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开启左侧

[各类经验] 自拍想拍出好看的照片,先看看摄影后期思路吧

[复制链接] 0
回复
169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7-8 20: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今天来的谈谈后期的学习与方法,首先我个人认为摄影分前期与后期,后期是摄影必不可少的步骤,后期是对前期拍摄的有效增强,但不等于改的面目全非,后期的最高境界应该是不留痕迹,即让观众一眼看不出你后期的痕迹,一切都是符合视觉和光学效果的后期作品才是佳作。所以,在这里我们不做是否照片应该后期的探讨,直接开门见山,系统谈谈如何建立后期思路。
1 k) V: m! C% S8 Z, O% f8 y  [+ ?9 k第一步:扎实技术基础0 t8 X9 y4 e. e$ Q, _5 |
我在做摄影分享课经常遇到影友把后期分享与PS技术分享混淆,这里我个人认为不能混为一谈。 如果你打算学习摄影后期,第一步是去选一个软件,无论是PS还是 Lightroom 之类,共同需要做的就是你要学会正确使用这些软件,比如,饱和度怎么调整,怎么分层,怎么建立蒙版,怎么调色,怎么分颜色调整,这些初学者自己到网络搜索一下教学视频,已经很多大神分享很多技术教程,我们的每周摄影分享课也在坚持偶尔分享一下技术小视频。
8 e8 e, e1 |( {: C7 {: s/ F我在之前通过在线教授方式分享Lightroom 如何后期照片时,发现有一些影友连基础的Lightroom 基础都是不扎实的,比如,如何放大缩小调整画笔,这些技术基础都是通过百度搜索到的,需要自己去学习打牢基础,否则在看到别人的后期分享案例时,也可能是看不懂的。所以,先不要去谈风格,谈色彩,谈思想,先扎实技术基础,这是第一步的,无论如何,都是跳不过的一个门槛,也是基础中的基础,非常重要。还是老调重弹的建议许多初学者影友不要着急,我在八年前正式决定学习PS的时候,为了磨练基本的基础,一张照片反复最多后期出30多个版本比较,自己不断体会一丝改变带来的效果差,所以,扎实技术之后日后才能灵活应用,举一反三。
  E8 b( d, t# K5 ?2 j6 g5 f第二步:先建立后期思路,再着手调整
$ P# m) ]  P6 F拿到一张照片,不要急着先上手后期,第一眼看过去,首先要学会慢慢梳理自己的后期思路,即一张照片哪里有问题,所谓后期更多的是对拍摄前期不足的弥补。
6 d' D$ ^3 P- p# F+ Z3 O% ]1、先看是不是有点曝光不足,或者曝光过度,如果是有,那么第一步是加减曝光,让其看上去更舒服,符合视觉的美。至少加多少,减多少,那是个人审美问题,没有必要统一标准,学会建立自己的个性,这就是第一步。
9 e4 K0 J# |! \# x+ p; l1 K2 z2、曝光问题解决了再看看构图问题,先做减法,看看哪里是多余的,是与整个照片主题无关的元素,如果可以剪裁掉,那么在不失去比例和美感的前提可以毫不犹豫的剪裁掉。这里住一个画面视觉平衡的问题,如果剪裁损失了视觉平衡感,是得不偿失的。所以,剪裁照片必须主题视觉平衡感的元素。
, ], @. `' [8 K* R  z/ A3、完成了上面两个步骤,才是算正式进入后期主题:颜色与光的调整。我个人的习惯是先调整光,最后调整颜色,调整光的意思是寻找光的视觉线,晴天有,阴天也有,每一张照片的光是形成了一个视觉线,也是整个照片的引导线。 这个光未必是可以看到的光线,明暗交叠的也是光,主体物体构成的线条本身也是属于一种光线,对于初学者而言,不能认死理,学会灵活找光不仅仅是拍摄要领,也是后期的要领。 找到光线之后,一切照片元素明暗调整都是围绕这个光的主线来调整,该加亮的地方加亮,该压暗的地方压暗。 这里可能又有新人会问,哪里加亮,哪里压暗,我只能无奈的说,这是个人审美与风格问题,没法定制标准,后期的学习三分是技术,七分也是技术之外的艺术审美了。
7 k4 U6 d. j6 B+ O3 n1 r9 t' u4、最后一步应该是才颜色调整,颜色的调整并非面目全非的随意调整。原则上摄影永远是写实的艺术,即你不能改变物体本来的颜色,比如本来是绿色的树林,你改成了蓝色,那就是不合情理的。 但如果把翠绿色稍微压暗一点,让其看上去不是那么扎眼,则是可以的。颜色调整需要分区域分别调整,我常常看到许多影友调色是整体批量调整,把湖水调整蓝色的同时,把湖上木船也调整成了蓝色,看着总是怪怪的。在把蓝天弄的更蓝的同时,你不能把地面也调的更蓝,所以后期颜色调整必须分区域调整,用调整画笔分别完善。
0 C2 v5 e# q$ S$ I) U第三步:逐步提高审美,形成自己的照片风格
/ k& t, C1 F  M4 g+ A6 e3 S谈完技术问题,继续谈谈艺术问题。 摄影是个奇怪的艺术,当作记录来看,就是记录,当做艺术来品鉴,也有艺术的魅力。上面技术分享时,有几点模糊概念,比如,告诉了影友如何操刀,但刀切多少,下刀的力度却不是可以分享的,这都是个人审美的积累,反馈了个人性格与美的喜好,并没有对错,自然也没有标准。 照片从来只有你喜欢或者你不喜欢,没有什么谁对谁错之分。
! ]( U6 u7 @% b; m( p2 P( \: g所以,我建议影友在学习后期时,能系统的同时学习一些艺术层面的东西,厚点一点的文学功底,多一些的美术阅历,总会让你看待世界的角度与眼光是与众不同的。比如,多看看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画,也可以看看国内外好的建筑设计作品,再可以看看中国书法线条之间的勾勒的感觉,都是对自己的审美有很大的提升与帮助的。同样一张照片去拍摄,去后期,不同的人总是有不同的风格,这完全是个人感性层面的因素占据了很大的地位造成的。 拍摄照片一部分是理性的数据与参数,但回归是作品层面来说,那是一份感性的艺术品,所以,美才是永恒的主题。* P- I$ ?6 D+ @1 q3 f6 L' h' m
------图片来源于网络( F9 n& c" _/ G/ b( `
小册子教程 关注微信号 ibo* f, E8 ?7 {. _% f
" B% A. E! E: m& P' r
# j% ~8 D" z6 }
内容采编自网络, 不代表北美生活网观点, 除新闻外如有著作权争议, 请联系本站编辑,将立即处理。# t7 D5 o3 N& i$ ]8 J$ o

9 W9 a/ [. c/ h2 b7 g谢谢欣赏,开放注册,欢迎加入北美生活网。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19367-1-1.html 谢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