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美文收听] 穷到极致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复制链接] 0
回复
2955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进入图展中心图片模式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12-18 20:0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3 F& M+ r9 J* L

2 W+ K+ M8 k& h5 X7 \" T2 l6 ]- C
6 i) h. C9 k8 S& l4 P7 i% V0 S) _' h: C; N1 j7 J

「三件事儿藏不住:咳嗽、贫穷和爱情。」

from十点君


- m8 s# K) X1 i( n, M; x# ?0 c8 K- }

. s: C4 d4 s! C7 A# C" a# l

6 V( p& S+ D$ v& f  R5 `$ S6 V, D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夏萌朗读音频
◆ ◆
文 | 周冲  
前不久,《长江周刊》为我做过一个专版。访谈中有一个问题:出身农门对你影响最大的是什么?' \" d+ x- @4 |# o8 G& N/ P
我说,更深切地了解人间疾苦,以及人性善恶。2 A9 M3 A1 X. u! [0 W
因为版面关系,答案展不开。
  V( D, u5 u& k我想说的太多了。% B* b6 y9 o8 m3 D" O9 N
我所出生的村庄,几乎所有家庭,都被贫困这张大网所捕捞。* m1 \- b% \' f5 F6 ^- ?! `
除了屈指可数的几户不愁吃穿,其他的,大多在贫困线上挣扎。" w0 C' R0 A* G- A) K5 c$ @
生存资源是土地,谋生手段是力气。面朝黄土背朝天,苦累贫病,不得停歇,但境况年年如一。
& h( u$ G8 h: `! Y) ], U+ h# h早在童年时,我就对教科书上鼓吹的“贫穷是一种美德”,产生深深的怀疑。
/ y$ r. ?: o) p9 j3 q, y3 B9 B因为我知道,贫穷不是美德,而是噩梦。
* L) r' F! n( A; L& b, ], [& ~它除了让你羞耻、窘迫、短视、不自由,而且会将人性中的阴暗面,逐一催生、放大、膨胀,直至不可控。
5 K2 L* e' `0 C因此,穷人的犯罪几率居高不下。
6 R0 a. o* p' Z1 f7 U相比于富人,他们更可能冲动、残暴、仇恨、铤而走险、不计后果。
0 G' C- S( l5 a( Z4 ^萧伯纳说:“当最大的危险,即贫穷的危险萦绕在每个人的头脑中时,安全——文明最重要的基石——是不存在的。”
3 L% v9 p  ?7 L6 u+ c% G) B有一回闲得无事,回想了一下村庄里的人,发现参与过犯罪的,一双手都数不过来。3 g, z" v- v& Q. T
而走在犯罪边缘的,更不必说。! d$ v& V9 y. l: P7 y# l) b
然而,不论如何折腾,多年以后,他们中的绝大多数(甚至是全部),生活质量都没有太多改观。1 O( x- G( T7 a
依然为钱发愁,依然不被尊重,而财富、见识与资源的多寡,横向比较起来,和父辈并没什么变化。
3 b, @6 s# [  G* X
-01-
一户普通农民家庭的收支
$ I3 r- r6 C+ Y+ m, [/ D
和村里人一样,我父母都是农民,半辈子在土地上谋生。- V* h. m' E+ O
白手起家,一穷二白。3 @; A9 W8 x! q6 X4 [' K: |* a
到弟弟妹妹出生,我家全部经济来源是:四亩二分田,三亩地,菜园两个,猪两头。+ j& r8 V& s- S) E8 y1 b
来算一下一个普通的五口之家,如何利用这些资源活下去。
! B. v$ T) Y. [( ^) @" {( U四亩田,人手少,没钱买肥料,长势不旺,所以收成都很一般,亩产大概三四百斤。四亩田加在一起,大概一千三四百斤。种双季稻,双抢时节每天忙到夜深,累成狗,乘2,两千六七百斤。
- c$ |2 P8 {5 z新谷出来,首先要交公购粮。: k/ U& w1 Y( J9 C# B+ e
公粮。公粮每亩30斤,即130来斤,满满一担谷,必须无杂质,干燥,饱满。9 L8 M+ n3 z- {
每年交粮,父亲都会把最好的那一担,挑到粮库去。9 I3 I- M* G9 }
