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美国移民综合] 考不好,说明素质也高不到哪儿去

[复制链接] 0
回复
1121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8-8 11: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Z- I) n! x+ m! [% H有那么一段时间,我们的教育开始提倡素质教育,而不是应试教育了。结果,教育界很多人不知道怎么搞了,因为高考的指挥棒、社会的用人标准,还是没有什么变化。
( k% B3 a. K( \: @所以,高考前突击补课、强化训练、加班加点学习的情况,在绝大部分中学,还是没有得到改变。
5 l8 q1 h+ D" w! o/ G' w再后来,高考的时候,一些公办学校因“倡导素质教育”,所以升学率没有过去好了,甚至落后于一些民办学校。
9 `- g3 D1 s3 h+ x这时,一些公办教师或领导,又出来鼓吹了,说考得好的那些学校教出来的学生,都是属于“死读书”的那一类,那是应试教育的恶果,而不是素质教育的结果。4 I' ^# {, z; f3 Y& e( f; i2 D
安徽的毛坦厂中学,因为考试历来考得好,升学率高,学校的规模很庞大--有两万名学生!在赶往各地参加高考前,很多家长夹道欢送,预祝学子考出好成绩,有的家长甚至提前燃放鞭炮庆祝。互联网上,一些媒体给这所学校冠上了“高考工厂”的名称,这也引起学校不满。5 _* [1 J/ v. x1 ]) x1 [; P
我认为,毛坦厂中学没必要在乎这些酸溜溜的嘲讽。现实中,我们注意到,自从提倡素质教育后,很多考得不好的学校或学生,终于为学校或自己在考分上考不过别人,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借口--好像他们的学习成绩考得越烂,他们的素质就越高一样。6 M( X  f! K% _& b( Z2 L
同样,高考前几天,朋友圈上又开始流行某某刊物对过去几十年的高考状元回访,得出的统计结论:状元随后的人生,大都默默无闻,他们都活得很苦、没出息,而活得好的,都不是高考状元之类的。5 C9 g9 h: I+ G4 r( D; f% t
在转发这类消息的同时,这些家长正在为了子女考上好中学,不惜重金、托关系,努力在注重应试教育的学校里,为子女谋得一学位。
; v( r1 x: b9 B3 }  q这明显是自欺欺人的。& j" l0 X* p$ S( Z' o  L
我们知道,现实中,考得好的并不一定就混得好,但从整个阶层的整体来看,毫无疑问,活得好的,大多和考得好有很大关系。这不是因为他们活得好是由考多少分出来的,而是因为应试教育和素质本身,原本就不是孤立存在或互相排斥的彼此。  X0 P. S0 R0 X; Q$ A9 H( E9 a6 X
换句话说,好的素质教育往往就蕴含在应试教育之中。8 h# y5 h& g$ t5 l
大家仔细回忆和观察你初中、高中的同学、朋友,你就会发现:其实读书考试考得好的人,一般都是素质比较高的人,这些人的素质高,不仅体现在学习成绩中,还体现在他们勤奋、努力、拼搏的精神,体现在他们遵守课堂纪律、有团队意识,体现在他们面对学习或生活上的困难时,其身上所表现出的百折不挠的精气神,表现出的坚强毅力和坚定信心--而这些,难道不是高素质的体现吗?
$ O0 ^# I' P2 F相反,一些学习不太好的同学,并不是因为他们脑子笨,而是因为他们的脑子太好使,他们过于信任社会今后运作的潜规则,相信自己不用过多付出也能比付出更多的同学赢得未来。这类同学,因不讲究团队精神、没有坚毅的品格,面对困难时缺乏下定决心排除万难的勇气,所以,他们的学习成绩往往是不好的。
" H6 R$ S4 E: q$ i9 ?) T3 \5 @' |试想一下,一个学习成绩不好的人,多多少少就是因缺乏某方面优秀的品质和素质才导致的,凭啥说,这是他们注重素质教育,素质优秀的体现?
% t7 I4 c5 ^7 r- w同样道理,学习好的人,并不是天生聪明,而是因为他们面对社会各种诱惑时,有很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很好的自我管理能力,他们学会控制自己,懂得取舍。此外,他们身上所具有的不服输、坚韧、拼搏和不放弃的精神,就是素质高的体现,也是他们成绩考得好的根本原因。* F- }0 m3 u9 N  e
从这个意义上说,应试教育做得好的,往往就是素质教育做得好的结果。相反,应试教育做得差的,往往就是素质教育没搞好导致的。) I# M3 q( ~8 x0 P7 j! |
总之,想想吧: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家长,你们凭啥就相信一个考试考得很烂的学生,他们的素质就比考试考得好的学生高,而不是相反?多想身边人,多看身边事,很多时候,身边的案例就是最好的教师。■9 F- B+ ~( q0 q0 s  b
青年文摘·彩版' Q1 _* G! c: Z4 `7 \
摘自 《南风窗》4 r2 C0 l& v/ L; ]) I7 F
图|一木! c* P6 \1 ^" y% S

2 m8 T: z9 V3 U% S' n7 Z2016年第15期《青年文摘·彩版》抢鲜看,8月22日全国上市,购买纸刊请询各地邮政报刊亭,订阅邮发代号2-302
+ _# y2 u9 R' {7 ]: e
- F1 v" Q% b6 ^& }# z9 i2 w' e* \4 j9 [$ s& w
4 V  ]0 D6 s5 ^! P, g
内容采编自网络, 不代表“北美生活网”观点, 除新闻外如有著作权争议, 请联系本站编辑,将立即处理。
1 l9 e5 H: h+ k, `& A- q( Y. i$ }; Z, S9 a7 T
谢谢欣赏,开放注册,欢迎加入北美生活网。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25215-1-1.html 谢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