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9 `) X, f2 ]$ }6 }; \& i# L
" P" N2 j; [6 m( V2 `9 D( Y
0 j3 c& o/ [, I, ]3 z-每日一禅 · 真正的高贵-* H# h c& ]! q+ c7 E# h# o
: J. t8 i; \6 u8 M% z& d4 i+ |
" Q8 w0 f5 q8 ]5 q" E
真正的高贵,是一种底气 1 n: V9 g7 W" n4 P
, }: a5 [: I6 l' T$ c% @《孟子》中,世家,指世禄之家,世代显贵之名门。
6 g2 o, ~7 Q7 | Y) Y
$ l) h; f: N* ?% w! `! d- @6 |. s$ C! k5 e" s" @
古代上流社会,也分等级: 5 T3 o: ~" e0 @& u
8 O! [! p% E/ C9 c# v- F* h# i& }* q T: r" U' ^" B+ L- S. t( }
第一等级,既富且贵,这是贵族中的贵族,权财并重。
6 M' c1 c4 [) U2 X1 B0 m第二等级,非富但贵,虽经济上已经在走下坡路,但身份地位还在,在社会生活中依然能够享受到应有的尊重。
8 V; t- p0 t o5 G. f8 V第三等级,富但不贵。虽然有钱,也仅仅被称为暴发户,因根基不硬,会受到豪门世族的白眼。
) b1 ?% x- A V' z& G9 m2 i( E+ B# d! k5 c4 r8 B& W
: b0 q! h" M8 T5 J- @
& K+ f' c6 k( c% n
6 }. ~) b- ]7 z
# I/ _8 j) e* y# H1 S
真正能被称为“世家”的,仅仅是指上流社会的前两个等级,至于暴发一族,即便家财万贯,也当不得一个“贵”字。
' Q* Z/ s, D7 v s! D. W* x. J% f# E' p& n
& T. u' I& ~$ ^4 p) J5 J+ B
这就是世家,有道高高的门槛,不是轻易人等都踏得,远远望去有种清高的距离感。 - t- D$ s8 X* c: E7 S
- Q4 B, e3 N8 P8 v$ p1 F& R
7 g- t5 w6 J1 `: }% G
. N2 o1 C+ K$ u2 ^/ p: h' i- k8 W1 i' n; e# ^4 [ i
; u- n Y8 ~5 x {$ M& y" H& q' H6 \书香世家,礼仪传代。
2 F! r \( @% s! B+ Z) C$ c3 d" Z$ i8 U- v, C- }. G2 h
& A4 r/ T3 h* Z
世禄之家有种不怒而威的震慑力,这种震慑力来源自其丰厚的文化底蕴。 3 X$ C# `$ f0 P- Y4 [0 }3 G W2 n8 b
中国最为人熟知的世家,不在历史课本里,而在小说《红楼梦》里。
! S6 f7 N' n3 y. o: s- ?0 ?1 { u; }/ _( P/ O& Z4 T2 v) T
: l9 _5 H5 G6 S: T
% v/ K$ l' N, q2 G$ s& y- U0 j0 h
# r, u8 ?' K4 v ~# y. w+ g
; u- G. N( i) M- V) O" ~严格说起,当时的贾府已经算是上流社会中的第二等,贵气虽在,富则已渐衰,只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如王夫人对凤姐所言:“如今你这些姊妹的日子,也只比那些大户人间的丫鬟过得好些罢了。你林妹妹的母亲,当年才是真正的千金小姐。”
3 H' F, H. j, U. H6 f
; r O7 u O! {( \+ k6 K, W
* H) B: \+ ?) a* w# O
' g2 q `. s) p$ R
* o$ e4 D! B: F1 d3 u6 T0 q9 O! n
这就是豪门间的对比,高下立见分晓。 8 h( a" ~, T x1 R* I" u: Z7 D! `
