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宜興紫砂工藝廠」正式成立。】
1958年以後 • 庭記、秀春、庚娣 、荊溪王製、荊溪陳製等,『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五十週年』『毛映紅』......等落款。: B2 T- y4 J+ W" ?5 M4 Z
1. 早期標準壺6杯及8杯有 「庭記」落款 ,但落款於壺內之底部,庭記並非為陶藝廠,而是作者名 「王庭梅」,王庭梅早期與鮑仲梅的愛人施秀春女士,及高鳴之母張庚娣女士等,曾於一廠製作好長一段商品水平壺的日子。
. s" p4 A. X' H! K" `7 Q2. 荊溪王製‧荊溪陳製等宜興紫砂工藝廠的早期商品壺慣用類此之落款!......只是,近代仿冒品多不勝數。. g! F' C# K( p. D
3. 經查詢彼岸單位,公家單位並未有接單生產此落款『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五十週年』# k+ n3 m1 `( ~! r% J1 n
4. 毛映紅現年55歲,屬紫砂工藝廠的車間(註一)工人,約於1997~1998年退休,皆生產商品壺;毛映紅之女嫁於汪寅仙之子 ~姚志源。
+ I2 u% Z! v; H7 Z5. (註一)車間:是一廠生產大批量的商品之「單位名稱」,所有車間之工作人員皆是「工人」。所有名家皆隸屬「研究所」,亦只有研究所之工作人員才有職稱。
【 http://beimeilife.duckdns.org/tel:1960%EF%BC%8D1970年 •
$ Y, c3 F9 B8 U5 p6 P: b2 C8 O「中國宜興」及「宜興紫砂」無邊框的底款水平系列商品壺】
1. 宜興紫砂工藝廠(一廠)並「無真正」生產過此類商品,但卻曾賣出過許多此類商品壺..。
5 v- B6 _( T. k7 g3 x9 ~2. 怎說呢?...即因1960~1970年中後期止,紫砂廠曾委由「鄉下陶戶」生產大批量的「中國宜興」及「宜興紫砂」無邊框的底款水平系列商品壺,以應付龐大的紫砂廠訂單 。
【 60年代 • 《60年代五形壺 》】
1. 五形壺,顧名思義即為五種形狀的標準壺,有「扁燈」、「太監」、「西施」、「肉餅」及「芭樂」【台語發音】五種形制,首批4杯朱泥五形壺乃製作於1965~1966,款落『中國宜興』,胎土泥料為60年代小紅泥,為文革前宜興標準壺代表器,蓋內落款「線瓢」、「獨眠」或人名者較為稀有。) } C6 a+ R( i* ~+ L* D
2. 紫砂亦有五形壺,但生產年代甚晚,為文革後1978產品,未見過具『荊溪惠孟臣製』等六字款或其他杯數到代五形壺。五形壺亦生產6杯款紅泥,落底款「荊溪朱製」、「中國宜興」等,中國宜興者土胎與60年代相仿,但土胎顏色偏紅橙,未泡養前及呈現油光且砂感叫60年代明 顯,部分上蓋出現風化,已呈現粗糙狀;落款「荊溪朱製」者,其工法與「中國宜興」同,惟目前見過一組土胎較為鬆散,若未泡養,迄今已有嚴重風化情形。
• 【《60年代標準壺 》】
1. 1960以後的宜興,延用1930~1950年間養息未用之泥料,朱泥中石黃泥成分高且統一練泥調土配泥,加上專業分工的固定窯燒方式穩定,以及一廠大量採用模具輔助 。 c1 ]! M% Y z
2. 60年代標準壺壺品特徵是精緻度佳,泥色偏清紅,壺底款落『中國宜興』,大幅替代其他三種6字章款。
• 【 《60年前後馬來西亞「高泉發茶行」 》】
