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技巧综合] 【摄技】史上最全摄影构图技法详解

[复制链接] 0
回复
6801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12-18 19: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3构图法则

拍摄风景常常要运用“1/3”构图法则,简单来说,就是将地平线(水平线)放到画面偏上方或偏下方三分之一位置处,这样就能够获得较为舒适的视觉感受。除非是有美丽的倒影辉映在水面上,应该避免将地平线(水平线)放置在画面中心的1/2 位置处,以免造成“割裂画面”的视觉效果,也显得呆板和无趣。

5 A+ r* W: l$ T, b  I: }( b8 |
摄影:江和平


7 b2 W3 e4 j( \* m摄影:黄树国

以上样张中,对于在湖畔的城市风景来说,将地平线放置在偏下方1/3位置处能够获得最佳的视觉舒适感,而另外一张将被摄主体(自由女神像)放置在偏右侧1/3位置处能够获得较好的视觉平衡感。由此看来,好的构图确实关系着照片的命脉,需要多加理解和学习。

·微妙构图---给视线前方留出点空白

视线的前方应留白也是构图中的必备技巧。如果要拍摄人像照片的话,那么一定要注意在人脸视线的前方应该多留出一些空余空间,这样画面才不会觉得局促和紧张。通常,符合这一原则的照片,也都大致符合“1/3”或“井字格”构图法。在拍摄其他被摄主体时,例如花卉或者其他静物时,也需要注意在被摄主体的一侧多留出一些空余空间。因此说“视线”并不单单只是指人脸所朝向的方向,也包括一切具有“拟人”情感的被摄主体所朝向的方向。


$ u! L$ i* v. H2 Q


3 Q# n- C& t) S- y. S% C摄影:遗忘拾取

对于人像照片来说,无论将被摄主体放置在什么位置,都要注意在人脸视线的前方多留出一些空白空间。

·眼前一亮!井字格构图法

如果在数码照片上有明确的被摄主体,那么我们应该将被摄主体放在画面“井字格”的四个交叉点之一的位置。什么是“井字格”呢?其实,如果我们分别在照片上划出两条横线和两条竖线,那么这两条横线和两条竖线就会组成一个“井字格”。


$ A5 t/ v3 `; [" c2 U图为:构图“井字格”  ?+ |: {& @9 T

在数码相机的液晶屏取景器上,我们可以选择开启“井字格”叠加显示功能;在数码单反相机的取景器内,我们可以将周围旁侧的四个自动对焦点当成近似的“井字格”交叉点。通常,将被摄主体放置在井字格的交叉点上,主体最为突出。

8 L7 l/ b3 @# I% a" ]9 E+ E2 `* O

" o' V$ f3 i" _2 I$ x1 l; t2 c+ N7 H7 |
摄影:黄业滨


6 v* ]$ P. F5 i9 G! @4 N- h

以上照片的构图中,将人脸和鸟头都放在了井字格左上侧交叉点上,画面看起来美观大方。以上所说的“井字格”构图其实就是通常所说的“黄金分割”构图,这种传统的构图方法已经被摄影师们延续用了很长一段时间,该法则主张主体不要放在画面的中央,要把画面分成上下和左右各三等分,然后把摄影的主体放在其中的某个交叉点上。许多画家和艺术家把它作为创作中必须深入领会的一种指导方针,当然摄影师也不例外。

·对称式构图3 Z3 d* a4 d9 i) e9 `- \8 E# T

; a2 G& x  T5 f9 m2 ]# S  在自然界中有很多对称的景物,例如人脸就是左右对称的。对称式构图能够呈现出一种“安静”的严肃感。例如,皇家和宗教建筑非常钟爱非常严格的对称设计,在我们拍摄这些景物时,最好也保持严格的对称,这需要我们仔细寻找景物的中轴线,只有在中轴线上才能拍摄出严格对称的构图。当然,有时候,利用影子或者前景的树枝来打破这种严格的对称也会有很好的效果,值得一试。