2 I+ m: q6 x: P! g# v6 Q+ e' U, r3 B9 w" U4 Q+ K; B K2 ~! q
寻常人眼里看去,浩浩荡荡的宁荣二府,轰轰烈烈的贾氏宗族。 5 b& `# d% y, p2 v1 f
那种气势,先声夺人。 ( m; `4 ~, \2 Q1 L! c
& i) @7 j" r; h! d/ o2 P
7 y3 [. N5 ~- z" Y/ M6 y0 A* F
9 a$ f8 D# b' X+ U
7 ^* i% x2 R6 | k# c4 v- g; o" x/ f# a8 g' v
虽开篇时大繁华已去,宁荣二府已经入不敷出,但生活中的桩桩件件依然不失贵族风范。贵族的心里,银钱固然重要,体面身份更是生存的关键。 % r8 ^. J! y) w: W+ e% L$ u' V/ U
! `1 y+ h7 M H) J$ j3 X
0 c8 E4 G6 |: v4 g& }: V! F
所以史太君为金孙宝玉寻亲,第一句话先问:模样如何?根基如何? 7 `5 ]+ D+ c: G, c
& F1 F3 J* _+ B7 G |
& O, p& N3 l0 S/ a; N) H1 A5 }; I! B" k( M( q! X
D! d5 o z) O4 d# o, ^0 I7 B( R: u* ^( M$ g! {
很多现代读者对“根基”二字的理解,仅限于经济水平,实则大错特错。贵族眼中的“根基”是一代一代累积下的知名度。世家最看重的不是一个“富”字,而是一个“贵”字。“钱财”取代不了身份和文化上的等级。 / Y! T+ L. l$ D7 o5 F
7 W0 S/ Z) {' U$ X3 {2 r
$ k6 @/ r ~8 N4 ?% s" W7 r" }
冷二郎柳湘莲虽然手无余散淡潦倒,外人依旧尊他一声“柳二爷”,只因这个柳湘莲原是“世家子弟”,祖宗的余辉足够他光耀一世。 . A9 A* ]# R! }! Z9 x7 V
2 V* ]3 `6 d# u! o* o
0 d0 ^6 s& c/ \- `4 q5 @
" ~- y/ O' [# [* V4 O. W; `
) b! @! a( M) Q. E, F; q
* j4 o& G. e9 s/ R; q# y* m贾政的门生傅试虽事业上顺风顺水,充其量只能算是暴发户,虽自诩高贵,但真正的贵人瞧不上他。他铁了心要为如花似玉的妹妹傅秋芳寻一门世族贵亲,以求沾荫贵气,奈何豪门世家嫌他根基浅薄,不肯屈就。一年大二年小,傅小姐年二十三岁高龄依然待字闺中,遥望着“世家门槛”,感叹青春华年。
: P% T" a0 }) E# s& [5 k9 G9 B B* u+ c# R1 r9 h! Z4 u% N& p
5 h- S; o( k* H
( }4 O" u! ^3 J: m+ ]" @9 W" ]" c
0 i D# C& ^" r( E, Q
$ s$ H' [# h P真正的贵家小姐林黛玉,出身书香世族,祖祖辈辈钟鸣鼎食,这是难得的尊贵,可见黛玉的清高和挑剔有她的理由,一直以来她都有种身份的荣耀感。
7 n" V8 {: ^( y8 S) L* m' u( L
2 |) X+ w9 x7 u
; u$ Y, e* Q2 b4 @: M- J O7 e" G# ^( P6 P! q% ?9 p) X
宝钗则不同,身为商家之女的她时时要把祖宗的事情挂在嘴边“我们祖上也是读书人家”,总怕别人误解她家庭教养欠佳。无他,皆因商家即便大富,也只能归到“暴发”一类,古代社会轻视商人,仅仅有钱,买得来珠宝绫罗,买不来地位尊荣。
$ \( s; n1 J6 O. V) l) ]; e" \& O8 V( D
0 K4 P' [- X3 x! D8 p
1 v. {4 E2 T" G' I; H
5 J8 w, w9 L$ ~; f2 v% m1 p
( @$ |4 W- }4 V# Y0 a& |' H) u整本《红楼梦》实在是一部封建社会的世族列传,形形色色的世族非世族子弟进进出出,演绎一段人间浮世绘。 % n. x E, t- `: o: j* \$ s0 k
+ }+ X4 `7 s; p* n2 ?
