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开启左侧

美国商店里,一群中国孩子的举动让国人无地自容!

[复制链接] 0
回复
190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7-8 03: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z1 V* O2 R  A- l/ F, n0 C0 y

) f8 o( b- V% ~1 Y. w+ B" n- @+ V/ b

* H# x! c# s( \3 y' \! C) E' `$ m7 i" p" [- @5 P
关于教养. Z! |+ F4 v' q/ G% P
在一个美国商店,安静的氛围突然被一群涌入的中国学生打破,他们大声嚷嚷,随意穿梭,无视旁人侧目。" Z1 J6 b' R4 D* N1 {( _

  r8 Q6 }, y# ]9 s9 K. d( W& f" v! z  a* G1 p' m9 G4 H
收银太太板着脸,咬着自己的下嘴唇拼命地忍着……
% N0 }: R3 z' q& `' D1 M; M: e7 p% P% @( ]) T6 Y
; V* b& ~% H5 _3 i( G, l  y* N
& ^+ U/ u) o; V* N  _
1 R, {/ u: Y; M

! f7 E8 ]  ]3 F( m
2 |" J, ^. ]/ I
0 }: R( U3 N! d0 T$ ?3 U; n

5 y+ S, x* `1 f( b4 }$ R
( v5 [8 z( N* C# H3 c7 k. g
) [0 j# K& E* X/ i5 o1 ~
    01   
; ]& ~' O( I) ^' h
1 u# k3 n' A( |2 P- o* y
8 c  U1 v: n# [! @
9 q( P+ d( d, o  b5 p& A% O9 i  z
! o- f$ v- U8 k
; n2 K4 J; L. c/ s7 a! ]8 R6 a
5 q" n3 ~( a0 V  W

4 w8 g, y3 `' i( J7 ^) h  ~" f+ Z

$ Y, e& I7 k$ R" W; C- h所谓的教养,其实是和社会发展程度密切相关的。“三代培养出一个贵族”,在饭都吃不上的年代,扯什么贵族?
: U# e) y' k2 w2 D; I  7 c) _& ]5 \- R% e/ M- ?
20世纪60年代的一个星期天,我妈上学的学校门口有老乡摆摊儿卖自家产的花生。有的男生饿到无法自持,见到花生抓了就跑,被老乡抓住狠打一通。我妈上的是住校的军队保育小学,抢花生的是少将的儿子。原来就算“官二代”,投生的时候,最好也要选择一下年代。
: a* T) k& s7 S/ P  / i9 a+ S; p2 U
70年代的夏天,小舅舅扒着火车从济南到章丘同学的村里,偷偷地收一篮子卤水泡过的鸡蛋。妈妈一个一个地蒸给只有几个月大的我吃,掉在地上一点儿渣儿,也被爸爸捡起来吃掉。
' x+ m5 b6 K1 B, C

$ c9 r. _- j# v; X9 Y

0 ]7 A, [2 b& l- t  S0 Q
8 `) f  r; H% u$ r  
1 V+ z* l4 c) }# Y80年代的春天,爸爸进了特别红火的外贸局,第一次去了德国。回国的箱子里面,早餐发的盒装果酱、黄油、袋装糖、盐、胡椒、餐巾纸、咖啡棒,他全部敛了回来。在我自己开始出国旅行之前,我并不知道原来家里一直用的印有标记的玻璃杯,是泰国航空的;蓝白塑料柄的刀叉是法国航空的。
" W* N. P9 v) @. o( I9 [  5 X6 d) {, y$ r' F0 U2 f
90年代,我每天要坐一个半小时的公交车去上学。公交车挤到令人窒息的状态,饭盒被挤扁了,书包带被扯断了,这都不足为奇。7 S. G; |) {! T5 }
  
& m/ h( q% `4 Z$ P战争、疾病、贫穷,吃不饱、穿不暖,挣扎在温饱线上的时候,我们没有资格谈教养。所以,虽然我不认同,但是我可以理解大爷大妈旅行团在国际机场里面高声大叫,在星级酒店吃自助餐,拿自己饭量几倍的食物,在人人排队的景区门口随便插队、勇争第一。人无法超脱自己的时代和教育,尤其是随着年龄增长,固化了的行为和态度。

