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开启左侧

[随笔散文] 当下中国的十二种孤独

[复制链接] 0
回复
3040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7-1-4 04: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7 C* o# l: w2 o" z$ |

/ V, d$ K3 G6 K" Y, P8 [( D- A2 \9 p2 }& f- Y
尽管我们今天所面对的机遇跟困境都是前所未有的,但人类的情感需求却从未改变过。
) h+ d; s" s% j7 V- r1 O' e

2 e' w5 n3 v- X% ?6 S+ f  n" c8 d7 D7 @
- L& r2 o2 g- I/ u

. c) T0 Z# N3 Q3 k$ w# q- B' {- H  B, u, w5 U
今天的人越来越少地忍受独自一人,只是想随手去捡那些容易得到的乐趣。面对外界强加的排斥缺乏承受力,为了不孤独,宁愿不自由,包括接受他们并不享受的生活方式、朋友和社会观念。# ]$ F; N& Z3 c4 a: A' }
% J1 M7 G% }) S  `8 H& E6 F
科技每天都在更新,各种数码设备每天都在陪伴着我们,填补了原本空虚、无聊、发呆的时间,甚至侵占了原本应该用来工作、交谈、睡觉的时间。网游里有最性感的虚拟女友,微博可以引来数万人关注,视频网站的电视剧不插播广告,网上商城24小时不打烊……互联网上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声像,让人不睹不快,一个人说他离开电脑去睡了,其实往往是躺在床上继续看手机。

( ~2 c  z. x8 W3 l
然而于众声喧嚣之中,我们却感觉越来越孤独了:每隔几分钟就要看一眼手机,不断刷新微博看好友都在干些什么,邮件没有被立刻回复就感到沮丧不安……那些飘在风中的代码左右了我们的情绪。饭桌上,每个人都低头玩手机或平板电脑,话题也经常围绕着社交网站上正在发声的人和正在发生的事展开。
9 v: L$ X5 c% u
尽管我们今天所面对的机遇跟困境都是前所未有的,但人类的情感需求却从未改变过。
6 O. R. t, Y  ?, _0 n* c) Y+ [

% `4 j3 k3 A! {
2 q& Z5 s, k6 V' n; k' H+ J+ i/ |* C. e# B; I* }
. E& v! \9 U- ^9 s6 E
. ^! m! H5 N3 ~9 a
第一种孤独 :依赖科技而不是彼此
9 I" `# V* u8 H3 k

( D" B1 f8 B5 ?4 Z. o5 t
“想你,请与我联系013701059553”。2000年12月,艺术家何岸在深圳街头设置了一个霓虹灯箱,吸引了数百个陌生人打来电话。2011年10月,失恋的美国人杰夫·罗格斯也做了类似的事,他将电话号码贴遍纽约的大街小巷,竟接到几万通来电。来电五花八门,有推销的、寻一夜情的、谈想法的,也有孤独者因闻到同类气味惺惺相惜而来的。
( t3 R% {6 w6 c+ p  C
今天,虚拟身份比真实身份更具符号性和辨识性。现实生活中我不认识你,但报上网名才发现我早就关注了你。人际交往的第一步不是我加你微博就是你加我QQ。网上点餐、在线游戏、通信基本靠微信,连亲密接触都可通过视频完成。

' B; G. ^+ p  L9 T# H
对网络的依赖,也使我们成为精确的目标消费者。看了亚马逊网站根据购买记录推荐的“你可能感兴趣”版块,真能让人产生一种被了解的感动。
$ N8 L. {; L6 Z$ X" }, K
第二种孤独 :谁都过得比我好
3 k0 l8 C: p5 A% F( J7 N
Instagram这类拍照工具就是为了把平淡无奇的生活美转化成传奇,晒出来让围观的人感到羡慕。雪莉·图克尔(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将这种炫耀称为“演示焦虑”。
% {( n1 W6 Q- G4 a; y
网络上充斥着大量的此类“焦虑”,你所观看的每一个人都把暗面转到后头,只给你看精彩和美好的一面,尤其是女性,展示与比较是她们最为看重的,包括可能令人羡慕的细节,也包括阅历和见识。花在观看别人的幸福上的时间越多,你就越沮丧。“人们为查看曾经的好友、配偶、同事的信息付出了心理代价。他们不该再关注这些,这种情绪有害健康。”雪莉·图克尔说。