没有一分钱。, u' f! v3 Q0 h3 h  N! Z% \
购粮。购粮每亩140多斤,即600多斤。有部分报酬,100斤17块。随着物价,有所浮动,但均低于市场价,大概折半。/ t" p* L! t, J# M3 v- O
(因为这个,我打电话问母亲,母亲打电话回村,问了一圈村里人,证明是事实,才写上来。)+ L: q' u% t" S6 X, L
交完公购粮,卖完谷,所余的粮食,年年都不够吃。/ s/ Y9 j; C  x9 g" @$ H! Y1 E
青黄不接时期,米缸已空。; I6 z/ ?  w3 O3 x4 Z, z
怎么办?借。) U, E: A4 o8 Q
借100斤谷,要30斤的利息。- q) w3 b1 W7 O. C
一般借3担。) T5 d# `5 S5 V" \0 Q
第二年收割,还4担。  S  _3 @# V" u2 k. I' q/ @$ V- B7 m- S
第三年就得借更多。涸泽而渔,恶性循环。; f6 U2 ]5 S3 h5 P) l* ]
以透支资源来填补亏空,必然导致更大的亏空。于是,在粮食上,我家就有了一个愈来愈重的负荷。6 b8 t, ~5 w9 G, _

4 o4 x9 I  R6 H" r! f# H! n9 _( Q( v* e( ]$ [* ~& K
地里种花生、红薯、大豆。红薯喂猪,花生大豆收成每年大概700多斤,一部分留来吃,一部分拿来卖。2 y& L# X) L; b4 M; I
六七毛一斤,可得两三百块。
8 b7 w+ G+ E$ O- P猪是最值钱、最容易变现的资产。
* l  G! h+ J2 K) D9 M但一般不到200斤时就杀了,200斤还是猪苗,长势正好,一天能长一斤,但到了开学,急需用钱,没有其他方式。杀!肉一块一斤(80年代),能卖200来块。
% E- `2 p( z) b8 X# b- y5 t以上就是所有收入了。* P; f  r! W  [
我们家五口人,衣食住行,虽然一再压缩,享乐性的东西,想都别想。(我参加工作前,家里都没有电视机,不是怕干扰,纯因穷。)
# P9 F4 X8 {# I但不论如何精减开支,医疗、学费,以及村里的红白事送礼,却是逃不开的费用。7 U1 y0 {7 L4 ]* r/ l) `& P# h
犹记得每年开学前,家里的大人和小孩,都陷入浓浓的焦虑。. i' |( l  u/ m2 d3 Y
那时学费高,小学的学费就要140块左右。我妈说,就是把家里的余谷卖光了,也凑不齐你们的学费。
- d& i; B  |3 Q最后的举措往往是卖几担谷,借一部分高利贷,才勉强凑齐,送我们上学。" C) x. N3 S5 n- @) K% v
粮食有利息,钱也有利息——高利贷5分利,100块钱,每个月要还5块,一年,就得还60。! V# H- z3 t- q0 C1 O! c  D
以我家当时的经济能力,还利息都难,还本金,则是不可能的任务。
; E6 ~- K5 f9 v" Z, `就这样,利滚利,息滚息,家里负债越来越多。% q; a( {9 E6 m0 S: `4 J
我父母像两头负轭老牛,终年不松套。
6 G1 h1 u! l8 X! z7 o忙完田里忙地里,忙完地里忙家里,到了夜里,又忙着操持家务。
' O5 Q. z8 w9 Z9 n  t- x8 B但无论如何辛苦,还是越来越穷。
! Z( B& z$ L: ?* T* ~- L' T! K紧急用钱时,四处借债,考虑到我家家境,无人愿意伸手。
0 o5 \2 ?! X. d  G0 p8 U我说无人,真的毫不夸张。2 l7 f( d4 T* B
很多时候,父亲早上出门去借钱,到了夜深回来,一分钱没借到。
% R; _. P8 L$ `, Z" s  m谷子、花生和大豆都难卖,大家都是种田人,没谁要这个。
3 g* ]3 X& D) t吃商品粮的人,到底是太少了。
! c2 @9 m9 k$ ]9 [# t有时候,父亲大清早挑着一担豆子出去,到了镇上,赔尽笑脸,没人要,夜深又挑回来。2 e' ^* l; Q3 E/ `; L
心灰意冷,满目无光。
/ X/ E( E+ r1 M: T: z: ]; b+ B而且,命运不会因为穷人的困窘,而心生悲悯,对你另眼相待。. h/ I6 U# g2 |% U" }# e9 }
相反,你迎来的,很可能是祸不单行。
9 ]  P/ D+ E! w  I3 D+ g% t9 W& p0 m有一回,父亲被拖拉机辗过,他大难不死,活了过来,醒来后,说:“我想过,如果我残了,也不会拖累你们,就一口喝乐果(农药)死掉,不给你们添麻烦。”7 @* m+ \4 |4 {4 e$ Q, c
他大病未愈,去搞副业。" t  x* r# _; v" N
