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书本上那些生涩难懂的理论知识几天几夜也看不完,究竟有没有在生活中就能轻松试练的小诀窍呢?今天小编就和大家分享四个训练方法,让你在玩乐随拍的间隙就能提高摄影技巧。' F) J+ j- Z1 ~2 T i- j8 G, h
一、拍摄数据,借鉴好照片的数据资料& i& `* i+ J3 T: x' i" _
很多摄影作品会让人眼前一亮,是不是很想知道它是如何拍摄出来的呢?揭秘好照片的第一步,就是研究它的拍摄数据。如图,流水想拍的绵绵不绝,绢感十足,必须要有慢速,所以为了达到合适的曝光,光圈就必须用到很小。
$ O q3 D7 k* a) f: h- h ! }( K$ k/ ~) H5 J8 _- w- F C
1.借鉴大师作品6 b9 M$ ]- }- L1 u. x
了解相应的拍摄信息,会让你对图片有更深的认识,能更加近距离的还原现场的情况和摄影师的拍摄手法。这样的曝光值是为了得到什么样特殊的效果?为什么这样运用快门和光圈组合?换成另外的组合会出现什么不一样的画面?不断反问,等下次再看到同样的场景和类似的环境,亲自尝试一下,各种拍摄技法就能为我所用啦。2 S2 g6 Y& i2 p3 T. }$ [% \
2.总结自己成功照片的经验
2 ?4 z' {! f2 l2 E2 }9 i再借鉴大师拍摄数据的同时,也要总结自己的作品,哪一幅照片拍摄的比较满意?是偶然拍出来的?还是拍摄之前对曝光数据及光圈快门组合就有意的控制过?下次遇到同样的环境还能不能很流畅的把握住要点?" P7 G% J( n+ z8 ^( b O
二、物体重复拍摄,锻炼寻找视角的能力
; q; @4 x+ N8 Q/ u4 U5 P5 {, k' I 9 h, w: c8 k0 A% A! R" t( r& o
对于同一个物体,要拍5张以上,尝试多种不同角度、不同光线运用、不同的光圈快门组合,尽量把每一张照片的形式区分开。这一条在入门初期见效非常明显,能让拍摄者快速属于每一种被摄物体的每种角度,从而在创作中快速判断,第一时间抓住事物的特点,拍摄最美丽的照片。
0 H0 c4 y) N$ G9 C6 D( h坚持这样的训练,会有一种对于画面的本能慢慢产生,这种力量能带你走的更远,无限的接近摄影大师。; F. F7 H: Y$ d: O7 H, s3 o
三、只留下最好的一张,增加拍摄前的思考* O0 L/ G. ~4 s! m5 t
![]()
6 J+ W; w0 D8 x# ?$ D& i/ t ! J3 x4 c! z2 L% ^
上一条是用于日常训练的宝典,这一条是用于创作,相辅相成,看似冲突,但都是为了拍摄好照片。
4 ^3 [6 o/ P$ e. Z1、常见问题
4 F9 b* o; D. T0 F+ T- l每次出去拍照,影友都有这样的困惑,看见什么都想拍,于是带回大量的照片。每张照片都要认真的构思才能成为精品,几乎每个摄影师都知道这个道理,但是依然抱着侥幸心理去拍摄重复的图片,觉得不甚满意,通常不是停下来想想,而是变本加厉的多拍几张。对于一些特定的场景这些方法确实拥有可取之处,但也容易养成一个坏毛病,就是拍摄之前不认真思考,以量取胜。
0 F* T) j7 p7 s# z8 S# F" w2、解决方法
9 H+ r4 ^4 \' R从现在起,同样的场景只带一张照片回家,把表情不美的,构图不美的,统统删除。这个训练可以让你认真思考每一张照片,不要慌慌张张贪图数量。
' U$ y# O$ T$ c# i# @( E$ h. [四、让阅图成为一种习惯,提高鉴赏能力
- ?* d9 o$ ?$ k% w( i 5 W! j: I8 @7 X r f" k3 l2 L
![]()
, m7 s- u+ ^1 b) H p0 ^' I" M$ o开拓视野,在生活和工作间隙,多翻看摄影杂志和画册,看那些漂亮的图片。& O* |. t/ S' \8 Q
最后不禁也想,为什么你没有拍出那样的照片?那些大师的色彩搭配真是绝了,是不是也能用在你的创作中?如果某些照片带有评论,那正好,看看是不是和你想的一样?大量的阅图吧,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积累对图片的审美能力,下次看到一张照片,你一下子就能说出它与众不同的地方,能看懂就离能做得到不远啦!
6 G! U1 K( a4 O! V' [0 b7 J' C- Y4 ]
% a7 h4 v! W1 ]/ l2 m& h- H' b" f内容采编自网络, 不代表北美生活网观点, 除新闻外如有著作权争议, 请联系本站编辑,将立即处理。
( {2 W' _; X2 w
' A3 [% @2 X. |0 s' F谢谢欣赏,开放注册,欢迎加入北美生活网。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20205-1-1.html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