i: [4 g$ u5 D" G7 S
  G# S: Z, B' W
总之,不要认为给父母足够多的零花钱,买一堆保健品就够了,其实父母最需要的是陪伴。
+ I  j, i- n$ L" u, {% N
1 _" h8 W& s. z& j$ I5 ?5 V3 r% z1 `3 V* s5 q
作者:金德初
: l6 N% u# ~" h/ J金德初老师介绍:中国资深心理卫生/精神健康教育和性心理学专家,上海精神卫生研究所副研究员,曾任《心理医生》杂志常务副主编、中国性学会常务理事。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36590-1-1.html 谢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