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资讯信息] 今天苹果满了 40 岁,下一个 40 年会是什么样?

[复制链接] 0
回复
3408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4-1 15:3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r2 {6 [7 z/ U& ^8 q+ c$ V6 [
+ Y6 t, ~- m4 a. \头 40 年,苹果是科技界的一个异类,之后呢?                                         在苹果成立的头 40 年里,它一共卖出 15.9 亿台计算机。具体地说是 1591092250 台,当中包括 Apple II 和 Mac 计算机、iPhone、iPad 和 iPod touch,不包括苹果手表、苹果电视和其它 iPod 产品。9 n1 \2 h8 {% i- X/ r* p% H7 m& A

) x$ k. s& C6 R这一数字超过了其它任何一家计算机公司头 40 年的出货量。7 d1 M1 e, e3 s) ]/ i! h1 n/ ~
事实上,再没有第二家公司持续卖过 40 年个人电脑。IBM 公司活得更久一些,但它们只卖了 24 年个人电脑,而且销售数字一直也不是太高。8 X! j, }& ~  z3 u- d) h3 z
4 \- q4 U# n  c
这 40 年里,苹果基本都不是销量冠军。单看苹果传统规格的个人电脑 Mac,直到五年前才重新挤进前五名。你得算上 iPad,苹果才从 2011 年起成为出货量最大的个人电脑厂商;只有算上 iPhone,苹果才从 2009 年开始拿到第一。% K4 X  c% r0 G6 \

$ U2 g8 t" S; q; x+ W; ]
! i1 t' |) m$ f3 E8 x8 O' @) H在成功经营了 40 年、个人电脑销量超过美国和日本所有计算机公司销量总和之后,我们对下一个 40 年有着怎样的预期?! H; H8 f! h, {

. u: Y2 ?& I  N, \% w* S首先,苹果已经从“计算机公司”转型了。苹果几年前去掉了公司名称中的“Computer”一词,这被解释为苹果销售的是设备(这些设备恰巧是计算机)。* r2 n" n; t7 E$ v' w& x
“计算机”一词已经过时。40 年后的今天,我们不再用计算机电脑来做数学计算(至少表面上不是),而是用它来做决定、做记录、提高做事效率,然后用它来交流、来娱乐。
0 V6 M. u" w( l' Z9 ]: i8 u. b% R8 A) \& `5 |" L
“设备”这个词听上去是一种可以拿来做任何事的东西。它们的运算能力不断提升,已然覆盖了我们从事的大部分活动。所以说苹果就成了一家设备制造商吗?
+ v* n& q2 G0 {- q2 z9 C# K5 |' N
苹果不是一家“设备制造商”更宏观地看,不考虑公司名称,40 年之后的苹果还可以被定义为一家硬件公司吗?
4 A# J: o, }' r# s+ s# [6 a2 d( h5 w华尔街(或者说大众)仍然这么认为,他们将苹果的未来与特定产品的销量挂在一起。
5 d8 Y4 D! t* N( a有段时间这个产品是 Mac、之后是 iPod、现在则是 iPhone。
/ b* |* A5 q* |2 B: o" o/ J- t! p5 ~  i这种观点一方面来自苹果的历史,同时也是苹果以产品线销量制作报表的结果。
; t" i) h0 I) `+ _+ d+ F. M8 x0 V' Q0 k4 N* r
我们看见利润表上有一行写着“iPhone”,后面的数字很大。于是我们的目光当然就集中在了这金灿灿的一行上。
1 g+ @7 d: c! v6 L% Z/ D但如果仔细想想这数字为什么这么大,我们就会发现顾客购买的其实是财务报表上看不到的东西。
  x8 \! D3 d9 `3 C; O8 P0 f; s6 K/ y7 c; `
你可以说顾客买的是体验。没错,但不只如此,还有多得多的东西。他们买的是安全、舒适、便捷、简单、效率。  k! }; j/ e- q2 m& i
更好的解释是,顾客买的可能是希望、满意,也可能是逃避或者虚荣。他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拿到手之后就知道了——他们信任那些自己还没见过的苹果产品,相信它们会让自己满意,哪怕自己并不真正清楚这些东西具体能干什么。& o* _& I9 N4 O
通过购买这些产品,再加上其它各种投入(时间、精力和手指的操作),他们学会用好这些产品,从中获取满足。( ?1 Y) J$ Z( R9 r