一个人,带着一个铝罐,和一床被子,呆在原始丛林里,伐木,烘烤,背到大山那边,卖了钱后再原路折回。3 N1 Q6 S) `7 ]) I" [6 F
路远,一天只够一趟。山路崎岖险峻,他时跪时立,膝盖磨得血肉模糊。晚上睡在黑洞洞的树林里,没有帐蓬,没有防护,野兽与夜风的声音此起彼伏。9 u2 {* d3 a0 T" T+ y
有一回他看到几颗树,以为是桂皮,剥了一蛇皮袋,兴致勃勃地带回来,说可以拿来卖。9 z+ B1 l8 }/ |  n* u* F
没想到什么也不是。
( _: c, g% {3 }$ p( e村里类似我家状况的家庭,虽然不多,但也不少。
+ V( R- h6 G& H4 q8 c# s: x在80年代,南下打工的热潮还没有兴起,大家没有其他来钱的途径,只有更努力地刨作。
3 P2 l+ ?3 W* W4 |" R土坷垃敲得更细,耘禾耘得更勤,水放得更足,农家肥挑得更多。
0 r8 g4 W3 W5 _- a5 [# x也许有人说,可以做小生意啊!真是“何不食肉糜”的天真!4 |. M) N; ?! K# l" J
如果有那个本钱,早已境况好转。
  ~7 b% h2 P1 b$ D8 V7 L但没有。. u+ z( f4 e' e+ h
我在整个小学阶段,没看到我们家有过闲余的一块钱。往往要买一包盐,都得得攒上几个月。
. F( }( C# |1 h就这样,因为制度不完善、资源短缺、人际低效、希望微渺,我们困在西西弗斯式的苦役中,日日如斯,年年如斯,循环往复。( i" E: L# ?3 A
而贫穷所带来的危害,远不止生活的不便,物质的缺乏,更可怕的,是对精神的逐渐摧毁。
-02-
贫穷后遗症

* c( \8 c) x7 }9 M" \2 ^$ G1,没有尊严,于是看轻底线- N( u0 A8 ~* d: p
每年年关将近,都是劫难。因为要债人从腊月开始,就坐满屋子,比狠似地,逼着我们还钱。
3 r1 J; T* F3 d. V5 P; V" J这些债务都不多,赊肉的十几块(一般两个月吃一次),看病赊药的几十块,春耕时赊了两袋化肥,犁田时赊了两天牛,去年开学时没学费,借了别人三十块......3 T+ _8 I7 S# M: Y3 L* i
各种债主凶神恶煞地站着,逼迫、威胁、骂骂咧咧。' j1 k2 G- F/ I+ z( I# `. e/ x7 G
除夕晚上十点,还有人杵在我家,翻来覆去地逼债。( ]6 N, X! d% ^
“今天不还钱,你们这个年就别过了!”
% _8 f: o  H# X: Q/ c“再过一个月吧,开年就还!”9 g2 m7 m" h3 f
可是,开了年,我们姐弟又要报名,学费还没有着落。怎么还?怎么办?年关一至无宁日,愁云惨淡,无计可施。' D& `2 m& u9 J( h& A. _' R* d
“一个月,一个月,我都来过几次了,次次这样说。就十几块钱,哪里省一下不就出来了,还要我催几次?我们家也要过年的,没钱怎么过年?”
+ n7 y) \, K; V9 Y: P' b  Z“明年一定还,一有钱第一个还你。”' B' |5 v" t3 O1 x, k0 C4 P: |
如是再三,父亲赔着笑,好话说尽。直到转钟将临,看我们家徒四壁,孩子没新衣,盘里没油水,过年肉都没有,实在什么也掏不出,债主才会不甘地离去。
3 c- Q9 t, L2 n6 g  s然而也有例外的时候。
. {, Q! K* u3 X5 ~0 N有一年,我们家遇见一个顽强的债主,除夕都没走,留在我们家,睡觉,大年初一醒来,继续讨要。
% n. i- x9 c( ]: B9 A我父亲毫无办法。
' e3 ?2 o9 Q6 E9 \# W那时候,表叔的妹妹从外地回来,带了一个据说很有钱的男朋友,表叔在家里请吃饭,几大桌。3 i6 ^1 S2 _" ~, V" Z1 b3 J
我们家人都去了。9 E) p1 j* L% y1 O# H0 q. Z
债主寸步不离地缠着父亲,也去了。
& u9 O! [# V, D9 y6 h4 P& u我们深以为耻,其他人也面面相觑,都觉突兀尴尬。最后,表叔觉得不妥,借了我们家二十块,还了他,才走了。) ~7 A4 o5 q- R+ H1 R+ w8 c  Y
我父亲年轻时生得美,争强好胜,才艺也多。无奈爷爷的成分,家底的贫薄,他不得不一再低头,去求,去借,去告饶,去下跪,去承担他年轻时所不愿意承担的一切。5 t2 z7 Y( p0 Z
但愈是这样,愈是不被尊重。
4 l' f5 O  r7 b' {2 s他感到四面皆墙,八方寒意,生存空间越发逼仄,渐渐自我轻贱,形成一种新的生活哲学:有钱,就有一切。7 S) h  o3 ^8 m# P