1. 為首批茶行訂製壺,高泉發乃馬來西亞茶行,早期於新加坡有分部,一面刻高泉發茶行;另一面刻小紅泡。' z7 ]9 o0 u8 X& j
2. 其泥色與五形壺小紅泥相當。後期文革後亦有陸續訂製。其中以1978~1982為大宗。
【1966-1976
' L9 _; H/ X6 d7 P• 文革時期(文革壺 )】
1. 與前期比較,同樣是在生活困苦的文革期間製作的壺品管佳:這就是管理的問題,因70年代標準水準壺,是紫砂廠經營管理績效下的產品,所以作品一般都較為工整;反之,前期無大樹乘涼的作陶者,則必須以低價搶攻以維持基本生計,所以質量上就會有截然不同「成品效果」!0 i6 W; Y$ A; m( @/ @% ~
2. 70年代水準壺比80年代水準壺製作還更好:70年代紫砂廠規模較小,無論行政管理、品管、泥料,甚至最重要的「開模」師傅的要求及實際水準都較高; 直至80年代因紫砂廠工人一下子增多,市場擴大,泥料需求突然倍數增多,原礦風化的時間縮短,開模師傅統一訓練成專業開模師(即不再由工手好的工藝師負責打模),所以商品壺的水準就每下愈況。
【 1970年 • 宜壺開始壺面流行篆刻銘文 。 】
http://beimeilife.duckdns.org/tel:1974%EF%BC%8D1976年$ n2 A* A9 P4 t6 k" z8 J$ _
• 「H441786」 j2 l- T- y' E9 y% M$ c2 S
1. 香港茶行訂製標準壺壺品頗多,最早乃 採「隱性」落法,底款落「H441786」鉛章的紫砂鴿嘴水準 。
' V: Z7 w, H/ x+ {$ D& A8 t2. 其成型年代為1974~1976年,訂製茶行已不可考。
http://beimeilife.duckdns.org/tel:1975%EF%BC%8D1980年
6 S- R& P, B! q$ Q, l3 C2 x•徒工考核標準壺篆刻記錄5 c8 K/ y: \: j+ b8 f0 z1 [" e
1.其胎泥紫砂、朱泥都有,壺體多為4、6杯,8杯較少,壺身一面刻「紫砂**屆徒工考核」,另一面常為梅蘭竹菊圖刻,底款皆落「中國宜興」。# Q0 I% M& a& R. y/ O0 f( q0 S2 }+ g
2.雖為壺手個人制壺、陶刻工藝考核作品,但幾不落人名。
1978-1982: B( X5 |6 V+ F! ]
•外銷日本、香港的大宗商品壺。此時應「日本」所提,茶壺開始製作(球孔)型出水口。
1978-79年4 v4 p& n' Q9 O6 x& G
•【首批「祥興茶行」成型】
1.標準壺體有4、6、8杯,線瓢、西施只有4、6杯,胎土以紅土及紫砂為主,少數黑蘋果為黑鐵砂。
5 @- I1 F# E& v: h' h {2.因初期上釉技術較差,黑釉字體粗者較細體為早,首批壺體上黑釉字體多少有些缺陷,蓋內已無人名款,底款必為「中國宜興」印款及「祥興茶行」黑釉款。
1970末-1980初 •【 請飲中國烏龍茶(紅6杯、紫4杯)】
1. 紅土及紫砂兩種,紅土必是六杯、紫砂必為四杯,因紅土的壓縮比較大,所以六杯和紫砂四杯一樣大小。
9 V5 ?7 p: o* y( }2 s) W( z6 t4 @2. 蓋款銀鳳、巧英、梅雲、志琴、以及沒落款五種 。
•【 請飲中國烏龍茶(8或10杯)(繁體22字)】
) Q( x, z; w+ C: a! X7 u& ^1. 福建茶葉公司向「宜興紫砂工藝廠」一廠,大量訂「中國土產畜產進出口公司福建省分公司廈門支公司」底款的水平壺,泥料是「紅泥」和「清水泥」,容量是以十杯壺為主或稱八杯。7 m* s- m5 w2 c6 ^1 r6 N3 ?