% ]: H9 g% k1 ]1 u! p- i8 k

 ) m9 X5 o/ V( Y" b$ h
样片欣赏


9 j" d0 |4 U! ^摄影:江和平

  由上图我们可以看得出,中国古代民居建筑是讲究“对称”的设计理念,在拍摄时也一定要遵循对称的原则。而风景照片采用对称构图,是为了尽量凸显一种静谧的安静感。

·均衡式构图

  构图要讲究平衡,这是没错的。但如果认为平衡就只是“天平”似的左右对称,这就大错特错了。其实,非左右对称的构图也可以实现平衡感,这就是均衡式构图。均衡式构图就好比秤杆一样,它不需要天平两边的重量都是一样的,只需要根据情况移动秤砣的位置即可实现平衡。和对称式的平衡构图相比,均衡式构图是一种充满动感的构图,它可以在静止的照片上营造出运动的错觉感。


* t" P  y( x7 @& ~/ s# Y  t6 y& |" ^

  ( P( k( r6 D3 q# u8 s: }
样片欣赏

  Q& }6 _0 X5 `% x" ^7 z4 p
摄影:三环影像

  上图虽违背了之前讲过的“在视线前方需要留白”的构图法则,可是并不觉得不妥当。这要得益于其均衡式的构图,如果说海鸥是秤砣的话,狭长的明亮水波就是秤杆了,这种均衡产生了非常微妙的时光停滞感。由此看来头图的确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值得我们深思。

·对角线构图

在拍摄很多景物时,如果让景物中的线条呈现出“四平八稳”的面貌,往往效果不佳。通常,除了表现风景的静谧时,应该使地平线保持绝对的水平之外,其他场景几乎都不应该将线条保持水平的位置。如果稳固的掌握了线条的倾斜构图法,也就掌握了获得动感的图像,所以说对角线的构图可以增强动感。

 + B4 A4 b) M% e- T" u2 U+ [; H* O
 
6 f) ^8 z) u8 @7 L图为:对角线构图对比效果
3 Z& X2 T* A" X. Z; F3 O

  对角线构图还有一个特例,那就是适当的采用放射线。当焰火在空中炸开时,就是非常典型的 “放射线”;当花儿盛开时,花瓣也是“放射线”,在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放射线形状物体。放射线常常会使人产生错误的立体感,使空间变得更加宏大和深远,而不是狭窄和短浅。在采取放射线构图时,即可使之呈现出严格的中心对称,也可以稍微偏离中心,一切都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 ]3 M% c' X# ?

 3 d# _. z& M3 }! \* w( t
采用放射线构图法


5 E- E& v. Z/ f5 o3 y1 ]: `- q5 \图片摄影:王林

 上图虽然这是一个非常狭窄的管道,但由于采用了放射线构图,使这个空间并不显得逼仄,反而显得比较宽敞。所以说在拍摄时恰当的构图,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点的构图

  如果我们把有明确被摄主体的构图称之为“单点构图”的话,那么,我们也可以把一些没有明确被摄主体的点状画面称之为“多点构图”。多点构图所具有的是一种“图案美”和“形式美”,这可能会比较抽象艺术化。如果有人指责这样的照片“没有被摄主体”,进而批评说这样的照片是不合格的垃圾作品,只能说明这个人太过武断和片面。有人会说,采用多点构图时,最好使点与点之间呈现出大小、形状或者色彩的变化,这样才不会显得单调乏味。这固然没错,但是国庆节天安门广场阅兵的时候,每一个士兵几乎都是一模一样的,这样的构图也并不见得就不好呀。所以,笔者认为,摄影构图是没有严格定律的,必须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


) o: E3 a/ o6 N: y& d7 T. D' v" v" A: Y. X: M0 E/ L
采用多点构图法拍摄

  如果能够使点与点之间出现大小、形状或者色彩的变化,那当然是非常不错的。此外,在拍摄时运用“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也很容易使点与点之间出现大小渐变,例如最右侧这张灯笼的照片就是如此。

