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综合] 中国人移民加国 就这么几种生活方式

[复制链接] 0
回复
2426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12-8 04: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 I' e6 `( V/ P

! i& L) E3 G- o( {1 T2 `, M
# H" {, E2 ?0 v6 ]

  k4 r/ D5 D0 I8 h  T+ j. o3 `5 g( b9 e 移民后融入陌生环境的吃力和夫妻间融入程度的落差,加上新环境下本就难免的工作、生活和精神压力,往往会放大移民夫妻间固有的矛盾和问题。
$ J& G, S  i) d0 y( O4 K- M' s8 U" k% m$ U# |1 ~( W
8 p/ l: S5 r" O, Z2 d  Q
, Y( v  b2 |5 b* ^# @5 t! F& L
  k* s& a. m2 ~9 L
  移民之后:真实加拿大之旅, y; F/ c8 K( y& }4 Y/ A
" e" A4 E/ t- C1 v' q: I, \
7 G, t  B1 c/ }/ ?2 ~% n' ?. {0 g
' t& x0 \6 Q- Y$ g  b2 f

' y9 Q* E9 Y4 L: z/ d  L  如今的加拿大,已不是十多年前我们刚移民时,那个对普通中国人遥不可及的陌生国度了。自上世纪末起,加拿大就是中国人最热门的移居地,最高峰的2002-2004年,每年移民加拿大的人数都在三四万左右,此后虽有所回落,但谈论这个话题的人,却有增无已。) t, N: B  t' G& i7 w2 U

) C5 L# p' F# p1 r( _$ U- D6 L5 ?- R& h/ m9 z/ e

# ?0 T0 \3 x( I3 q* Y+ e9 s
2 V4 t4 d) `0 n6 O  m. j) g  离开故国久了,有关国内的情况,于我们而言,有点像另一个世界的事——我们竭力想象着曾经熟悉的故乡现今的样子,更激起进一步了解的兴趣。有时不免想,国内的朋友看我们、看加拿大,恐怕也会和我们如今看国内那样,既饶有兴趣,又似是而非吧?
) ~8 F0 B8 j7 [4 k
3 F( A6 W5 Z- Q4 Z4 l/ F
+ Y+ H6 c$ ]5 P, w4 a
+ x) C! H6 z+ k# f" x
( @& P# ?3 L8 K$ J7 ]: `6 {: D6 D  这些年来,我们对国内那些表现加拿大华裔移民的作品——不论标榜“纪实”还是明言“合理虚构”的——感到颇多遗憾:这些作品固然填补了“从无到有”的空白,但在很大程度上,未能准确、真实地反映这一特殊人群在异国他乡落地生根的实态,甚至有意无意地加以扭曲。
/ l4 ?3 p3 ~! L; f/ q3 R8 |& T8 Y8 W
: O8 \5 x2 }; Q( Z( A, [
8 P) Z, X# c7 B/ T; p$ r

1 g# g0 i% Z# M$ M# w/ e: _1 T  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结果却只能让今天的大陆读者对加拿大大陆普通移民的生活、心态和精神面貌,对移民加拿大本身,都产生一种既不切实际又自以为是的先入之见。我们有条件也有责任去弥补这一缺憾:把这里的真实故事讲给在中国的朋友们听,正是我们对国内同胞所能做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6 E# a+ M& w/ Q, l

& t- b  e; J2 o+ y: y2 c2 t. v8 N( [5 S; m
, j& C0 {) ]9 u7 v
0 \2 Q( D/ H( B4 U- L
  谁在移民?何种方式?
" i" M( b& N% }9 E; P$ h- W
+ J5 d/ {# g( v! O; d: p0 U1 R& I; r( z( {* S, W  c8 p
! m. I) N% X! _! a; U$ Q. }! d* i

, h& D. q% V& Y" u  移民加拿大的华人一般有两种方式:2008年前以技术移民为主,2008年后以投资移民为主。两类人的生活和遭遇,大有不同。
. D+ Z9 c) f7 u, f; n2 u) U
0 v4 O4 H# b) C- a2 k. `; ?- v' m8 Q  x- W  n) W
" ?, x$ l) [3 m/ Z& Q

/ l3 t8 t4 X/ z- F0 N& t+ v6 ^6 u  技术移民的群体,通常年纪轻、学历高、不富裕,口袋里普遍只有几千块加币,省吃俭用,也仅能勉强维持几个月开销。9 S% g  z2 Q5 c& N

$ S3 _+ n& ~0 n2 a
' L. t% p$ [. m# ]* _$ T, G4 f/ R6 H

$ P/ k) O. T5 X, q; O& |7 r  他们虽然凭着技术获得加国国籍,登陆之后,一身“武艺”却很难施展。这主要归咎于加拿大技术移民引进中一个奇葩的现象——在引进人才时分门别类,强调“专才”,但引进后,人们的境外学历、专业资质认证和境外工作经验却很难得到承认。我们所熟悉的大陆移民中,甚至有人在加拿大企业境外分支工作,移民后同样被告知“缺乏本地工作经验”。5 r; Q2 p9 K) B/ i* R" ^
6 l- y# \6 h' J7 Z# m* _( S

