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薇薇风尚] 风尚话题:阅读,越散淡离心越近

[复制链接] 0
回复
3156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11-13 01:3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薇电台    薇微风尚
& K8 Q, M; n# z2 Q. b  W: y
你身边的人文风尚
, k6 l. Y, E- f
) f7 w# e; o% w2 h" Q
我们愿以温暖的视角
选取你关注的话题,讲述你喜爱的故事
薇电台,薇微风尚
有温度的人文风尚
— 风尚话题
◆ ◆ ◆
﹣点击下方音频收听节目﹣
4 c* T  T7 k/ g$ ^) ?) `: L" e0 s' O& Q
: R6 E7 N2 {# Q, b9 d
      朋友,你好!这里是薇电台薇微风尚的风尚话题栏目,现在正值开学季,刚刚进入大学的年轻朋友们,或者刚刚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小朋友们,你们暑期里读了什么好书没有?还有,那些每天奔波的大朋友们,这一年里你上一次进书店是在什么时候?读过的上一本书又是什么?
' E1 o0 L- \; ~) \

好,这一次的风尚话题有关读书。这个话题的缘起,是朋友的孩子收到了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随通知书一同寄来的是一本书,亨利·戴维·梭罗的《瓦尔登湖》。话说清华大学校长为新生荐书始于去年,那一次校长先生推荐的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校长先生借《平凡的世界》鼓励学生们要有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借《瓦尔登湖》勉励学生不忘初心,寻求心灵宁静的巨大力量,他希望学生们在大学校园中通过读书,“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

( `# K+ D; C7 ~) x( T) L: l

, p4 `7 r4 R/ @8 z3 q: p' Z" v

4 n6 ]  f  A) g! y$ D

回想在我上大学的那个年代,除非家里是书香世家,一般人家就是喜读书,也拿不出太多余的钱来买书,进了大学,更多的是读专业书,其它品类读的不多。唯一让我念念不能忘怀的,是一本叫《京派散文八大家》的集子,书中集合了老舍、汪增祺、周作人等八位京派名家的散文,清新的语言、平实的叙事风格,让我惊叹还能这样写文章,跟我十几年从课本中学到的现代文学不太一样。


# @9 `7 q  G& Y8 F/ }1 w" A( Z

那是学校图书馆的藏书。此后二十几年,我在各种书店、网络都再没找到这本书。但就是这样一本书,却成为此后我选书的一个指引,那些不肆意拔高、信任文字本身的力量,尊重普世价值,揭示人性多样化的书,一本本来到我面前,让我在文字中遇到美好。是的,这一类的文学书,就有这种力量,它能把人内心的细腻感受描述出来,它也能把读者读后的感悟催逼出来,急急地要与外界分享。

) i" D0 i" Q- L" S- O

朋友,你是否有过面对美景,说了一句“哇塞,太漂亮了!”,就已经词穷的时候?那么多读一些文学书吧,那之后再面对苍穹下的壮观景致,你会静静地体味,曾经在书中相遇的美好,会在此刻出现在你心里,让你心朝澎湃,巨大的满足感随之而来。任何一种文字的文学作品,世代传诵并让人念念不忘的,一定是美的,是经典。比如我们说“他燃起一根火柴”,仅此而已。而在张爱玲的笔下,却充满了想象和韵味:“黑暗中他划燃了一根火柴,这橙红色的三角小旗缓缓地摇荡在它自己的风里,渐渐地它燃尽了自己的旗杆,归于寂灭。”文字散去,那个饱含意境的画面,映在了心里,这,就是文学的力量。

; r4 V5 e  U7 ]! n


8 H5 s' N; ]& }8 a! s: g


% b: o( X6 a& A$ J8 `

说到这儿,我想起一个上小学四年级的小姑娘桐桐,每年假期,她父母都会带她去旅行。旅行中,桐桐每天都会“画”一页日记,画中有她走过的路线图,有地型地貌,风土人情,有她都做了什么,还会写下她的小心思、小感悟。桐桐从小爱看绘本,爱画画,桐桐小朋友写的作文,在班上永远被当作范文诵读。可是有的家长,每每在学期末或是升学时,让孩子背范文,押作文考题,甚至学校老师也给学生选择若干范文背下来,应付考试。