这当然没大错,但他还反过来悟了一下:为了钱,可以不顾一切。. j* [+ @( t; U9 [) `1 E. `, T
世界不把我当人看,那么,我也不会把自己当人看。
" z. @5 s. A; b! f  a他看到妖冶的年轻女孩,出手阔绰,有房有车,羡慕得不行,恨不得把我和妹妹也赶去挣快钱。4 _" I8 n! q8 B9 N1 B
我提醒他:“那么年轻,又没本事,还戏戏浪浪地,这钱肯定是不干净的。”
( c( [0 H% o' r) q1 z1 b我父亲说:“那也是本事。”
/ R2 v4 L0 F2 h贫穷是一种悄无声息的剥削。它从你的尊严开始,剥夺自信、剥夺良知、剥夺希望,变成另一个人。. C, s* }. d9 z3 A1 i& Y2 j  c

' i* ~& Y# X7 M" W! N$ y1 \# {) Q) C$ `- P
他会因为改善生活的迫切,底线一再下滑,动用非理性、非正常甚至非法手段,去满足自己。
  I7 m1 u: p/ ~9 B& o  x* U( r因此,我们邻近的许多女孩,初中未毕业,就出外打工,用身体挣钱;
- S( [6 d' r' M2 {而男孩们,有很大一部分,在城市的某个夹缝里,用暴力谋生。
  _$ H8 I, C" n  h, b& t; B7 b6 D1 p2,自觉卑微,于是不敢追求
) X$ E! X  S1 m. I; D上初中的时候,我离开家,在镇中学住宿。
; d6 v& z. z3 D: h周五放学,周日返校。, n! y; F+ T2 P# i2 \
返校时便会炒一瓶菜,用玻璃瓶装好,作一星期的下饭菜。
- [, h3 l4 n! M+ Z7 Y5 ~1 Q家境好的同学,可能会带些干鱼、肉片炒笋、肉片炒酸菜什么的。
5 m2 s) C$ M' `9 R( ]! @2 Q# v7 y我也带酸菜,干的,没啥油,灌满一大瓶。整整五天,就只吃这个。: b) ~! S- Z3 L8 Z" G1 H
有一回酸菜也没有,就带了一小瓶霉豆腐。
) Y5 C0 N# ?: _% h. J家里没钱,因此辣椒粉也没有,就是将豆腐块加了盐巴,在热锅里滚了滚。% {1 G/ P, p" @
那时学生住的是集体大通铺,被子挤着捱着,席地而摊,起床后就卷起。箱子排在走廊里。
; c3 p( L) ]0 j4 }走廊两面皆墙,光线不好,看东西不能细辨。, f( i8 R, y( c: u. e4 x
有一回,我用饭票(用米换的)打了饭,打开箱子,就着霉豆腐吃饭。9 d5 y  M9 A7 n7 A3 Y# `2 f
有几个女生经过,在黯仄仄的光线中,看见我正在吃一碗白森森的东西,除此之外,什么也没有,揶谕说:“周冲,你吃白饭啊?”
' ]7 ^; `5 e$ M) _+ g: Y我说:“不是啊,有菜。”
1 A2 I4 @( J$ O她们以为我强词夺理,走远了些,簇在一起,低低地说些什么,眼光时不时向我瞟来。
; B7 h4 W! e2 ]! o0 }3 l再以后,我用了两毛钱,打了一碗菜汤。6 |( A. A, U  U
汤喝完了,菜叶子一片一片挑出来,放在瓶子里。
3 {8 m# H" ~  g( j  n/ Q- U4 X+ a不吃。
# C& ?% ^9 _* ]8 Z& ^/ B每次吃饭时,都挑出来,摆在饭上,让别人知道:我也有菜吃。; c- P, U# u7 ]6 I% Q$ [) [6 }! F
上初二时,我的成绩已经是全校第一。
/ k: s7 w7 b: H, g5 d但家境一如既往地差。( b- M6 f8 h, l% X5 S7 X! P
有一回穿着一条藏青的裤子,屁股后缝着两块特大的补丁。& F, [$ l: @/ S$ E' N
我已经有了爱美之心,不想穿,但不穿又能如何?只是成天坐着,除了必要的上厕所,几乎不动弹。* C1 y2 G) ^1 D2 \- m. G" R9 O
早操不得不去,成了一种煎熬,觉得后面所有人的目光,都在盯着我的屁股。  W6 N1 \, @( r& |  X3 d4 R" b
后来来了月经,奔涌不已。买了一卷卫生纸,一下就透。# v! z( A( S' v8 N+ u$ G
有同学说:“有一种东西叫卫生巾,不会印。”
2 ?) a( A. A5 b! N) j4 ^4 t我第一反应就是:“贵吗?”6 w( V4 H. u8 M3 J
她说大概两三块钱。# c+ z2 i+ a- x0 w
我说:“这么贵。是不是用一片,就不用再换的?”1 A# s8 U' {& F/ p
她说:“要换,不过比卫生纸长一点时间。”; N' c. @) i' n% B' @6 P
当然没有买。
% w' u$ m' m/ }任由红潮汹涌,将裤子、凳子和被子,染得一片血红。