2. 不過這批壺底款是繁體,壺身刻楷書「請飲」第一行, 「中國烏龍茶」 第二行,加一小茶船,和六個小茶杯,整套組都用同泥料生產。這批水平壺在台灣炒作的價位很高 。. m8 X. h% T& U% F! q0 K' P9 C
3. 在1980年末,廠外有很多仿品出現,只生產茶壺無茶船與六小杯,落款方式與刻字相似。沒有 「請飲中國烏龍茶」這幾個字, 應為後期仿造,與福建茶業公司無關,純仿印章而已...。(後期仿造之品有分刻字的...,與省下刻字錢的產品二種)
http://beimeilife.duckdns.org/tel:1980%EF%BC%8D1983年前後 •【 內紫外紅「祥興茶行」】
1. 標準壺、紫砂線瓢、西施只有8杯,內紫外紅有高湯婆及蘋果體,其配合當時天干地支分別落紀元款「葵亥年制」、「甲子年制」或「荊溪惠孟臣制」,少數銷日內 紫外紅茶海及茶器亦有「祥興茶行」黑釉款。3 k6 ?# j+ U/ ]% m
2. 部份同期的祥興茶行標準壺(黑蘋果)為二廠製作,其胎土、工序與一廠略有差異 。
http://beimeilife.duckdns.org/tel:1982%EF%BC%8D1985年
8 y/ d* B; S, g" r; j• 【壺底未落款、壬戌年制、癸亥年製、甲子年製】
1. 壺底未落款的原因如下:癸亥、甲子年間(1984~1985年間)紫砂壺仍被定位為「匪貨」,買賣紫砂壺就等同「資匪」,於前述年間因風聲鶴唳、抓得很緊,甚至有少許人曾被送 警總殺雞警猴一番,故許多販售紫砂壺的茶莊及攤子遂稱宜興紫砂壺為「港罐」,為的就是推說這些壺是從香港來的壺,但官方對於港壺的態度卻仍是「照抓不誤」! ^7 C7 s6 u* Q! J* B
2. 故,這時期紫砂壺幾乎沒人敢擺放於店頭公開展示,所以銷量馬上掉落了下來!但,在「窮則變、變則通」的大原則下!...當然的,香港的壺商絕不是省油的燈,立時於訂單下於前宜興紫砂工藝廠(一廠)時,請廠方不要於壺底落「中國宜興」、或「荊溪惠孟臣製」等中國意味濃厚的底款,免得店家於慘遭查扣時,卻因 「證據確鑿」而喫不完兜著走!
. t, }4 o+ ]3 c/ |3. 同時期,也有一些壺的壺底是刻「癸亥年製、甲子年製」等等無中國意味的底款,以利台灣的店家能公開販售,在不幸遇上臨檢時,也仍能推說是鶯歌壺云云。( ]4 ^. Y; F8 H3 ]
4. 註:就因這種政治方面的原因,所以才有這些壺的出現,到如今也才會有「甲子泥」等等神話,才導致造偽者能對玩家們上下其手,甚憾矣...!
1984年
/ p2 b# @" @5 e5 ?/ d: z0 S6 U• 【甲子泥、年糕泥】
1. 所謂的「甲子泥」,是壺販編造的「唬人」說詞,指的就是1984年,一廠另行練製來取代之前壺販所謂「朱泥」的一批新紅泥。3 U3 K6 Z- b1 H. U
2. 1984年之前,這些私梟為了賣掉庫存紅泥,所以編造了「紅泥即是朱泥」及「朱泥可做太空梭」等...的謊言神話,...待這些「紅泥即是朱泥」的庫存一 掃而空後,過個幾年發現1984年之後的「紅泥壺」竟然再度堆積如山,遂一不做二不休的編造其為「甲子泥」,乃編稱其為甲子年練製,以後就絕跡之泥!
: f0 l9 T9 |0 F& `3. 甲子泥既是一般的紅泥加鐵紅粉。' S( }; L+ d" g! n0 U( t9 u' F
4. 年糕泥是球漿多於砂,不宜做大形壺,所以以小品為多。
http://beimeilife.duckdns.org/tel:1985%EF%BC%8D1990年
9 U. C1 f h& D$ C/ N: e+ Q• 【「中國宜興乙丑年制」、「中國宜興庚午年制」】
1. 八字底款紀元壺就僅限於紅土標準壺,容積有4、6、8杯,算是紀元壺中較具收藏價值,但坊間後期製品不少,其中以「中國宜興庚午年制」標準紀元壺最為常見 。
" O' `0 a( O5 R' X! |2. 此壺當時由周道生先生制模,仿品胎泥雖像 ,但精氣神韻差矣。
1990年以後 • 無正式紀元壺出廠記錄。
~轉載