% N# c$ `; T# s8 Q. m/ Y5 W9 i. L4 q3 r/ v3 n
; @1 {/ X0 c# _2 l" m' n

2 C8 P  C' Z0 }5 E7 F. f! Z  t
  . Q: N  d2 h9 W1 B
2 `0 Q! {# o" ^. `( @$ z
    02      
- W  p) G4 g3 D9 U3 X5 C( Z, F3 p现在我们去国外旅行,很多都是自由行。遇到的中国旅客,大多是安安静静、彬彬有礼的,英文流利,相处愉快,除非他们带着孩子。7 z) u" |& h$ D& l
  8 N+ v, ~7 S, W& f9 W6 r( j
偌大的餐厅里坐满了肤色各异的客人。不远处的一桌是两家中国客人,两对父母和三个八到十岁的孩子。在整个进餐过程中,三个孩子几乎没有坐到椅子上。你追我赶,大呼小叫,一圈一圈地转着满地跑,跑一会儿来吃一口,转头再跑。父母们本来讲话声音并不大,但是为了让孩子听见,不得不扯着嗓子喊。那里成了一个球状的噪声源,整个餐厅的客人都冲他们翻白眼。
$ I6 T) J$ u8 f  j3 z    ~" ?' i2 R6 `4 p- M, X) c: U" l
两个父亲面对面边吃边聊天,不时还哈哈大笑,仿佛这一切都和自己没有关系。母亲们则高声呼唤孩子们吃肉、吃主食、吃水果,但是没有听到她们说:“你们要坐好,不要吵。”更远一点的地方,有一对中国父母带着一个五六岁的孩子。孩子整个人瘫软地歪在父亲对面的椅子里,妈妈把水果切成小块,喂到孩子的嘴里面。
( |& i5 E; u8 c( ~* W# O

+ S2 c5 f6 z' H  T! p* J 4 R+ m: y% f3 F0 W
 $ b6 e! C  s+ v# Q
隔壁桌子是一家有三个孩子的俄国人。大的两个坐在桌子上自己用刀叉吃饭,一岁多的那个坐在婴儿椅上,用手抓着妈妈切好的食物自己吃。再过去的一桌有一个英国孩子,也坐在椅子上,吃自己盘子里的食物。对面是一对胖胖的捷克父母带着一个长头发的孩子。孩子不想再吃了,盘子被收到一边,妈妈打开iPad,孩子端坐着看动画片。" L: W$ A4 P: l+ x2 K' f
  
( e; C9 @. u* `% }大家一起乘船出海。有个七八岁的中国胖小子,平日估计上过英文课。见到外国人,一个箭步冲过来拦住我们的路,超高分贝喊:“Where are you from?”后面的父母满脸的欣慰——英文班的钱付得真值,儿子敢大胆开口和外国人说英语。中午吃自助餐,他跑过来插队,用没有变声的童音尖声地喊:“Bananas,Bananas。”服务员给他拿了香蕉,他端着就走了,原来他不会说英文“Thank you”。
0 v8 F6 H7 `% _  
1 t7 R6 q. C* E5 H& h8 Y! K国庆节期间,坐着飞机来星级海滨度假酒店消磨时光的父母们,在国内肯定不是没有受过教育、挣扎在贫困线上的贫民。这些父母肯付每小时一百块甚至两百块的高价,逼孩子们去学习英语、国学、奥数、钢琴、芭蕾舞。可是为什么没有父母可以言传身教地让孩子学习一下教养?
3 {0 X9 g* O) Z! a 6 |, d' k- F0 r
 ! D2 c4 Z! `% }; W" ?1 p
要教孩子在和别人讲话之前,先说“Hello”;自己独立安静地坐着吃饭;不要拿自己吃不完的东西;不要在公众场合尖叫着奔跑;不要插队;用每个周末花了大价钱学的英语,对着为你微笑服务的员工说声谢谢和再见。
0 K9 O5 _( s* }5 D  
+ z, M* ?: A# o" c7 G! H9 y这比奥数还难吗?这比五线谱还复杂吗?这比英文语法还烦琐吗?现今中国,没有教养的熊孩子比比皆是。每次说到这个话题,都会有人跳出来,摊着手、耸着肩说:“这就是老人带出来的孩子,我痛心至极,却无可奈何。”
% t. E6 e$ K% o! h( z5 T4 M  ) A  {; ^. R8 X6 E' w1 w7 C
是的,现今中国社会有一个畸形的现象:孩子是父母生,祖父母养。可“子不教,父之过”。没有人说过,养不教是爷爷奶奶的错。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养孩子都是一个耗费体力、精力、财力的事情。有老人可以帮忙,是分担辛苦,但是不能因为有老人帮助,就放弃了自己做父母的责任和义务。
6 a7 p# d# l& U) j3 l2 Z