2 D! c, e3 M9 g大太阳的上午,体育课,站在两排男生前方,那种虚脱和羞耻,现在想起,都觉得周身不适。
& F, u. _6 K5 n6 V0 R诸如种种,反复在年少时发生。不一一枚举。
/ ]) ]) r% O! ]  W2 s1 R$ h总而言之,早在童年时,因为贫穷,因为耻辱,已觉处处低人一等。
5 l- |! i' n) Q5 J/ g哪怕我无数次站在领奖台上,也难以从骨子里袪除。8 g! b2 F; z. U- x3 z
它让你在面对所爱、遭遇选择时,行动上犹豫不决,甚至逃避美好、自由和爱,自觉不配,自觉黯淡粗鄙,从而放弃主动权,被动地让命运牵着鼻子走。+ Z5 ?6 g6 i% d
那时候,暗恋一个男生,但无论如何,都无法生出勇气,站在他面前,说,我喜欢你很久了。1 ~% R$ ]5 y  w3 @2 O) e% h
我甚至觉得,我对他的喜欢,都是一种对他的侮辱。
* Y, Q+ d) W/ C; L+ F( S哪怕我毫无欲望。
0 q7 H/ B; p2 |3,紧张易怒,于是暴力丛生
: y8 G: S1 P% {+ C6 G我父母的争吵与厮打,在我记事之前,就开始了。
/ L( W) @7 i8 c1 |: N3 H导火索都是小事情,一言不和,母亲会用最剜人的、最狠毒的、最粗鄙的话,来招呼对方。
) \6 Z3 b. Y4 I9 G1 }( W而我父亲就会动手。# n: _" u6 @" L. H. E
多少次了,我耳边滚动着母亲撕心裂肺的咒骂,眼前滚动着父亲歇斯底里的殴打。( Z  c. g/ K* w  b( E! x( x) z, g
事情的终结,往往以母亲的沉默而告终——我的母亲,在泥地上挣扎着,翻滚着,头发凌乱,脸扭曲变形,痛苦得哭都哭不出来。# `' b+ N! ~+ H* @: l/ _  q" j. Y
暴风雨过后,有一阵短暂的宁静。
3 f. H& o- u1 u0 g4 y但不出两天,依然如故。
/ ~  O5 ^  s, w9 y5 V6 |! k争吵愈发剧烈,暴力愈发凶猛。+ c3 d: V: v7 q& g
年年如是。
- U6 s' R/ h8 S" t  e0 M有一个晚上,我特别惊讶地对他们说:“你们知道吗?你们今天居然没吵架!”  d5 a% S, y/ u( ?
他们当时心绪平和,也觉悲哀。, E# D3 ~  E, c
我父亲说,“唉,日子太难了!”$ \/ I# K1 _- Q" j
大家都太紧张了,忍耐力与宽容,都降到了最低,稍有不顺,就会向身边人发泄。
+ T$ r/ G& L; E9 O/ a母亲善用三寸不烂之舌,父亲善使一双风火流星锤。
. j) n) E; R; L/ {% c+ d你来我往,在伤害亲人的过程中,平衡自己受到的屈辱和不公。& `, h# H; D5 x9 J, x
甘地说:贫穷是最糟糕的暴力。
. ~4 ]. _: e/ g" a当然,他所说的,不仅仅是日常暴力,还有种族、民众、信仰之间的暴力。: v4 ]/ o1 S! \2 Q& }
但是之于我而言,我所切身体会到的,就是在极端的贫穷里,人的情绪就像活火山,随时可能喷发。5 `1 d6 h+ |) u
它让人无法温和,无法淳朴,无法从容和理智。
' k: V  p8 j( s+ S/ k更多的,它会带来对至亲的威胁,对他人身体和尊严野蛮粗暴的侵犯。9 D7 H5 u! L* }  l' a0 w$ Z
在那个贫困的村庄,暴力成为日常表达方式之一。8 J0 `7 u4 B* G. o: I
谁家老婆和小孩被打了,引不起大家的注意。1 i1 I7 ]# n4 T( o( O/ q
它是如此平常,平常到我们都认为合情合理。( I0 a7 P! Q5 y
于是,一个个妇女喝农药自杀,她们生前挣扎的时候,没有人给予她们救助。9 c# |  H/ n" q2 j
包括她们自己,也完全想不到被老公痛打过后,可以报警,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 Z/ ^( E0 m5 X$ P2 |村里流行的观念是,家丑不外扬。1 W) Y* I5 D0 i* G$ G
于是一个个忍着,直到抑郁得自我戕害。
5 B+ g8 y* T' }3 I' V: n( l  h而更可怕的,是他们的儿女,会沿袭这种暴力相处的方式,对待自己的爱人和孩子,于是,暴力就这样一代代传承了下去。% O1 D4 q* S( y' ]6 Z! L
4,忽视教育、法治、医疗,心态急功近利
& q# j5 u2 Y, Q2 l念小学时,有两个很好的小伙伴,一个姓李,一个姓付。
' g* J% P6 S3 m( x  l我们曾一起上课,一起打猪草,一起爬过高高的苦楝树,翻过围墙,去学校里打乒乓球。/ E' V) R! |' ^! g