' r) V* Q: N' h

其实阅读是门槛最低,回报最高的一件事。书读的多了,好的文学书读多了,自然就会用文字表达了,于学生来说,写作文再不是难事,于成人来说,对与人交往、职场表现都有助益。从精神层面来说,阅读,无非是在别人的经验里寻找自我,在寻找的过程中求得内心的宁静和从容。可惜现代人,急功近利者越来越多,在时间与成绩,时间与金钱之间,往往选择最短的距离,摒弃了许多审美的空间,无视文字中所蕴含的美,无视性情、情怀、优雅、从容来源于经史典籍的滋养。


5 i$ ]$ @9 H! W+ ]7 W- [

92岁的老人叶嘉莹先生和刚刚过世的杨绛先生,一辈子与诗书文字打交道,优雅、乐观、满怀悲悯之心,命运的挫折磨难没有催毁她们,反而让她们弱小的身躯愈加坚韧,正是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传统文化滋养的结果。叶先生说过,她平生喜欢“以无生之觉悟做有生之事业,以悲观之心境过乐观之生活”,这种态度跟杨绛先生“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的那份达观从容,异曲同工。杨绛先生在96岁的时候出版的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被评论家称赞:“九十六岁的文字,竟有如初生婴儿的纯真和美丽。”两位老先生历经磨难后还能保有淡定与从容,令世人感叹不已。

& [: e& F3 l5 `3 p

有人曾问叶先生现在学古典文学还有什么用,叶先生说,“古典文学里边有一种生生不已的、真正生活在那里的一个感动和感发的生命。”古诗词传诵至今,它最大的作用,是要让你有一颗不死的不僵化的心灵,有一颗善感的心灵。

大学四年,我受益最多的不是专业课,而是中文系老师来上的《中国古代文学》课和《外国文学》课。那四本古代文学的课本我翻了一遍又一遍,陶醉在古诗词的优美意境中,欣赏字穿人心的力量和美。而年轻的外国文学老师,正痴迷于波德莱尔的《恶之花》和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受他的影响,我的同学们一度争相阅读东欧动荡期诞生的文学作品,一时间图书馆东欧文学架纸贵得很。


+ Z) N( R/ O' l1 B& E


5 b) P4 ^( H3 |4 `

4 W% Q& A9 o; @; {

阅读,需要一个领路人。他可以是师长,邻居,媒体书评,也可以是当当、亚马逊。如果你不知道要读什么书,那就找来一本文学书读吧。而你下一本要读什么书,就在你现在读的这本书里。有了互联网,有了当当、亚马逊,才宣告“好囤书的平民读书时代的来临”。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人人都可以给自己开书单。当你不用再从书本中赚得考试成绩、升职空间、人际技巧,当你可以自由地在书海中遨游,那些贴近人性、愉悦身心的文字一定会向你靠近,那些至善至美的文学经典,一定会向你靠近。文学,从未走远,你心向往,它就会闪耀光芒。0 S" ^$ G( `9 w. P; A

4 M7 [, i+ r8 X( i2 n, H

我特别期冀的一个场景是“竹榻斜眠书漫抛”,想象一下,晓风明月,竹影婆娑,书页翻折,“目遇佳句,如对益友清谈”。多曼妙的一个画面啊!


9 [) c; v$ e5 X' ^! h$ ~

朋友,你是否已经很向往,那么抽空读一读书吧!这次的风尚话题就到这里,感谢您的收听,再会。

* _& j$ r0 {. K, E$ y1 F
◆ ◆ ◆

主 播' y( [: k* M: j8 G& b& ^
( x, m2 l+ e; M) \4 c
红 军

! e! [7 s& Z2 s; @) M2 v/ `' M
天津日报编辑记者
$ u2 ?& _/ R$ L: \. y5 w

美文美声    声音盛宴
[ 微信号:meiwenmeisheng ]

+ h+ m5 e1 P% L3 K% E: Y

3 W" B3 X# N4 O( L0 ^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35677-1-1.html 谢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