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多彩美文 专业诵读
精良制作 精彩呈现 4 v8 ?, T/ A- B" V6 |4 T
B9 I! V q1 c* n8 L
5 D2 ]: u( E/ U: h2 f# t
◆ ◆ ◆ ﹣点击下方音频收听节目﹣
* f! H/ e3 S2 b: A9 }; O) Z1 c T: d$ S, A, F( {1 R
( t' M1 \# C/ u% s
% E' L- H- x# N% q/ Z
$ C2 C: G; V6 F
+ z/ Q, E6 H2 y" I6 E 《乡村罐罐茶 》
作者 :王新瑛
1 K: H) m R" I, W & w) B2 s3 h; L: y
在陇南,甚至甘肃河东地区的许多乡村庄户,喝罐罐茶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生活习惯。没有人考证过这一习俗起源于何时,经历了怎样的发展,但却在一辈辈庄户人家的生活中延续。
# D+ M* k5 Z- ^. {, F1 \ 2 `7 W# t$ H$ ^! f- F' E* |9 n- n
说起喝罐罐茶,必须要有几个物件儿:茶罐,茶叶,一把盛开水的小壶,火盆或者火塘。茶罐是极普通的小口圆腹黑陶制器;茶叶一般是产于云南或者四川的老春尖、珠茶;火盆大多是生铁铸造的,形似一顶倒扣的草帽,中间是尺余大的空心圆,周围是一巴掌宽平展的圆边,下面有三只足,讲究一些的人家,火盆是黄铜铸造的,擦拭得锃亮,再配上雕花的架子,很是有点“乡村土豪”的味道。罐罐茶的喝法大体上也分两种:清茶和油炒茶。! y9 V4 u l3 m$ x
" _7 j0 T7 r/ f- M1 {/ n# w. N# v
喝罐罐茶,就像各自不同的日子,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喝法。
W; L' E3 x$ `- ~$ G4 ? * A6 b) ^: N) {& y' @( T% W
在陇南,生活条件好一些的地方,罐罐茶煮得很讲究,先在锅里烧好清油,调小火,放进茶叶翻搅,加上核桃仁、面粉,放入盐、花椒粉,再继续翻炒,直到面粉与油粘到一块儿呈现稍微的黄褐色,煮罐罐茶的料就算是备好了。煮茶用的茶罐,是山村人在小窑里用泥坯烧制而成,讲究点的刷一层黑色的粗釉子,虽不太精致,但却很耐用。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大小适中的茶罐。" K: q, ] @7 O# X- f1 |
4 C6 w" m: }' |' ]) E
* F3 [' a6 S1 Z* o 2 J% Q0 H6 Y2 z& L1 D2 r) Q) t' c
$ M! z* [. O6 e$ }4 J7 K
过去人们取暖大多用木炭,在燃着红红木炭的火盆上煨罐罐茶,那自是一种享受,现在找不到木炭了,人们便用电炉子煮罐罐茶,也有聪明人把电炉子做成袖珍的,而且能立起来,让盘着电炉丝的一面儿烤上茶罐的肚子。等到把茶罐烧热,放进先前炒好的炒茶,再用茶笔把炒茶压到茶罐烤不到火的一边,加上水,放入几根薄荷茎,用筷子慢慢搅,让炒茶渐渐与水结合,根据咸淡加盐,等茶罐里沸腾起来,一杯香喷喷的炒茶便煨好了。
* O( `- w, O$ C+ `3 a8 P
& ?0 I; x1 j! Q+ j# O' H 一般来说,清茶熬煮简单,油炒茶就要复杂许多。清茶苦味厚重,上了些年纪或有茶瘾的人喜欢;油炒茶香味浓,苦味淡,是老少皆宜的乡村风味。3 G) O0 W0 Y6 ?, d