 ( F0 q) W- W/ t/ N$ K' v
 
1 B: p  K" F- E4 G4 K使用点的构图原则拍建筑装饰

  以上第一幅图是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地铁出口处的建筑装饰,设计师有意将两种尺寸的圆鼓斜向交叉排列,形成了气势磅礴而且充满立体感的视觉特效。第二幅图是在自动扶梯上拍摄到的,离镜头越近的圆鼓越大,离镜头越远的圆鼓越小,从而呈现出大小渐变的效果,这就大大增强了空间深度感。


& n+ Z% |9 T! }% K9 m  j1 B; H( W4 i1 e+ m' d; T: J
点构图拍蜘蛛网上的水珠

  上图中,雨水在蜘蛛丝网上凝结成了一颗一颗的水珠,在逆光照明下,晶莹的水珠映衬着黑色的背景,具有一种神秘感。

·线条的构图

  在自然界中就有很多奇妙的线条,例如叶子的叶脉,这其中最为迷人的可能就是芭蕉叶子卷曲的螺旋线了。在人工产品中,无论是产品设计还是建筑设计,都非常强调线条的运用,线条的长短、粗细、平折、弯曲、刚劲、柔弱,都是设计师们最为关注的要点。在拍摄时,应在画面上有效组织线条,使之具备秩序感,杂乱无章的线条往往会缺乏美感,使人心烦意乱。

 
, u$ w" i. R4 ?& ^; x6 M 
$ r( k% Q- I* a" ^+ ]螺旋线及线条交织构图

  螺旋线是最优雅的线条,它有一种音乐的旋律感,以上第一张照片在采用线条构图的同时,也采用了“井字格”构图法。第二张照片是采用慢速快门,并且在拍摄时随意移动相机,最终使灯光变成了一条条光亮的轨迹。

 
0 d% L! s4 T: E* f5 w( Z, J 
5 I% t) U1 f, W6 ^9 I线条构图避免单调乏味

  画面中横向的玻璃窗构成了诸多直线,镂空的方形窗洞和黄色的圆弧形露台使画面不再单调乏味;而竖线和斜线的交织,使画面充满了动感,几个工人形成的剪影出现在“井字格”上,画面充满了生机活力。

 1 Q5 m0 x2 s2 u0 t& n
 
1 [/ y( z0 w( ^$ H3 c' Q6 i0 g鸟巢可选择线条构图来拍摄

  常有人用心乱如麻来形容糟糕透顶,其实,如何在杂乱中理出头绪和线索,形成秩序感是非常重要的。国家体育场鸟巢在线条构图下的拍摄,艺术感油然而生。

·拍摄角度与构图$ B! O. b+ D4 d; L) y$ ?8 U
8 P- o6 Y4 L3 s+ p
“新闻每天都在发生,视角却各有不同”,这句话也非常适合摄影构图。对于任何一个拍摄物体来说,几乎都有很多的拍摄角度,例如正面、侧面、背面,或者平视、仰视、俯视,这就可以组合成为九种最为常见的拍摄角度了。说到电视导演,他们常常会对摄像师说“去高处俯拍一下会场的全景”或“去仰视拍摄一个英雄人物”,因此平面摄影师也应该具备强烈的角度意识。


5 T* U+ T7 P( M. q, K& R4 d


. w6 e( p$ k* P低角度拍荷花(图片来源于网络)


/ T6 `& `8 X9 j. `6 t& n低角度拍宠物(图片来源于网络)

 
- V3 e* R) b) C" s! D* w图为:不同角度样张对比

  通过上面两幅图作对比,从正对面的角度拍摄建筑时,会有时间停滞的感觉,但问题的关键是找到完全正面的拍摄位置。而从侧面拍摄的效果,画面略微显得失去了平衡,产生了一种“风起云涌”的强烈动感。

! T$ t( s. e: p7 k/ C

( A& q* z4 u- c! n% X& \9 [$ M仰视角度人像(图片来源于网络)

   低角度仰视拍摄人像,能够突出模特的高挑身材,使人看起来比实际更瘦一些。

俯视角度人像


  t2 D% {: C# b6 {  在拍摄人物特写或半身像时,虽然不常使用俯视角度,但是在这里采用俯视角度却能够得到优雅和淡定的自然感。6 P# E1 o1 H7 ~9 s" Z7 p) j3 y
" w9 M; v' ?8 Y. v
  对于拍摄人像来说,如果想要强调身材的高挑和瘦弱,最好采用仰视角度拍摄;而如果是想拍摄出优雅和淡定从容的半身像或特写,则可以尝试使用俯视角度拍摄。

