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展览信息:
" l" L. Q1 e+ w; R; T: r% i城市:北京
$ W$ w. D5 W$ U/ ^* l2 G展期:2016年7月17日——8月10日
/ L2 G) c- R$ x1 {& B# M) x开幕:2016年7月17日 15:00
$ |. n; a. Q3 O( K; m- e地点:泰吉轩画廊(北京市西城区白云路6号,云起时珍宝花园A1-8号)0 o U9 r- f. _8 E( c5 Z0 \
“消逝·时光” 新彩色摄影之父威廉·埃格斯顿摄影作品展于7月17日(周日)下午3点在泰吉轩画廊开展。
5 ?2 i _) k3 K5 K/ K3 @![]()
# A" w5 o( E9 \( ^0 s威廉·埃格斯顿作品
* ~+ {* _4 S% g, ~+ [消逝·时光(Aura of Yesterday)) y6 l' q) I, p& x' i
1976年,美国纽约现代美术馆(MoMA)举办了威廉·埃格斯顿彩色摄影展,这一展览标志着彩色摄影正式被美术馆接纳,并开启了彩色摄影步入美术馆收藏序列的大门。这一展览,让威廉·埃格斯顿获得了现代彩色摄影之父的称谓,奠定了他在摄影史上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今,他的作品遍及世界各大美术馆和艺术收藏机构。" L( ^# H5 v! R8 P h
摄影自发明以来,用了近半个世纪去摆脱绘画带给其构图和视觉上的束缚。二十世纪初,阿尔弗雷德·施蒂格利茨(Alfrad Striglitz)和尤金·阿杰(Eugene Atget)等一批摄影师大胆打破传统构图和主题的限制,让摄影的语言表达和审美方式更加独立。随着技术的更迭与发展,彩色摄影技术逐渐成熟。较比黑白摄影,色彩的加入使得原本由于色彩的抽离而赋予作品的抽象性和神秘感被削弱,正如时任美国纽约现代美术馆(MoMA)摄影部主任的约翰·萨考夫斯基在策划威廉·埃格斯顿的作品展览时所说的:“色彩不再是一个单独的争议,不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仿佛这个世界本身就存在于色彩中,蓝色与天空就是一回事。”“他们均将色彩视为与之共存、并用来描写世界的媒介。这些摄影图片不仅仅是彩色图片而已,也不仅仅是有关形状、纹理、物体、符号或者事件的图片,而是关于经验的图片,如同他们已井然有序,清晰明了地存在于相机所展示的结构之中。”
" h O9 S9 X: U' E) t今天我们展出的这一组作品是威廉·埃格斯顿拍摄于1966年-1971年之间的作品。画面中这些日常生活的平庸并非是现实主义的纪实摄影,午后布满常春藤的古树,废弃的贴满广告贴的店面、生锈的凯迪拉克汽车,这一切都充满了诗意般不同寻常的美感。滑动的指尖,轻柔地抚摸流年的光影,掬捧着夕阳的红颜。岁月蒸发了悲伤,化成了满天缠绵温柔的细雨;悲伤如秋日落花散落地错落有致,从紧握的手中漏掉的时光,失去了,恍如隔世,再也回不到那些错过的时光,再也找不回那些逝去的美好。停留在这一站的年华,都是一场未醒的梦。当梦醒时分,一切安堵如常。在思绪里体会另一种别样而真实的美丽。 r5 D, {& C; v) H4 Z
威廉·埃格斯顿(William Eggleston)1939年生于美国。1965年以前,他一直深受摄影师罗伯特·弗兰克,沃克·埃文斯的影响,在美国密西西比州和田纳西州一代进行黑白摄影的创作。此次展出的这批创作于1968年-1971年的作品是他最初尝试彩色摄影时期的产物。直到二十年后,1999年他才将这批作品冲印出来。正如照片中的内容一样,艺术家向我们展现了一个遗失世界,消逝的时光。
, K( ]3 H: @* I更多埃格斯顿作品:
! ]) c& L8 P" W. ` # ^; j3 ~! ]7 D9 M0 x1 |
威廉·埃格斯顿作品
5 L0 z7 t/ h" S' L3 }+ M" Q' [( F 0 u2 U0 R' n% r
威廉·埃格斯顿作品
. m6 E# Y- z& s 7 ^+ @9 T2 F* r$ V3 g
威廉·埃格斯顿作品
& Z0 r, L& N5 D, g : j. q" `+ C M; T7 I1 m
威廉·埃格斯顿作品. W; `3 H3 n7 ~7 P
![]()
% M, J1 O' d: Y威廉·埃格斯顿作品
/ Z* N% p/ }+ x" n4 `
+ }- O6 u% l0 y1 |. W1 ^/ }2 H/ Z' W7 ]; v0 N6 O* d4 k
内容采编自网络, 不代表北美生活网观点, 除新闻外如有著作权争议, 请联系本站编辑,将立即处理。) I8 K: `' [6 p
& P4 m6 s( a1 z* t/ o$ ]
谢谢欣赏,开放注册,欢迎加入北美生活网。
转载请保留当前帖子的链接:https://www.beimeilife.com/thread-20380-1-1.html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