我家住在村子的最顶头,属于独庄子,离人口比较密集的大庄还有一段距离,但是父亲人缘好,经常有人来家里串门子,只要卧在大门口的黑子稍有动静,父亲就知道是有客来了,他必定会起身,倒掉才煮了两道的清茶,给客人准备煨炒茶。; B0 O/ _/ K. @0 Y, L
: {- S% d9 \, _
) I# y0 T Y2 Z/ m7 e- O3 A- n
8 Y; c8 l& s7 @ u, |5 R* X ) \4 f9 }+ N! d* W% c1 [
记忆里的父亲不急不慢,先把茶罐里的水烧干,再放进去些许猪油,等到茶罐里的油热了,捏一把茶叶放进去,听见“磁磁”的声音后用茶笔(一种截短了的细竹筷)搅拌,再添上水,用茶笔头儿蘸上盐放入茶罐中。茶罐的圆肚子烤着火,不一会儿,茶罐里的水冒着泡泡翻滚起来,第一杯炒茶便煨好了,倒进一只白瓷茶盅,端给年长者。随后,第二杯、第三杯、第四杯……即使是夏天,火塘里的火依然会灼灼燃烧着,照亮漫长的夜,一些远在山外的故事从喝茶人的口中讲出来,充满神奇和新鲜,别人家的家长里短,也在品咂着罐罐茶的舌尖津津乐道。
$ f8 |9 S# x2 b. t ! u/ M3 N" J0 ?9 h. {% S
入冬以后,农村基本没有多少可干的农活儿。白天,人们去山里拾柴,再把粗细、长短不一的木柴截短,劈成块儿,整整齐齐摞在屋檐下,以备基本一年的烧火取暖之用。山村的冬天,夜晚寂静而悠长。吃完晚饭,男人们或去串门子,或围坐在火塘边和来串门子的人煨罐罐茶、谝闲传,女人们就像停不下的陀螺,洗锅刷碗,喂猪喂牛喂羊,抱柴烧炕……即便围在火边听男人们说笑,手里也会不停地劳作,纳鞋底,缝补衣裳,粗糙的双手缝过日子密密麻麻的针脚,细碎的家务被勤快的女人打理成井井有条的生活。
$ ^9 E4 _! o! | ]; g8 T, s 6 P- D+ z' X7 j b! S# i: N
. M+ q. S0 ` x$ M
0 h: j6 R' f6 Y% q' w& U# J& T
$ U) C1 u& E9 Y1 \. j7 |
夜深时,继母已经干完所有的家务,坐在火塘的一角,借着明亮的火光纳鞋底,她一边听着故事,一边飞针走线,脸上绽出温和的微笑,俨然一个慈祥的母亲。望着她,我经常幻想某一天她会为我做一双新鞋,为此,我无数次避过奶奶帮着继母缠线、穿针,这样的愿望,在我幼小的内心不断升腾,又一遍一遍熄灭,随着如水的光阴消散。
- t: ~$ O# X& z% V1 h* b1 _
" V3 `3 W! g+ z 父亲平日里喝罐罐茶用的茶叶,并不是什么好茶,每次去镇上的集市,他只称一斤或半斤最便宜的茶叶,颜色黑沉沉的,形状像晒干的老树叶子。但就那样的茶叶,父亲一辈子喝得津津有味,每天清晨,他先拨拉开灶塘里先一天晚上埋好的火,煨上两罐炒茶或清茶,喝舒坦了才去地里干活儿。有时候,他把喝着没有味道的炒茶再煮几遍,倒给继母喝,我原以为那是什么好东西,曾经偷偷尝过,但除了苦味儿,再没有别的味道。清茶就更苦了,直接在茶罐里添上叶茶,加上水煨在火边煮,如果第一次喝这样的茶,肯定奇苦无比,难以下咽。但村子里的许多老人,却一辈子喜欢喝这样的苦茶,他们说有茶的味儿。2 v( m" ?/ U# K! Q$ s9 Y
