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0 H3 X4 e3 G) q" X# W0 ^, a
我师姐出国了。
4 \; \! a! z0 A" W放弃了国内研究所稳定有前景的工作,暂时舍弃了刚在北京筑起的爱巢,置身奔赴美国宁明尼苏达州立大学准备攻读博士学位。; H8 r- \6 ~' X) H& f2 ]8 M
她告诉我这个消息的时候,我说不出话,恭喜两个字太过敷衍,我心里升腾的是崇敬之情。能不被俗世羁绊,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就是平凡生活里最值得歌颂的榜样。
9 e9 w# s& {$ a6 W- M4 E; ~我母校的校训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的确是一句气势磅礴的口号,曾经我们都为此燃烧过、热烈过,但渐渐地,我们在做的事情不过是“学为人师,行为人妻”、“学为人师、行为人母”罢了。
# S# J) s7 ?0 d- z) a+ H叫嚷着要以身示范、以梦为马的誓言,
$ }- H# g+ l$ @: Q渐渐被生活的噪声吞没,
" X b, b8 G q1 r# a; H偶尔提起梦想这个词,也是油腻腻的,, U9 [% g/ t8 b. [
不复往日的清脆和纯粹。0 D1 D7 S: H H% o2 f
但我始终忘不了讨论起学术时,她晶晶亮的眼睛,即便走进社会多年,她身上也没有弥散着呛人的烟火气,仿佛从我认识的那一天起,她就有一种笃定,她一定会实现她的梦想。, H3 j/ c4 ~7 T- v* Q# t7 \+ D7 b
所以,对于她的做法,我毫不讶异,我不敢妄言这便是“行为世范”,但我知道总会有人用坚定的背影告诉这个世界,她想过理想中的生活,这一点,没有转圜的余地。
! Z5 c4 a" t( [6 J5 c# b家人、同事、朋友都觉得她太疯狂了,已过而立之年,过着大多数人梦寐以求的日子,还折腾个什么劲儿?这不是丢了西瓜捡芝麻吗?
- |3 `3 R5 M' x- z有人循规蹈矩,墨守成规,
8 o- G6 d; m. c2 v) i随时可能为了现实折腰,% w; K' ]: L/ G) I; C. Z' N
却偏要指摘那执着的人太疯癫,
- L0 c# }1 J" x) f8 v" Z偏要把坚持自我当做一种愚昧的病态。
5 e5 s% {2 T( E5 Y' H因为我们都太过于追逐绝对理性和万无一失的生活,我们不敢试错,习惯于走经验之路,习惯于把“过来人”的话奉为圭臬。大多数人就是过着这种步步为营的生活,一旦发现一点微小的挫败可能就放弃当初的选择。
+ p3 `& j: I% n$ f1 G6 }可哪有什么万无一失呢?至少他们已经失去了对生活的激情,失去了天真、执着,失去了生而为人最基本的乐趣所在——我们是有个性的人,我们有选择的自由。2 z8 {+ M K' Q6 i I- n. r3 R$ S4 k3 }
我们好像都上过一节课,叫做“过来人说”,在彷徨无措的时候我们总是想抓住点什么实在的人生经验让自己靠一靠。有时候这节课行得通,因为过来人通常会告诉你要怎么做,不要怎么做。十几岁的时候要努力学习,不要早恋;二十几岁要努力工作,找个好人结婚;三十几岁要有存款有房产还有有个孩子,不要再想些不切实际的梦想;四十几岁要追求安稳准备颐养天年,不要劳碌……
9 w: J9 J4 ?4 }$ g6 x) p听起来好像都对,但其实过来人只会告诉你怎么活,却从不让你去思考你真正想怎么活?你为什么而活?4 ]2 S3 Y- I( F1 K( V
今年五月,我看了一部百老汇音乐剧《我,堂吉诃德》,其中的一个片段让我至今难忘。* ?6 w) O* c( O! ]2 ~
堂吉诃德跟公爵说:我当过兵曾见过战友的倒下,些人都选择了接受现实,而它们却死得绝望,没有荣耀没有骄傲。他们的眼睛里充满了困惑,重复地问着:“为什么。”他们问的不是为什么死,而是为什么活着。
0 v% r) a( V7 K$ `; O9 c. R5 y当你急吼吼追问着该怎么生活的时候,
2 `# r0 ~0 v& G B当过来人迫切让你照搬其人生经验的时候,
3 P3 s. Z% b8 K# Y5 A3 R' B. ~! W就是我们最有可能忽略本质的时候,; w+ B4 ]4 _, ]5 k4 ?, |
因为你想怎么活决定了你该怎么活,
0 t' r! m1 G, y9 m若是颠倒了这两个问题的顺序,
+ z! {: I6 U5 b! R6 n! o往往就是不幸的开始。
% p* s4 o' F- \5 r若是仔细对比就会发现,过来人告诉你的经验都渗透着稳妥和单一的价值观,他们不倡导多元、过分计较得失,想让每个人都活成一个流水线生产出来的模样,标准化、模式化、平淡化;而你再听听自己的心声,那里面隐藏着的对生活的激情、古灵精怪的念头、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它们是不是能答应你忘掉本心,只为活成别人想要的样子。9 A) o) e5 s. X! }# k; s2 R