" D6 ~5 @% |, l) L
第三种孤独 :老无所依

( O/ s6 B$ U7 V
已故的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在生前,儿子一个多月才来探望她一次,女儿经常忙得几个月都来不了。英国保守党成员斯派塞在新书《斯派塞日记》中透露,撒切尔夫人也后悔过,如果时间能够倒流,她将会为家庭放弃从政。
$ A4 k$ i& {6 [* ]6 ^# w
在中国,养儿防老的观念正逐渐淡化,最经常的相处方式是:子女为生计奔波,老人则照顾孙辈发挥余热。退休之后,大多数老人就失去了社会认同,也缩减了社交。一年春节,一位68岁的大连老太独自在家,寂寞到摁抽水马桶抽水钮玩,两个月冲走了98吨水。

. T: v( ?0 X) A$ E1 v* l6 t" M& w# r

3 _0 {2 Z* @+ S0 Z' Z

) t! s1 j/ j9 i: i' a4 \; R5 U- w( c; v* y( b! M

  }! s1 @2 I4 B2 Z; H' \9 c  I+ U
第四种孤独 :独生子女

" d, S& I2 l2 B
过去,中国人生活在有情感联系的关系中,要面对父母长辈、兄弟姐妹、丈夫、妻子、孩子等,大家庭中非常热闹。而独生子女一代没有兄弟姐妹,亲戚也越来越少。每个孩子都处在“4-2-1”式家庭结构的金字塔顶端,被整个家庭细心呵护着。

; H' H. [; @  Y! m% o( m% D
小儿之间的推搡嬉闹总在第一时间就被大人制止,谁也不许自家孩子吃亏,唯有减少邻里接触的频率。父母希望孩子有玩伴,但这玩伴也要是他们认可的。在合肥,甚至有网站组织“宝宝相亲”,由父母为孩子挑选玩伴。
" d. r6 o- R0 u/ l4 B' Q( h, i
过去中国人讲究的人情世故,今天很多都被从简从略了,唯独自我被越放越大。面对“硕大无朋”的自我,人们难免有深切的孤独感。
- N4 v. n+ ?' T% x
第五种孤独 :离开故乡
8 d' k8 r7 o( r! m
2012年4月,郭台铭在博鳌亚洲论坛上说:“如果我们对员工有任何不合理的要求,就不会像现在要一个来三个……”事实是,为生计,初入城市的农民工只能流血流汗;流水线上的工人哪一个做的不是高强度、低收入的工作……过去他们在乡村野蛮生长,一入厂门,再也不得自由,甚至私生活受限,连基本的情感需求都无法满足。在男女比例失调的广东东莞,一些厂内“一夫多妻”是常事,女工怀孕后多被抛弃。可怜离开故乡时,她们中的许多人还只是孩子。

' r2 Y/ X8 e, J$ P4 w0 _2 w* b
第六种孤独 :因为爱情
" l/ O$ L7 l; g! C

' O* f! G( F$ X/ W+ B' z0 I
2011年,台湾未婚女性的数量是为217万,男性的数量为270万,平均婚龄持续推后。很多人找不到情感归宿,连林志玲也嗲嗲地说:“没有男生追志玲,只有时间追志玲。”

/ E/ @  ~: a8 D8 w# |
36个月爱情即退潮的危险始终存在,艰难相处减少了激情,女人怪男人不守誓言,男人怪女人不似当初,有伴侣常比没伴侣更孤独。法国连环枪击案嫌犯穆罕默德·梅拉赫的律师也拿情感理由当辩词:“梅拉赫在行凶前因婚变受刺激,他作案时肯定感觉自己像一匹孤独的狼。”
1 J1 |  k, j1 d4 {6 b2 v4 S

# e, J" v# ?1 D# Y3 c: J: C7 Y& d( U( b6 x) C/ T6 ?+ }

) ~. a& Z; _, K2 I+ R( D" a  f$ y, {1 Q1 ~: H) X# I5 s) G; G8 h! ^
" J3 Y# a, r3 h9 o. b) _8 k
第七种孤独 :我不相信