# v( h9 _: ], b" r/ d 自己挣钱后,我每一年都会给父亲捎一些茶叶回去,有一次回老家,发现父亲把我给他的茶叶都用布口袋单独攒着,自己仍然喝着老树叶一般的陈茶,只有家里来了客人,他才把那个大袋子里的茶叶拿出来,一罐接着一罐煨,还说我买的茶叶太嫩,不经喝,煮两遍就没有味道了。我想不通,自己花了大价钱,买的茶叶怎么就没有那老树叶般的茶叶顺口。倒是继母,一个劲儿地说好,还把煮淡了准备倒掉的茶叶也给吃了。那时候的继母依然终日不停地纳着鞋底,那几个高高矮矮的孩子,每一年都会穿到他们母亲一针一线做的新鞋,遗憾的是继母却始终腾不出手来,在我破碎的心里打上一块补丁……7 `' Q, c4 `# I' o/ T% g
" T$ t& o L T4 ^ 其实,老辈的人们煮罐罐茶,是在煮自己的心事,煮生活的苦乐。这是劳作之余的一种修行:休养生命,修补心灵或苦难人生的疮疤。
; t6 Z9 [8 Q: A% o
' u' ^4 Q' n- p5 ~ 也许在他们心里,这苦熬了一生的罐罐茶,比起日子的苦来,便是生命的另一种回甘。熬上一罐茶,在晨霭迷蒙的早间,提神醒脑;在劳作了一天的傍晚,消乏解困;在风雪凄雨的长夜,闲说家长里短的琐碎事儿,打发无数苦寂无聊的日月。- ~$ h# X1 a. ]9 Z. G3 F y( a3 c
4 x3 M1 G) Z/ h I) U n 如今,许多人对煮罐罐茶有了新的创意,加入的配料也越来越多,如枸杞子、银杏、核桃仁、花生仁等等,茶叶只是做了罐罐茶根本意义上的引子,就像我们日新月异的生活,不经意间被我们改变,却依然传承着骨子里无法遗弃的东西,这让我常常想起过去,想起那依然贫穷的小山村,想起煨着罐罐茶苦熬一生的父辈……/ J: j, j1 p' w1 T4 S
8 w, s3 j3 k# I. v( a* G) q! W* ^
◆ ◆ ◆
作 者 8 C2 m7 t% P2 q! E/ |5 ^
9 u' g9 z# [. A3 K& j 王 新 瑛 ( ]( s9 D2 f/ g8 M: M( t
王新瑛,甘肃陇南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理事,甘肃省摄影家协会会员。供职于甘肃省徽县文联。有小说、散文、诗歌见于《文艺报》《中国艺术报》《飞天》《散文诗》《中国散文家》《甘肃日报》等报刊杂志;摄影作品多次参展并获奖。著有散文集:《心雨》、《行走的影子》、《素影流年》。
( ?; [. [+ z9 V& v : |0 O2 `% U9 U) X! w
( ` N: t( I/ K* J( f- A$ K
( v p8 B* p" e2 k2 _8 R% y
朗 诵 者
6 @; P* E$ M R: w( F
* ^# m, ?0 `) m9 @0 \: S. m
晓 彤
; r; t, E! D' }9 a
! W* t! {# @# ~; l2 ` 0 n$ {0 @; q$ H/ i. z# B
薇电台播音导师,天津广播电台主任播音员,天津影视协会理事。曾是天津经济广播巜千家万户》 、《健康之友》 、《津沽大地》等节目主持人。作品多次获得中囯广播协会一二三等奖。
5 Y! u M; x; t$ i' J4 t
n7 n o# l0 V . f4 W5 p& {# _2 ]
3 J: C2 K) k3 y$ e
美文美声 声音盛宴
[ 微信号:meiwenmeisheng ] . f7 o" S$ {% X- B% E$ J! i
% \! M$ ?- ~& U9 U0 p) T" i
5 N- q! X% [; @* j
- [, z! N: S! u2 X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35420-1-1.html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