5 B7 e+ D4 K9 v2 D a5 ~ T
: j; S2 I! J! h' |+ m, ]% s
+ b1 J4 \# d! H& K0 F* D3 J$ ~5 X' `1 g/ o+ T3 }' T" [
而真正 “世家”态度,实则是一种内敛的生活态度,虽不事张扬,但无人回避得了它的贵气。就如同真正的英国贵族,绝不会一身崭新标满各种LOGO的名牌衣着,更不会三天两头更换着豪车,相反,他们总是一件肘部磨薄了旧西装外套,一辆落满了灰尘的旧式轿车。但举止间的从容,是“贵族”最好的商标。如同王夫人屋里的陈设一色半新不旧,贾母屋里的吊灯偶尔会抖落尘灰,这是点睛妙笔,一个“旧”字,体现出的是历史感。
. C) @+ y$ ~9 s# a. A* V1 H, E; p+ f
: ^7 L$ [4 n: k9 ]/ T2 s8 Q
6 u& J/ m# e) S* T$ P: u# }
+ u1 u( Y9 u/ _
7 o4 t0 g9 B8 {- M
真正的贵气,乃是一种底气。 9 v0 A, z' f6 I# |
8 p: {8 h/ C- d& S, m3 d
& \0 f; N% ], p: r7 V时间,是世间最有价值的东西。而“世家”一代代累积起来的历史资产,是一个“贵”字的根源,也就是所谓的文化性。 / d( S& D7 [1 }" u+ X
" Y& `2 M# |2 z2 U
8 |1 _- _: P1 N2 f# g
9 Z) a. ~) J9 Q2 l
! t9 @! ]/ o# v. }3 q) {- k
( s' }4 e) o; j当代已鲜有世家的概念了,偶尔听某人说起出身于“音乐世家”“戏剧世家”,外人眼里总是泛起略微陌生的崇敬感:“世家”,在现代社会已经成了怀旧名词。
, F5 U. z% `6 X" z) k! g
3 }# x8 {; c4 }5 [" `/ v0 E- d$ h) x! T7 i4 d* h
也许,它只是一种慢生活姿态,精雕细琢慢工细活,要的只是这个范儿。快餐时代里,人们已没有耐心去慢慢品细细嚼,“世家”渐渐远去,取而代之的是豪富,人们更看重的是存折上的数额,而非文化上的气蕴。 ; l6 I- l5 Z& ]- t) F. r
, T- Z6 ^; j8 K. \) v# n0 b
# J3 Z5 \1 A( a+ E! ~: b3 U; [$ l T! W+ _ J
' `1 h1 M1 P# u; L" m! J# F( o4 I4 K; U8 C; B# M: O
“贵”渐行渐远,“富”成了社会身份的第一评判标准。 $ D' i9 h3 n( R- P* Q- Q
7 h5 J* \8 ? [' w$ Z# N8 Z
$ K7 z* E4 ?3 ]) Q3 a
于是当代不再会有《红楼梦》,无人管你祖宗三代是穷是富。现代生活活脱脱是一部《水浒传》,人人标榜“英雄莫问出处”。
1 b- m" \4 H% G0 |8 b
# k5 u6 Z# `) C. s6 _& j- G
4 h! J3 Y2 A0 o+ s }! f0 l
! E6 k0 ?* s, V2 f9 [
; l9 C: f. q% T' Z6 u6 i. `& c( [& \ Y, [
草莽的时代,爽快且是爽快,只是寻不到了那份精致雅趣,也是一种心理的失重。
% L, K- U. @3 D$ O o @# ^
2 e# g' h% o3 e6 [% k* i6 `9 C7 {: ]& ?
世家行已远,雅趣与谁言?
0 ?3 E* L) J' Q) g) D( d& u7 t5 R7 j' K+ x. W0 R, l; q: q; | K# h
4 `$ Y3 i) F6 l1 A( Y. `8 G' t
. O; T7 o6 F0 W
6 [) n6 l" A$ o: A! w' F来源:书画文化 微信号:TAIZHOUWENHUA
/ t1 l+ l! R% c- O% v6 y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42905-1-1.html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