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t8 Q% X; q, Y# N( A( i
洞见 & H/ e# P% F! A X& B% c
# {. [$ O+ f; U U. _) Y作者:李玉" z! l [7 D1 P/ V, b8 K
来源:不可理玉(ID: li39894951): q7 }& g6 W; _# M% S0 D
小时候,我是爱走亲戚的,因为那时候走亲戚,意味着吃好的,还不用干活。虽然那时候喜欢走亲戚,但可以走动的亲戚并不多。 长大后,仿佛是一夜之间长大了,对于走亲戚,有了一种莫名的抗拒。 而此时,虽然不喜欢走动,却因为父母之命,有时候不得不“逢场作戏”,因为,有些亲戚,实在是没有亲情可言的。 怕走亲戚,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不愿意麻烦别人。总感觉再近的亲戚,人家也有自己的事情,不愿意因为自己影响到别人。尤其是离家多年以后,那些很实在的亲戚,也因为少了日常的来往,变得无比生疏。自己背井离乡,对于亲戚之情就没有了经营,如果只是偶尔一次走亲戚,自己都有热脸贴冷屁股之嫌,而且,关键问题还有,自己内心里早就没有了那份走动的热情。 头条有个网友讲述他不走亲戚的原因,其中有一条就是来自小时候的经历。小时候,他家庭很穷,但跟我小时候一样,爱走亲戚。有一次他跟比他大两岁的表姐去姑妈家,他留意到,姑妈给了他表姐5块钱压岁钱,却只给他一块钱。回家后,他在父母面前大哭了一场,他不能理解都是管她叫姑妈,为什么给表姐五块,给他一块。他的父母安慰他说,“你小,你姑妈怕给你5块你不知道怎么花……” 长大后,他才知道,因为家穷,他那个姑姑瞧不起。他再也没有去过他姑姑家,小时候的经历简单,一点点小事都能刻骨铭心。 后来,他结婚了,在父母的要求下带着太太到处去亲戚家认门。他又想起了小时候那姑姑的偏心,不想去姑姑家,但又不忍心违背父母的意愿,最终带着太太前往。临别时,姑姑按照习俗给他和太太见面礼,他执意不要。小时候的记忆还在,抹不掉。
5 U4 @; v8 ^8 U
7 o6 o; D O1 o* O在网友的经历背后,大量的网友分享自己的经历,总结最多的就是“人穷不要走亲戚”。有个网友15岁离开家,在他的记忆里,几乎没有得到过亲戚的关照和爱护。他以自己的社会经验告诉自己和什么人的关系近,什么人的关系远。在那些血源关系较近的亲戚里面,他帮不到亲戚,亲戚也不会找上门来帮他,他自己都找不到和那个亲戚走动的理由。“认情,不认亲”,有时候,亲不及情。 有个网友说得有意思,他说“人敬有的,狗咬丑的”,如今这社会就是这样,没钱谁都看不起,势利眼的人太多了,别说亲戚了,你如果没钱,连父母都看不上你,别说那些亲戚了。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穷则被远,富则亲近。这是大部分人对亲戚之情的理解。
6 T, {$ q2 }5 J, n你能帮得上亲戚,远的亲戚也会成为近亲;你帮不到亲戚,近的亲戚也会成为远亲。说到底,有些亲戚就是利用的关系。 网友小沉说,“你孩子读书,他能帮你找到学校,能给你在那个城市提供住所,能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那就是好亲戚;你凡事帮不了,别人自然就指望不上你,指望不上,慢慢就被从近亲人群里剔走了。”这种现实,和小时候对亲戚的理解,实在是差得太远。这可能也是很多成年人,不愿意走亲戚的原因之一。 也有人认为,亲戚给了自己很多帮助,但也有很多伤害。“你不能因为帮助了我,就可以肆意伤害我,如果这样,我宁愿不要你的帮助。”我想,有很多人会自恃曾经帮助过别人就高高在上,把自己当救世主一样。这样的关系最终只能是渐行渐远。“你不能因为在我饥饿时给了我一个馒头,就可以随便说我欠你几千块。”这种不白之冤,应该很多人不愿意承受。 有时候,白眼狼有时候也是事由有因。 一晃,我竟也成了资深的南漂族。对于亲情的理解,更多的停留在父母兄妹那里,稍远的亲戚几乎很少会想起了。虽然,亲情是故乡情怀里永不落幕的风景线,但因为自己长期在外,给不到父母天伦之乐,也给不到兄长和姐姐们帮助,于我来讲,他们是一个符号,于他们来说,我也不过是一个流放异地的流着相同血液的曾经的家人。这种“家人”最终因为没有相处机会而成为边缘家人。可以有,也可以没有。 这些年的春节,也多次回到北方过年,也多次去看看那些亲戚。但多数就是留下东西就走了,走亲戚真正的成了走亲戚。 走走就走了。 当然,一片祥和的亲戚也有,那种关系,不仅需要门当户对,还需要相得益彰。 我写的,只是说一种现象。 只是自己,越来越害怕走亲戚。怕在别人的生活里不能得体地安放自己,怕在别人的眼睛里,不能轻松地做好自己。不回北方过年,可能与怕走亲戚有关。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悲喜自知,不需要他人参与进来。这种独立,看似坚强,也透着一股悲凉。 3 h3 @% s- d( y3 L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42364-1-1.html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