! Y8 d  K/ t0 P( r5 z* n) T8 M* r0 P: {4 {! _# [, B
产品是公司的推动器,体验、软件、生态和服务亦然。日常使用中,这些东西让用户感觉自己有所得。
7 L& q9 o% y" t/ i7 Q1 s& ?0 F如果当中有一项(可能是体验,或者软件、生态、服务……),有它比没有好,那么它就能卖出一个价格;如果有一项比竞争对手的更优秀,那么它就能卖出更高的价格。如果大多数人都有同样的感受,产品就会流行起来。
! B% R, K7 |; i而当以上几条都成立的时候,财务报表上就会有很漂亮的数字。( u1 G6 t. p, `. x4 a- t
/ U# [8 N8 P! Y+ n) `
因此,我们得想个别的名字来称呼一家可以有效带来各种推动器的公司。财务报表里粗暴的分类方法会导致自我欺骗,错失真正理解公司的机会。
1 v5 |2 T4 E8 G3 g! f公司往往是这种自我欺骗的受害者,因为这让他们相信顾客买的单单是自己所售卖的东西——他们开始相信财务报表上的数字反映了自己真正创造的价值。
4 A6 U+ j, p4 i7 R  l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错误,但它导致的后果却非常严重。为了追求财报上的数字,公司可能会错过各种机会,将机会让给不为数字所累的竞争对手。
( `/ ~0 \& a$ I+ [
+ ]' T5 A3 K9 l4 O' G/ R1 H假如我们不把苹果归于“硬件设备销售”这个错误分类。它会是一家“解决方案”或“服务”或“品牌”公司吗?- r* m4 T8 o* g6 }+ h4 J
或者像我常说的,它会是一条“重磅产品生产线”吗?* ]2 ~2 e- ~+ ?8 k# h# T* c
5 h" F; Y+ W  g' V. _* r  G
是的,不过还不只这些。这还不足以理解苹果未来的发展前景。7 J/ q# d. ]& a, b
. E/ N+ L* q( e2 {  x# @/ _6 u
顾客的创造者苹果(实际上任何公司)都应该被当做顾客的创造者。它创造并留住顾客,创造的顾客越多,公司就越兴盛。留住的顾客越多,公司就越有可能长盛不衰。% A9 }' U( u* r4 Q
这种衡量公司业绩的指标不容易获取,因为任何财务报表中都没有这一项。+ f4 N$ {7 e* C1 Q. n
+ C+ A: K  ~* X6 j
我们手上与之最接近的数字,是有 10 亿部苹果设备正被人使用。苹果对人数和付款账号的统计不像对设备的统计那么精细,所以我们并不知道用户或者顾客的总数。我们可以用 10 亿这个不完美的数字来估计顾客的数量。, ]8 r% ?9 K# M8 U3 j( ^/ N

8 s4 X: z4 o# M  h& z8 C: A10 亿意味着苹果已经创造了一大批顾客。根据开头提到的设备销售总量,我们可以得出这么个结论:苹果售出的所有设备中 63% 仍在使用。: n/ j  M8 |% n% _+ `; t; S  W
这就意味着大部分顾客都是新近收获的顾客。
# [5 x  T) H' @- j这不一定是好事。公司对新顾客了解不多。我们不知道这些新顾客未来会怎样。1 o0 r: p7 X- n  D' O' W6 a5 d3 I