但小学毕业,就联系少了。
$ U8 {$ e$ R, C. m她们辍了学,去县城或更大的城市,谋求生存之路。我则继续念书。
1 Q' d, G1 B, ~! `9 g; b' R前年听同学说,她们都在未满20时,嫁了木工或泥工,甚至小混混,早早生了娃,现在依然在农村,生活不景气,做了些小生意,也打过工,但无论如何折腾,都没有填补贫困的豁口。
  U! x$ l* n4 D: D她们不是特例。
" P8 _5 ~* F: s+ J& z1 D0 r在那个被贫穷所笼罩的村庄,一起长大的小伙伴,多数在初中时,就结束了学业。
" C1 m9 C% ^/ G8 }8 d8 g% C辍学之后,便是荒荒莽莽的自由。' I* {) m( B, |5 V) B, r% I
然而,自由对沮丧的加深,并不亚于它的舒缓作用。
( C! W( R: }( Y. H- d: a* I当一个人没有能力,没有目标,没有资源时,自由会让他无所适从,会让他恐惧、急于逃避。或者带来不受监督、免于责任的幻觉,可以不计后果,为所欲为。2 w* A( `" Z4 ^: e& O1 K/ p' ?3 V
许多女生十几岁就做了母亲,男生到处游荡,不知道在做些什么,直到今天,依然在游荡。
) h, }5 S4 N* _1 |. f# u
; B" ]8 `! r& m& o. S0 D2 e3 s
' H4 }; Z- \! v# Z9 I我父亲虽然专制粗暴,但有一点让我特别感激——他一直重申,你们必须要读出头,读不出头,就跟XX(村里的一个女疯子)差不多,被人嫌得跟坨屎一样。
' x1 p, _1 O4 v( a虽然目标很功利,但对于一个底层屌丝而言,这是唯一的有效出路。1 `4 a2 `8 I1 J& G6 O
我们于是不敢放松,更不敢轻易说,我不读了。
$ C) m) X. }* I! e事实证明,他是对的。+ {3 J1 m% e2 d$ U7 O9 c; v7 K: R2 o
这些年我学到了一些事情,其中一条就是:能改变一个家庭的贫困的,就是确保孩子受教育,尤其是女孩。
2 [, Z/ B7 N& O! L% r这就是“女孩效应”。
+ o# W0 a, B% _( j即,在女孩或妇女身上投入资金,能够产生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应。$ Q* Y6 Y6 m" G1 G1 c% Z& y" V! G: W
但因为短视,穷人往往在孩子提出不读书的试探性要求后,大多不会强行阻止,他们的态度是:顺其自然,只要勤快,到哪儿都有饭吃。
: c' F/ `7 K" g8 a. I因为他们的人生就是如此。
: a5 Y5 t$ I& y& j$ m但二十年后,那些辍学的女孩们,多数都在从事最卑微、最轻贱、薪水最低的工作,慌不择路地嫁人,回到村庄,生孩子,发胖,不再工作,除了打麻将,就是带带孩子,婚姻理所当然出现问题,大吵大闹,和父辈一模一样,在几十年前的生活模式中,一天天度日。
4 v% y9 V& `7 M6 }7 c因为没钱,所以,大家也不会重视医疗,有病能拖就拖。; R( _, o8 \2 J' q* S* f# Y- @
而这形成习惯,有了钱后,也是如此。
, a) k. J0 s' U3 w: k  H非得到了要命的时候,才赶到医院。可是大势已去,为时已晚。
% j% {/ Y- Z* I6 e也不太重视法治。
$ n1 z, }  _) U( H. M4 F/ ]出现什么问题,多是我叫上我的兄弟,去揍你一顿。你叫上你的兄弟,又打回来。
8 _: `0 h! K2 i6 o+ l# E" q; F到了权益真正受损时,几乎没有人会想到去打官司。6 U1 v4 B" R2 r/ _. C# l6 y) r
大家觉得,打官司是一件丢脸、麻烦的事。1 n$ \* p" t. c1 b) k3 s5 r( |+ J
宅基地被占,山林被砍,田地被强卖,都是用打的方式,来发泄怒气。
( t  \$ K( v& |+ ?生活的希望在哪儿呢?4 R3 K/ Y8 T1 R2 J" V  |8 Z
几乎所有赤贫者,都热爱彩票。- S5 R; E: Y* ~! d$ j" c
他们热衷于赶很远的车,去一个地方摸几块钱的奖。
! Q1 C( h* n) i  Y' v. ~因为,彩票带来的忽然暴富,是他唯一可以改变生活的捷径。
3 t" c, f3 r. P+ h) A但彩票只是一个商业幻觉。' G- V( ~. C2 G- i* V. K; `* h9 v# I  f
那么多年了,没有任何奖金安慰过他们。