正如斯宾诺莎所说,人们总是习惯把自己的利益当成是世界的目的。这种过来人的傲慢和偏见恐怕也正是以此为根源,他们易把迂腐的、不求改变的人生哲学当作这个社会应有的共识,而一旦对他们抱有异见且想选择不同生活的人出现,随即就被排斥乃至投射敌意。2 ^- X7 w- A1 |& v C2 H
我们都压抑的太久,不敢张扬、不敢释放、不敢幻想," ?( k5 _1 E+ [; V( ~* H
他们说这才是大人应有的姿态,* Q& B# r* I& a
好像最原始的冲劲儿和想要在人间折腾一番、大干一场的热望都只属于幼稚的孩童。9 w$ G8 q5 @* }
我崇敬我的师姐,她没被生活吞没,她不被他人羁绊,她敢做自己,敢追求不同,至少垂暮之年回忆这一生,她有底气说,她没有被自己不想过的生活囚困。
: ^2 E7 @4 _! Y" k' g陀思妥耶夫斯基说过:倘若到了这世界的尽头,我们被要求对世上的生活做出总结的话,我们可以递过《堂吉诃德》,并且说:“这就是我给生活做出的总结。你们难道能因为这个而责备我吗?” , k1 [! n0 n3 t6 T( j
十年前看这句话我会觉得他太猖狂,毕竟我们嘲讽过这个把风车当巨人,抢了剃头师傅的脸盆当金盔的老头儿,他总是衣衫褴褛,煞有介事地要去战斗。我们对他的痴狂太过刻薄,对他的偏执充满嘲弄,除了对他闹出的笑话捧腹,从未对他有一点爱意。. r* O3 S$ L6 ]4 l) v5 X) i7 E
但现在,当我们彻底成为了堂吉诃德的反面,我才发现,没有了堂吉诃德式的精神和气质,这个世界开始变得无聊和乏味。我们没有敢爱敢恨的气魄,没有说走就走提枪上阵的勇气,我们会媚俗的权衡,不惜代价失去自我跟现实进行一笔交易,无非是为了换来别人眼里毫无过失的生活。; y* C1 T; p$ }& l/ G
堂吉诃德是一个符号,他象征着“本我”,
. S' e2 n; P( R恣意冲动却不乏仁爱和慈悲,
' b" O0 [9 q6 ]9 X( u1 L# K* o, r是我们最原始的对生活的态度。
$ u- O {" e" h. } ?( f' h就像堂吉诃德那样,被诬蔑依然愿意扶起跌倒的陌生人,被背叛依然相信真爱不远终会降临,为谋求他人的福祉蒙难,为敌人的权利仗义执言。
) d% e1 b( j/ m$ J我们弄丢了本我,一滴不剩。- o$ c4 u0 ^5 V$ h0 i
只记得过度用超我的绝对理性要求自己,用自我委曲变形来适应现实,唯独听不到最真实的本我的声音了。于是你活成了别人眼中的你,你假装的你,唯独不是最本真的你。时间久了,渐渐麻木,你也变成了过来人,再用别人曾教你的那一套传递和输出,世间便再无有趣和丰富可言了。你也会嘲弄那些不理会满地便士的人说,抬头看月亮?这可真是太疯狂了!9 h/ \4 [1 Q; l; W* S
我又想起《我,堂吉诃德》戏里的台词,“如果说沉醉于虚幻是疯狂,执着于现实又何尝不是疯狂?”
p# U6 j5 q# Y- Q% q9 R, W如果用追梦的疯狂对弈执着于现实的疯狂,我会选择前者,情愿用一生押注。5 v7 [- ~9 e- u6 {2 x# W [
就像阿尔东莎恳求堂吉诃德面对现实的时候,堂吉诃德说的那句话,现实是真实的敌人。- N/ x3 a7 x. j" R- h" X& F6 x
既然选择了面对真实的自己,既然不能随波逐流阉割梦想,就要殊死一搏,争取把你想要的真实变成一种现实,而不是沿着大多数人走过的路,一路向现实低头。毕竟这一生太短,希望我们都能不辜负自己,尽兴的活着。
5 [. x- A1 m$ n; S* _# E最后,送给你们《我,堂吉诃德》这部剧最后的唱段,每次看到都很激动,因为心里那团火还在烧。《 不会成真的梦 》) V' U; B: F( {- p
追梦,不会成真的梦忍受,不能承受的痛挑战,不可战胜的敌跋涉,无人敢行的路改变,不容撼动的错仰慕,纯真高洁的心远征,不惧伤痛与疲惫去摘,遥不可及的星!
3 H8 Y1 g* U/ H6 R6 q致力于把心理学的技巧应用到情感、社交生活情感咨询请添加微信g636772318# ]! p( \8 z# n7 z: x1 w/ \. n* _
7 F- E6 v8 y7 j( m) l [
! \% j* Y$ l/ M( l$ C- X
! u# [) B/ j! h, X3 t" G4 u. D) G内容采编自网络, 不代表“北美生活网”观点, 除新闻外如有著作权争议, 请联系本站编辑,将立即处理。7 G8 Q( m v- n# Z' {: D/ n
5 G" ~: ^1 h+ n% R, M0 S6 X# r
谢谢欣赏,开放注册,欢迎加入北美生活网。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21337-1-1.html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