4 |$ }8 Y. I0 u2 v7 Q+ S3 O+ Q
$ n2 V/ P  H: U/ c. r
. y* f/ }  Y- {% D  结果当中很多人遇到“融入”瓶颈,始终无法获得满意的工作,长期在低薪、非固定的“小时工”圈内徘徊。  ^9 z# \& @0 Q/ M2 F) y

3 S' [' L4 c, ]$ b, S8 a* l! c' K" ~- b; V: ]* o
: i/ C& @6 R" N
9 X, e* R) d4 R3 G8 h6 n5 ^! @! _
  投资移民就没这个问题了。这些在中国就腰缠万贯的富裕阶层,通过联邦投资移民、联邦企业家移民和各省提名经济类移民等各种方式,获得入籍资格,“除了钱和卡啥也不带”,一落地就忙着看房、买房,甚至有些人移民尚未办妥,就已在加拿大买好了独立屋了。! q; ~* T: h, i- X0 Z7 g

  u! M/ ?7 K" H0 Y0 Q+ `& t0 Q  C4 i
2 W' p$ W  z5 z/ l! z$ Z- S7 V9 ^  y8 v# J* n
* }& y/ n9 _  U6 l. O$ n& J
  他们在加生活方式比较典型的有以下几类:
' l4 O) z1 p( r
  J! n4 @9 m1 @8 }4 g8 v; d4 |; _, M. I" \, ~6 ?- x

4 _+ V" R4 I% j  Y8 d: N
( Y' m' X& `( o: g  “两栖人”: 这些人大多在国内或其它地方有实业,移民的目的是“拿身份”、“留后路”、“保资金平安”,或为儿女家人考虑,但生活、工作重心仍然在加拿大以外;
. f2 e7 L+ y! _! A: Y( l4 |# p1 Z6 U' T' ]0 ?

) W" `8 g) T* g: H% }. Z8 [  e8 v8 Z" \- l9 ~
* Z+ t4 |% q4 C+ h0 N
  “时差派”:他们虽然在加拿大长期居住,但挣钱仍然靠内地,其共同特点是“晨昏颠倒”,在夜里工作,凌晨开始睡觉,下午则悠闲享受生活。
0 B  r6 `6 J7 e! W% y( e) p2 p7 ^3 o: }
9 ?( _9 a0 V# v1 F3 {2 F

. x$ w8 q; M% V! N- n3 e  S
& o# j2 H0 j) q1 U  “实业派”:真正在当地投资、经营的,近年来数量有增多迹象。其中也有一部分特殊人士,投资实业并非看中商机,而仅是为了满足企业家移民条款中对投资规模、雇佣人数和经营时限的约束,因此投资时往往不计盈亏,一旦期限熬满就任其自生自灭。陶短房前几年曾在列治文市用餐,发现某餐馆价钱低得离谱(特价菜竟有1.99加元/份的),服务员介绍称,这家餐馆就是 “移民专用企业”,并准确告知了关门日期,事后证明一天不差。. a* u  L& G6 O2 C2 u7 d

% {$ ^! C% b( E, w0 D. h! _( `
, }# n5 @& ^2 S& D! N% {2 X
+ L7 I% t' Z( z% T4 \" C. N0 D; Q4 U0 q7 M9 B# W
  “神秘派”:这类富裕移民的共同特点是深居简出,行踪诡异,富不外露,其中有些人被传闻是“贪官”、“贪污犯”,但并无实证,也有些则不过是担心“钱财露白”有风险的民营企业家。这些人中许多都谨言慎行,不熟悉的人甚至根本不知道他们是富翁;4 q$ \& [$ Q- c# \8 q5 ]1 E2 t* ~
7 q/ o6 Z! N3 `; C$ `( j+ s# _* ^
: B; ~; \% W) C7 u  A& D4 x! A

9 C' S3 a: ]+ F( }$ T2 E* {' d8 S8 [7 E% j0 q8 a+ o; I& z' C, K
  “贵妇和小阔佬”:最初是“97大限”前后出现过大批香港“大奶”、“少爷”,在加拿大过着奢华生活,近年来大陆出身的也开始多起来。这类富裕移民通常比较张扬,许多纠纷都由他们引发,他们也常成为黑社会觊觎的目标。
8 \" C1 f0 A- ?) [5 H/ n3 I2 ?9 i$ S
, Y; \! t7 u8 c9 e& }( w# Z; d$ x3 y. u
$ e6 L  p! {; p; k3 J9 U% `
# }: J# i6 E7 A3 P! {
  联邦政府移民部提议取消经济类移民项目时称,研究表明,投资移民比其他类别移民支付更少的税收,缺乏专业技能,官方语言能力差,融入加拿大社会、环境的能力逊色,最终定居加拿大的意愿淡薄。这些说法在很大程度上,都适用于新一代大陆“富人移民”,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不融入也可以活得很好”,甚至“加拿大没有值得融入的主流文化”,人虽到加,“根”却仍在内地。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37991-1-1.html 谢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