- m. i3 K0 B& ]# M! h  f9 @信息闭塞,交通不便,物资稀少,观念落后,贫困变成一道森森的围墙,将穷人牢牢圈在其中。; \7 _* ]9 z4 Y0 t! N1 Y
5,精神短视,心智不自由
2 n2 }# h9 h* r. S  R1 I5 C' V2 r2006年,妹妹上大学,有了一个留学新加坡的机会。
: _3 u' k- _( p( Z7 x9 X3 R9 s" r1 V我们家一因为确实没钱,二来因多年的保守习性,觉得稳妥才好,别折腾,在国外学习与在国内,也没什么区别。; u( x1 U  _$ u1 L
就这样放弃了。
/ h8 P2 j% ?7 [3 N- ]! O如今想来,怎么都觉得可惜。  W+ {, v+ _& y0 r' s
我设想过,要是妹妹生活在一个富有之家,她今日,或许就是另一番景象。$ g9 o- K( I! n! ~: U8 e0 _1 Q: r
贫穷是最大的人才浪费。1 {) X, i. k( _
穷人通常缺少信息来源,精神短视,所以会恐惧未知,拒绝大改变,杯弓蛇影,继而做出错误选择。
8 X2 B; `: }1 `  f2 T- L9 [无数人的潜能被贫困浪费掉了。
) c8 \- w9 u, V9 ]6 a: [1 J! J比如,我有一个小伙伴,他早在小学时,就有一种绘画的天赋。1 A. e2 _% U/ T
他能一笔,就勾完整个人物,有鼻子有眼睛,惟妙惟肖,灵气四溢。
, }/ J/ V, t4 [我现在的某些小技巧,都是从他那儿学来的。
$ e$ H! ~; U% r' ~' o5 u' ^但是,他母亲对此毫不在意,她认为,画得再好不能当饭吃,赶紧去挑粪。( e- ~: Z) l9 z; N$ z
初二没上完,他就辍学了。
* S$ B7 {6 W, ?- z" H% c( o; I跟着一帮小混混,到处吃喝嫖赌,无所不为。或许也滥用药物吧,我不知道,只是再没有听说过他的传说。- h) n$ ], F2 [
他就那么寂寂地,湮没在黄沙般的贫困大军里,找都找不着。" M! Q! Y" `$ q# x$ _3 K% M- _" D
同村还有一个人,念小学时,记忆力惊人,读了两篇课文之后就可完整背诵,句句无误,完美无缺,可是,初中没念完,开始混道上,后来因为抢劫,入了狱。
5 D' D/ Y- t+ H活在村庄里的人,忽视教育,信息来源少,文明落后,晚一辈的人,如果不读书,只能接受长辈的价值观。0 c% J4 L5 d3 I- y
盯着眼前利益,关注吃喝玩乐、家长里短,一代代重复下去,自我愚化,越来越蠢。
; y* B/ Z# D% [3 y- B偶尔也有救济。- O# _* Q: Z& L% P( O1 f2 ^
但不论救济来自政府,还是来自亲友,我发现一个怪现象:一旦得到钱,他们的使用方式,都不是为未来投资,而是满足于当前的需求:比如,大吃一顿,买几件新衣裳,还一部分债。% W% B/ f8 P& B8 o6 N' M+ y
所以,救济有与没有,穷人的日子依然如故。& x0 Z, ^" k5 O9 Q( `& a" p, V
甚至,救济的丰盛,反而会助长穷人的依赖心理。- l# t% f4 c, ~9 V* ?; k2 D6 x
当他们再次没钱,会当面锣,背面鼓,暗示或明晃晃地伸手要钱。
6 U9 a9 I& ?  r9 b: E3 e救急不救穷,是多么残酷的道理。2 k& F. m# W/ l+ M9 A  y+ f
美国《科学》杂志上一项最新的研究,给了众多穷人以严重的心理打击——那就是贫困会降低人的智商。9 ~+ z* o% E# r6 S7 b
穷人越来越笨,不断地贫困不断地损耗大脑和心智资源,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 d* O& x6 Z5 s1 _/ l5 x6,无法改变,于是自我麻醉& ]; \7 K  o2 a1 |8 E& L
苦役永无尽头,但穷人要活下去呀,怎么办?
- N) Q. b5 s; h1 W/ c4 X% Q9 B8 v他们接受了宿命论,以及知足常乐的人生哲学,劝慰自己安贫乐道,安于现状,少胡思乱想。5 G6 n* F' E* ]& Y3 x4 l+ Q
中国从儒家经典,到诗词歌赋,提到乡村,都有意无意地美化。
( Y8 G9 l+ Z* l, ?  C6 d) d美化他们的贫穷,美化他们的愚蠢,美化他们的自我封闭,造成安于贫困,是一种操守的假象。
1 ?; p' V6 b4 t/ Y于是自我麻醉,忘却自己的无能。
( E9 ~+ A# a$ P4 E而随之而来的,是行为上的懒惰。& E8 H+ P( y* i4 @
但又有什么关系?: z# K1 h$ Y* m- [! Z
贫穷很高尚,贫穷说明我品行好,为什么要改变呢?