1 c  Z! q+ T& s. V) U; s- h7 w9 q  t8 M$ p6 `% @
这么多人是不是不管苹果发布什么产品都会继续掏钱?( ^0 p* y- \- D/ a. G; A7 Q
竞争对手和技术产品大体的历史告诉我们,顾客很可能不会这么做。
( B! o) }9 Y5 A1 Z. N苹果所处的行业充斥着各种昙花一现的热门单品。公司发展轨迹犹如抛物线,盛极而衰,无法建立忠诚度。从统计数据的结果来看,苹果所在的这个市场,成功之后总跟着失败。
& Q# P( N6 D. i7 }, ~: K' P
5 k0 W" z# A  G不过如果我们不看其它公司,假设这个市场可以出现例外,我们只是看苹果的顾客所反映出的数字呢?
% `2 G) |8 t. ?& P7 J0 z5 K- ~3 I9 c1 z/ P4 o
这就需要知道成功和失败出现的原因、知道它有着怎样一群顾客、观察苹果的顾客们此前是怎么表现的。
- Q  U2 D0 a1 c: }5 K* y6 b" i6 F- c' o: E; w9 t: \" m
这些判断的结果,很可能得出一个与“大多数公司都失败了,所以苹果也会失败”所不同的结论:苹果拥有一个忠实的顾客群,他们重视品牌,他们投入了一个网络——换句话说,他们会再次购买苹果产品。. g6 Z0 n1 h. ?0 M9 c
2 [# G( Y9 w# o* E
数字告诉我们,苹果的受众还在花更多钱考虑到苹果受众的规模和持续性,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苹果的受众会增加,而不是萎缩。
( r9 b6 H2 B; Q) s3 s通过分析公开数据,可以看出苹果的客户群一直在稳步增加:
2 k, ^4 z. G' a3 {( s  F6 T
6 r% a, M$ K- l9 ^; q. l; t5 q! G, ]" @  w5 r; c7 F2 @
考虑到这批受众和产生的收入,我们可以将活跃设备的收入归类如下。
5 U$ ^' q4 F9 w9 V
; O; b5 N, u2 p# P" B, D& P/ X7 ^4 h* h0 i6 Z' t& m0 e2 a
每个竖条代表相应产品在一季度平均每天的收入(从 2012 年第四季度到 2015 年第四季度)。5 u8 I3 m. k3 O5 k; J2 H8 e
图中不同颜色代表不同年份:深绿为 2012 年,浅绿为 2013 年,酒红为 2014 年,深红为 2015 年。# e. P" b) b6 Z. B, \/ e
比如,2013 年第一季度时,每一部正在使用的 iPhone 手机每天正好产生 1 美元的收入(包括服务和配件)。
9 [& j/ ]9 ^; Z/ B* v; K/ a. c& B- Y7 j+ E  F
总地来说,“每台苹果设备每天的平均收入”目前是 0.68 美元。如果我们假定一个用户只有一台设备,于是便可以得出:苹果每天会从每位顾客那里拿到 0.68 美元。(实际上这个数字可能接近 1 美元,因为每位顾客可能拥有 1.2 到 1.5 台苹果设备。)+ ^# f1 [* F0 Y. J
: a& l8 o1 n. D3 k6 I3 d8 F
这里的设备包括:iPhone、iPad、Mac、手表和 Apple TV

: D4 h: O  m' a3 S6 Q# z7 `0 `结合以往创造客户和留住客户的表现,以及从每位客户那里获得的价值,这意味着苹果未来 40 年的表现,将取决于它能否创造另一个这样庞大的客户群。而且,这些新客户也愿意花钱购买苹果带来的任何产品。
- J6 i! {4 ~' M7 Y) ?  F
) ~' g4 Z+ \9 B- z未来取决于苹果还是不是一个异类我们不知道极限在哪里。即使一年之前,10 亿都是个很难想象的数字。( `" L3 }& U$ G/ ~! h
可能用不了多久,这个数字会变成 20 亿——也可能永远到不了,每个人需要的设备数量是有限的。
2 U4 e/ o. k6 T- D; ^( q但是如果中产阶级客户数量不断增长,而苹果又能确保自己的产品控制在其购买清单上,我们没有理由认为苹果在获取客户方面相比过去 40 年会发生逆转。
" t- p$ v6 ]. F' A4 S苹果股价所反映出的外界看法与此矛盾。今天的股价假设说:苹果的受众将出现萎缩(目前市盈率为 11,若平均每位用户带来的收入不变,唯一的可能是未来 20 年里苹果将萎缩到今天的 1/10)。& \! f6 {' x- z9 N% C/ V
股价所反应的假设并不荒唐。如果苹果最终只是另一个平常的科技公司,这是将会发生的事。
& V. w6 D* g3 E% X
# m) F" F6 B  H3 W3 G7 k4 \: }% p- @- w% i, c9 H- j' n
Horace H. Dediu 是独立分析公司 Asymco 的创始人,专注于分析移动计算行业进化之路上的成功与失败。Dediu 的分析和评论被《纽约时报》、《金融时报》、彭博电视等媒体频频引用。7 ?7 r4 z* z! S
除了 Asymco.com,Dediu 也在每周一期的播客 Critical Path 评论移动产业,并著有同名书籍。Dediu 之前在哈佛商学院的导师、《创新者的窘境》的作者克里斯藤森也是 Critical Path 的座上宾。
0 Q' x* T! k5 j, Z9 f翻译:熊猫译社 于义
. w5 t; h6 k+ i4 g; v* K& ~题图来自 视觉中国、http://www.insidermonkey.com/blog/apple-inc-aapls-gross-margins-on-the-new-iphone-6-are-69-70-arik-hesseldahl-329385/、http://wallpapercave.com/cool-apple-logo-wallpaper" j' Y- m4 Z7 Q3 b! \, j7 n3 T7 g4 j

! X9 t  f) y( c* [/ t: Z好奇心杂志,原作者Horace Dediu   http://www.asymco.com/2016/03/28/the-next-40// c* Z* h' d. Q7 S; x8 `

, C7 H, [/ i' j7 Z+ ~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6873-1-1.html 谢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