·消失点构图

  “近大远小”是客观存在的透视现象,尤其是使用超广角镜头的时候,能够拍摄到非常明显的“近大远小”的变化,如果拍摄对象是一条马路,则这条路将会渐渐变窄直到消失在远方,因而这样的构图也被称作“消失点构图”。利用这种构图方法,可以制造出强烈的空间深度感,在平面的照片上凸显出景物的立体感。

3 e7 [+ H7 H5 s) G& ^( N8 C8 j
, M# |3 D4 ^! x7 p+ C6 D0 U
采用消失点构图

  一条神奇的山间小路,渐渐变窄直至消失在大山深处,这样的构图强调了景物的空间深度感。

* L! t1 [7 _9 @" J: C- i! N6 Q
$ c8 w3 b! u' p1 W
消失点构图拍摄缆车

  越近的缆车越大,越远的缆车越小,直至变成一个小小的点,广角镜头能够强调“近大远小”的变化。

% F$ j- D9 y8 I+ _
7 j: s5 z$ P5 N- x
近大远小的变化更加明显

  这条小道实际上只有一百多米长,但让人感觉却似乎有好几千米长,这就是“消失点构图”所造成的错觉。

·对比构图

  一张好的摄影作品,应该善于利用对比因素,在那张世界著名的乌干达干旱摄+ c4 v7 r! x/ G1 }
影作品中,白人丰满的手和黑人瘦弱的手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在摄影时,应该注意利用诸如大小对比、质感对比、色彩对比、新旧对比,等等。


5 N. z' C6 u  \' D1 X- t6 V! I. U; Y2 }6 P% m) Q) @$ G% A
对比构图效果强烈

  色彩明快的红花绿叶和色彩黯淡的树皮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春天的气息更加浓烈了;同时,绿叶和鲜花象征着新生的生命,皲裂的树皮象征着老朽的生命,两种事物的情感对比也很强烈。

  @. J$ o3 H* u; }6 m3 i

  }2 a/ `+ i% F7 U. ^% J! P8 ]! A0 ?图片摄影:三环影像

  由于广角镜头的透视夸张作用,近处的骑行者显得格外的大,而稍微靠后一些的骑行者就显得较小了,强烈的大小对比是这幅摄影作品成功的关键所在。

·隧道式构图9 b$ E( p& u/ U5 X3 K
如果你在一个房间里面,那么你一定最想看窗外的风景了,没错,窗外的风景总是别具风味。摄影构图也可以利用这样的视觉心理,采用“窗外的风景”的构图方法,用专业术语来说就是“隧道式构图”,这种构图方法不仅可以制造气氛,而且可以使视线焦点更为集中。

也许,每个人心里都有窥视欲,从小小的锁孔中,或者从轻轻挑起来的百叶窗中,哪怕其实并没有看到什么好玩的事物,也都会觉得十分有趣和神秘。

8 t5 a; F9 I$ h$ Q3 u4 s
隧道式构图拍建筑


! y2 @, j) T3 O& O4 L. ?" A, b

在江南水乡,当乌篷船慢慢驶过古老的石板拱桥时,透过拱桥的圆形桥洞我们常常会产生一种正在画中游的奇妙感觉,此时,你会觉得两岸的风景变得更加美丽了。而当小船在开阔的水道上行驶时,也许你会觉得这些风景也不过如此而已。

在古典皇家建筑中,设计师们也非常善于使用隧道式构图,这不仅有助于产生神秘感,而且能够强调出尖塔刺破苍穹的高度感,让参观者感觉这建筑物就快要和天接触到了,否则,参观者会觉得这建筑其实离天还有很远呢!在北京的鸟巢,从内部向外观察时,你会发现无数的“窗口”,这些隧道式的构图增强了空间立体感,多变的框架使得建筑物更加善变。