# m  k! ]- I& b) n, P美滋滋地懒着吧。
, r7 X% {% V- K, t" w在一些偏远山区,一些人的贫困程度令人惊讶,但他们习以为常,为什么?因为他们麻木了。
3 y9 N1 Z' R" E* Q或许,在年少的时候,每一个穷人都怀揣志向,但是生活反复打压,渐渐感到无计可施,终于跪下来,呆在原地,通过自我麻醉,忘却希望,听之任之,成为行尸走肉,生活想怎样都可以。
' `5 U2 E9 ~. P5 Y% o  |* T) M( m志向不再保鲜,不再活跃,最后趋于退化而消失。
6 v* B4 p* C( q& m+ S$ q5 }对于这一点,鲁迅先生的眼力确实锐利,他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看不惯了,愤然地说:“劝人安贫乐道是古今治国平天下的大经络。”
3 ]  N7 j7 t- t1 h: \他还举了一个例子来讽刺所谓的安贫乐道:
* G% ~1 [, ]) L# U+ }: l  @, Y+ z$ X
大热天,阔人还忙于应酬,汗流浃背;穷人却挟了一条破席,铺在路上,脱衣服,浴凉风,其乐无穷,这叫“席卷天下”。
- [% F) Y/ Z4 k1 U这也是一付少见的富有诗趣的药方,不过也有煞风景在后面。
* C) Y7 }1 c, w- ?2 H8 m快要秋凉了,一早到马路上去走走,看见手捧肚子,口吐黄水的就是那些“席卷天下”的前任活神仙。
# S8 P7 A3 G4 u, R# I大约眼前有福,偏不去享的大愚人,世上究竟是不多的,如果贫穷真是这么有趣,现在的阔人一定首先躺在马路上,而现在的穷人的席子也没有地方铺开来了。

6 F1 m- ^: h& \, v5 }7,钱生育钱,贫困生育贫困$ e$ F' L& A: y+ I0 q0 C
教育就是拼爹。
# J& @0 [/ ^% ~3 d' }比如,我表哥是县里有名的书法家。
1 l) a4 }! ^( E' @如我所料,外甥上了大学后,自然而然地拿起毛笔,子承父业,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新人。
* i/ X9 o/ K) F& t一个人处在某种家庭中,因耳濡目染,对父辈的职业,比对其他的职业更熟悉。* u' ~3 a4 t- w7 l! v5 G3 {) {: n# Z6 I4 T
比如,读书人的孩子,每天接触的就是文章、礼法,又兼之父亲拥有满壁黄卷,一票文化界的好友,一个充斥着书香的人际网。
6 Q; c( z  H, x2 Y. D/ w那么,他成为士,远比其他阶层的子弟容易;, B; [1 w. F' ?) n3 j
同理,农民的孩子从小跟着父亲种田,熟知耒、耜、芟,春耕秋种的常识,一草房农具,一帮种田的铁哥们儿,一个满是泥土味的交际圈。
3 U1 k; Y: {2 i7 H" E那么,他很可能就会因为内在的观念,外在的资源,自己的能力,困在穷人阶层,穷尽一生都无法挣脱。+ @/ K0 I1 n9 n& ?' B
阶层逐渐板结化,既得利益集团变得越来越坚固。* w- m& W8 o+ \0 I6 V! b
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内,掌握社会各类资源的精英阶层,逐渐实现了内循环和近亲繁殖。9 S2 v. H, W! [! |6 j: w
官二代轻而易举上位,富二代获得创业资金易如反掌,星二代想露脸,得到角色,不费吹灰之力。
# t  g: c3 \! u0 c社会关系的宽度和广度,决定了“穷者愈穷,富者愈富”。, Y, |* G9 F+ r0 }
而底层人想要逆袭,缺乏一个公平、稳定、公开的方式,发展的空间越来越逼仄,上行的阻力越来越大。. x: v. {4 \4 b: z2 N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 N# G+ _* H  Z3 v& e
寒门再难出贵子。* G; N  F' O( |
贫者从暂时贫困走向跨代贫穷。
3 u& I5 O1 B0 S, r这都是励志与鸡汤所无法掩盖的事实。
4 t- ]; K2 H$ j% l# f当然,从农村出来的人,也有少数人能逆袭成功。! R. P! Q8 [7 w
但这些人,往往都拚尽全力,打好了人生剩下来的牌:教育、性格、婚姻、圈子。! g+ A$ o* |; A. G$ N" c
教育成就了求知手段,知识让自己目标明晰,眼光精准,不服输的性格让自己竭尽所能,再加上择偶,也能成为很大的一个跳板,使自己脱离原来的阶层,圈子则是一种资源分享的方式,身处其中的人,会得到更多机会,同时也通过眼界、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学习,内化成高贵的人。

' U$ S& {9 S$ G2 W9 c; Q4 P* Y
-背景音乐-
$ J7 S  v. B( B
《三宝》
-作者-! R, c9 s$ n) `; `6 m
周冲,自由写作者,著有《你配得上更好的世界》。公众号ID:周冲的影像声色。十点读书经授权发布本文,转载请联系作者。
-主播-
夏萌,在北方小城努力生活、小心追梦的姑娘。微信公众账号:夏萌叨叨叨,微博@夏萌萌不萌。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38979-1-1.html 谢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