$ q" Q" n) ?, H4 P1 g+ O" x7 r
人的聪明才智有多少用来“互害”?你有地沟油,我有假蜂蜜,为了逐利,毫不犹豫地同流合污,东窗事发后便说是行业“潜规则”。

2 t  d6 {: m8 J- P
食品不安全,名声不符实……一个人长大的过程变成逐渐对一切持怀疑态度的过程。
) K. ^) S& g) e4 k$ i1 o# b/ w% G- i
第八种孤独 :水泥森林
  W( C7 T, ~1 S
高楼占领了城市,家升到半空变成一个门牌号。人与人之间失去了交流的触点,每个人都十分留心地锁好防盗门。
4 Q7 P$ z+ I8 M: R# y8 A
城市充满了几何感,那些设计是为了制造奇观而来的。越来越多巴西利亚式的沉闷的城市,体量无比巨大,没有“神经末梢”,个人处于其中会感到迷茫,就像一个人在月亮上那么孤独。
) k; K, i; u6 e' k* @
第九种孤独 :成为名人
4 f' h4 k' k  g6 I
唱《孤独患者》的陈奕迅真的感到很孤独:“两三年前我还敢去坐地铁,但现在不敢了,好像看到人会觉得害怕,不知道该怎么应对。”

8 [4 m3 U/ h! }
关注有两种心态,一种是粉你,一种是骂你。名声越大越需要强大的心理承受力,不能服软,否则便会被长期积累的负面力量压垮。范冰冰放言,她的成功不是白来的,“我能受得了多大的诋毁,就禁得住多少的赞美”。

$ [5 z; `# Q7 w2 F
0 K6 B' Y: _. _+ x
& m: ^9 R; }9 k1 S4 B# K

( w; P5 L9 A- i' L# n- g* S' K  b5 N% S/ a, [
% f( s  k7 u$ C+ h" n) ^) F: x* o
第十种孤独 :创作
$ n% z( E; T7 C% {, k
里尔克写作时总是与世隔绝;里希特抱怨人人都喜欢他的艺术,因为这种喜欢大抵与对名利的追逐有关;马尔克斯则说:“一百万人决定去读一本全凭一人独坐陋室,用28个字母、两根手指头敲出来的书,想想都觉得疯狂。”

: ?! D# E# @. s
创作的过程是无法与世人分享的,唯有熬过了那些被孤独照得通体透明的日子,才有可能修成正果。
0 c. g4 Q$ g' A' O& |/ h
获得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学奖后,建筑师王澍心情复杂地说:“我这么多年都在探索,感到有些孤独。但如果很真诚地去思考、认真地去工作,把理想坚持足够长的时间,那么最后一定会有某种结果的。”

. B" I3 F4 [! Y$ A* b
第十一种孤独 :孤独症与抑郁症
* d6 T" K3 _' `6 x' M3 b
全世界有6700万孤独症患者,在过去20年里,发达国家的孤独症病例呈现爆发式上涨趋势。在中国,2011年仅广州常住人口中就有约7万名孤独症患者,而且人数还在逐年增加。

2 n' X" a" w& U6 g) i3 @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斯科特·塞立克说:“遗传和环境因素各负一半责任。”孤独症不是因为被身边的人冷落,而是一种病。同样地,抑郁症也不仅仅是心情不好那么简单,被抑郁症折磨6年的歌手杨坤说,“自己一方面特别渴望跟人交流,另一方面又特别渴望一个人独处。”
- p9 j( E: c7 |
第十二种孤独 :独善其身

" T* R! r1 i+ Q# f
“我体会到了真正的孤独,这种感觉湮没了一切。”2012年3月27日,坐单人深潜器潜入11000米深的马里亚纳海沟的美国导演卡梅隆说。
+ ?2 [. d- z% ]5 v* E
今天的中国人越来越少地忍受独自一人,只是想随手去捡那些容易得到的乐趣。面对外界强加的排斥缺乏承受力,为了不孤独,宁愿不自由,包括接受他们并不享受的生活方式、朋友和社会观念。

7 d/ c2 R1 U- E. O! l/ L1 ?
君子必慎其独也。为追问生存的意义而进行孤独的努力仍是值得的,面对生命的真相,再长的寂寞都会获得补偿。
  s+ W8 s! r4 r; `
选自:豆瓣阅读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40179-1-1.html 谢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