2 U- r! }& ?6 ~& y; n% U- G! }

, ?" {$ p# i  K4 G
) M- F" y0 k" l( B1 F0 J
; N6 k3 i8 |1 W% J" m8 p
我们去硅谷的计算机博物馆参观。闭馆的时间已经到了,大家都被清场到纪念品商店里。这时涌进五六个中国学生,女生都背着叫得出牌子的包包,男生都穿着认得出牌子的T恤。6 `. }3 C0 `4 V+ L% r0 m" J
  # A# z5 N* M1 \2 P
五分钟之内,我就知道了每个人在这里都买了什么,到美国大概花了多少钱,哪个家里最有钱,哪个家里最有权,哪个女生喜欢哪个男生。
+ _, J3 s' ~! x9 `# R  W  ! U8 g- e. f3 t* a: ?: D9 i. ~
比起讲中文时的张扬,他们讲英文的时候,语调一下子就低了一个八度,含含糊糊地像含着个鸡蛋。在这种奇贵的纪念品小店里,他们之间,照常进行着炫富比赛,每个人都买了非常多的东西。收银太太一直板着脸,咬着自己的下嘴唇拼命地忍,用最快的速度敲着收银机,终于把这群“财神爷”都送出了门。
4 y7 s- G0 M3 ~, a7 }: {% R  
& d0 [6 a: Q# ?9 d+ i! L$ D  @! P  R小店一下子清静了。收银太太绷着的脸也松缓了下来,长舒一口气,对我和我后面的一两个顾客说:“对不起,让你们久等了。”一时间大家也都松了一口气,同样的表情,超越了语言和文化——这群祖宗可算走了。
6 _' f+ p: O; e. N
, f% [8 G( Q6 ^- x9 h
5 E- U, X% m# ^) w# d9 {( J% V
4 P! g& Z: q$ @
  
/ G& y1 C" Z' W. q6 g

, Q/ [8 p4 X2 H+ Z7 Z: N# a    03      
7 F3 K4 T8 W' m* U0 G( S现在国人谈话的时候,有个人人热衷的主题:土豪。中国人有多土豪,买空了整个店;中国人有多土豪,买断了整个岛;中国人有多土豪,买下了整条运河……
, C+ P& m& C6 l2 b! k- v; V( R  + Z% }$ T7 m2 E" H
中国用了三十年赶上了欧洲一百年的经济发展步伐,可是中国的孩子,还是高声尖叫、推搡粗鲁,完全没有意识到除了自己,原来还有别人待在旁边。1 O3 R- v, E) U% a# _/ Q! x
  
- r4 ], C. g  j3 Z" q) |% L# ^" |- I也许你会说我苛刻,他们只是孩子,何必计较?就是因为他们是孩子,他们聪明,他们优秀,他们可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作为成年人,如果选择了要孩子,请你承担自己的责任。每一个孩子都值得被爱,被关注,被抱在膝头温暖地呵护。每一个孩子都需要学习,需要发展,需要尽可能地接受高等教育,成为有用之人。
5 ^) [( P' Q! W! @ 
, ]2 z4 H8 x; H* z 
& ~# w) k. P# d- o, P$ Q而每一个孩子在成人之前,更需要让他明白人类社会的礼仪习惯和中华文明的优秀传统,让他遵守规定、友好待人。
* K6 {# f7 Z" n( d8 d8 t- i  - i5 J5 ^( x: \5 b4 O4 k. k+ v
有教养可以离幸福更近。如果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棵树,达到静待花开的美好的前提是,有人已经剪过枝,施过肥,浇过水。一切就绪,方能静待花开,否则就变了守株待兔。

0 _+ n. F$ p9 C* I
$ _" k& h7 l5 O% f' H
4 G. o; m7 G% H$ x& J$ V' i- b2 ^& o6 g- W& f9 A
内容采编自网络, 不代表北美生活网观点, 除新闻外如有著作权争议, 请联系本站编辑,将立即处理。8 b" l( Q2 V; o

1 s" i8 {/ d- ~2 e8 e6 i谢谢欣赏,开放注册,欢迎加入北美生活网。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19290-1-1.html 谢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