隧道式构图能够把近在咫尺的现实景物和观察者隔离开来,有意制造出一种观察的距离感,正所谓距离产生美,这种距离感是隧道式构图之所以能够让普通的景物变得充满美感的最重要因素。


' `1 j$ B3 }2 p+ w5 O) L& M* h# f, P! I5 z8 H5 u
2 }: ^+ l2 x. S+ K: p7 B; x/ k

3 m4 O% T8 n; B, R* P0 y
! |. A% F7 c+ o9 T9 ?7 o8 B% B
$ [4 e) O2 o* ~  j  {+ L7 y

·妙用前景& K/ r+ }7 R+ W. j  n/ i) H/ u0 Y
* S5 g+ ~2 |- O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含蓄,例如在装修房屋时,大门里面总是要设计玄关或者屏风,以防室内被一览无余。在摄影构图上,中国人非常热衷于使用前景来加强含蓄的美感,反而觉得“开门见山”似的构图缺少韵味,甚至出现了一些摄影师故意从别处折下绿叶树枝放在摄影镜头前面进行拍摄的作假行为。

9 \( ~- X4 G' B; w  ^


" m, _& J2 b) s! F用小船作为画面前景


' a1 ^7 U& H* w/ A* W图片摄影:江涛

上图中,前景的绿叶红花不仅交代了季节,而且起到了平衡画面的作用。


- ]# G( F! N8 p图片摄影:黄业滨

如果以上画面没有前景的彩色幡旗,这将注定是一张空洞乏味的风景照片。


9 M5 C4 P! }+ f- `图片摄影:黄树国

虽然上图中只是一个很小的池塘,但由于前景中芦苇的存在,使得深度更深了,水面也宽阔了许多。由此可见,巧妙运用前景能够增强空间深度。

·注意背景0 J' J) q8 G+ N; l9 R

* M: W+ S: c# U0 t7 S4 V3 Q' q+ [- q初学摄影的人常常只关心被摄主体,而忽视了背景。例如,当拍摄人像照片时,如果人像后面正好是电线杆或者垃圾堆,这无论如何都不能说是一张成功的照片,有经验的摄影师会关注到背景是否足够简洁。

通常,有三种方法可以获得较为简洁的背景:# z& {. r5 R) ?5 U3 B; L2 m
1. 使用长焦距摄影镜头配合大光圈,例如F1.4大光圈就能够很好的虚化背景。
5 O% Z4 u, f# J, A+ A  d2. 尽量选择暗色调的背景,例如用黑色或其他深色背景纸放在被摄体后面。
: `/ ^8 h9 m" c8 D3. 使用Photoshop软件去除背景中的杂乱景物,或者将背景弄成纯黑色和纯白色。

  

  上面左侧这张花卉照片,使用了Photoshop软件将背景压暗,以突出主体。右侧这张烟雾的照片,只有使用黑色背景纸进行拍摄才能凸显出烟雾,在实际拍摄时,应酌情减小2-3挡曝光补偿。

  而在户外拍摄花卉时,如果缩小光圈(F8、F11或更小)进行拍摄的话,虽然花卉和叶子都清晰了,可是背景却难以虚化,此时,可使用Photoshop软件将背景清除,这是拍摄花卉照片较为常用的手法。

·虚实对比
" v4 b% ]9 j; Z0 U

! P7 B3 Q6 x& K3 z3 A在中国画中,一切非实物都可以称之为“虚”,例如白色的背景或者流动的雾气,都可以称之为“虚”。在照片上,有了“虚”,才能更好地突出“实”的主体。数码摄影有很多技术手段可以实现虚实对比的效果,例如大光圈和慢速快门就是虚化背景的两大法宝。

