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b+ U/ A/ G; C
很多爱花人喜欢在家里养一些鲜花绿植,屋子里摆着植物,显得生机勃勃。可是精心照料下,还是不尽如人意,那我们就要考虑,是不是自己的养花方式出了问题呢?仔细看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下面所存在的养花误区!! a; x) a. u1 r* C
, F8 y% Z: U" J# I* X' x
3 m+ V1 _! a8 ]) {浇水时间正确吗?
9 _$ R1 t- J4 V5 e; E d% f
1 m3 n+ r; w1 X
* t1 R1 A, o( s8 [* w7 G# q3 r- d8 S" G2 p7 d! | a3 I# E
2 j9 x4 E8 F( p: W& }$ [0 `浇水的时间是很有讲究的,夏季中午温度比较高,此时切忌浇水,如果浇水,会使得土壤温度突然下降,水分吸收减慢,导致水分供应不足,造成花卉的上部叶子焦枯。一般来说,浇水的时间,冬季宜在下午4时左右,其它季节以上午10时以前为宜。
8 z! v1 @) O; J @' E1 y 室内的花只能在室内养?
% i9 [, {1 e3 n& l' {3 w- I+ y8 _
4 v+ t. _; A/ `; z- }2 K: S( K4 j# x: ~, o
, L2 ]& ^; _1 s8 \
# n1 @4 I4 I7 A2 r, P# X' n有人认为,室内植物只要放在室内养就可以了,不用搬到室外。实际上,如果盆花在室内摆设时间过长,会由于阳光不足,造成生长不良。同时花卉在夜间不进行光合作用时也需要呼吸与人争氧,所以应该定期把盆花搬出室外调养,同时室内不要摆放过多花卉。
( M( C: w; A# a$ [室内花卉少开窗?
2 L+ {% E+ t B- F$ {8 X( h- c1 `2 J' F
2 I9 a+ G4 G v6 F8 s+ v& D( H
+ K- x, p8 i, C& _
. M! m. s6 Y, n4 U$ o' ^# e空气不流通是花卉健康的首要杀手,不但影响花卉正常呼吸,还会影响花卉的正常生长。要想花卉健康,还得常开门窗通风。 / c) X$ w. s5 B" p* r1 s) ]
电视机旁边养花?
. a9 i9 k" p* C( S7 a# s+ p7 w
* E; S. L1 F; S. B
) b S4 c$ P) [
. e( d4 h& Z/ p# r8 P D" s# {# C6 b' v! j' K- D
有些人为了减少辐射,喜欢在电视机旁边摆放花卉。而实际上这种做法是不对的,电视机在工作时发出的放射线对植物细胞的繁殖有破坏作用,时间稍久还会导致花卉枯死。 ' l+ a/ X: e, Y1 E
浇喝剩的茶水能补充营养?
- w0 Q7 U8 P: C' b, y1 w6 W u, G+ G+ N$ A2 [+ |
向花盆里浇喝剩的茶水虽然对土壤的疏松有帮助,但是会提高土壤酸碱度,容易引起黄化病,甚至可能导致花卉死亡。剩茶叶末在腐解过程中还会招虫子,影响环境卫生。 , C9 h6 V; {: U! D: ^3 A8 B
浇水打湿盆土表面即可?, G' {/ p2 k0 X2 S6 p( x
. r0 L0 G& \8 u. R2 w6 [浇水时一定要浇透,不要只打湿盆土表面,这样会使花卉的根系供水不足,而造成脱叶甚至枯死。浇水应做到“不干不浇,浇则浇透”,即盆土未干时不要浇水,如果浇水,则要一次浇透。 1 L& x3 I9 r7 ?4 r
晚上叶片上有水珠?/ w g9 t$ e! U
3 A9 ?7 w1 V4 M7 E
有些人经常在晚上给花卉浇水,或是用湿布拭擦叶片,殊不知晚上叶片上留有水滴,容易造成花卉叶片腐烂,诱发病虫害。因此,要注意浇水时间,以及擦叶片时也要把握好时间,千万要保证晚上叶片上无水,以利于花卉正常生长。 . D8 p2 c8 ~2 V6 ]! z- O8 ?
病弱植株需多施肥?
1 D" x+ u# o3 g3 v. c# ]5 v; p3 X: l4 a
病弱植株枝条细弱,光合作用差,新陈代谢迟缓,如果随便施肥,容易造成肥害。就像人一样,如果都已经生病了,还拼命的补,不但增加身体负担,还可能加重病情。植物也是同样的道理。因此,病弱植株千万不要一味的追肥,以免适得其反。 - d1 V6 ~1 Y6 M% j% E
肥越浓越好?
6 B( p' h8 h7 Q: m0 b9 [. `& p/ N+ Y) j( @- a
养盆花,如果施肥浓度过大或用量太多,容易造成肥害,轻者导致花卉长势不好,重者可能导致花卉死亡。施肥应按照“薄肥勤施”的原则,以“一分肥九分水”为最好。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3872-1-1.html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