很多时候,只有将背景虚化才能更好地突出主体,例如这些花卉或蝴蝶的照片,背景都被虚化了。

使用慢速快门可以将运动的物体虚化,例如流动的海水和行驶中的汽车,都可以被慢速快门虚化。此外,使用追随摄影法拍摄运动中的物体,背景会被虚化为线条状,动感更为强烈。

采用1/250s快门速度,在用数码相机追踪快艇的过程中按下快门,即可虚化背景。而使用长焦距镜头并将光圈设置为F2.8,即可获得主体清晰而背景模糊的效果。

·拼凑构图- p! Q+ q1 T6 ^& C/ s* m/ `
7 m. |3 o3 [' r8 Q
  最简单的构图花招,莫过于“拼凑”的手法了,将同一张照片或者多张照片采用一定的排列组合方式拼凑在一起,常常会产生非常有趣或者令人惊讶的视觉感受。例如,你可以使用 Google Picasa 软件将一组照片拼凑在一起,这个过程是完全自动化的,只需要几十秒钟即可完成。再例如,很多摄影大师会将一张照片左右翻转之后并列摆放在一起,制造出非现实主义的美感。

. Z7 ]4 C* h. q& e* {) ^


6 z; K" [9 E$ ~: a3 U, \/ q+ ~' h拼凑构图效果唯美

 


# ?8 C& U3 K& N

  左侧图片摄影师将一张花卉照片复制了四份,然后将他们简单拼贴在一起,形成了非常有趣的空中花园,在制作此类照片时应注意设置边缘羽化。右侧图是南方非常普通的一种黄花,如果简单拍摄下来,可能就真的很普通了,但将花卉的一半裁剪出来后,然后复制四份拼贴在一起,最终效果简直让人惊叹。

  

  对折的两张照片拼贴在一起,充满了野性的力量,而在同一个背景上出现两个相同的人,其实非常简单。

  胶片摄影时代的摄影家,常常强调不要乱按快门,他们认为每个景物只要摄取到最美的一张就足够了,其他欠佳的照片都是浪费。这种观点在数码摄影时代已经过时了,如果我们把同一个景物的各个角度的照片都拍摄下来,那么就可以将他们拼贴在一起,最终获得一张更为完美、更为吸引人的照片。此外,通过连拍功能拍摄一连串的动作和表情之后,更可以将多个被摄主体拼贴在同一个背景上,这是不是非常有趣呢?

·机遇与构图
( U6 c, Q2 |- I1 {0 P5 ^8 v4 `. a( _' c8 L, b& d+ U
随着数码相机的普及,一些初学摄影的爱好者凭着极好的机会也可能拍摄到非常漂亮的照片,甚至比摄影大师拍摄的还要好,因此,除了技巧和审美眼光之外,摄影常常最重要的是需要有好“运气”。当然了,有很多事情,都是会在预料之中发生的,只是不知道具体会在什么时候发生,此时,如果你有耐心去等待几天或几个月甚至几年,相信还是可以拍摄到所要的照片。


2 h* O9 J; ]7 x% r! y8 _9 A: U4 S1 n# o5 Y+ D( h
图片摄影:黄伟雄

对于这张照片来说,如果没有飞鸟,无疑是非常平淡普通的,摄影师既可以耐心等待飞鸟的到来,也可以后期使用Photoshop软件将其他地方拍摄的飞鸟添加进来,总之,无论采用何种手段,有这样的效果即可。

0 |8 k# L4 w7 l" E; ?- k8 h
, @+ W: s- c$ P4 `2 D
图片摄影:梁洁

风景摄影很多时候都是“靠天吃饭”,机遇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专业摄影师来说,只要机遇出现,他们几乎可以100%的抓住;而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要想提高抓住机遇的成功率需要不断努力。

·摄影技术与构图, `& p: P* Z1 a7 {$ H% M' ?! K

4 Q! `* X" H2 [" a有一些构图完全是技法使然,例如很流行的“慢摇”技术,就是将快门速度放慢至1/15s 或更慢,在拍摄时缓慢摇晃数码相机,据说可以获得相当有趣的构图,不妨一试。

 
- Y+ t% S5 t7 P1 U8 O : x. m) Y% M9 E* o1 r/ @& l
图片说明

以上画面分别是采用1/2s和1s快门速度,呈弧线状或圆弧状慢慢摇晃数码相机,即可将彩灯虚化为曲线和圆圈。

  

采用星光镜使太阳出现了十字光芒,增添了构图情趣,后期给天空增加了“暗角”以使视线更为集中著名摄影大师布列松曾经提出了“决定性瞬间”的概念,他认为任何场景都有其决定性瞬间,摄影师要做的就是静静地等待决定性瞬间的到来,这需要的是耐心,而绝对不可以去人为地导演和布置决定性瞬间。

·裁剪与构图! a2 u7 [3 C! b+ w- D+ H/ M

# Q* ?  j" v* o- X  J+ i/ C裁剪是一种有效改善构图的方法,它具有以下作用:: X2 O1 B$ j! X! u  G6 B; f9 q
1.突出主体;7 D7 j1 v! V, B# Q' W) [  B9 w
2.改变画幅长宽比例,例如从3 :2 画幅裁剪成为16 :9 宽画幅或者1 :1 方形画幅;- ~3 K& Y( y( {; {
3.校正拍摄失误,例如对于地平线倾斜的照片应该使之保持水平;9 q. c/ e8 x7 r6 i- L% |
4.改变透视关系,例如仰视拍摄建筑时,会发生汇聚变形现象,通过Photoshop 的透视裁剪功能可以予以校正。


7 P' E9 y5 F; a. [. o) B5 t8 e3 J- C( W
剪裁前(图片来源于网络)

  上图是原图,由于数码相机的微距能力还不够强,因而无法直接拍摄到花蕊和甲壳虫的特写。在裁剪之后(下方这张照片),获得了一张独具魅力的特写照片。在拍摄时,应使用最大分辨率和最低压缩率以确保清晰度。

5 E8 b. y- B, u0 c9 t* d) A
2 }3 f. ]0 p1 n0 ?
剪裁后效果

  裁剪也是使照片符合严格的美学比例的最佳方法,例如黄金分割的构图,在拍摄的时候是很难精确进行判断的,但是在裁剪的时候,却很容易获得。尤其是在使用AdobePhotoshop Lightroom 软件进行裁剪时,可以叠加显示六种经典的美学比例标尺,这有助于获得最为完美的摄影构图。裁剪也是一种创意,例如,在图书出版和展览会上,设计师们常常将数码照片裁剪为奇形怪状(圆形、椭圆形、菱形、五角星形,等等)。对于一些环境杂乱的数码照片,将它们裁剪为异形,有助于简洁背景,起到突出主体的作用。

·怎样拍出有视觉冲击力的照片
7 Z( C0 O' |* X

7 s. [+ Q+ G3 Q# V' E" M, ]  视觉冲击力是摄影记者们成天挂在嘴边念叨着的一个词汇,简单来说,视觉冲击力强烈的照片能够在第一时间牢牢吸引你的眼球并且强烈震撼你的神经,要想拍摄出视觉冲击力强烈的摄影作品,通常有两大法宝:
% h3 X4 L$ S, n% f1 B( U9 ?$ p: z1.采用超广角镜头获得夸张的透视效果;
- y% S; m  m4 D; C1 p# G  f2.采用特殊的拍摄角度或不拘一格的构图方法。


# S7 W' S" I1 o% n. b1 B* Q3 k% i
3 c( H" s& X/ C& S% m; @)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是采用超广角镜头拍摄的黔江小南海风光,强烈的视觉效果牢牢吸引着我们的眼球。

# C/ x: t& w, J, p/ B

! S8 a' C- n9 Z) ^/ c# H
特殊角度拍美女1


! B. ]% ^9 C7 f$ e2 u特殊角度拍美女2

此外,特殊的拍摄角度也是获得强烈视觉冲击力的有效方法,例如上面这两张清纯女孩的照片,由于从高处俯拍,眼睛显得特别大,就好像日本漫画中的美少女似的,而且腿也显得格外的细小苗条。其实,网络上很多美女使用手机或者摄像头进行自拍的时候,也都是采用这种近获得了特别的美感。


+ H& G* e- [3 o4 X& c# B
+ B7 i9 c+ V  Q% |/ |
/ I/ V" J5 g% H7 ^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38956-1-1.html 谢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